1

懒得遛狗的年轻人,已经开始遛鸟了

 2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71036530963060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懒得遛狗的年轻人,已经开始遛鸟了

后浪研究所·2024-03-30 01:30
几十块的快乐。
interlace,1

花式养鸟

凌晨5点的成都,李阳家的窗外已经比早市还要热闹。 

从窗户伸展出去的、被防盗栏围住的不到一平米的空间,被他改造成了一个生态鸟笼:鸟笼下方铺满了绿色的草皮和石子,左侧插着文竹、小叶榕和麦冬草,右侧则建着一个手提箱大小的池塘,里面还有几条游动着的鱼,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微型花园。五颜六色的鸟,在这块小绿洲上空栖息着,白毛黄嘴的、绿身红脸的、灰白相间的,几只在鸟架上站着,几只躲进苇草编织的窝里,还有几只呆不住的,挥着翅膀飞来飞去。 

能伴随着鸟鸣声起床,睁开眼就能看着鸟在窗边飞来飞去的梦想,李阳在32岁这一年实现了。 

interlace,1

李阳家的窗外

去年春天,李阳偶然在社交媒体上刷到了一个文鸟的视频,这些毛茸茸的小东西,看起来胖嘟嘟的,毛散开的时候,就像棉花糖一样蓬松柔软,也被称作“会飞的棉花糖”。李阳觉得好可爱,打算也买一只回来。 

毕竟,价格不贵,说买就能买。之前他帮朋友养过一段时间猫,猫毛无处不在,猫还把家里沙发挠破了,狗呢,需要遛。养鸟,最省事。 

而第一步,是要先给它安好家。 

那时,市面上能看到的鸟笼,差不多都是双肩包大小。李阳想要给小鸟提供些更大的地方,让它们飞得更自在些。恰好 李阳用来健身的房间的防盗窗刚好闲置着,天气好的时候,阳光总会透着朝东的窗户打进房间,特别漂亮。 李阳便有了把这里改造成鸟笼的念头。 

他先是给防盗窗安装了雨棚,防止小鸟下雨时被淋湿;又安装了不锈钢丝网,防止小鸟从防盗栏里钻出去飞走;为了规避掉阳台渗水和花草掉落的情况,李阳还专门找人做了防水和承重。 

基础框架搭建好,李阳又开始给鸟笼添置各种装饰。在他心里,小鸟生活的地方应该是有树、有草,有山的,所以他专门跑了趟花鸟市场,买了草皮、假山和文竹。后来,他又觉得如果能添置一个小鱼塘就更完美了,便用之前甜品店创业失败剩下的物资——一个塑料箱子,DIY了一个小池塘,在里面蓄满了水,又种了一点铜钱草。 

前前后后花了20天的时间,李阳最终用3000块在窗外完成了生态鸟笼的改造。 

接下来,李阳便开始了自己的“集鸟”人生。 

先是在网上花50块买了一对白色的珍珠鸟,又在其他鸟友手里买回了6、70一只的文鸟,100-200块不等的金背文鸟,300多一对的蓝背文鸟,以及一对600块的鹦雀...…“这跟女孩子买口红是一样的,你有了什么一号、二号,有了什么豆沙色什么死亡芭比粉,为什么还要买?养鸟也是一样的,它是个坑,看到这个小鸟好可爱,我也想要一对,就会去搜它是什么品种,适合什么季节,好不好养。慢慢的,你就会想要收集各个品种。”到现在,李阳家已经有了30多只鸟。 

interlace,1

李阳家的鸟(部分) 

后来李阳在社交媒体上随手拍了个小鸟在笼里飞的视频,播放量没多久就超过了10万。还有人给李阳留言说,“我小时候也梦想着早上起来或睡觉之前,有两只小鸟站在窗台上,会和我互动一下,谢谢你实现了我小时候的梦想,甚至还养了鱼。”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对养鸟感兴趣了。 

在小红书上搜索“养鸟”,能看到8万+篇笔记,有人分享自家可爱小鸟的照片,有人科普养鸟知识,也有人感叹“养鸟实在太治愈了”。 

为了提高养鸟的幸福感,脑洞大开的年轻人整的花活也是格外多。

23年末,33岁的啾啾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更新自己画的小鸟,每周一张,主题不同,场景也不同。有睡觉的小鸟、贴贴的小鸟、吃饭的小鸟,有小鸟形状的汤圆、小鸟形状的圣诞树,还有画着小鸟的春节红包等。啾啾给这一系列的小鸟初步起了个IP名,叫zazabird。 

interlace,1

啾啾画的zazabird 

这些小鸟的原型,是她从2019年开始先后养的三只珍珠鸟。那段时间,啾啾养了一年的企鹅珍珠鸟不幸去世了,美术专业毕业的她想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把自己的小鸟画出来,并用这种方式让小鸟“一直活着”。

到现在,几乎每天下班,啾啾都会打开自己的绘图软件给小鸟画像。可爱的简笔画风格,配上各种生活化的场景,也吸引了不少喜欢小鸟的年轻人,纷纷在评论区感叹啾啾的画风可爱。有人把啾啾的图作为头像,有人把啾啾的图做成表情包,甚至当啾啾做了一些周边的草图,下面也会有不少人留言,“什么时候出!我买!” 

更有人看中了啾啾的画工,专门给啾啾发私信,问能不能给自己的小鸟约稿,希望用同样的形式让自己的小鸟实现“永生”。尽管啾啾没有足够的精力再搞一个副业,但为了回应粉丝的热情,她还是会定期随机抽取幸运粉丝,给她们的小鸟进行“私人订制”,用画笔刻画下小鸟的可爱模样。 

低成本的快乐

花式养鸟的背后,是小鸟给年轻人提供的不可替代的情绪价值。 

前段时间,李阳家里的鸟孵出了一窝小鸟,他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鸟笼旁边看鸟。为此还被老婆吐槽,“回家第一件事儿就是要先去小鸟那屋,能不能先看一下儿子再去?” 

对于李阳来说,鸟笼就是一个让自己可以放空、打发时间的居心地,“平时也没什么特别的爱好,除了上班之外就是打篮球或者自己在家健身,总觉得需要一点地方去心灵寄托。” 

天气好的时候,阳光透过防盗窗打进鸟笼里,看着小鸟在阳光下吃食飞翔,李阳就觉得好美好。 有时候心情不好或是无聊了,李阳还会跑到鸟笼旁坐着消解情绪,看着每只鸟喝了多少水,吃了多少食,精神状态如何,甚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interlace,1

李阳家的小鸟(部分) 

就算每天早上都要每天打扫鸟屎和它们吃剩的稻壳,李阳也乐在其中。他觉得自己不是在养鸟,而是在让小鸟陪伴自己。相较于那些烧钱的爱好,自己养的30多只鸟,也没花自己几千块钱,“成本不高,但它确实让我很快乐。” 

今年26岁的小夏则在养鸟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养孩子”的快乐。 

相较于身边同龄的朋友,都在用1、2万的价格买猫猫狗狗回家,而小夏的鹦鹉只需要几百块就能搞定。而且相较于猫猫狗狗,它也有着更吸引人的优势——既不需要每天出门遛,也不会掉那么多的毛,而且对主人的依赖程度则要更高。

养鸟之前,小夏专门看了本名叫《第一次养鹦鹉就恋爱了》的书,学习鹦鹉的饲养知识,了解鹦鹉的习性特点。她会给自己的两只鹦鹉(一只玄凤鹦鹉,一只小太阳鹦鹉)听音乐,教它们唱歌;给它们买南瓜、红薯,补充维生素;还让它们和自己一起吃西瓜、草莓、车厘子,增强免疫力。在她看来,两只小鸟就像是自己的宝宝,她总怕宝宝们吃不饱、穿不暖。 

interlace,1

吃饭的玄凤鹦鹉 

因为玄风和小太阳都是热带鸟,对温度的要求很高,小夏就让自己的家常年保持在25度以上的温度。杭州没有暖气,这个冬天,小夏每天都会为了鹦鹉开空调,光是电费一个月都要1500块。这还不够,小夏还添置了各种能让鹦鹉保温的设备,比如保温箱和围腿神器,“如果温度和湿度是舒适的,鸟基本上不会有什么病,而且鸟在生病的时候,第一个措施也是要给它升温、保温,它会自愈。” 

鹦鹉是没有主人的意识的,在它们的眼里,主人就是它的同伴或是伴侣。每当小夏不在家,她的那只玄凤就开始不吃不喝,“因为我太过于惯着它了,它不吃我就拿着吃的追到他屁股后面喂,很像那种小时候小孩不吃饭,然后家长就在后面追着它。”小夏不在的时候,“它可能就会觉得我抛弃它了,可能会不开心,然后就绝食。” 

自从养鹦鹉之后,小夏的社交时间和外出时间都大大减少,“没有什么太大的事情的话,我都会想回家陪陪鹦鹉。” 

interlace,1

陪在小夏身边的玄凤和小太阳

甚至还曾因为对鸟太过上心,让小夏前男友觉得她对鸟的关心比对自己多,骂自己的次数却比骂鸟多,最终吃醋分手了,“我跟他可能观念不一样,他觉得小鸟只是个宠物,我觉得小鸟是我的宝宝。” 

2021年秋天,小夏刚把玄凤接回家,为了在幼鸟喂奶间隔期内(4-5小时)及时给它喂奶,小夏甚至会在中午午休时,专门打车回家一趟。如果中途没办法回家,比如要去旅游,或是参加工作论坛,她就会把鹦鹉放进一个20cm宽的外出包里,随身携带。那只玄凤也很乖地配合她,不吵不闹、不飞不叫。 

当然,工作忙的时候,小夏也会觉得鹦鹉对自己的过度依赖算是一种负担。但看着鹦鹉在自己地照顾下平安长大,在身边飞来飞去,她觉得自己还是会被一次次治愈。 

interlace,1

小夏会带着玄凤一起出门 

每当小夏在家里难过时,鹦鹉就会飞过来模仿小夏笑的声音安慰她,还会用嘴贴她的脸,看看小夏是怎么回事。小夏在厕所洗澡的时候,鹦鹉也会飞到一旁的洗手台上,站在上面等小夏一起回到客厅,“你看着它很可爱,你的心情会很平静。” 

几十块买回家,治个病超1000

但如果小鸟生病了,这种治愈就会转化成致郁,因为给小鸟治病,既耗神又费钱。 

每带鹦鹉进一次医院,小夏的开销就要500块起步,要便检,还要细菌检查,收费高不说,还不确定到底有没有用。 

一次,小夏的小太阳在还不会飞的时候,摔在了地上,腿摔青了,眼眶也淤血了。小夏带着它去了一家宠物医院,医生告诉小夏自己也没什么好办法,要么就打止血针止血,要么就带回家保温,让它自己恢复。 

自行判断后,她决定把鸟带回去保温,“我是觉得打针对小鸟是很严重的治疗了,所以对打针比较谨慎。”那次咨询过程还不到5分钟,却也花了小夏30块,“治鸟会比养鸟贵”。

尽管如此,鹦鹉生病时,带它去看医生依旧是小夏的首选。“费用是一方面,专业肯定是比自己瞎治专业。而且鸟类会隐藏痛苦来当做自我保护,所以等你发现鸟不对劲的时候,其实已经是蛮严重的了,是需要及时就医的。” 

但就算一些鸟友愿意不计成本地为小鸟治病,依旧有很多病鸟还是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医治。 

一方面是异宠医生的数量实在太少,想找到一家能给鸟看病的医院,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是,目前国内异宠医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拥有10年养鸟经验的博主@龙息就曾公开表示,甚至“有个别网络买药的会冒充医生治病,卖点广谱抗生素治百病,导致很多鸟都治不好”。 

如果不幸养了一只体质差的小鸟,更是需要在看病上定期支付一笔巨额开销。 

啾啾那只去世的企鹅珍珠鸟,就是个病秧子。企鹅珍珠鸟是一种人工繁育出来的品种,毛色像企鹅一样,肚子和后背有着明显的分界,啾啾一开始觉得它十分可爱,花了150块网购了一只回家,还给它起了个名叫“胖丫头”。 

interlace,1

啾啾家的“胖丫头” 

没成想刚接回家不久,胖丫头就总卡蛋(即雌鸟生蛋时,蛋阻塞在输卵管中,排出困难),啾啾只能给它“开小灶”,定期进行食疗和药补。等到半年后,胖丫头的头上又突然长了个水泡,啾啾自行帮它把泡给戳破了,结果水泡变成了一个大包,把羽毛都撑开了。啾啾急得在网上四处询问当地可以给小鸟看病的地方,一番寻觅下,只在当地找到了两家拥有异宠医生的医院,其中一家可以给胖丫头做手术的医院,要价1300块。 

社交媒体上,总有人分享给小鸟看病的经历,价格都不菲,要几百甚至一千以上不等。当然,总也有人不理解为什么愿意用超过成本十倍的价格去治疗一只小鸟,但对于已经成为家人般存在的小鸟来说,“它病了后能不能活下去完全是看主人的,主人都不愿意努力一把,它又怎么活得下去?” 

一位网友在关于小鸟生病了该不该花几百上千块来医治的帖子下表示,“中国老式观念是给吃给喝就叫养,病了死了那叫命。他们不太明白养宠物是一种关乎性命的责任,也不觉得自己就是宠物的依靠。”

小时候,啾啾也养过一些小鸟,每次小鸟生病,啾啾只能去问那些年纪大的鸟友或是养殖专业户,寻求一些土方子或便宜药来治疗,比如大蒜片泡水,或是土霉素。就算是病了,也“很被动”,没有机会带到宠物医院去给它们医治。现在,经济独立了,啾啾终于可以自己花钱给小鸟看病了,“只要我努力,这个事就可能会有好的结局和转变。”

啾啾最终还是掏了1300块给胖丫头治病,并在手术后把胖丫头接回家照顾。 

那阵子,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啾啾想给胖丫头买个保温箱安置。但因为封控,商家都不发货。啾啾只能在本地自营那里买了个电热毯和电灯泡,做了个简易的保温箱。后来,啾啾不幸被传染了新冠,还要撑着自己虚弱的身体每天给胖丫头喷药,“又伺候她又伺候我自己”。 

interlace,1

啾啾给胖丫头自制的棉被窝 

尽管在这只企鹅珍珠鸟身上耗费了太多精力,但每次啾啾在疲惫的时候看着它们,幸福感油然而生。 她总在感叹希望小鸟能多陪伴自己几年。可惜去年年初,因为回程的飞机被取消,啾啾就晚了一天回家。等它回到家,企鹅珍珠鸟因为没人照顾,已经没了呼吸,摸着胖丫头还发热的身体,啾啾难过得哇哇大哭,发誓以后再也不养小鸟了。 

但事实是,看到可爱的小鸟,啾啾还是忍不住剁手。前些日子,啾啾又买了两只鹿子雀回家。 

从情绪价值到鸟圈生意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对鸟感兴趣,社交媒体上也催生了一群鸟圈博主。

有像李阳那样分享小鸟日常,供大家云养鸟的;有像啾啾一样的小鸟画手,增加养鸟可玩性的;也有在社交媒体上科普养鸟知识,分享养鸟好物的——

拥有近3年养鸟经验的瓜瓜能明显地感觉到,从去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养鸟,“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养鸟,哪里需要注意”。想到自己刚开始养鸟的时候,也遇到了不少问题,瓜瓜便开始在社交媒体上科普养鸟的知识与经验,既是希望和鸟友交流交流养鸟经验,“国内的鸟类书籍不多,国外的大部分讲的是鸽类不是鹦鹉的,比较多的书籍就是疾病相关的,但描述和真实遇到也不完全一样。因为养的多了,相处久了,我分享一些相关经验”,也是希望给大家科普一些养鸟的专业知识,避免意外发生,“养鸟现在还是很多新手,没做功课的也很多,死亡率还是蛮高的”。

在瓜瓜分享的一系列养鸟入门建议下方,是各种小鸟爱好者的留言,有请求她帮忙看病的,有让她推荐品种的,还有询问养鸟方法的。到现在,这篇帖子的点赞量也超过了3k+。

也是在养鸟的过程中,瓜瓜发现了一门新“生意”。

市面上的小鸟,大体分为三类——笼养、手养和家庭精养。笼养鸟多来自于繁殖商,顾名思义是把鸟关在笼子里,被母鸟养大的,性格比较凶,而手养鸟则是从小被人工喂养鹦鹉奶粉长大,和人比较亲近,所以价位也要比笼养鸟高一些。家庭精养的养鸟条件则要比手养更好一些,据瓜瓜介绍,无论是奶粉、食物的选择,还是保温箱的配备,都要更高级全面一些。

瓜瓜本以为市面上鸟都是笼养鸟,但从21年9月开始手养了第一只玄凤鹦鹉后,瓜瓜发现不同的小鸟会有自己的偏好,而且性格各异。自此,瓜瓜会专门从繁殖商那里打包一些还在窝里的小鸟回家,养到一个半月独立后,再用100块的价格给小鸟找个家庭领养,“价格和我买进来差不了几十块,我主要是想要找一个愿意对它好的家庭,加上养鸟成本也在那,所以会说用100块领养。”

interlace,1

瓜瓜的玄凤

到现在,瓜瓜已经养过36只鸟,也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到了给小鸟喂奶,并和它们培养感情的快乐。

还在上初三的星群,也是偶然间从自养转向了自繁,蹚出来一条赚零花钱的路子。

2023年9月,星群家里的两只鹦鹉在已经闲置了半年的繁育箱里,生下了一批小鹦鹉。接着便一发不可收拾,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家里多了11只小鹦鹉。算上之前养的玄凤、牡丹和小太阳,星群家里一共有25只鸟,不光叫声越来越大,开销也逐渐增加——既要给它们买新鸟笼,又要给小鹦鹉喂进口奶粉补充营养,星群决定想个办法把小鸟清出去。

interlace,1

星群家的鹦鹉

她带着自己的鹦鹉来到一个小学门口,支了个小摊,起初也没抱啥太大希望,“谁闲着没事儿在大街上买鸟啊?而且虎皮鹦鹉在国内的存栏量实在太多了,可能不会有太多人会对它感兴趣。”

星群的定价是85块一只,“它包括的不只是一只小鸟的本钱,我平时照顾它们要花很多的时间成本、金钱成本。”相较于市面上只要2、30块的蓝绿色虎皮鹦鹉,这并不是一个有竞争力的价格。但不到两小时的时间,就被大学生和领着孩子的家长买走了5只。

interlace,1

星群也会带着鹦鹉出门

一次成功的摆摊,让星群有了长期自繁的想法,一方面是那天自己的摊位围满了小朋友和大学生,她才意识到原来这么多人喜欢小鸟,另一方面则是,摆摊的钱都成为了自己的零花钱,也能支撑自己给小鸟买更多好吃、好玩的东西了。

尽管到现在,星群赚到的钱连自己养鸟的成本都够不到,她还是决定继续多繁育些花色出来,满足不同的受众需求,“我当然是会选择试着挑战去赚更多的钱,因为如果我不赚钱,我的小鸟吃什么?”前些日子,星群家的虎皮鹦鹉在巢里挂了窝,星群想,也许新的一批小虎皮,将随着春天一起到来了。

(封面图源受访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后浪研究所”(ID:youth36kr),作者:杨小彤、薇薇子,36氪经授权发布。

本文由「后浪研究所」原创出品,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 转载说明 ;违规转载必究。

寻求报道

本文图片来自:采访供图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