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西街观察】“明星”股份行增利不增收背后

 2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opinion.hexun.com/2024-03-26/21232143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西街观察】“明星”股份行增利不增收背后

过去一周,上市银行陆续进入年报披露期,率先亮相的平安、中信和招行这三大零售“明星”银行,却展现出了不同寻常的现象——增利不增收。

在“增利不增收”的表象之下,隐藏的是银行零售业务转型过程中遭遇的深层挑战。

从市场环境来看,低利率环境对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构成了严峻考验。LPR的持续降息不仅压缩了银行的息差空间,影响了资产端的扩张能力。与此同时,信贷需求的疲弱使得银行在寻找优质资产、提升资产质量方面面临更大压力,银行遭遇“双重夹击”。

作为零售业务领域的佼佼者,招行、平安的业绩表现更是引起广泛关注。然而,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这两大银行的零售业务并未能实现预期的增长。

其中,平安银行(000001)的零售净利润下滑幅度高达七成。而招行则在零售客户和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AUM)余额保持增长的背景下,大财富管理收入下滑了7.90%,显示出其零售业务增长动能的不足。

曾经的“对公之王”,中信银行(601998)在“新零售”转型的第三年,零售银行业务营业收入达864.24 亿元,同比增长2.07%。从利润贡献上来看,零售银行业务税前利润仅为159.35亿元,同比下降8.31%,且利润占比仅有21.3%。

这些数字都在告诉我们,零售业务转型的阵痛已经来临,而这些“零售”明星们也正在经历这一艰难时刻。

对于零售业务的下滑,平安银行解释称,“国内经济仍在逐步恢复和回稳,部分个人客户还款能力继续承压,本行加大零售资产核销及拨备计提力度,导致零售业务净利润同比下降”。

但三大银行的零售业务并没有倒退,只是通过主动控制风险,放慢脚步。2023年,平安银行个人贷款余额较上年末下降3.4%;信用卡新增发卡量较2022年减少69.47万张。

增利不增收的现象虽然令人担忧,但也为银行业提供了反思和改进的机会。平安、中信、招行等零售业务佼佼者需要积极应对挑战,加大转型力度,以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对于整个银行业而言,也是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契机。

金融监管部门也应给予银行业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帮助渡过转型的阵痛期。通过优化金融环境、加强金融监管、推动金融创新等措施,为银行业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零售业务转型并非一蹴而就。从“零售之王”招行的样本来看,打造零售的功夫不只在零售之内,还在零售之外。公司、基金、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每个板块不能有短板,才有零售银行做大做强的明天。

不管是此前的金融科技,还是AIGC、Sora,零售银行业务的创新空间也在不断拓展。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等手段提升客户体验和服务效率。这种创新趋势将有助于零售银行业务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得零售者仍可得天下。

北京商报评论员 岳品瑜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