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周氏」黄金们,到底有什么区别?

 2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105314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周氏」黄金们,到底有什么区别?

remote_171098809240438.jpg

作者:谷子,编辑:刘涵

为什么那么多金店,都姓周?

在 #月薪X万的年轻人买不起XX# 相关话题刷屏社交媒体的时候,黄金忽然成了年轻人追捧的对象。

根据《2021 中国黄金珠宝消费调查白皮书》的数据,最近几年,在金店消费群体中,25 到 35 岁的顾客占比,已经达到 75.59%。有黄金批发店的老板表示,今年以来,70%的入店消费者是年轻人。

在小红书上,搜索「金豆」,相关笔记高达 40 多万条,类似「中指带金戒指转运」的帖子,有两万多的评论。甚至还出现了一种叫“买金特种兵”的群体——年轻人到处寻找更划算的黄金产品,并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攻略。

这也让一批黄金品牌,开始闻风而动。比如周大福就推出了「迪迦奥特曼」联名金饰;周大生和「国家宝藏」、兔斯基、宝可梦等 IP 合作;六福珠宝也和《斗罗大陆》联合,推出了「小舞兔存金罐」。等等。总之就是把自己跟年轻人喜欢的元素绑定,努力让 Z 时代认同自己。

讲到这里,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这些黄金首饰品牌的名字,好像很多都姓「周」,比如周大福、周六福、周大生、周生生等等……

难道这些,都是某个神秘的「周氏家族」的产业?

是,也不是。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头开始说。

01
「百年老周」从何而来?

首先,真正称得上「百年老字号周氏黄金」的,其实就两家:周大福和周生生。这两家都创立于 1930 年代前后,他们的创始人都姓周——甚至还是老乡。

1929 年,广东顺德人周至元在广州开了家金铺,取名周大福,意思是「大富大贵,五福临门」。1934 年,另一个顺德人周芳谱也在广州干起了黄金生意,取名周生生,他这个名字逼格稍微高点,是从易经里的「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中来的。但尽管如此,最后成了中国黄金 TOP1 的。是名字更「接地气」的周大福。

周大福有多火呢?列一组数据大家感受下:2023 年,周大福营业额 946.84 亿港元,市占率 10.9%,全行业第一;2022 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里,周大福以 925.16 亿元人民币的品牌价值入榜,也是全行业第一;2023 年财年末,周大福在中国大陆开设了 7269 家门面店,还是全行业第一。

如果按照德勤《2021年奢侈品全球权力报告》的销售数据算,周大福是全球第十大奢侈品品牌,而且是大中华区唯一上榜的品牌,和它排一起的是 LV、爱马仕,香奈儿等品牌。

相比之下,周生生没有周大福那么「大富大贵」,不过也算得上「风生水起」。2023 年财年,周生生的营业额预计超过 250 亿港元,相较 2022 年增长 21.36%。截止 2022 年,周生生在大中华区有905间门店,2023 年又新开了近百家。

所以,老字号黄金品牌里,老大姓周,老二也姓周,而黄金交易,是一个非常看重品牌的行业——毕竟没人想去名不见经传的小铺子里买金子。于是,后来者纷纷投入「周门」。

1999 年,福建人周宗文创立了周大生,一下蹭了两家的热度。当然,人家也确实姓周,这尚且说得过去,但后面的什么周六福,周百福、周大发、周金生、周大昌、周莱福……创始人可就没有一个姓周的了。

比如周六福的创始人,是潮汕人李伟柱和他哥哥,如假包换的李家。再比如,周金生的创始人姓李,周百福的创始人姓叶,周福生的创始人姓郑……

做黄金生意的人有那么多,为什么偏偏是两个姓周的老板搞成了行业龙头?

02
周大福:周氏黄金老大哥

先聊聊周大福,一个冷知识:这个行业龙头大哥,其实现在也不姓周了,它姓郑,隶属于香港四大家族(李嘉诚、郭得胜、李兆基、郑裕彤)之一的郑家。

郑裕彤是谁?其实就是老东家周至元的女婿。

1929 年,周至元在广州创立周大福,30 年代因为战乱搬迁至澳门。老周有个同乡兼好友叫郑敬诒,做绸缎生意的。同样为了躲灾,他把自己 13 岁的小儿子郑裕彤也送到了澳门,投奔周叔叔,给人当店铺小伙计。

小郑一来就显出了极高的天分,干活麻利,有眼力见,每天上班路上还时不时跑去别的金铺「侦查」,看看款式、行情、经营手法如何,然后回来报告。一来二去,老周非常喜欢这孩子,再加上两家早就「指腹为婚」,于是在郑裕彤 18 岁那年,他就成了周家的上门女婿。1940 年代,20 多岁的郑裕彤成了周大福的掌柜,1956 年全面接手了周大福。可以说,周大福日后的腾飞,几乎就是郑裕彤一手操办的结果。

郑裕彤主持周大福的数十年中,以大胆出手而闻名,被香港人称作「鲨胆彤」。1960 年代,在珠宝商对钻石生意都持观望态度时,郑裕彤果断收购一家南非破产钻石加工厂,入局钻石行业,到了 70 年代,周大福已经占有香港 30%的钻石进口生意。六十年代末,香港地产价格下跌,郑裕彤低位入场,将周大福的生意扩展到地产领域。进入九十年代,郑裕彤看准时机,将首饰生意带回内地,并最终成长为今天七千家门店的黄金巨头。

但郑裕彤最有名的,还是他的「四条九」战略。这是周大福,也是他本人的「成名战」。

五十年代的香港,金铺标准混乱,当时市面上「九九金(99%纯度)」和「K金(94.5%纯度)」混在一起卖,普通人难以辨认,很多金铺趁机浑水摸鱼,消费者花大价钱买到杂质黄金的事情比比皆是,整个黄金行业信誉都在下降。

这时候,郑裕彤提出,如果周大福要打响牌子,就要反其道行之,卖最好的黄金。于是,他发明了了一个标准:「四条九」,就是纯度高达 99.99%的黄金首饰标准。而且,价格还不高于同行。

当时有分店经理表示「这样卖要赔钱的」,彤叔表示「就当做广告了吧」。事实果然如此,不出一两年,周大福的名号响彻全港,消费者认可,各家首饰店争相抢购周大福的金饰。周大福自此成名。

1984 年,香港黄金制品立法,周大福的「四条金」被选为香港黄金首饰的成色标准。直到今天,你去黄金柜台,还能看到「9999 足金」。

03
周生生:「凡事抢个先」

周生生的故事,在一开始,很像一个「小周大福」。

首先,创始人也是顺德周姓人,创立地点也在广州,也为了躲灾,在 30 年代跑去了澳门。

只不过,周生生的老东家周芳谱可没有一个乘龙快婿,不过,他有一群能干的儿子——对,一群。那是一百年前,周掌柜的有两房太太,一妻一妾。各为他生下了三个儿子。本着公平竞争的想法,周芳谱让两拨儿子分别以「粤港澳湛周生生珠宝金行」及「周生生珠宝金行」的名义,各自经营黄金珠宝生意。

周生生的商业之路上,没有太多类似郑裕彤的传奇故事,不过它也有一个独到的地方——那就是,凡事都愿意当第一

比如,1973 年,周生生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成为香港首家上市的黄金珠宝股八十年代,周生生率先全面使用电子秤,让首饰计算更精准和便利;

1983 年农历猪年,周生生推出「足金金猪宝宝」黄金摆件,开创了「卡通生肖金饰」这个品类;1990 年,周生生挂牌成立「贵金属化验所」,成为香港首家有检验黄金资格的首饰品牌。

到了 1995 年,在那个互联网刚刚起步,绝大多数人都还没见过电脑的时代,又是周生生,开设了「周生生珠宝官方网站」,全港第一

不过这里要提一句,以上这个混的风生水起的周生生,是「庶出」三兄弟搞出来的,也就是周芳谱小妾所生的三个儿子:周君令、周君廉及周君任。相比之下,嫡出那边的周生生,发展的较为一般。

后来的事实证明,儿子多有时候不是什么好事——周老爷子分家七十年后的 2010 年,两个周生生为了争夺「正统性」大打出手,诉诸公堂。香港高等法院最终判决,两家都可以使用「周生生」牌子。这才算暂时平息争端。

现在看来,万一当初没分家,周生生的规模,有可能比现在还大不少,和周大福掰掰手腕也不是不可能。

结尾

这便是两个周氏黄金的故事。说到最后,再告诉大家一个冷知识,这两年起家的「小周家」,很大一部分是「老周家」的小弟。

打开天眼查,你会发现, 这些「小周家」的注册地,大都是两个地方:深圳翠竹街,和深圳水贝,而这里,曾经就是周大福等品牌的代工厂所在地。过去,香港的珠宝需求养起了一批深圳的代工厂。后来,这些代工厂不甘心只喝汤,也想上饭桌吃肉,于是模仿老大哥的名字,整出来了一堆「小周周」们。

所以,「周氏黄金」遍地开花的原因,离不开这两年消费者对黄金市场需求的上升,当然,也离不开年轻人对黄金的态度转变:在短短几年内,从「土味」到「真香」。

毕竟,比特币会辜负你,大 A 会辜负你,可黄金,一百年前它有价,一百年后,它还在那里,不离不弃。

参考资料:
氢消费丨黄金珠宝行业的2023:从传统“三金”到年轻人的“三新”
新消费智库丨年轻人热捧黄金,背后却是黄金饰品行业的喜与忧
砺石商业评论丨后郑裕彤时代,周大福的下一个“富矿”在哪里?

作者公众号: 慢放(ID:manfangsd)
1711002092777864.png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