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B端设计师如何体现价值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zhichang/6008670.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B端设计师如何体现价值

2024-03-11
0 评论 500 浏览 0 收藏 8 分钟

近期B端项目在业务规划和资源分配上遇到了一些问题,在内部也引发了不少的争议,其中关于行业趋势,关于未来前景,特别是关于B端设计师的价值呈现讨论最多,这里着重谈下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899c9518-da9e-11ed-af94-00163e0b5ff3.png

一、B端和C端的区别

服务对象来看,C端更多面向消费者,解决的是一个人的直接需求,比如吃饭[外卖]、居住[租房]、出行[打车]、衣着[购物]等;B端则更多面向企业,解决的是一群人的组织需求,比如文档共享、直播会议、进度协同、绩效考核等。

D5mNpPVZ8agytyYsOqg6.png

产品结构来看,C端一般都是中心化的,即围绕单一的核心服务展开,其他都是辅助,比如高德的核心是导航,尽管也有打车、美食、旅游、租车等,但都是附加功能,对是否选择用高德来导航没有影响。

B端一般都是去中心化的,功能闭环且相互独立,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比如在OA系统中,费用报销、offer审批、日常打卡,使用的各个角色可能都不一样,功能间就更没有关系了。

二、B端行业设计机会

行业视角来看,随着流量红利的消失,C端对各种需求的满足已接近饱和,用户侧的新机会已不多。

但在B端,紧跟技术革新和产业转型,很多企业开始走向信息化和数字化,反而带来很多的想象空间,比如傅盛2024开年演讲提到的,与大模型结合的猎户星空私有化企业应用;比如对接外贸,与物流&供应链直接绑定的跨境tob电商,都是趋势。

产品视角来看,B端的多角色多权限设定意味着设计师要针对相同的功能,为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包括交互路径、视觉表达,甚至情感化的文案话术。

这种必须要与使用者深度融合的设计模式,对培养个人的调研能力、共情能力、感知能力以及对业务的深刻理解,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条件。

个体视角来看,B端设计师面对的是有着很高行业壁垒的差异化产品,加之产品内模块彼此的独立性,更容易经过长期积累形成某一领域的高结构性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可替代性。

B端设计更看重对所处领域的深耕与沉淀,这种高难度和垂直度的特点不同于C端设计能力的通用性特征,具有明显的经验属性。

三、B端设计师的价值体现

尽管如此,但在实际项目中,还是会有同学抱怨:B端都是表单网页,形式简单发挥空间有限,很枯燥;上线的方案被砍掉了很多,但貌似对项目没啥影响,很失落;很多功能组件拼装也能实现,自己好像没啥可做的,很迷茫。说的都是设计价值的体现和衡量问题。

B端的设计价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增加商业收益

首先要跳出设计执行的视角,关注整个公司的经营逻辑,找到与商业目标(不只是指营收,也包括品牌/满意度)强关联的产品或模块,比如:与利润相关的催收系统;与获客相关的销售系统;与政府相关也是老板关注的ABS官网等。

其次在这些产品的交易路径上,寻找提升效率的关键环节来作为设计切入点,毕竟营收在B端多反映在效率上。

以催收系统为例,假设案件性质相同,逻辑是这样「催收金额=催收频次*件均金额」,其中「频次」直接反映到催收工具的使用上,误操作越少,频次越高,资金回款就越多,这就是正相关。

设计环节与商业目标越接近,价值越容易被看见。

2)降低研发成本

制定规范和设计组件,是提升B端系统产能的通用形式。

国内常用的系统级开源框架,主要是Ant Design、Element和Arco Design,其它还包含Ke.Design等,基础组件已然足够丰富,这里就不赘述。但对于垂直领域来说,结合业务诉求,提炼具有行业特征的业务组件,形成规范模板,当前更有实战价值。

比如金融的各类系统中,通话模块均为标配,但在不同场景中,「键盘拨打」「接听记录」「录音标记」「文本识别」等交互状态和体验细节又有所不同。

从业务通用性的视角抽象「通话功能」模版,又能兼顾到分支场景如客服/销售的需求,并分别做好规范适配,进而提高「通话功能群组」的研发效能,价值就非常明显。

3)提升项目落地准确度

有经验的B端设计师通常会有手感,当他们接手陌生而复杂的项目时,通常会有意识地提取心中成熟的设计模型进行参照和对比,来评估方案准确度和落地可行性。

比如说凡是审批流,就必定有列表、详情页、查询、新增编辑以及审批状态对应的操作,如撤回、加签等。

比如说凡做响应式,就必定有栅格系统宽高比,有布局是分栏还是等比的适配选择,有Viewport发生变化时的区域内容响应策略和超出界面的断点设定等。

平移经验并规避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也是价值的体现。

四、最后想说

如果说C端设计是对人的自然体验的精雕细琢,那么B端产品设计则是对业务整体洞察后的重塑之美。

B端的设计师需要从业务甚至企业的视角着眼,面向商业目标要增长,面向产研协同要效率,对待自我成长有要求。我想这样,价值体现也就水到渠成了。

作者:叶鲁,微信公众号:叶鲁设计思考,滴滴高级设计专家

本文由 @叶鲁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format,webp

</div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