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我花199元买了“中国AI教父”李一舟的课

 3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659586317451525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我花199元买了“中国AI教父”李一舟的课

36氪的朋友们·2024-02-22 11:18
流量和焦虑互相交织的AI世界,远不止一个李一舟。

当AI从业者都在卷算力、卷技术时,一位卖AI课的网红已经赚了个盆满钵满。

他就是近日被流量和争议裹挟的李一舟,被网友戏称为“AI圈子里唯一一个可以和奥特曼平起平坐的华人大神”。

李一舟在抖音介绍里为自己贴了一连串标签:清华大学博士、三家科技公司创始人、融资数千万、职业经理人,擅长解决AI人工智能、商业模式、知识IP和流量问题。

在上述光鲜人设的包装下,他从大学至今,一路靠着信息差、知识付费红利、名校效应玩转“流量生意”。

抖音、视频号、小红书是他的三个主战场,其视频内容均是充满争议的流量性话题,比如《1000万和上清华应该怎么选》,标黄的大字体格外吸睛。

贯穿视频的营销逻辑还体现在,对于很多话题,李一舟并不直接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他会表示,学习AI就能了解大数据,更能更接近答案,从而将话题引向卖课。

其惯常的销售套路还有强调稀缺性,制造时间紧迫感,就像街边清仓甩卖的门店一样——永远是最后一天。

比如最近卖爆的《每个人的人工智能课》,李一舟会反复强调名额所剩无几,直播特惠价199元,下播就涨价。但下播后,橱窗显示的课程价格仍为199元,且不存在所谓的名额限制。

为了一探究竟,界面新闻记者花费199元购买了该课程。付费成功后,随即收到一则欢迎入学的短信,附有人工智能课程链接,以及添加助教老师的联系方式。

“欢迎加入一舟的AI课堂。”助教老师发来问候,并抛出三个链接,分别为此次课程资源的三大部分:一是AI录播课;二是AI工具集合;三是人工智能学习资料。最后,助教还发来一个保姆式的操作使用视频。

interlace,1

图源:李一舟《每个人的人工智能课》

点击第一个链接会发现,《每个人的人工智能课》标价999元,已售21.7万份。该课程宣称有40节课,但实际只有39节,第36个视频是缺失的。视频时长短的仅两分钟,长的约20多分钟,大部分在十分钟内。

前五个视频分别为一舟生图、语言模型的操作界面介绍等,技术操作和理解难度不大。网上也能搜到大量免费教学视频。

第六至第十个视频里,李一舟分别介绍了什么是算力和Token、人工智能和AI 2.0的概念及用法,均属于简单的科普性知识。

之后,针对不同人群,李一舟介绍了人工智能如何辅导孩子、打工人如何用好AI、老板如何降本增效。他花了24分钟讲解“如何让孩子快乐学习”。

对于打工人来说,较为实用的技能或是如何利用AI找工作。比如让AI帮忙制作、修改和优化简历、申请职位,以及用AI模拟面试官来进行无限次一对一面试。

当谈及老板和高管如何用AI赋能公司降本增效时,李一舟以自己的公司为例,提出目前流行的四种措施,包括智能销售、智能客服、智能运营、智能写作等。

这集视频最后,李一舟打起了广告。他称公司正在研发AI客服系统,目前仍处于收集各行各业痛点的早期阶段,且“只在少数老客户端进行非常谨慎的试点操作”,感兴趣的学员需支付对应的成本。

更被人质疑有硬广嫌疑的是,接下来长达近一个小时的“加餐”视频。

李一舟分别与极睿科技创始人武彬、特看科技创始人乐乘进行了对谈。武彬的公司主要为商家提供AI自动生成虚拟拍摄、图文排版、短视频及视频切条等服务。乐乘此前为阿里资深产品专家,一手推出AI设计平台“鲁班”,并正式进入AI圈,直至近年转变身份开始创业。

在讲述数字人的综合案例时,李一舟花了两节课,运用剪映向学员演示了如何做数字人视频,也被人质疑植入广告。

后续的课程则是集中介绍各种AI工具的使用和演示。比如快速制作PPT、AI图片放大、AI去除图片背景、AI生成Logo及图像等等。

课程最后,李一舟还向学员分享了自己的“核心秘密”——如何进行时间管理。其中一个方法是做一个时间记录表,至少记录一个星期,用来统计、分析、回顾,他还分享了自己“典型”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像我这种小白第一次看课都能学懂。”有学员在商品下方评价称。其它的正面评价还包括发货快、讲解深入浅出等,手把手教会你如何与实际场景结合使用。

但更多的是吐槽,利用信息差“割韭菜”、“缺乏真正的干货”是多数人的共同感受。

“199元课程里几乎都没有有用的东西。”有位学员表示,李一舟还在直播课中让学员升级1980元的高阶课,“完全是骗子的套路,我在学习群发表观点,立即被拉黑踢岀群。”

即使不升级高阶课,199元也仅仅只是门槛费而已。

李一舟在课程里演示的“一舟智能”平台,能让用户体验问答、文生图等功能。但使用这些功能,需要消耗“算力”,购买课程的用户能免费获得110万算力,超出部分需要额外付费。

interlace,1

升级不同等级会员所需的费用 图源:“一舟智能”

interlace,1

不同会员的权益及限制  图源:“一舟智能”

110万算力能使用多久?

界面新闻记者随机提了一个问题,消耗了上千算力;简单生成一张图片,消耗了一万算力。如果想要更快更好的效果,调用更高级的模型,就得升级会员获得更高算力。但即使成为高级会员,“算力”也还是有最高限制。

interlace,1

一个提问消耗1086个算力  图源:“一舟智能”文字对话截图

interlace,1

一个简单的图片生成指令消耗一万个算力  图源:“一舟智能”图像创作

“一舟智能”平台还被质疑是套壳网站,通过调取主流AI平台的接口来提供服务、收取会员费。一位AI创业者告诉界面新闻,一舟智能的整个架构也是外包团队搭建的,相关网站甚至没有备案。

据该人士向界面新闻提供的从业者交流群信息显示,一舟智能背后的技术提供方“AI提示词”负责人在群中辩称,“不存在套壳,大模型都是授权的,很多都是商用付费,每个月至少付百万费用分给开发者、模型等。”

但即便如此,仍有群友指出,其微调训练的插画模型被该平台使用,且未收到一舟智能的任何费用。

尽管李一舟饱受争议,还是有人源源不断地为其买单。

据投中网援引一位资深MCN创业者数据,三年时间,李一舟仅通过卖课就赚了1.75亿元。其中《每个人的人工智能课》收入2786万元,单价2980元的《一舟一课》收入为1.49亿元。这大概是半年前的数据,还不包括“一舟智能”会员等产品收入。

而在一些二手交易平台,资源早已扩散开来,李一舟199元的AI课程最低只需1.5元就可获得。

李一舟凭借自己出色的直播间话术和场控能力,快速收割属于他的那批目标“粉丝”。技巧之外,他更是精准捕捉到遭遇不同程度职业困境的打工人,他们渴望提升自己,迫切希望抓住一个风口。

流量和焦虑互相交织的AI世界,远不止一个李一舟。

近日,随着Sora的横空出世,一批打着Sora课程培训的个体老师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多聚集在一款知识社群——知识星球上,创建属于自己的星球,发布信息、提供知识服务。其它用户若想成为星球的一员,需支付星主设置的费用。

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目前知识星球上带有Sora关键词的星球已达40余个,其中13个需付费才能加入,费用在几十到数百元不等。不少星球最近才刚刚成立,成员数已经过百,当前收入预计也有近万元。

在微信公众号、小红书等其它平台,也有不少博主通过整理Sora相关资讯来制造AI焦虑。他们以“错过AI风口就是错过时代红利”等标题吸引粉丝,试图通过咨询、授课等形式变现。

从区块链、元宇宙到AIGC,再到今年的Sora,每一个新风口涌起时,最先起飞的往往是那些利用信息差和技术焦虑的卖课人,而真正的行业探索漫长而艰难。

本文来自“界面新闻”,记者:查沁君,编辑:宋佳楠,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