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度PC市场观察:集体摆烂、还是蓄势待发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64535326957479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如果最近几年有持续关注PC市场,你可能就已经发现,前两年其实是有过一次“复兴”的。但当时的各种数据都表明,这次“复兴”的本身并非源自硬件换代、技术进步而自然催生的消费需求,更像是因为突如其来的居家办公和远程教育需求,从而导致部分消费者不得不更新/添置设备所产生。
正因如此,当整个PC行业因为那一轮暴增的销量而兴奋,甚至加速推出换代新品后,来自消费者的“需求”本身却如同它到来时一般,出现了快速的退潮。
在这样的环境下,2023年整个PC市场自然也就呈现出一种微妙的“过渡期”特征。
CPU:家用旗舰无新意,但“微创新”还在继续
众所周知,Intel在2021年第四季度发布了架构变化巨大的12代酷睿,之后又在2022年第四季度推出增大缓存、提高频率(疑似制程也略微改进)的13代酷睿。作为回应,AMD方面也在2022年第三季度推出了全新设计的桌面版锐龙7000系列。
那么到了2023年呢?历数I、A两家在这一年里的新品不难发现,他们一方面确实针对超高端、生产力市场推出了至强W9、线程撕裂者7000这些,全新的、性能炸裂,但价格也“高高在上”的新品。
但另一方面,14代酷睿相比于上代在架构、制程、内存控制器上都毫无升级,AMD的锐龙7000X3D系列从定位上来说也并非是“更高端的旗舰”,其实更像是专注游戏市场的小众产品,并不适合所有的性能爱好者。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2023年不是还迎来了笔记本电脑领域“AI PC”的高调发布吗?何况AMD在年底还推出了锐龙8000系列和新的5000系产品,这些难道都不值一提?
怎么说呢,一方面,无论是第一代酷睿Ultra,还是笔记本电脑上的锐龙8940U、8945HS,它们的AI性能客观上来说都不够强,普遍达不到传言中Windows 12要求的40TOPs门槛。而且相关厂商将这些“AI CPU”在笔记本电脑上首发的行为,其实就已经说明,它们暂时还不能代表消费级PC处理器的“最新最强”地位。
至于AMD的8000G系列新款APU,以及新的5000系处理器,这些产品的市场表现可能不会太差,但问题还是在于,它们没有太多技术层面的先进意义,顶多只能算是为了满足特定细分市场进行的“微创新”。
当然,从行业规律来说,这种“微创新”产品的意义,往往在于它们能够给厂商正在进行、更具颠覆价值的新项目“输血”。无论是Intel的“箭湖”、“月亮湖”,还是AMD的Zen5、Zen5c,这些2024年的“大活”或许都更值得期待。
GPU:前年的新架构,过了一年时间仍未普及
说完CPU、我们再来聊聊显卡。与CPU市场的情况类似,无论NVIDIA、AMD,还是Intel,都没有在2023年推出新的消费级GPU架构。换句话说,整个2023年玩家们能够买到的新显卡要么是小修小补的“增强版”,要么干脆就是为了打价格战、抢占市场,而推出的更低阶型号。
讽刺的是,即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纵观NVIDIA和AMD在售的产品还是会发现,他们都未能在2023年实现“老架构”的全面铺开。
比如,AMD在2023年10月推出了两款RX6750 GRE显卡,与此前的RX7000系列形成“高低搭配”,以填补1080P和入门2K级游戏市场的空白。
又比如说,大家都知道NVIDIA已自称不会在桌面端推出RTX4050,但与此同时,各显卡厂商的RTX3060至今依然在产,而且还推出了N种不同核心的版本以提升供给量。甚至就在2023年底,还有传言称,RTX3050 Ti会推出新的桌面衍生版本,其显存更小、价格更低。
当然,2023年的显卡市场也不全都是尴尬。比如AMD在这一年就推出了性价比明显提高的RX7900 GRE,NVIDIA也在前不久发布了性能略强、同时实际售价明显降低的40系“Super”系列。这些新品从客观上来看,确实可以起到让玩家花更少钱、得到更强性能的作用,而且也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销售和PC图形技术的进步。
只不过,如果不满足于这些性价比提高了的新款GPU,就是想追求单纯的“最强旗舰”,那么2023年亮相的RTX4090D,很可能是便是过去一年里,整个显卡行业给带来的最大“惊喜”了。
存储:高频DDR5快速普及,PCIE 5.0仍无必要
老实说,2022年DDR5内存最早出现在消费级市场时,我们三易生活并没有对它抱太高的期望。因为过去DDR3和DDR4的发展历程经验告诉我们,新换代的内存技术往往需要很多年,才能实现速率上普遍“压倒”前代的最高端方案。
但不得不说,DDR5这次是带来了不少惊喜。一方面,起始频率4800MHz的DDR5内存只用一年时间,“标准频率”就飚到了5600MHz,甚至出现了一些品牌机出厂默认6000、6400频率的情况。
另一方面,2022年我们还在感叹许多主板连6400MHz的超频DDR5内存都稳定不了,但到了2023年,随着BIOS更新和新的电路设计,现在无论Intel、还是AMD平台,8000MHz左右的DDR5内存基本都是“随便上”了。
而且随着市面上8000MHz、甚至8400MHz的超高频DDR5内存大量出现,“普通的”6000MHz-7200MHz频率范围的高频DDR5产品价格已经变得相当亲民。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对于游戏玩家来说,“留恋”DDR4也已经变得毫无意义。
不过与进步神速的DDR5内存相比,PCIE 5.0 SSD在2023年的表现就并不那么令人满意了。毕竟大家都知道,PCIE 5.0的接口带宽比上代提升了一倍,按照玩家们朴素的推断,那么新的旗舰消费级SSD就应该比前代产品快一倍才对。
但现实情况,是现在的PCIE 5.0 SSD,最多只比PCIE 4.0时代的旗舰产品快了50%左右。新的、号称能够跑到1万5千兆字节每秒的SSD主控,至少现在还没有量产产品上市,自然也就不能被算进2023年度的PC行业进步了。
显示:显示效果受到重视,OLED成为最大赢家
最后,我们来看看2023年PC行业里除了CPU、显卡、存储设备之外,另外一个其实变化不小,但可能没有被大多人注意到的领域——显示器。
我们三易生活的老读者可能还记得,前两年我们曾经购买了一台非常顶级的PC显示器。它使用了2304分区的Mini-LED背光,拥有32英寸、4K分辨率、100% AdobeRGB色域的液晶面板,并支持最高12bit色深的输入。除此之外,这台显示器还内置了硬件G-Sync Ultimate主控,支持1-144Hz可变刷新率同步,并拥有鼠标延迟测量功能。
老实说,这款显示器真的很贵,而且它的很多指标即便放到今天也依然很顶级。但问题在于,随着成本受控的QD-OLED面板在PC行业快速铺开,现在大家只需要花相当于我们当年差不多1/4的价格,就已经可以买到差不多显示指标的顶级HDR游戏显示器了。
更有意思的是,如果再去看看笔记本电脑行业更是会发现,不同于两三年前Mini-LED面板只有顶级游戏旗舰才用得起,如今那些高品质的OLED屏幕几乎遍布从3000多元到1万多元、形态各异的笔记本产品上。
不得不说,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这就意味着如今的PC玩家可以用比过去低得多的门槛,就享受到真正高品质的HDR视频和高帧率游戏画面。而站在内容市场的角度,以OLED为领衔的高品质HDR显示器在PC市场的铺开,也自然就会极大程度促进整个HDR视频生态的发展。这才是最令我们兴奋,也可能是2023年度的整个PC行业最有意义的进步之一。
总结:真正的变革终将到来,但不是现在
总的来说,显然并不能讲整个PC行业在2023年度是毫无建树、原地踏步的,因为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确实还是有了一些新品可以去买,去享受。
至于说在技术层面上的意义,虽然从表面上来看,2023年的PC市场确实没有太多、革命性质的“新玩意”。但正如我们在本文开头讲到的那样,在这个时而火爆、时而遇冷的轮回中,消费者不可能每年都有高涨的热情,而厂商自然也需要时间去研发、去打磨新的技术。
所以2023年的PC行业真的毫无建树吗?其实也不一定。毕竟大家现在都知道,Zen5+RDNA3.5的“超级APU”,全新架构、核显也再度进化的桌面版“箭湖”、移动版“月湖”处理器,以及传说中性能倍增、价格更亲民的RDNA4独显,都将有望在2024年正式亮相。而这些新品的很多研发、测试工作,理所当然就是在2023年发生、甚至是完成的。
因此如果已经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2023年购买了新的PC设备,那么你至少可以对自己说,买到的是技术成熟、价格也更有诚意的产品。如果还不满于2023年PC市场的“无趣”,那么2024年这个行业可能就会告诉你,过去这一年的等待总归是值得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易生活”(ID:IT-3eLife),作者:三易菌,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div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