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迈瑞收购惠泰:器械一哥66亿的豪赌

 3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63555893872141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迈瑞收购惠泰:器械一哥66亿的豪赌

深蓝观·2024-02-05 11:59
就为了一张入场券?

在处于资本沉寂期的当下,几天前迈瑞医疗的一次大手笔交易显得很不寻常。

1月28日,迈瑞发布公告称,拟由全资子公司通过“协议转让+表决权”的方式,使用66.52亿元自有资金,实现对上市公司惠泰医疗控制权的收购。1月26日周五收盘时,惠泰医疗股价为360.53元/股——和迈瑞471.12元/股的收购价相比,溢价率高达30.67%。

市场对于这场溢价收购疑心重重:迈瑞医疗在消息公布后首个交易日1月29日以跌幅5%收盘,惠泰医疗则是在当天高开低走,最终以涨幅4.57%收盘。

“之所以溢价收购,说明收购方有很高的预期收益。”在投资机构工作的苏朗(化名)尝试分析迈瑞方此举动机。“惠泰作为上市公司,股价只是代表了市场对它未来收益的预期;这个预期不能完全等同于产业方的判断。”

惠泰医疗主营业务为电生理、冠脉通路及外周血管介入,于2021年在科创板挂牌上市,是国内电生理等心血管相关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上市六个月后,公司股价便登上了440元的顶峰,此后便一路徘徊在350元左右区间。

与停滞的股价相比,公司业绩却在节节攀升:2022年营业总收入较2021年同期增长46.74%, 归母净利润提升了72.19%;预计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将同比增加42.45%到57.81%。去年的年报显示,惠泰近期也做了大量的资产投入:比如在报告期内,公司对电生理耗材产线进行了扩容和优化,产能同比扩大了50%以上。

惠泰短期看其基本面还算良好,但长期的隐忧仍在。一个最典型的就是:集采

2022年8月,福建省医保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心脏介入电生理类医用耗材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发起27省(区、市)共同组成的采购联盟,由此拉开了电生理集采的序幕。虽然降价区间在30-60%,还算温和,但依然引发了市场的不看好。

虽然集采能够以价换量,提高该领域还不足10%的国产化率,但提升效果非常有限。苏朗认为,国产电生理医械和国外的差距,主要还是在技术上,这一部分落后的市场无法通过集采拉平。比如压力感应治疗导管以及冷冻治疗导管,依然均由外企垄断。

“这两年惠泰的业绩和集采放量有关,但还没有踢到一些核心品类的钢板。比如三维这一块,就是很大的市场,导管和标测系统配套。比如强生,就有独家的定位技术,那你就必须也用他们家的导管。这一块的市场国内企业很难去抢,天花板近在眼前。”

医械领域比创新药的技术积累时间更长,马太效应更显著,弯道超车的难度也更高。同时,企业的研发方向比较有限,不像创新药那样可以通过不同靶点和治疗方案切入,所以研发资本集中。因此,从产业规律来说,同品类或跨品类的并购是主流。

“国外也有细分领域龙头,比如爱德华、直觉外科这种,但前提是人家有关键技术,才能不被强生这种什么都做的医械巨头整合。”一位关注该领域的投资人说,“而惠泰没有,所以还不如像现在这样,在业务增长期间卖身,起码还是优质资产。”

而对于迈瑞来说,是否能通过并购实现体积之外的成长,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01 平台化:迈瑞的并购之路

“公司有能力、也有信心在2025年跻身全球前二十医疗器械榜单。” 在项目投资者交流会上,迈瑞方面的高管如此宣言。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公司在这次会议上提到了两个战略方向:其一是增加高值耗材业务,其二是切入心血管市场,做大老年化趋势下的盘子。这两项正是惠泰的业务核心。

从2008年开始,也就是其在美上市一年多后,迈瑞就开始了高举高打的并购之路。2008年3月,迈瑞以2亿美金收购纳斯达克上市公司Datascope医护监控设备业务。2011-2012年,迈瑞又在IVD、输注泵、骨科及内窥镜业务上收购了近10家公司。2013-2014年,公司以1.05 亿美元价格高端超声影像制造商Zonare。2021年,迈瑞又收购了IVD原料企业Hytest,对产业链上游进行了补完。

对于医械企业来说,并购的好处有很多。

其一,是可以利用中小企业的专精优势,快速追赶领域内产品技术的更新迭代,减少内部研发风险;其二,是可以打破细分领域的天花板,不停拓展新的市场增长点;其三,是不同医械产品之间组合丰富,容易产生协同效应。

在这个意义上,此次收购惠泰似乎只是遵循了迈瑞的传统,服膺了产业的规律。但此举是否能达成预期效果,依然存疑。

实际上,在迈瑞的过往收购史中,对公司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多为海外并购。

比如,公司通过收购Datascope成为全球监护仪第三大品牌。监护仪成为了公司的拳头产品,并以此为圆心打造产品阵列,帮助公司拿下了手术室、ICU的应用市场。西南证券曾根据公司招股书预计,2019年公司监护仪销售总额在33亿元左右,占公司总营收的20%。

再比如迈瑞对Zonare的收购,使得公司平滑切入高端超声市场,打开医学影像这一条线。Zonare在美国高端超声诊断系统方面排名第五,凭借产品的技术优势,迈瑞很快在当时低端的国产竞争中杀了出来。根据千里马招标网数据,目前迈瑞的国内市占率在24.8%左右,排名第二。

海外并购除了能拿到专利技术外,还能打开国外市场。迈瑞的海外并购,往往和产品本身在美国、欧洲的销售平台和服务网络绑定,这一部分也造就了公司的新增长点。近年,公司的海外收入成为新的氧泵:去年上半年,公司境外销售收入66.95亿元,占比约40%。

以上这些,惠泰都没法提供给迈瑞。

“迈瑞做并购国内公司,其实也是看准了市场目前处于估值低谷。”上述投资人说。“现在大家都说买亏了,但其实亏了还是赚了不好说。但是不管如何,惠泰都不能给迈瑞引进高端技术和海外市场。我觉得迈瑞会做国内并购,还是说明他们对投后整合有信心。但大家其实之前目睹的迈瑞的整合比较好的案例,都是有技术打底的,所以这次的结果不好说。”

02 整合与分拆:器械公司的终局

迈瑞高层显然对惠泰的技术短板了然于胸。在收购惠泰的投资人交流会上,公司高管也提到:惠泰在三维标测系统、射频消融仪等设备领域相对薄弱,未来迈瑞将利用自己的研发体系,对这些产品线进行升级改良。

因此,迈瑞这次收购的目的并不是买一套能直接毕业的游戏装备,而是为了拿一张入场券,获得开始打怪升级的资格。

在医械领域的并购中,这种做法比较少见。医械公司往往倾向于并购业务重合度高的公司,或是处在产业链不同位置的公司。比如,去年倍加洁斥资4.71亿元收购薇美姿,就同属口腔赛道;复锐医疗科技收购中国设备分销商PhotonMed,就是对产业链下游环节的深度整合。

“迈瑞并购的思路不一样,因为它很早就把将自己定位成平台型企业了。”苏朗说到。

和迈瑞定位相似的,在国内医械领域还有几家:比如乐普医疗,尝试铺展心血管器械、药品、服务产业链的闭环,这几年又将手伸向了肿瘤免疫治疗和糖尿病领域;比如鱼跃医疗,业务板块也比较分散:呼吸、家用电子与感控,康复器械、糖尿病护理、急救业务等,好像什么都沾一点;还比如微创医疗,骨科、起搏器、机器人、瓣膜和电生理都有投入。

和迈瑞一样,这些平台型医械公司也是并购狂魔,手里攥着一把不同赛道的入场券;但和迈瑞不一样的是,这些公司已经开始不约而同地剥离非核心业务,分拆运营。乐普医疗旗下有了乐普生物、心泰医疗、乐普诊断、乐普云智;微创更是在去年股东大会上给出了惊人的战略计划:“12个赛道,分拆12家上市公司。

而迈瑞至今按兵不动。

董事长李西廷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迈瑞医疗的现金流状况很好,没有银行贷款,账上有近200亿现金,公司各基地建设全是自有资金,因此没有必要分拆上市。”——作为国内医械一哥,迈瑞确实有“不差钱”的底气。

然而,分拆并不总是指向“差钱”;有时,它也意味着必要的资源置换。

即使是不愁现金流的海外巨头,近年也频繁发起拆分动作。2022年9月,强生公司表示,将把年收入146亿美元的消费者健康部门从制药和医疗器械业务中拆分出来,命名为Kenvue。10月,美敦力宣布将拆分其占比7%的患者监测和呼吸干预业务,转变成一家独立新公司。

几乎在美敦力拆分的同期,公司宣布和美国最大的肾脏护理服务提供商DaVita共同成立一家专注于肾健康领域的医疗设备公司。这一进一出意味着:美敦力正在将投资重点向最高战略优先级的领域转移——毫无疑问,手术机器人是目前公司发展的重中之重,美敦力正计划在研究中将产品用于一系列的泌尿外科手术,因此亟需在肾病领域埋下棋子。

迈瑞目前的整体业务结构比较均衡,生命信息和支持业务、体外诊断业务、医学影像业务三分天下。但在苏朗看来,这三大板块涉及的产品类型实在太多。

“迈瑞这些板块增速都挺快的,而且公司还想向海外巨头靠拢,所以都不能丢。”苏朗说,“但什么都想做好的代价就是什么都做不好——当然了,在国内品牌当中还是能赢,但是你作为后来者,想有一天和海外巨头较量的话,就必须得拿出达芬奇那样过硬的产品——只要一样就够了。”

近几年,随着医械企业早年在国内渠道端积累的优势,逐渐被医疗行业的多项改革削平,技术研发成为了最主流的发力方向。而即便如此,迈瑞五年来的研发-营收结构并没有太大变化:2022年,公司研发成本占营收比例为10.5%。而2017年,这个数字是10.13%。

也许换一个角度来说,迈瑞并不是不缺钱,而是把钱省在了不该省的地方。而这次并购惠泰是亏是赚,也不取决于外人如何评价——公司需要思考的是:为了买这张入场券,是否潜在地牺牲了什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蓝观”(ID:mic-sh366),作者:李昀,编辑:旧梦,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