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第五大省争夺战仍在进行:四川晋级,河南当“追兵”?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62842589261030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随着四川、河南相继公布2023年经济数据,中国经济第五大省正式“换人”。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四川GDP总量为60132.9亿元,同比增长6%;河南GDP总量为59132.39亿元,同比增长4.1%。四川经济总量超过河南,并首次跃居中国经济第五大省,并且成为全国第六个、西部第一个迈上6万亿元台阶的省份。
对于四川来说,从5万亿到6万亿,用时2年。在这增长背后,服务业和消费的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更加凸显。2023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突破3万亿元,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
反观河南,虽然跌出全国第五,但整体经济运行不乏亮点。2023年,河南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1%,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
GDP总量相差仅1000亿左右,这也意味着四川与河南“抢5”大战仍未结束。展望新的一年,四川将GDP增速目标设定为6%左右,河南则提出了5.5%左右的增长目标。
四川晋级
从1978年至今,四川的GDP总量一直处于全国前十,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
自2007年GDP首次1万亿元大关之后,四川的发展明显提速。2011年突破2万亿,2015年突破3万亿,2018年突破4万亿,2021年突破5万亿,2023年突破6万亿。几乎每隔2-3年,四川就迈过一个万亿台阶。
这并非无迹可寻。
公开资料显示,长期以来,东西差距始终是区域经济面临的重大课题。但2000年推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大量的转移支付、产业和基础建设项目向西部倾斜,四川、重庆、贵州、陕西等省份迎来的飞速发展。
同时,四川由于拥有大量劳动力和市场,承接了东部大量制造业转移,让其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逐渐转型为工业化、现代化的省份。
“现在,四川的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都有着非常深厚的基础。2023年四川GDP突破6万亿元,工业和服务业也为其整体增长提供了支撑。”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主任丁长发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2023年四川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1306.7亿元,增长5.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2769.5亿元,增长7.1%。这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突破3万亿元。
工业方面,四川已形成了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食品轻纺、医药健康为代表的六大支柱产业。去年,这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为经济稳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与此同时,四川凭借着丰富的锂矿资源储量,围绕新能源汽车发展在各地市做了一系列产业布局:遂宁要擦亮中国“锂电之都”名片,射洪市要打造“千亿锂电产业集群”,宜宾要建设“世界动力电池之都”,眉山也在追逐“锂”想之光,全力打造全国领先锂电材料产业基地……
而从服务业来看,2023年四川服务业增加突破3万亿元,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
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8.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2.8%,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2.2%,金融业增长6.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6.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1.4%。这也表明,四川的经济结构正逐步优化。
此外,四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缩小,2023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2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32降至2.26。
不过,当前四川人均GDP超过7万元,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也是四川仍需追赶的方面。
“除了四川人口众多以外,从历年的转移支付来看,四川获得的总额最高,2022年达到6486.12亿元稳居第一位。这也表明四川省内区域之间贫富差距较大,因此需要大量的财政拨款来调节区域间的财力分配,维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丁长发说道。
河南失守
在全国经济大省中,有很长一段时间,浙江、河南、四川分列第四到第六的位次。河南也常用“标兵渐远、追兵渐近”形容发展面临的压力。
近年来,河南的压力愈发明显。在与浙江的差距被逐渐拉大的同时,2023年河南未能守住第五的位次,被四川这个“追兵”超越了。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河南GDP实现59132.39亿元,同比增长4.1%。对比来看,四川GDP总量超出河南1000.51亿元。
事实上,河南经济总量在2022年曾一度突破6万亿大关,但经过最终核算,其2022年GDP总量为58220.13亿元,减少了3124.92亿元。由于基数降低的原因,也带动2023年经济数据随之调整。
然而,这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若将时间线拉长来看,导致河南位次下滑的原因,归根结底是近年来该省经济增长情况不够理想。数据显示,从2020年开始,河南经济增长连续四年低于全国平均增速。
河南面临的压力不难理解,主要来自于工业发展处于转型促发展的阵痛期。
在全国工业大省的版图中,2005年至2020年,作为传统工业大省的河南一直保持第五的位次,长达16年。2021年,河南首度被福建超越,下滑至第六位。相比其他几个经济大省,河南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力量明显偏弱。
此前,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也指出,河南还处在工业化中后期,主要产业多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一般。
为此,河南正在加速工业转型,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23年河南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了8.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2.6%、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7.4%。
而河南的优势,在于拥有相对完备的工业发展体系。
以汽车制造为例,经过多年培育,河南已拥有郑州宇通、上汽郑州、东风日产、开封奇瑞等17家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年产整车超过80万辆。2023年,河南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加值增长45.2%,高于全国平均增速。
不过丁长发认为,在当前经济转型新时期,对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提出更高要求,河南可以坚持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作为“首要战略”,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例如针对汽车、电子等新兴产业,通过产教融合、龙头企业深入校企合作,吸纳和培育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为了进一步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培育重点产业链,2023年河南还出台了《河南省建设制造强省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以“能级高、结构优、创新强、融合深、韧性好”为鲜明标识的先进制造业强省。
根据计划,2025年,河南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40%、其中制造业占比稳定在30%以上,全部工业增加值力争达到2.3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力争突破2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力争突破2.8万家,形成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和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
如何“挑大梁”?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经济大省再次被点名,要求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作为经济大省的四川、河南,从设定的GDP增速目标来看,四川将GDP增速目标设定为6%左右,而河南则提出了经济增长5.5%。若2024年两省均如预期般完成目标,那四川或将仍领先河南,稳居全国第五经济大省。
展望新的一年,这两省该如何实现全年发展目标?
对四川来说,成渝双圈是其2024年经济任务的关键词之一。
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4年要推动川渝共建项目与合作事项加快实施。其中包括年度重点任务落地,滚动建设300个重大合作项目;共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高水平、大力度推进成渝“氢走廊”建设;加快中部地区崛起,落实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总体方案,深化10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建设等。
反观河南,产业提质改造压力仍然较大,因此对于2024年的发展目标,河南提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
围绕建设制造业强省,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壮大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28个重点产业链,向下梳理延伸N个专精特新细分领域,串珠成链、聚链成群,力争到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7万亿元。
这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就包括了备受市场瞩目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2024年河南将聚焦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一体发展,以郑州、航空港区、开封等地为中心发展整车,洛阳、新乡、许昌、鹤壁等地重点发展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汽车电子等关键零部件特色集群。
与此同时,还将推动郑州上汽新能源电池工厂、洛阳中州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等项目尽快投产,争取宇通、比亚迪、上汽、奇瑞等企业生产投放更多畅销车型、中高端车型。争取更多拥有先进核心智能技术的车企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河南的紧迫感不言而喻。2024年开年第一天,河南就推出《推动2024年第一季度经济“开门红”若干政策措施》,共计17条“真金白银”的政策措施。
工业上,在降低企业用电、用工、融资成本方面明确了具体支持政策。其中,对2024年第一季度满负荷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给予10万元财政奖励。对2024年第一季度满负荷生产且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给予20万元财政奖励。
激发市场消费潜力方面,在汽车、家电、文旅、住房等领域提出了促消费奖补政策,通过财政奖补方式鼓励各地继续发放消费券、开展促消费活动。包括对一季度组织省外游客来豫旅游专列每列次奖励3.5万元,组织旅游包机每架次奖励6.5万元,对外省来豫旅游包车给予一定补贴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代周报”(ID:timeweekly),作者:阿力米热,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div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