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经济下行时,老板要抓什么?

 4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yunyingpai.com/brand/987819.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经济下行时,老板要抓什么?

13小时前

经济下行,是整体现象,在整体现象下大家都会多少受影响,但是影响有大有小,有人甚至借机还能有正面影响?为什么?本文将会对其进行分析,有需要的来看看。

yuOhpk8CmeNMG0mOasm1.png

最近刚结束一个项目,时间宽裕了一些。我多写点自己的想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上一篇关于创业者做自媒体的文章,收到了很多创业者的共鸣和反馈。

大家逐渐意识到去衡量“自己做自媒体”的投产比这件,继而问自己“我到底是干什么的?我最擅长干什么?我最应该干什么?”。当老板的最应该干什么这个话题,听起来有点傻,多少文章教材课程都在讲:CEO就三件事,找人找钱找方向。道理是没错,但是现在哪个偏早期阶段的企业CEO不下场亲自搞业务?不下场亲自搞产品?不下场亲自搞营销?

有一个笑话是这么说的:”我们公司提供一条龙的无微不至的服务!成交!你好!我就是那条龙~~~~~”这就是大部分早期企业的现状。

这条龙,在2024年,到底该抓什么?

不管是初创阶段的小型企业,还是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在面临着下行和混乱的时候,是焦虑的,业绩增长、规模增长、价值增长、利润增长、占有率增长、影响力增长、用户量增长……我到底先要哪个?哪个才是最迫切的?所有人都面临着对“到底什么是核心,怎么做才是对”的问题的重新思考。

当老板的人心里苦,一方面承受巨大的业绩压力,一方面还要平衡自己的投入,尤其是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但是人有个毛病,在心态富足,环境优渥的时候,尚可有条不紊,梳理梳理优先级,搞搞精神文明建设。一遇到外部环境变化,压力和下行的时候,往往手忙脚乱,看到啥抓啥,正所谓“病急乱投医”。

不管你听不听得进去,也不管是否可以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我想告诉你,作为一个平静客观的观察者和你的谋士,我看到的现象和建议:

首先,经济下行,是整体现象,在整体现象下大家都会多少受影响,但是影响有大有小,有人甚至借机还能有正面影响?为什么?不要只考虑整体忽略了个体。一个企业作为大的经济活动中的参与者,在跟它的规模共舞的时候,还要暗中找到自己的机会,尽可能降低浪费和损失,提高各个环节的效率。到底怎么办?抓什么?

一、抓人心,人心即效率

在过往做流量的时期,很多企业都说自己有粉丝,有客户,有流量。但是回过头来看,哪些是“看客”还是真的“粉丝”?企业要想做起来效率,不管是销售效率(对外)还是管理效率(对内),人心在不在这里,是关键。

总有老板说我们对内要盘点一下人效,对外要搞看一下ROI,这些词看起来很精干,但是仔细想想,人效也好,ROI也好,都是计算题。老板们还是在算“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比例。这个比例,有个神奇的定律,你越算,它效率越低。为什么呢?因为你没用心。

试想一下,你把消费者当作数字,把员工当作人头去计算的时候,消费者和员工难道没有感知吗?有些低效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消费者是想好好买东西来着,员工是想好好干活来着。但是消费者发现套路太多不真诚,员工发现企业做的方向ta不认同,这个时候效率才会降低下来。

真正的高效,是上下内外一致的认同。

这种认同,既有道理层面的,也有价值层面的,还有情感层面的。过去,经济和流量都如日中天的时候,大家不讲这种认同,日子也可以过,增长也可以长的,形势好,谁做都赚钱,都增长。

但是现在不同以往,跟消费者/顾客不讲清楚,不形成真正的信任,只是蜻蜓点水的做做广告,搞搞流量,是意义不大的,因为他们的选择太多了。跟员工、高管和企业内部各种关系,不形成真正的方向一致,力出一孔,他们真的不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

我们在很多企业内部做品牌主轴的对齐,发现一个企业,想要把自己做的事,商业模式,年度重点,要真正说明白,都要经历好几番折腾。

  • 使命愿景价值观对不对的齐?对内对外是不是真的对齐了?
  • 商业模式和经营重点对不对的齐?对内对外真的理解收到了吗?
  • 策略和动作、步骤对不对的齐?对内对外真的知道你在做什么吗?

如何与内外对齐信息?这不是一个做流量的事,也不是一个什么影响力的事,甚至这都不是一个管理的事。这件事的重点是:人心。是否真的能在有价值、有追求、有亮点、有逻辑、有办法、有规则的路径下,拿到“人心”这个结果。这个才是建设真正的企业效率核心要义。

这件事你说要花多少钱?叫我说,根本不用花钱,它需要花一些信任,花一些心思。

可是针对这事,使劲叫也叫不醒装睡的人。

二、抓品牌,品牌即思路

我说品牌即思路,你可能不信,我给你举个例子:

《西游记》都看过吧?如果我们把唐僧西天取经看成是一场创业。他遇到的问题多不多,遇到的困难难不难?过程中既得安抚团队,也得打赢妖怪,还得饿着肚子化缘,还得日夜兼程的行路。你想象一下,现在,你就是那个唐僧,你们团队就是西游去的团队。

八戒说:肚子饿扁了,要饿死了。孙悟空说:这也太慢了,我干脆一个腾云驾雾把你背到西天得了,省的这么麻烦。沙僧说:这个行李为啥每次都让我来挑?他俩咋不挑?路边的路人甲说:这个团队八成是骗子吧,这个月我们已经遇到第八波这样的和尚了,就是来骗钱的。

这时候妖怪跳出来说:你们费这么大劲才化来那点饭,干脆这样,你们跟我合并,我们结婚吧,以后你就不愁吃喝了。

如果你是唐僧,你会怎么办?

过往,我无数次设想当我是唐僧的时候,遇到它所遇到的一切的时候,我诚实的觉得,唐僧的定力、毅力、战略力无人能及,我自愧不如。因为中间的任何一个困难,可能就让我的管理跑偏了。

唐僧真的是很有“能力”的领导者吗?

当然不是,我们小时候就知道,它论武艺比不上悟空,论体力比不上沙僧,论灵活也比不上八戒。那为什么这个事业唐僧就能带领成功,而其他几个人肯定不行呢?

因为唐僧思路清楚。

整部《西游记》看下来,唐僧虽然说话不多,但是说的最高频的两句话是什么?“阿弥陀佛,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求经。”“休得无礼!”这两句话,就是西游团队的品牌。唐僧作为老板,CEO,它最明确,贯彻的也最彻底,它的任何管理思想也都是围绕着这一点来的。

“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这是讲:我们从哪里来的问题。这是企业的使命啊!

“去往西天拜佛求经”,这是讲:我们去哪里的问题。这是企业的愿景啊!

普度众生,所以“休得无礼”,这是讲:我们遵守什么原则的问题。这是企业的价值观啊!

全剧下来,你可曾见唐僧对这三件事有过背离?这三个事只要牢牢抓住不背离,你会发现其他三个团队成员闹也没用,路人嘲笑也没用,甚至妖魔鬼怪的打击也没用。最后“董事会”和“投资人”(各路菩萨),以及“忠诚的消费者”(给他们斋饭吃的众生)会支持这个有明确品牌的团队。

很多老板,今天学一个管理,明天搞一个组织,后天再搞搞运营,结果整体思路是乱的。思路乱即企业乱。乱,才是真正的浪费。

三、抓细节,细节即金钱

去年我在一次闭门活动上听到华为的战略副总裁分享了这么一个观点,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过去为什么我们(国)的企业做不出来高精尖?那些卡脖子的高科技。真的是因为我们能力不够、智力不够吗?不是,是因为我们对细节,对基于细节的质量,不在意。真正的高科技,根本不是什么高智商,或者高技术含量,而是丝丝入扣的高质量。

管理和经营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企业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往往大干快上,习惯了“糊弄着”来,差不多就行。“颗粒度”这个词我建议你烂熟于心。从现在开始抓经营细节,抓颗粒度更细的东西。因为你想要的钱、增长都在细节里。

什么是细节?

细节可以是日常运营中,企业里客服界面的话术里的每一个字,可以是产品外包装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测试,也可以是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一个小小调整,甚至是团队开会流程的复盘调整。这些细节虽说企业一直都需要关注,但是高举高打时期难免顾不上,而今年,正好是一个时机,沿着品牌的主轴,沿着企业管理的脉络 ,重新捋一下。

一旦你开始沉下心来捋一遍,你会非常惊讶,原来还有这么多该做的事!

该做的事都做好,机会和增长就不远了。相信我。

洋洋洒洒又写了这么多,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真的会认真读,也不知道在这个喧嚣热闹的视频时代,还有没有能静下心来系统思考的管理者。

作者:李倩;微信公众号:李倩说品牌

本文由 @李倩说品牌 原创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