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合肥又出手一只独角兽

 4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80-20240112-37926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合肥又出手一只独角兽

这无疑为合肥这座工业之都拿到一把通往元宇宙的钥匙。

“风投之城”合肥又出手了一家独角兽企业。

日前,国内头部人机交互公司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也称“Rokid”,以下简称Rokid)完成了C+轮融资,总规模近5亿元。这是国内完成了近年来AR领域单笔规模最大的战略性融资,本轮融资由合肥市政府整体牵头,并引入多家财务和战略投资机构共同参与。

该轮融资之前,Rokid就已在十余轮融资的加持下达到70多亿元的估值,是AR行业独角兽,国内AR眼镜出货量第一的品牌。

除了魄力出资,更彰显的还是合肥的“结网”能力。Rokid要在合肥新站高新区落地工业元宇宙总部、生态中心及研发中心三大项目。这无疑为合肥这座工业之都拿到一把通往元宇宙的钥匙。

前阿里工程师打造AR独角兽

得到合肥青睐,Rokid有何过人之处?

创立于2014年Rokid是一家专注于人机交互技术的产品平台公司,深耕5G+AI+AR领域的软硬件产品开发,将前沿的Al和AR技术与行业应用相结合,为不同垂直领域的客户提供全栈式解决方案。

Rokid的创始人是前阿里巴巴无线事业部M工作室的领头人Misa Yoda(祝铭明),负责深度学习,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的研发,他毕业于浙大学,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07年回国创立“猛犸科技”做手机操作系统,2010年被阿里巴巴收购并入职。2014年,他离开阿里。Rokid的另一位创始人则是前金山软件和好孩子集团的 CFO、前阿里巴巴集团的财务副总裁兼公司财务总监王舜德。

四年时间的发展后,2018年,Rokid第一款AR眼镜Rokid Glass面世,时年被认为是AR崛起之年,苹果、谷歌、微软、Facebook都是从此刻开始布局。

Rokid先从B端发力再布局C端。相对于C端市场的不成熟,B端已经展现出了场景价值,比如汽车、物流、能源、电力等行业已经开始有一些案例,其在安防、工业、教育等行业打造了Rokid Glass2,以及首款支持5G北斗防爆的AR智能头盔X-Craft等,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增长。

在B端市场站稳脚跟后,又一个四年过去,首款消费级AR智能眼镜Rokid Air获得市场认可,成为首部60000台全部售罄的消费级单品。

AR行业自2012年Google眼镜带来的转瞬即逝的第一波浪潮后,在接下来的11年里一直处于默默爬坡阶段,在这一背景下, Rokid率先迎来了增长,在行业确实拥有领航者的地位。

以工业元宇宙为方向,在现阶段,Rokid正试图解决不同行业解决数字化过程中的痛点及人效缺口等问题。比如,AR智能眼镜可实现作业行为指导和无纸化巡检,规范一线人员的作业行为,降低作业的出错率。在该AR智能眼镜的助力下,能让企业整体工作效率提升25%,设备运行时间延长20%,误操作减少30%,并降低各种作业风险。

对未来有野望的企业自然不能与之失之交臂。中广核集团、中石油、中海油、国家电网、巨化集团、美的集团等知名企业都有Rokid的实际产品应用落地。同时,Rokid的产品被美国、日本、新加坡、俄罗斯,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德国等 80 多个国家的头部企业采购,实力可见一斑。

也是在2023年,杭州市创业投资协会联合微链发布榜单,Rokid成为新晋独角兽。

十余轮融资后估值远超70亿

成立至今,Rokid共获得十余轮融资,其中金额超过1亿元的融资就有7轮。从过往的融资经历来看,Rokid的启动资金拿的是互联网派系的钱,而后产业资本、美元资本涌入,后面几年主拿的是杭州市、合肥市的国资。

2014年,Rokid成立时就获得几位大佬的支持。一个是前91的CEO、MFund的胡泽民,一个是阿里18个创始人之一的吴泳铭,另一个是至临资本创始人姜皓天,他曾经是北极光创投董事总经理,此外线性资本、IDG也一同参与了此次的天使轮融资;

2015年其完成A轮融资,由华登国际领投,此前的天使投资人追加投资;2016年9月,完成B轮的融资,尚珹投资、线性资本、元璟资本、MFund魔量资本,老股东IDG和华登国际继续跟;2018年B+轮10亿美元融资中,Temasek淡马锡领投,瑞士信贷、CDIB入局,IDG再跟;2022年C轮融资由复星集团投资7亿元。据悉,此轮融资后,Rokid估值就突破70亿元。

2018年后更多出现了国资的身影。江西省的余江区工业投资集团给了1亿,敦鸿资产,干杯基金,无锡海创等给了2.59亿,杭州的余杭国投给了1.25亿,网龙网络给了6000万,紧接着就来到此次由合肥市政府主导的C+轮5亿元融资。

出手5亿对于屡次大手笔砸出发展前景的合肥来说并不算什么。合肥之所以有“风投之城”之称,就在于过往几次知名的魄力出手。第一次是拿出了全市1/3财政收入,投资了因金融危机承压的的京东方,第二次是2016年,他们拿出100多亿元投资了长鑫存储等半导体企业。第三次,是用70亿拯救了进入ICU的蔚来。

相应的,京东方给合肥带来了面板龙头的地位,长鑫存储为合肥注入了半导体的核心因子,蔚来为合肥丰富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正是这几笔又狠又准的手笔奠定了合肥赌城的地位。而此次被合肥相中的Rokid,或许将成为打开合肥工业元宇宙大门的那把钥匙。

融资之外:30亿,上百亿,一座城

此次Rokid的C+融资中提到,Rokid计划将2B端业务落地于合肥市新站高新区芯视界产业园,计划签约落地的三个项目:一个工业元宇宙总部、一个生态中心及一个研发中心。

这三个项目背负着更具体的目标:元宇宙总部的核心是工业领域的AR眼镜及相关软硬件平台,预计未来五年累计营收超30亿元。生态中心项目致力于打造生态中心及开发者“蓄水池”,带来更多相关从业者、创作者,吸引上下游头部企业集聚发展,整体产值可达上百亿元。研发中心项目拟联合高校及专业机构针对工业元宇宙总部项目、生态中心项目及场景应用等方面开展研发。

再往远处看,合肥众多工业企业嫁接上元宇宙,打造一座工业元宇宙之城,谋图未来工业互联网的领先地位。这样算下来,合肥用一笔5亿元融资撬动了一笔30亿流水,一个上百亿产值和一座未来工业元宇宙之城,这笔账怎么算都是赚的。

实际上,此次大力招揽的Rokid合肥新站,一直在谋求“微显示”产业这个新赛道,欲打造世界级新型显示和驱动芯片产业基地。为此,从2023年6月底开始,合肥新站高新区就展开了一揽子计划,用“园区+生态+基金”的思路布局了一个微显示产业园区、一个技术创新研究院、还设立了一期总规模5亿元专项投资基金,企图孵化一批优质企业。

选择合肥,对Rokid来说正是合肥已有的成熟产业基础和丰富的产业资源,可以助其实现快速迭代。

自2008年京东方落地合肥建起国内第一条第六代液晶显示器件(TFT-LCD)生产线起,合肥在面板制造领域就一骑绝尘。其产能占到全球10%以上,并由此带动了合肥的面板产业链的发展。合肥新站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也提到,Rokid的不少核心供应商都在合肥,而且拥有完善的产业生态发展计划,“这与新站的产业规划非常契合,所以我们努力将灵伴科技招引进来”。

除了“屏”,还有“芯”。围绕着京东方等显示面板公司对LCD面板驱动芯片的需求与日俱增。2015年,合肥围绕“芯屏汽合”战略,引进力晶科技,双方合资成立了晶合集成瞄准面板赛道,为京东方等企业提供LCD面板驱动芯片。2017年,合肥又引入了专业从事新一代半导体OLEDoS显示器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视涯科技。

目前,合肥新站已集聚京东方、维信诺、晶合集成、颀中科技、视涯科技等一批本地化龙头企业,数百家上下游企业入链成群,架构起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形成“从沙子到整机”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供应链有了。在应用层面,合肥的汽车工业也为Rokid提供了试验田。安徽本土汽车品牌就包括奇瑞、江淮、安凯、星马和安驰,新能源上,蔚来、威马、零跑,比亚迪都在合肥落户,目前,合肥已有120多家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

Rokid与合肥的此次双向奔赴,对双方来说都是各自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要节点。

网站编辑: 郭靖
本文为投中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