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SU7售价猜想:19.98万元/21.88万元起
source link: https://column.iresearch.cn/b/202401/972815.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小米汽车SU7售价猜想:19.98万元/21.88万元起
2024/1/8 19:37:00浏览:7551
上周末,和朋友开了盘口,各押上50块钱,分析预测小米汽车最终售价。
事先声明:以下内容,仅为我们的个人观点、个人预测、个人分析,没有任何内幕,也不具备任何投资引导价值。杠精勿扰,面斥不雅。
---以下是正文----
首先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哪怕在小米内部,也没有把SU7最终的价格确定下来。现在网上有各种爆料,动辄有截图有真相,给出了几种价格,几乎都是假的,不足为信。
按照小米的做事风格,最主要的产品可能在最后的几天甚至几个小时确定价格,对于雷军或者小米董事会来说,宣布这款产品的售价,要考虑的因素太多太多了。
在确定产品价格时,小米公司会动态考虑多个因素,既包括传统因素,也就是制造成本、市场需求、政策波动、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以及自身的品牌定位等。也包括当下因素,也就是舆情的反馈和互动。
在人人可以发声的互联网时代,群众(这里的群众包括KOL和车评人)的舆情和认知,对一款产品的最终定价影响太大太大了。雷军作为小米集团的创始人和CEO,他对于市场动态反馈敏感度非常高。在确定小米汽车的最终售价时,他肯定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根据市场反馈进行灵活调整。这样做不仅有助于确保小米汽车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还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
因此,哪怕在小米汽车正式官宣价格的前一刻,其价格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只有通过持续的市场调研和反馈收集,小米才能最终确定一个“既可以大卖,又不至于太大卖”的合理售价。
全方位信号释放
小米汽车必然延续高性价比
这段时间,小米公司通过媒体和社交网络,不断对外放风,试探市场的口风和舆情的反馈,以确定最终价格。
雷军甚至亲自出马,参与了这种讨论。正所谓“但凡有这种表现和配置的,都得40万以上!所以14万9也不用再讲了,还是要尊重一下科技啊!”
请注意这句话,这不是随口一说,而是深思熟虑之语,释放的信息量很大。就好比张无忌说“阿三,我这太极拳是新学,在30招以内恐怕不能把你击倒,这一节你须得知道。”“恐怕”“击倒”这两个词汇很重要,很显然,张无忌的意思是即便我首次施展太极拳,再差也能在30招过后收拾你,快的话20多招就打败你了。
因此,透过雷军的这句话,可以明确一点:小米SU7最高版本的售价不会超过40万元,最低版本的售价要大幅度高于14.9万元。
众所周知,小米的产品一直以性价比著称,“好的产品并不贵”是小米的一大价值主张。因此,我们可以预期小米汽车在定价上可能会采取相对亲民的策略,以吸引广大消费者。
或许有人会说,亲民的价格似乎和雷军所讲的“时代精英”相悖。但请注意,拼多多和淘工厂都有很多精英用户呢。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精英用户”的解释权早已经被稀释了。
同时,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品牌都在努力降低成本,以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小米汽车作为新进入者,可能会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等手段,来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从而在定价上具备一定的优势。
况且,小米汽车的出世离不开北汽的支持,而北汽最重要的产品就是和奔驰合资的各种汽车(奔驰C、奔驰E、奔驰GLC等)。有奔驰在,北汽断然不会让小米的首款汽车侵蚀奔驰的用户市场。
我们两个人的猜想
19.98万元/21.88万元起
基于上述因素,我们分别给出了小米SU7的最终价格预测。
我认为小米汽车会推出两个版本,PLUS版本和PRO版本,其中前者的售价是19.98万元,后者的价格是29.98万元。
这种预测,名称上是基于汽车新势力通用的命名和定价方式。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大批汽车新势力发布了新车,他们使用类似手机命名的方式,对中杯、大杯、超大杯进行分别定价和命名。同样,这种预测价格上是基于小米自身价值使命和行业市场竞争要素,综合给出一个合理的价格。
我的那位朋友则认为,基于小米的品牌定位和市场策略,他认为小米汽车可能会推出两个不同定位的版本,分别命名为“小米汽车智行版”和“小米汽车尊享版”。
对于“小米汽车智行版”,预测其售价可能会定为21.88万元起。这个版本将注重智能驾驶和智能互联技术的应用,为用户提供便捷、安全的驾驶体验。这个价格既能体现出小米汽车的技术含量和品质保证,也能保持与市场上同级别竞争对手的竞争力,吸引追求智能科技的年轻消费者。
对于“小米汽车尊享版”,预测其售价可能会定为34.58万元。这个版本将更加注重豪华感和舒适度,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驾驶享受。尊享版将采用更高级的内饰材料、更丰富的配置以及更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满足追求尊贵体验和高品质生活的消费者需求。
当然,以小米的风格,为了拉高品牌调性,还可能会推出一款不走量(为了宣示品牌高端主张)的高端车型,这款车型定价可能会在40到50万左右。
小米汽车的真正竞争力
系统,系统,还是系统
我曾经听周鸿祎说过,智能汽车就是装了四个轮子的手机。对于这个比喻,我深表认同。
继续延伸这个比喻,对于小米汽车来说,我们要关注的重点是“手机”的部分,而不是“轮子”的部分。
也就是说,小米汽车的主要优势在于基于澎湃OS系统打造的人·车·家庭的服务体系,而不是基于传统汽车口径下的优势(百公里加速、能耗、外观等)。
具体来说,这个系统或者服务体系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
①彻底重构,适配未来。小米澎湃OS的系统底层经过彻底重构,这意味着它不是简单地在现有系统上进行改进,而是从头开始设计,以适应更广泛的设备和应用场景。
由超5000名工程师耗时7年研发,足见小米对该系统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的资源。这样的研发投入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套系统架构横跨所有设备,这实现了真正的跨平台互操作性。用户无需在不同设备之间切换或适应不同的操作界面,提高了使用效率。
②沉浸式交互体验。小米澎湃OS上车后,车机的操作交互与手机平板统一。这种一致性极大地降低了用户的学习成本,使得用户能够快速上手并享受沉浸式的交互体验。
系统的启动时间和应用冷启动速度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更快地访问和使用车机的各项功能。
③生态无缝连接。比如借助“妙享桌面”,小米手机与车机可以无缝流转各项应用。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在手机和车机之间轻松切换应用,而无需中断当前的操作或重新登录。
小米生态的“无缝上车”进一步强化了小米汽车与小米其他产品之间的整合。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和车机的跨端无缝连接,轻松访问和控制家中的米家设备,实现人车家的全生态完整闭环。
④开放性与拓展性。小米汽车上的中控屏支持硬件拓展,这为未来的升级和拓展提供了可能性。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添加或升级硬件,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小米的CarIoT全面向第三方开放,这显示了小米汽车的开放态度和合作精神。通过与第三方合作,小米汽车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服务和应用。
总之,小米汽车最终实际上路表现,只要能够达到宣传80%以上的水平,都能让我们感到欣喜。同时,再加上极具性价比的售价,可以期待小爆一把了。
</div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