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AI开始带来失业潮?

 5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78-20240105-379130.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AI开始带来失业潮?

“很不幸,AI在翻译领域取代人类是迟早的事情。”

毫无疑问,我们正在快速迈入生成式AI时代。自从一年多之前,OpenAI推出ChatGPT之后,科技行业掀起了一股生成式AI热潮,谷歌、微软、Meta等诸多巨头快速跟进,纷纷推出了各自的大模型和具体应用:加入生成式AI功能,带来全新的产品体验。

然而,此次生成式AI带来的冲击绝不仅限于互联网公司和科技行业。生成式AI就如同此前的PC和互联网技术一样,正在带来一场新的生产力技术革命,并给生产组织方式带来深远冲击。

相对于此前以智能助手为代表的AI,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基于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产生人类语言,以对话的方式生成高质量文本,完成撰写报告、回复邮件、制作图片、翻译文本等诸多任务。

在ChatGPT发布一年之后,生成式AI自身也正在从云端转向云端与终端混合的模式。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芯片巨头最新发布的高算力处理器都支持75 TOPS的AI引擎算力,支持终端侧的生成式AI模型落地。

然而,这场正在到来的AI技术革命在极大提升工作效率与生产力的同时,是否会带来另一个直接后果——大规模失业?这是过去一年科技以及社会讨论的一个热点和担忧话题。

就在上个月,全球最大的外语学习社区多邻国(Duolingo)突然裁掉了几千名合同工翻译,用AI产品取代了他们的工作,就算剩下的合同工翻译,其工作内容也只是审阅AI生成内容保证翻译质量。

这次多邻国决定用AI大规模取代人类翻译,在美国网络引发了不小的讨论。在AI取代人类工作的担忧声中,多邻国这一举动无疑是验证了很多人最恐惧的事情:AI工具正在导致人类大规模失业。

需要解释的是,多邻国辞退的是外部合同工,而不是内部正式员工。外部合同工是科技行业普遍存在的降低雇佣成本的举措。多邻国也在全球雇佣了不同语言的外部合同工,为外语学习软件服务翻译学习内容以及用户界面。

在美国网络论坛Reddit上,一位被辞退的合同工西卡尔迪(Nick Ciardi)贴出了多邻国发给自己的辞退邮件,证实了此次大规模裁员。他表示,自己是在12月中旬收到辞退通知的,而且他所在的小组四名核心成员,有两名被辞退,剩下两人未来的工作也是审核AI生成内容保证质量。

图片

在Reddit的多邻国论坛上,很多用户对这些合同工翻译的工作与贡献表示了感谢,也对AI取代人类翻译的前景表达了惋惜和感伤。一位用户写道,“很不幸,AI在翻译领域取代人类是迟早的事情。”

但也有一些用户认为,至少在目前,AI还无法完全取代人类高质量翻译。要做到准确翻译,除了必须同时熟练掌握两种语言,还需要了解不同的文化,而即便是现在AI水平最高的谷歌翻译,虽然可以传递简单的句子含义,但也经常会出现显著偏差。

此外,也有用户抱怨在德语版Duolingo中,此前的人工翻译存在诸多不地道的表达,显然很多翻译并没有保证质量。AI到来之后或许多邻国的翻译质量会更加令人担忧。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大规模裁员在硅谷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谷歌、Meta、微软、英特尔,几乎所有的科技公司都裁剪了成千上万的员工,没有裁员的苹果反而成为了异类。

但在这波裁员潮中,绝大部分科技公司辞退的都是在过去几年增长时期扩张的员工;这主要是因为资本市场状况收紧,全球经济衰退阴影不散,科技公司对未来业务增长前景感到担忧,因此需要作出调整。

那么,多邻国为什么要在年底大规模解雇合同工,让数千名翻译在圣诞节陷入失望困境?是因为他们面临着财务困难,是因为未来增长前景低迷吗?

多邻国2011年创建于美国宾州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两位创始人分别来自危地马拉和瑞士。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教授冯安(Luis von Ahn)创建多邻国的直接动力是为了帮助他的危地马拉同胞以更加经济有效的方式学习英语。创业之后,他一直出任多邻国的CEO兼董事长职位。

在多邻国十多年的发展中,他们得到了Union Square、谷歌等硅谷风投和科技巨头的投资与扶持,好莱坞明星艾仕顿库彻也是多邻国的早期投资者。2021年6月,多邻国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上市,目前正式雇员大约650名。除了外语学习,多邻国还有数学和音乐等网络课程。

实际上,多邻国一直是AI的积极拥护者和运用者。创始人兼CEO冯安接受VentureBeat采访时表示,多邻国在应用的几乎每一个环节都运用了AI技术,从为用户推荐学习挑战到具体的语言训练对话,都是AI在帮助用户决定他们的学习进程。

AI还给多邻国带来了新的服务套餐和营收来源。就在去年,多邻国推出了新的GPT-4支持的学习套餐服务Duolingo Max,每月套餐30美元,年套餐168美元。订阅Max套餐之后,用户每次答题都能得到AI生成的题目解答,这是目前套餐所没有的服务。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多邻国目前都没有被迫裁员的业绩压力。他们正处在公司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无论是用户增长还是营收状况都在迅猛增长,股价也处在历史最高区间,过去一年增长了187%,目前市值超过87亿美元。

就在2022年底的裁员潮中,多邻国还公开表示他们不需要进行裁员,也不会冻结招聘。这是有业绩支撑的底气。2023财年多邻国营收首次达到4.84亿美元,每个季度营收同比增幅都超过了40%,而且还从去年开始成功扭亏为盈。

最近的去年第三季度,多邻国的月活用户同比增长47%,达到8310万人,日活用户同比增长63%,达到2420万人,其中付费用户增长60%,达到580万人。去年第三季度营收1.38亿美元,同比增长43%,净利润281万美元,同比增长115%。

多邻国并没有太大的外部压力收缩开支,也没有面临着业务增长放缓甚至是收缩的低迷前景。处在这样的良好状况下,还在圣诞之前大规模辞退合同工,只能解释为上市企业为了追求财务业绩的举动。由于辞退的并非正式员工,并不属于大规模裁员,因此多邻国甚至都没有发表声明,也无需对外回应。

电子书公司Audible的大模型软件工程师布莱克·文题(Blake Vente)看来,这件事可能会对所有人带来伤害:(翻译质量的下滑)会影响用户体验,大规模辞退合同工会打击员工士气,最终影响到公司文化。如果用户开始觉得多邻国是一家套壳AI的产品公司,那么他们未来可能会直接使用个性化生成式AI产品,例如MemBot来取代多邻国的昂贵服务套餐。

图片

虽然多邻国辞退合同工是一家上市企业削减开支的正常业务决策,但圣诞之前裁员的举动还是引发了诸多争议。资本家太残酷了。AI正在一步步取代日常的工作,那么在翻译被淘汰之后,自己的岗位是否会是下一个?

在多邻国之后,或许谷歌是下一家大规模AI导致大裁员的公司。有报道称,谷歌正在用具备更加个性化和自然语言能力的AI工具取代传统的Google Ads,这意味着AI可以为广告客户搜索海量网站,生成相关关键词、标语、描述和图片,大大优化了广告服务生成流程。

这显然是提升了谷歌广告服务的体验,加快了工作效率,但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谷歌并不需要那么多广告销售员工了。因此,谷歌

在考虑重组其广告销售部门,目前3万多名广告销售员工可能会大量失去工作。

刚刚度过25岁生日的谷歌目前正处在中年危机,业务增长放缓,核心竞争力面临挑战。谷歌CEO皮查伊(Sundar Pichai)已经公开表示,需要采取主动措施避免未来的不利局面。去年年初,谷歌已经裁剪了1.2万名员工。如果皮查伊决定在2024年对广告销售部门进行大裁员,或许也不会令人感到意外。

图片

在好莱坞去年的演职人员大罢工中,生成式AI工具也是劳资双方的一个谈判焦点;迪士尼使用AI制作片头动画,都引发了诸多争议。编剧、演员和后期人员担心制片方大量使用AI工具,使用他们的现有作品进行训练,未来会导致他们被迫降薪甚至失业。

他们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影视行业正在越来越多地使用AI工具,华纳影业、Netflix、迪士尼等主要片场已经在通过AI制作特效、生成字幕以及撰写概要等简单任务。而亚马逊、Netflix、苹果这些流媒体巨头本就是技术实力雄厚的互联网科技巨头,拥有行业一流的技术人才储备。未来AI全面进入影视制作,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去年夏天,迪士尼旗下漫威在《秘密入侵》(Secret Invasion)电视剧中直接用AI生成了开头片花;而原本危险的动物参演环节,更是直接用AI生成了狮子等形象,而不再需要狮子老虎亲自上镜。

编剧协会最终与制片方达成一致。除了提升片酬和二次分成等条件之外,好莱坞制片方在AI工具方面也作出了妥协,承诺不使用AI撰写或者重写文学内容,AI生成的内容不能被视为源材料,这意味着AI生成的内容不得影响编剧的作品权益或单独权益。

在长达五个月的大罢工中,编剧们不惜让行业停摆和自己失去薪酬,换来了制片方们的让步,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但三年后的下一次劳资谈判,面对可能性能大升级的AI,编剧们的处境可能会更加艰难。

AI是否会造成大批失业?在这个问题上,悲观论者和乐观论者有着完全不同的观点。但谁都无法否认的是,生成式AI工具的普及的确会取代诸多简单程序化的工作,减少对这些工作岗位的人员需求。最直接的例子是,Midjourney等AI制图工具已经开始取代传统的美工和制图人员。

此前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领英人才解决方案业务的产品管理副总裁哈里·斯里尼瓦桑(Hari Srinivasan)表示,如果回顾历史,技术变革总会改变传统的工作岗位与内容,一些岗位的确会消失。但与此同时,技术变革会带来更多的创新与创意,创造更多的新工作。他强调,职场人士需要掌握新的技能,掌握新的学习手段。

更新自己的工作技能,适应AI时代的职场需求,已经成为了能否保留职场竞争力,留在职场打拼的现实要求。按照领英的报告预计,未来八年时间,即到2030年,全球65%的职业技能都会发生改变;而在过去八年时间,已经有25%的职业技能发生了变化。

换句话说,一个职场人士想在2030年继续保持职业竞争力,就必须更新将近三分之二的职业技能,掌握那些AI暂时所无法取代的工作技能,否则就有可能无法胜任AI时代的职场需求,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网站编辑: 郭靖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