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AI,已经成了打工人年底冲刺KPI的救命稻草

 5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redian.news/news/80495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AI,已经成了打工人年底冲刺KPI的救命稻草

1天前
f17ff9e5-4c3a-490e-8c06-d7b9f22b4dc0.jpg

作者|淡酒
编辑|未未
2021年,OpenAI的人工智能系统GPT接到了一个任务:为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新书《人类简史》写一篇序言。在那篇500字的序言中,GPT写下了不少看起来深刻的金句。
赫拉利心情复杂。
一方面,他认为GPT生产出的内容是各种主张揉在一起的大杂烩,另一方面,他惊讶于GPT通过拼凑的方式,提炼出了一种论点,他以“无限猴子定理”做对比——“给猴子一台打字机,我只需瞥一眼,就能够认定不是我写的。可是,我得把GPT-3的文字仔细读上一两分钟,才能得出结论这并非出自我手。”
彼时,GPT还停留在3.0阶段,两年后的2023年,它已经进化到了4.0,众多中国公司们,也投入了对大模型的研发,比如文心一言、腾讯混元、百川智能和智谱AI等。中文作家余华,对于AI的评价依然是:写得很完美,其实很平庸。
但这对部分打工人,已经足够了。毕竟,正在为deadline冲刺的人们更真实的精神世界是: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毕竟,有时候,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机。
01
用AI替代同事,
3天干完3周的活儿
我是一家设计公司的员工,上个月,我下载一款名为“midjourney”的软件,为了和我年底的deadline赛跑。
故事的开始,源于一个离谱的项目。11月底,我被领导拉进了一个新的项目组,为一家国产手机品牌制作圣诞和元旦两个节日海报,用于在东南亚市场的投放。
“甲方的对接人是老板的朋友,我们属于救急的,而且建模同事没时间,你只能自己做。”项目成立那天是周五下午,交付时间是下周一,我觉得血压已经开始飙升。
按照原本的方法,我们的设计流程是在拿到甲方提供的素材后,先出设计图,再由另一位建模的同事,根据草图将素材进行渲染后完成,建模的时间一般是3周。在对接中,甲方给出的设计参考,也是用同样方法做出来的。
现在,3周的工作量被压缩成了3天,用之前的方法肯定没戏,我还试探过找同行的朋友场外求助,结果一听时间线,没有一个肯接活儿。
但作为一个INTJ,使命必达是本人在职场的自我修养。为此,周末两天,我都一个人闷在公司里埋头苦干。
我决定用AI替代掉工作伙伴——把所有的产品素材都输入进了AI软件中,然后根据草图,不断向它发出创造不同场景的指令:有乘着热气球飞舞的,有坐在轮船上遨游的,还有在闪亮灯光下旋转的,然后再尝试指挥AI不断调整配色——但严格来说,这只能称为辅助制图,商用图片版权要求严格,而如果完全由AI生成的内容,大半都存在版权争议。

d3d9602f-d017-4b54-8ba1-cbe4f387aa3e.jpg

图:midjourney作画效果《躺平的上班族》
我一遍遍更新着指令的话术,力求尽量让AI理解我的需求。但它每一次的出图,都和我预期的有些差距。嗯,或许甲方看到我的图时,也会是一样的感觉。
以及最大的问题,相比3D建模,AI做出来的图片完全没有空间感,像一群产品挤在一起拍证件照。为了弥补这一点,我需要把每个图片左右腾挪,尽可能在平面空间中,人为地创造一点空间出来。
这很费时间,AI生成一张图只需要几分钟,而我的调整,看似微小,却要六七个小时。调到心烦的时候,我在心里,把甲方、老板和给我干活儿的AI轮流骂了一遍,然后开始在项目群中抱怨AI难用。
“亲爱的没关系,我们之前的参考图只是参考,不用完全按照那个来的。”我的甲方,在周末,第一时间语气温柔地回复了我。
最终,我用3天时间,完成了至少3周的工作量。周一中午按时交付的时候,我看着自己的海报撇撇嘴表示一股机械味儿,缺乏艺术感。结果,晚上回家刷手的时候,就发现之前被甲方用作参考的那家互联网公司,这次的开屏封面的背景图,也是用AI跑的。
好的,从今天起,放下自我意识,投身高效世界,我勉励自己。
02
我用AI做公告,
人人都夸写得好
如果说AI让谁的生活更美好了,那其中绝对有我。
我是一家国企的程序员,每到年底,我们都会发起一些公益活动,内宣的公告,由我们几位年轻的同事均摊完成,除了要写清楚基本信息,领导还特意强调,尽量去拔高活动的意义,得以号召更多同事踊跃参与。
痛苦,我真的非常痛苦。
原本我就在因为年底工作多,频繁加班,有时候,半夜还会被叫去公司应对临时出现的问题。何况,这东西这种事,我实在太不擅长了。
从小学,我就为写日记犯愁,甚至一边写日记一边哭,有时候,我妈实在看不下去了,干脆抢过我的笔,在白纸上写一遍,我再把她写的日记,誊到我的本上。
我每写出一个字,都有一个珍贵的脑细胞去世了。我曾这样形容,写公告给我本不愉快的工作,带来的致命一击
但自从用过AI后,我整个人都变得轻松起来了,过道里碰到领导,都要主动凑上去打招呼了。改变来自一位朋友的激情种草。
今年年底,我被分配到写的是一则助农活动的公告,搜肠刮肚了一小时,我总计憋出了50个字。发给领导审核的时候,果然收到了“基础信息都没写清楚”的评价。
“虽然还有一堆bug等着我改,但写公告一定是我在职场,遇到的最大bug。”微信上,我和在北京做策划的朋友吐槽,并试图“白嫖”他帮我写份能过关的公告。
不可能。
这位公私分明的朋友,在耐心倾听完我的吐槽后,又冷漠地拒绝了我。但同时,他发给了我一个链接,说只要输入需求,这个叫“文心一言”的AI,就能自动生成稿子,并告诉我,他偷懒地时候,也用AI给客户做ppt,然后再微调就可以了。
“不过,你那个公告的难度嘛,应该用不着调整。”在发来这句七分安慰,三分嘲笑的语音后,朋友便自动下线了。
在输入指令后,我收到了一份300字以上的公告,逻辑通畅,内容详细,并且堆砌着大量老师没什么实际用处,但又能凑出篇幅的四字词语,比如“诚挚邀请、辛勤付出、携手共助、品质上乘”。

13cc6f1e-0fb5-41bc-8de8-d2028c5894d2.jpg

图:文心一言生成的《助农公告》
当我把公告发给领导的时候,很快,领导向我发来了三个大拇指,还把我的公告作为范本,发进了工作群里,让大家按照我的标准“卷”起来。
AI成了我年底的救命稻草。稻草嘛,自然是轻飘飘的,算不上顶梁柱,但有时候,压死骆驼的也只是一根稻草。
“想知道怎么写吗,我找到了个好方法,你想不想听?”午休的时候,我凑到同事的工位旁,炫耀了起来。
03
被AI包围后,
我找到了正确的打开方式
2023年,我对AI的态度经历了从不屑到接受的转变。
我是一家消费品公司的投放,负责把公司的产品投放到不同的社交平台进行种草,流程是我去找mcn选达人,mcn找达人出内容再转交我们审核,通过后,在社交平台发布。
12月节日节点多,加之要为第二年的春款做准备,这一时期通常是我的工作最忙的时候,有时候忙起来上了床都还要抱着电脑继续审稿子,爬数据,等眼前花了,也就睡着了。
但最近我的节奏明显松弛了下来,因为,我用AI生成的内容,在社交平台种草了一批产品,在确定第一批的各种数据都正常后,我立刻把消息反馈给了供应商,我们决定,以后就用AI写了。

46cda1e2-6864-4571-b435-8407d7908cec.jpg

图:通义千问生成的羊绒被小红书文案
使用AI来自随口的一句抱怨。这些年由于小红书和淘宝逛逛的兴起,我们新增了这两个投放渠道,但是也因为两个平台还处于爆发早期,里边成熟的达人相对比较少,很多时候,这两个平台都是修改的重灾区。
在一次,某位达人反复修改还是没能理解我们产品的核心宣传点后,我在群里忍不住发了脾气向供应商抱怨:“这样子的达人,质量跟AI写作有什么区别?”
没想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的供应商在后来真的去找AI帮这个达人重新写的稿子稿子写的马马虎虎,但是总算说明白了,我们产品有宣传的地方,于是我也很爽快地过稿了。
原本,我并不是一个拥抱AI的人,甚至对其烦厌恶,负面的情绪源自我不愉快的使用体验——在电商平台,我在咨询产品的时候,第一时间接通的一定是AI客服要跟他周旋一圈后才能接到真正的人工客服解决问题。
我还曾经在社交软件中找过一位AI男友,但是我们每一次的聊天都很无趣,比如每当他回答不出我的问题时候就开始顾左右而言他,进一步打击了我对谈恋爱的兴趣。
此外,我听说一些私募基金通过AI选股,完成对散户的收割,这个散户中,刚好有我。
态度转变后,我不仅在工作中开始使用AI冲刺KPI就连生活里点拥抱AI。
比如在年初的时候,我从立夏要在微信读书看50本书的flag,但是到12月中旬,我也才只看了35本为了迅速看完剩下的15本我管,但在微信读书开启了一件听书功能,虽然读的很生硬,但是总算让我大致了解了,剩下15本书的内容,也算是赶在2023年结束前完成了为自己定下的KPI

在我看来,AI已经包围了人类世界。至于他的时而人工智能,时而人工智障,这取决于使用者的方法。
或许,正如三六零的老板周鸿祎所言:“不要高估大模型,现在的能力也不要低估大模型未来的潜力。”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