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线旅游赢一日游赢天下?

 5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59117276494119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在线旅游赢一日游赢天下?

旅界·2024-01-05 04:59
我们的旅游正在碎片化。

前两天冰岛火山爆发形成了壮观的熔岩喷泉,有朋友问我去冰岛不跟团应该怎么玩。

我说这还不简单,办签证,买机票,订好酒店,然后租车环岛,懒得开车就去携程、飞猪看看那些一日游的旅游产品,按照日期都给他订满,顺便把接送机你也给它定了,全程不用带脑。

朋友顿悟,感觉这是个不错的思路,比国内买那些死贵死贵的旅行社产品值太多了。

时过境迁,现在出境游确实比以前方便了,记得十多年前第一次去冰岛,当地还只有Iceland Tour和Rekjavik Tour两家针对散客地接的旅行社。

这么多年过去了,携程、飞猪自然不必说,我帮朋友去老外最喜欢的几家daytour(一日游)OTA(在线旅行社)上扫了一眼,涉及冰岛旅游的产品琳琅满目,比当年可是丰富的多得多。

说白了,预算够,你现在就是包辆车去看冰岛火山爆发,那也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

interlace,1

更遑论现在小红书、闲鱼上遍地都是的华人地接,当然这两个平台的问题主要还是门槛低,缺乏监管,导致一堆真假难辨的引流号大行其道,所以我给朋友建议还是通过正规途径去预定旅游产品。

全面放开这一年,如果说旅游业最显著的变化,那必须是小团、私密,很多游客更喜欢获得独特、个性化的体验,这一点从国内到国外皆如此。

大量的需求正在创造更细分的旅游出行市场。

大约是从去年清明开始,国内第一个爆棚复苏的小长假就已经呈现了这种趋势,彼时,携程发布数据:正清明出游的一日游产品订单同比去年增长超5倍。

纵观2023全年,携程的城市度假一日游产品订单、Citywalk搜索量相比2019年分别增长20%和600%。

从国外来看,由于海外市场大多比国内早放开一年,香港的客路旅行(Klook)、台湾的Kkday,Tripadvisor旗下的Viator 、 GetYourGuidk这些以在地旅游体验为主的公司受到了资本的疯狂追捧,成为当红炸子鸡。

interlace,1

1个月前,Klook客路旅行获得2.1亿美元E+轮融资,这家香港公司表示今年迄今的预订量超过了30亿美元,是东南亚最大旅游体验产品分销平台。

总部位于德国柏林的GetYourGuide则再次保住了融资最多的在线旅行体验平台皇冠,这家公司今年6 月份融资了1.94亿美元,使其总融资额度已经超过10亿美元,目前估值超过20亿美元,大概是1/10个携程。

还有一直挣扎在盈利陷阱里的Tripadvisor(猫途鹰),2020年初疫情开始的时候,有报道指出猫途鹰一度想与旗下专注在线预订旅游体验的平台OTA——Viator切分。

这个“天才想法”现在大概是不会有了。

猫途鹰首席执行官戈德伯格称,Viator去年6月至9月期间的收入增长了41%,占Tripadvisor季度收入的近一半。

曾经与马蜂窝、穷游类似的Tripadvisor凭借Viator逆势翻盘,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旅游出行个性化的当下,优质的一日游产品确实是刚需。

在仅预定机酒的自由行中,海外和境外出游居多。对于消费者来说,由于语言和互联网平台使用的差异,由一日游旅行社安排不仅能够把控整个价格,还能够省下逐一查找比对交通的时间。

以Get Your Guide为例,这家公司的创业灵感来自于创始人Johannes Reck,他在北京参加一场学生会议,发现作为一名普通的外国游客游览中国城市实在是太难了。

interlace,1

GetYourGuide联合创始人Johannes Reck (CEO) and Tao Tao (COO)

为将游客与导游联系起来,他制定了一份类似“滴滴导游”的商业计划,多年后,已经扩张为全球最大的在线旅游体验预订平台之一,游客可以通过Get Your Guide预订全球各地的旅游和活动体验,算是切准了这个市场的大蛋糕。

说起来,OTA的利润大抵分成机票、酒店、旅游度假产品还有广告几个部分。

机票量大但是利润太薄,通常是在线旅游平台的流量引流手段之一。

OTA广告利润高,但OTA能承接广告的前提是有大量的订单,有量才有广告,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酒店、旅游度假历来是高利润产品,只不过这些年随着“微度假”的兴起,玩法发生了些许变化。

过去几年,周末游、周边游等“微度假”、宅酒店成为旅游消费市场的全新增长点。

进入2023年,随着年轻人社交需求的增加,City walk、特种兵式旅游这些新名词又应运而生。

根据携程数据,2023年用户机票出行频次同比去年增长13.9%,与2019年相比来看,00后的出行频次增长最快,达8.6%。提前很久筹备旅行?这届游客并不这么玩。

大的黄金周长假年轻人未必出游,三天的小长假、两天的周末却让一些喜欢错峰出游的年轻人按捺不住心中的“诗与远方”。

今年元旦假期,文旅部数据显示国内旅游复苏力度强劲,中国大陆境内旅游的出游量同比暴增155%,实现旅游收入同比增200%。

再看看去年中秋节、国庆节假期8天国内旅游出游人数同比增长仅71.3%,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29.5%,小长假受追捧力度可见一斑。

不难看出,排除掉了冗长的多日游产品,简单、方便、可以灵活组合的在地一日游、景点门票等产品受到年轻人追捧。

interlace,1

事实上,这一届年轻人,出门旅游玩的比我们想象的更有个性。

携程数据还显示,旅行者更享受即兴出发的乐趣,机票平均提前购票周期较2019年缩短了25%;今天预订明天酒店的订单量较2019年增长71%;跟团游提前预订周期同比2022年缩短了26%。

在价格和灵活度的考量下,未来到了目的地,根据天气、心情等因素再预定旅游产品会成为00后们的主流选择。

就像“双11”曾是年轻人最大的剁手节,但随着大环境承压,大家也变得越来越理性,旅游同理。

实际上,都知道传统跟团游退改不灵活,而很多在地旅游产品由于客单量大,退改容易而备受追捧,仅以客路旅行、Get Your Guide等公司的在地体验产品为例,大多为出发前24小时甚至数小时免费退改,就这一项又赢得了不少年轻人的心。

毕竟这年头出门在外,主打的就是一个随心解压,该吃吃,该睡睡,平时上班真的够累了,谁也不愿意做行程的奴隶。

随着AI等旅游行程辅助工具入局,未来在线旅游日趋碎片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未来应该很难再跑出一个携程、Booking,但一些细分赛道的机会还是存在的。

根据phocuswright发布的旅行研究报告《2019-2025年旅行体验展望》,2019年在地旅行体验已经高达2530亿美元,成为继交通和住宿之后的第三大旅游领域。

同时,该行业2022年增长6%,显著高于全球旅游GDP 3.5%的增幅。

过去一年,国内在线旅游市场亦暗流涌动,包括新东方2亿元领投国内包车企业皇包车,投资这么一个资不抵债的企业,能看出这种“司机兼导游”的随心模式在市场上还是有一定认可度。

interlace,1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一日游产品还能为OTA带来更多“辅营收入”。

比方说,旅游度假产品的佣金率正在提升OTA的广告收入。

今年,Viator研发出一个叫“加速计划”的产品,如果地接社愿意支付平台26%的佣金,每月可能会产生60次广告展示,但如果支付31%的佣金,每月可能会产生180次广告展示。

这是一种很“流氓”但能让平台商户卷起来的玩法,有点类似美团让商家对顾客活动补贴,但又不太一样,可以直接以把佣金揣进了自己兜里。

Viator首席商务官Sarah Dines称,“加速计划”产品在Tripadvisor第三季度破纪录增长以及今年该平台预订总额达到30亿美元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无可否认的是,这种所谓的广告印象指标为在线旅游平台带来了不次于高星酒店的佣金利润。

目前,随着客路旅行、Get Your Guide这些公司的估值和预订量飙升,对于他们何时上市的猜测亦不断。

和在线旅游狂飙年代热衷于纳斯达克敲钟不同,这些在线旅游体验平台似乎更倾向于“闷声发大财”,一提到上市计划就顾左右而言他。

无论如何,时代还在进步,OpenAI的ChatGpt可能已经能阅读Tripadvisor上数以百万计的旅游评论,在这个旅游门槛降低的当下,不进则退。

元旦小长假催生了旅游消费热,在不远的未来,在线旅游赢一日游得天下并非一句玩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旅界”(ID:tourismzonenews),作者:theodore熙少,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