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年销50万辆的目标,埃安还能完成吗?

 4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110-20231229-379028.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年销50万辆的目标,埃安还能完成吗?

“想要续上火力,埃安至少要做好三件事情。”

一家车企从投产到达成百万销量需要多长时间?广汽埃安给出的的答案是:4年零8个月。

12月28日上午,广汽埃安第100万辆车下线,成为全球最快破百万的纯电品牌和新能源品牌,同时也是全球最快破百万的汽车品牌。

论销量,稳居新能源前三,论热度,却异常低调。如此“闷声发财”的新能源品牌,正是埃安。

今年是广汽埃安最辉煌的一年。11月,广汽埃安共卖出了41567台车,同比增长45%。

但这也是埃安隐忧浮现的一年。尽管埃安仍位居新能源汽车月销第二的宝座,但月销见顶、增长乏力的颓势,已经渐渐出现。

10月,埃安销量出现年内首次下滑,月销41503台,环比下降19.56%;来到11月,埃安的环比增长未有太多改善,月销维持在4.1w左右的水平。

没有什么能够长盛不衰,脱离过去的高速增长,埃安进入了月销的瓶颈期。

埃安最被人调侃的一个标签就是“网约车之王”,为快速起量,埃安制定了“要做 B 端市场的王者”的目标,以网约车入局市场。

这种策略,好处在于起步快,弊端则在于难以摆脱B端市场品牌认知的反噬。

想要突破瓶颈,埃安需要对品牌形象进行重塑,同时还要完成高端化转型。问题在于,这条路走起来并不容易。

从2022年开始力推的“昊铂”品牌,定位高端豪华品牌。其中,昊铂SSR起售价为128.6万元,另外两款车型昊铂GT、HT聚焦在20万~30万的市场。

这其中存在较大的价格区间真空,而昊铂GT、HT要面对的,则是业内竞争最为惨烈、实力最强的对手们。

另一方面,除了三电技术,埃安在研发上主要依靠广汽研究院。在提升协同效应、共担成本后,两方之间的博弈和斗争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成本。

在每个月都存在巨大变数的新能源市场,埃安的压力可想而知。

8月“封神”,10月见顶

8月,因实际终端交付量超5万台,埃安积极为自己造势,宣传语用上了“封神”二字。9月,埃安正式突破月销5万的大关。

埃安确实是从传统车企走出的最成功的新能源品牌之一。

今年初,埃安定下的2023年销售目标是保50万辆争60万辆。1至11月,埃安累计销量434056台,同比增长达80%。

可惜的是,埃安未能维持今年10月以前的高速增长势头。按照近两个月的销量情况,埃安完成这个年度目标,颇有难度。

埃安为何会在近两个月出现销量下滑情况?

埃安官方曾针对10月的销量给出解释:受到市场周期性影响,10月新能源车市整体环比下滑,纯电市场同比下滑超8%,同时埃安还受到新车型生产切换的影响。

但根据乘联会的数据,10月的新能源车市与纯电市场虽增速放缓,整体并无太大的下滑情况。具体来看,新能源零售市场环比微增2.3%,纯电零售市场则同比增长25.4%。

对埃安销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或是来源于纯电出租市场的下滑。

AION S与AION Y是埃安最为主力的两款车型,因车内空间大、质量可靠,这两款车深受网约车市场的喜爱。

今年年初,一位做过经销商的业者告诉雷峰网,为了快速走量,埃安曾效仿比亚迪初期推广秦的做法,通过低门槛、低利息的分期付款“让没有钱的人先买起来、开起来”,分期48个月,月供3888元,免除2年利息,再送一年保险,卖18万多的AION S ,到了用户手里只要15万多。

此外,相比花钱投放各种广告,埃安直接把钱给到了渠道商,一台车返点2万多,“渠道商赚得多,自然会拼命帮广汽卖车。”

在一段时间里,其他车企想要渠道商多推自家车型都很难,因为渠道商更想集中精力卖埃安的车。

用户买得开心、渠道商也卖得开心,埃安的销量快速增长。时至今日,埃安在全国多个省份的新能源出租市场中的份额排名都相当靠前,今年10月在广东、江苏、浙江、四川等地位列第一。

但近年来,网约车市场渐趋饱和已成共识。

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2018-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的出租租赁类占比逐步提升,2019年达到峰值,占比27%。自2020年起,纯电出租租赁占比开始持续下降。到今年10月,出租租赁占比仅有7.9%,年内达到最低点。

B端下滑,C端却一路走高,新能源市场需求逐步向私人消费走强。显然,埃安还没有在这一块积累足够的优势。

AION S与AION Y两款主力车型从10月起经历不同程度的销量下跌,而与网约车市场绑定最深的AION S下滑尤为严重,私人消费市场占比较高的AION Y相对坚挺。

根据懂车帝发布的新能源终端销量榜,AION S的销量排名从9月的前10跌落至10月的第19名,10月销量为11730台,较9月减少9816台;AION Y上升2名进入前3,但是销量相比9月仅微增了163台。

11月, AION S与AION Y的排名双双下滑,AION S跌至第20名,销量较10月减少2台;AION Y从前5跌落至第9,销量较10月减少了4777台。

我们不能说,埃安无法提前预判网约车市场的饱和,但没有新的增长点来填补空缺,是一个不争的结论。

成立至今,埃安品牌仅有4款车型,除了AION S与AION Y,还有售价相对较高的AION LX和AION V。

在推出高端子品牌昊铂之前,埃安鲜少发布新车型以对冲网约车形象带来的影响,最近一次发布新车型还是2021年4月的AION Y。这两年多时间以来,埃安品牌都依靠发布改款“打天下”,几乎将网约车的红利吃尽。

反观曾在B端市场占据较高份额的比亚迪,为了向C端转型,在2021年相继推出了汉、唐等多款中高端车型。比亚迪在网约车市场的“退”,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埃安在B端市场“无人能敌”的状态。

一位车企高管曾向雷峰网分析,广汽埃安近两年发展态势猛,很大原因是比亚迪全力冲刺C端市场,埃安捡到了比亚迪的B端市场,“如果比亚迪反杀回来,广汽会很难受。”

除了网约车市场失势,埃安销量下滑的另一个原因是,遭遇新老车型切换的观望期。

今年10月,埃安推出了AION S的改款车型AION S MAX,相比老款,AION S MAX对外观进行了调整,前脸采用了更加年轻化的设计,向私人消费市场靠拢。

根据“车fans”的情报,由于老款AION S仍有部分库存需要消化,AION S MAX暂时没有推出实质性的优惠政策,因此AION S MAX的声量不大,有意向的消费者处于观望状态。

此外,主打20万以上市场的昊铂品牌还未能填补起埃安的月销空缺。今年以来,埃安的业务重心以昊铂品牌为主,半年内接连发布三款新车型,包括轿跑昊铂GT、SUV昊铂HT,以及百万级超跑SSR。

昊铂GT于今年7月上市,曾因单月的批发量与零售量差额巨大而陷入争议。

11月刚上市不久的昊铂HT表现则优于GT车型。

相较强调运动风格的昊铂GT,HT打出了“移动的家”的卖点,更匹配20万元区间用户的需求,且在空间更大的情况下与GT基本同价,更具有竞争力。据埃安官方介绍,昊铂HT上市半月交付近2000台。

昊铂品牌一诞生就面临异常严峻的竞争态势。

昊铂所在的价格区间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直接面对的竞争对手就包括小鹏G6、问界M7、智己LS6等近期的热门车型,昊铂要想把品牌立起来本身就有很大的挑战。

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亚太汽车与工业品业务主管张君毅表示,广汽集团和埃安过去似乎都缺少做高端品牌的DNA,除了技术外,难以为昊铂品牌做高端豪华找到更多感性支点支撑,而中高端品牌的感性和理性价值缺一不可。

他指出,昊铂与埃安两个品牌是共线生产,埃安仍未摆脱的网约车形象会给昊铂带来价格价值的折损,所以昊铂要提升C端用户认识需要一个较长期精耕细作的过程,也是厚积薄发的酝酿。

“从网约车转到量产消费车,是有一定挑战和周期的,需要提升的东西很多。埃安需要将两个品牌的差异化做得比较极致,从产品性上要有很大的突破,情感价值也要有所顾及。”

张君毅建议,“南派广汽的产品把日系的细腻温情的家庭感情元素继承下来,这或许是个可以考虑切入点。高端豪华品牌讲技术的不少,硬科技太多了,温暖如阳的产品却不多。‘昊’代表如日中天,‘铂’代表科技珍贵,其实可以展开很多。”

谈及埃安在品牌打造上存在的问题时,一位分析师曾向雷峰网分享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昊铂’这个品牌名看似很花心思,但跟广汽的品牌体系包括埃安没有联系和传承。”

这位分析师指出,品牌的打造本身是一个储蓄的过程,要把有关的记忆和标签都储蓄起来,再做连接。

“这是广汽整个品牌体系的问题,不同品牌、车型之间没有统一的命名逻辑。”

埃安与研究院的磨合与“小心机”

如果说过去所绑定的“网约车之神”的形象,影响了埃安如今的销量与冲高端的步伐,那么智能化能力则是掣肘其未来发展的一块浮冰。

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进入智能化下半场,头部车企均在不遗余力地打造“智能车”标签。对于正在冲高端品牌的埃安而言,“智能车”的标签同样必不可少。

目前,埃安距离这个标签仍有一定距离。

以昊铂HT为例,大多数车主看重的是800V平台、大空间以及驾乘的舒适性,但也有部分车主指出,在车机交互以及智驾体验上,昊铂HT的表现并不突出,车机听不懂非指令式的语音,自动泊车只能识别划线清晰、方正的车位。

换言之,昊铂HT强在硬件配置上,但是软件能力或许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从研发上看,埃安确实还算不上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新势力车企。与新势力车企动辄千人的智舱、智驾团队不同,雷峰网了解到,埃安的智能网联团队目前只有三四十人,在智能网联方面主要还是倚靠广汽研究院导入。

这是广汽一贯以来的传统。广汽研究院从2006年成立以来一直是广汽自主品牌的研发中心,承担起传祺、埃安两大品牌的整车开发、动力总成、智能网联等技术开发。

在埃安成立早期(即广汽新能源时期),埃安的三电系统出自广汽研究院之手,最早AION  S、AION  Y、AION V、AION LX也是由广汽研究院所打造。

2021年12月,为了支撑埃安的独立以及未来上市,广汽集团将广汽研究院的新能源中心划入埃安,埃安才正式有了自己的研发团队。

也就是说,除了三电以外,埃安在包括智能网联在内的其他技术开发上依然以广汽研究院为主,这就要面临所有企业经营中会遇到的团队融合问题。

当然,互联网行业常见的收并购所带来的难题比这个更多,组织调整、文化差异都是团队融合中的重要雷区。

埃安独立以后,一度计划扩充自己的智能网联团队,咫尺处的广汽研究院则成为埃安“挖角”的第一站。

一件轶事是,广汽研究院智驾技术部曾有一位科长以“到外面看看”为由提出离职,但在外兜兜转转一个月后,加入了埃安。广汽研究院发现以后,将此直接投诉到集团。

集团层面照顾到埃安正在为上市做准备,以“下不为例”的回应结束了这场纷争。

去年10月,为了防止埃安与广汽研究院重复投入资源,广汽集团明确叫停埃安自建智能网联团队,埃安在整车上必须依靠广汽研究院。

分工重新明晰,但双方的磨合还在继续。

埃安有一个内部争议点在于,会尝试直接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对接,将供应商拉至自己的阵营中。

昊铂GT在智驾上共有高、中、低3款配置,其中高算力平台使用华为MDC平台,由广汽研究院集成开发,中算力平台则采用Orin-X平台,搭配Z(某头部自动驾驶公司)的算法。

最初,广汽研究院希望能一并拿下昊铂GT中算力平台的开发订单,向埃安提议,将高算力平台配备的激光雷达裁掉后,继续沿用华为MDC作为中算力平台。

但埃安以华为MDC平台价格太高为由拒绝研究院的提议,并要求研究院另出一个中算力方案。

广汽研究院一时没能拿出来,埃安告诉研究院,自己想找X(某头部Tier 1)做全栈,不想要研究院“东找一家、西找一家”的集成式方案。广汽研究院一听对方是X,决定立项与其一较高下,并将算力平台从地平线征程5换成Orin-X。

不过,埃安留给广汽研究院的时间并不多。

去年12月,广汽研究院立项中算力平台,到今年3月,广汽研究院就要给出中算力方案。广汽研究院未能如期完成,X的全栈方案也是一样,埃安开始劝说研究院放弃开发中算力平台,并提议用Z的方案。

也是直到这时候,广汽研究院才发现埃安背后站的是Z,而不是X。

一位前广汽员工表示,“找X全栈只是个幌子,埃安可以找Z,研究院也可以找Z,埃安一开始就不想让研究院去找供应商。”

埃安与广汽研究院之间还流传着一种说法,埃安将供应商作分类,一类是偏向研究院的;一类是两边都不得罪的;还有一类是偏向埃安的。在埃安心中,最看重的是第三类。

不明就里的供应商很容易在这方面踩雷。

一位曾跟广汽有过对接的Tier 1告诉雷峰网,现在跟广汽做生意有点麻烦,需要同时说服广汽研究院和埃安。“先去拜访广汽研究院,拜访完了之后,最好在同一天就去拜访埃安。”

实际上,埃安并不是任性为之,而是希望能够把握主导权,缩短研发与生产销售之间的距离。

长期以来,广汽采用中央集成式的研发模式,将研发悉数委托广汽研究院,这种模式能够有效聚拢资源。但是随着新能源市场的节奏越来越快,研发端与生产销售端的分隔,难免会一定程度上降低研发端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

一位长期观察各大主机厂研发模式的自动驾驶业者向雷峰网表示,“埃安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自己搞研发最合适。研究院和业务是切开的,无法最快响应需求。”

激进与失序,埃安的进化之路

埃安一向给外界留下的印象是快、激进与狼性,这是为什么埃安前期能异军突起的重要原因。

这一点也反映在埃安内部的层级上,埃安开启混改以后取消了科长及以下干部,只有总经理、副总经理与部长三个层级,全部采用项目管理制,实行三级审批制度,架构非常扁平。

因此,埃安的执行效率相当高,讲求“有什么问题、有什么矛盾就赶快解决”。

埃安的管理层风格是这种灵活机制推行的重要推手。

在员工眼里,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强悍能干,“骂起人来很厉害”, “一声令下就能换人”,埃安整体的战斗力超强,项目都能顺利推动。

可以说,埃安的进取为其带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埃安的增长速度放缓,面对的是两个不同竞争节点的迭代。

一方面是B端向C端的转移,新能源在私人消费市场的渗透率快速提升,更考验车企对用户需求的洞察力;另一方面是,新能源车的竞争力已从电动化向智能化演进,智舱、智驾能力缺一不可。

埃安足够轻盈、敏捷,内部的决策机制有点类似于互联网厂商的项目开发——先上线再调优。这种做法虽有争议,但这也是作为一个后来者在行业里快速站稳脚跟时,必须具备的心态。

诚然,昊铂品牌现阶段销量增长有限,品牌认知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之间,仍需给予更多的成长时间。

未来,随着各项新能源补贴政策的退坡,相比纯电车型,混动车型将会更受市场欢迎,维持较高的增速。

张君毅表示,“埃安没有混动车型的支撑,明年会遇到比其他车企更大的挑战和压力,要下更多的心思做精纯电,还有很多机会。”

背靠广汽集团,埃安有着很多新势力所不具备的优势,但同时也是戴着镣铐在起舞,完成一番成绩已经殊为不易。

说到底,我们还是希望埃安能成功。

网站编辑: 郭靖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