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奈雪加盟吊车尾,“中国星巴克”的沉重与梦想

 5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116-20231226-378957.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奈雪加盟吊车尾,“中国星巴克”的沉重与梦想

最“贵”加盟店,勇闯茶饮圈。

通过加盟商面试后,徐艺(化名)在缴纳意向金阶段打了退堂鼓。

徐艺告诉雪豹财经社,她之所以放弃加盟奈雪的茶(下称“奈雪”),是发现自己与其他申请人之间存在巨大的资产差距。申请加盟奈雪的人中,不乏加盟经验丰富、涉足多个行业的“大佬”。对他们来说,拿出100万加盟奈雪更像一种投资行为;而对徐艺来说,100万不是个小数目。

广东四线城市的陈盛(化名)也在反复犹豫之下放弃了加盟的念头。100多万元的入场券让他明白,这次加盟更像是一场“资本的游戏”,不适合普通人入局。

被奈雪的高门槛劝退的,不只是徐艺和陈盛。

据奈雪第三季度财报,截至9月30日,奈雪第三季度新增门店166家,加盟店仅开出4家——自7月20日正式推出“合伙人计划”以来,奈雪交出的首张成绩单并不尽如人意。

从备受瞩目的茶饮第一股,到开店速度“吊车尾”,在2023年狂飙突进的新茶饮加盟竞赛中,奈雪成了起步最晚、标准最高、速度最慢的参赛者。

加盟竞跑,吊车尾

今年7月下旬,徐艺在小红书上刷到了奈雪开放加盟的消息。她立刻动了心,并第一时间递交了加盟申请。

从大厂辞职后,徐艺回到家乡乌鲁木齐,和朋友一起开了一家小吃店,同时做起了美食自媒体。作为奈雪的忠实拥趸,她在深圳工作时,经常在休息时间和同事坐在奈雪宽敞的店里聊天,一边喝奶茶,一边吃点心。

把奈雪“带到自己的家乡”,算是她一个小小的梦想。只不过,实现这个梦想的门槛有点高。

奈雪将加盟店铺面积限定在90~170平方米,单店投资金额约100万元,合伙人需出示150万元及以上的流动资金验资证明或其他资产证明。

除了加盟门槛高以外,还有别的原因让徐艺心生摇摆。

“奈雪的调性,还不足以让消费者像打卡星巴克一样到店体验。”徐艺和多位在家乡生活的朋友沟通后发现,他们对奈雪的认知并不高。虽然门店面积足够宽敞,但店铺装修不够“高端”的奈雪,对小城市的消费者来说并没有太大吸引力。

据关注茶饮行业的自媒体“明亮公司”整理,进入第四季度的10月和11月,奈雪又在江苏和天津等地开出了加盟店,全国至少有30家加盟店已上围挡或完成签约,其中以中、低线城市为主。奈雪方面表示,近期正在加快门店的加盟速度,预计年底加盟门店规模达100家。

但无论如何,在整个行业突飞猛进的背景下,奈雪的速度有些慢了。

截至今年9月底,奈雪门店总数为1364家。2021年、2022年和今年前三个季度,其门店增长分别为326家、251家、292家。

与之同时发生的,是新茶饮加盟扩张的军备赛。

开放加盟半年后,喜茶的加盟店数量已超过1000家。古茗、霸王茶姬、沪上阿姨等茶饮品牌也都保持着疯狂的开店节奏,其中大部分是加盟店。据窄门餐饮不完全统计,9月1日至11月30日,以上三个品牌的新增门店数量分别为377家、718家和578家。

第一个万店茶饮品牌蜜雪冰城,截至2022年3月底的21619家门店中,直营店只有37家,占比不足0.2%。今年递交招股书的茶百道旗下共有7117家门店,其中仅有6家直营店。

据《2023新茶饮研究报告》,截至8月31日,在业的新茶饮门店总数约51.5万家,比2020年的37.8万家增长了超36%。

就门店增速而言,奈雪早已落后于大部队。

“中国星巴克”的梦想与挑战

崛起中的中国新茶饮品牌,或多或少地在成长阶段萌生过创造一个“中国星巴克”的梦想。其中执念最深、也最接近这一梦想的,是奈雪的茶。

和星巴克一样,奈雪将“空间”打造成第二款产品,用装修精美、面积宽敞的门店,试图打造城市生活的“第三空间”。奈雪创始人彭心在2021年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奈雪和当年美国初创期的星巴克还是比较像的”。

时至今日,奈雪始终坚持“大店政策”——标准店面积200~350平方米,当前大力布局的精简版Pro店,面积也在90~170平方米之间。

这注定是一条逆向而行的道路。

当下,同行们正在积极布局小店、快取店。外卖收入占58%的茶百道,最常见的店型集中在30~49平方米。开放加盟后,喜茶将大部分加盟店的面积限定在了50平方米左右。就连星巴克、Tims这种坚持大店模式的咖啡品牌,也相继在中国推出主打自提的“啡快”和主打小店模式的“Tims Go(捷枫店)”。

一位茶饮加盟商也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这一行业趋势。他告诉雪豹财经社,受市场环境的影响,新入局的加盟商投资越来越谨慎了。“小店投资小,经营不好可以立刻关店,不会伤筋动骨。大店成本太高,很多人难以承受前期投入的成本,熬不到回本期,反而血本无归。”

按照官方数据,奈雪目前的平均产品客单价在20元左右。今年上半年,奈雪门店净利率为20.1%,预计加盟店的回本周期为15~18个月。

以此估算,一家投资规模百万左右的门店,在不计算后续运营成本的理想情况下,按照官方给出的最快15个月回本来计算,加盟商的单月净利润要达到约6.7万,以20.1%的净利率倒推,门店月流水需要达到约33万,相当于每天至少要卖出550杯奶茶。

然而这只是“理想情况”,在实际经营中,人力、租金、外卖平台费用、水电费等支出成本都需要被纳入考虑范畴。

一位茶饮品牌的招商人员告诉雪豹财经社,在茶饮行业,回本周期是一个概率性事件,更加受到选址、经营策略的影响。加盟奈雪投资高,风险相对也更高,以奈雪加盟店主要布局的中、低线城市消费水平来看,能否保证550杯的日均杯量,尚待验证。

奈雪的茶没有回应置评的请求。

在单店盈利模型上,据东北证券研报,奈雪标准店和Pro店的年坪效分别为5.1万元/平方米和5.8万元/平方米。相较之下,喜茶标准店和GO店的年坪效分别为9.4万/平方米和12.2万元/平方米。

加盟投资是需要看到回报的生意,如何在高投入、经营压力和回报周期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奈雪扩张加盟网络不得不面临的挑战。

大店卷入小城战场

下沉市场的新茶饮空间正在逐步打开。

据《2023新茶饮研究报告》,下沉市场的新茶饮市场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四线及五线城市的新茶饮外卖订单量增速为30%和36%,显著高于新一线至三线城市主体市场的28%。

但小城市潜在用户数量有限,为了吸引客流,新茶饮品牌们在这条窄路上争得头破血流。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一直不看好奈雪的经营模式。他告诉雪豹财经社,对奈雪而言,大店模式是一个错误的战略,因为其品牌还不具备加密大店的能力,这也是它此前很长时间内都在亏损的原因。

但不得不承认,对较晚开放加盟的奈雪来说,大店模式仍然是它区别于其他品牌的最大差异点。

“能开常规店型的优质加盟商和点位都已经被喜茶捞过一轮,市面上留给奈雪的优质资源已经不多了。”茶饮行业顾问林子镜认为,“但奈雪目前靠大店在下沉市场打出差异,算走得比较好的一步。”

从一些从业者自身的实际经营经验来看,想做“中国星巴克”的奈雪,在中、低线城市反而有更多生存空间。

奈雪宽敞的店铺面积,能够为小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具有社交功能的第三空间。一位在贵州兴义开咖啡店的老板总结了一条经营规律:“小城市开大店,大城市开小店。”因为时间更充裕,小城市居民更喜欢在私密感更强的大店会客。(详见雪豹财经社《星巴克学习下沉:世界咖啡巨头的“小镇之战”》)

百联咨询创始人的庄帅也认为,新茶饮竞争渐趋成熟和激烈,大店模式所提供的额外附加价值,是奈雪的竞争力之所在。此外,奈雪拥有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茶饮+烘焙的产品线也算是比较新颖的模式,能在前期为加盟店带来一定流量。

奈雪曾在去年表示,“公司整体已经满足下沉的条件,会在时机成熟后再做下沉规划”。

凭奈雪的武器,能打赢这场比预想更激烈、更严峻的仗吗?

网站编辑: 郭靖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