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GD广州8.5代线,为何卖不动?
source link: https://www.dingkeji.com/post/lp/153380.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LGD广州8.5代线,为何卖不动?--丁科技网
[丁科技网观察]“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这样的“马太效应”,正在显示技术领域缓缓上演,表现为“追新汰旧”。
这导致了上游厂商对不同尺寸OLED面板生产投入的加大,导致了对Mini LED和Micro LED的多次重注加码,导致了对新型显示技术研发投入的增加,也导致了某些厂商对传统液晶的“逐步放手”。在这样的背景下,许久之前就传出出售的LGD广州8.5代液晶面板产线,依然没有卖出去。因为,在传统液晶需求景气度下调,产能相对过剩的情况下,少有上游厂商会考虑继续增加相关投入和产能。
公开信息显示,关于广州8.5代线出售,LGD接触的对象,包括面板企业和彩电企业。
先看面板企业。液晶面板的产能,已经高度集中于中国大陆企业,特别是头部企业,规模优势已经相当明显,产能已经出现过剩风险。
(图:洛图科技)
丁科技网注意到,在这样的背景下,头部企业看起来基本达成了以“新型显示技术”追求营业利润的“共识”。比如,2019年,京东方方面就曾表示未来将停止对LCD产线投资,更多聚焦OLED以及其它新兴领域;与之类似,TCL华星方面也表示显示行业已进入LCD投资末期,公司基本已建立与市场匹配的产能布局。目前来看,二者的投入集中在OLED,特别是在韩国面板厂商尚未建立相对优势的中尺寸OLED领域有明确发力;而在工艺路径方面,二者也在探索印刷OLED,以形成差异化竞争。
这样来看,理论上说,无论从意向上,还是精力上,有能力收购广州8.5代线的面板企业,都不会去进行这次收购。
再看彩电企业。拿下上游面板产线,的确是对于彩电企业是建立垂直一体化产业模式的路径。不过,单独一条产线,对于有能力收购的彩电企业而言,缺少“规模效应”。一方面,从产能上,资源内部消耗尚且可能不够;另一方面,从成本上,相对液晶面板高度成熟与开放的市场资源,自产自销,价格上未必有优势。整体而言,就是投入产出比偏低。
另外,从产线技术看,8.5代线并不是目前最先进的,接手后,后续很可能需要再进行升级换代,也要消耗时间和资源。
最后,就是LGD。9月,有消息称LGD广州8.5代线计划停售并恢复满产。在丁科技网看来,消息的出现,是由于LGD自身,对于液晶行业下行趋势下,液晶面板产线很难拿到好的价格,有相对清醒地认识。LGD或也不甘心,在价格的低位出让产线,这就有可能进一步削弱外部收购意愿,令LGD广州8.5代线很难卖得动。(丁科技网原创,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丁科技网”)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