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格力电器再度增持格力钛,“信任董明珠”的万达浮亏近3.5亿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lanjinger.com/d/224826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格力电器再度增持格力钛,“信任董明珠”的万达浮亏近3.5亿

原创 蓝鲸财经 王健文 · 2023-12-20 14:05:00 阅 4.4w
自与格力电器并表以来,格力钛累计亏损近25亿元。
210556_vhzuvmvimwnuv.jpeg@!thumb80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财经记者 王健文

曾经的珠海银隆,现在的格力钛,套住的不仅是董明珠,还有曾经为她站台的“伙伴”们。

2016年12月,董明珠与万达集团王健林、京东、中集集团一道,出资30亿元入股珠海银隆。彼时,王健林曾表示,投资珠海银隆既是由于与格力集团的长期合作,也是基于对董明珠的信任。

但此后几年间,格力钛因创始人侵占公司资产缠斗,又因技术路线等原因陷入持续亏损。如今,企业估值已较巅峰时跌去近7成。

12月19日,格力电器公告称,将斥资10.15亿元再度增持格力钛股权。而无论是曾高调站台董明珠的王健林,还是彼时一同参投的京东、中集集团,都将借此机会退出股东之列。

12月20日,格力电器开盘大幅下跌。截至收盘,公司股价报收30.80元/股,跌幅达7.09%,已逼近年内股价最低点30.78元/股。

“信任董明珠”而投资,万达浮亏近3.5亿元

据格力电器12月19日晚间发布的公告,当日,公司与12名交易方签署协议,将以10.15亿元的对价收购其手中的约24.54%格力钛股份。此外,公告还显示,未来12个月,格力电器还将与格力钛其他股东进行沟通,并计划受让企业其余27.53%的股权。

在此次交易之前,格力电器持有格力钛30.47%的股份,此外,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持有格力钛17.46%股份。在2021年,董明珠曾将所持的格力钛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了格力电器。在此次收购之后,格力电器持股格力钛的比例将增至55.01%,表决权比例将增至72.47%。而若未来格力电器成功收购企业其余27.53%股权,其表决权比例将增至100%。

早在2016年,格力电器就曾计划全资控股珠海银隆(格力钛的原名)。在2015年前后,国内关于新能源领域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新能源行业发展迅速。也就在此时,格力电器也将目光投向了新能源行业。

2016年2月至9月,格力电器股票连续停牌,与此同时,公司宣布将通过定增的方式重组银隆新能源,拟用130亿元来收购珠海银隆100%股份。但在2016年10月的股东大会上,格力电器第三大股东证金公司及大量中小投资者对该收购案投出了反对票,以致于这笔收购案最终未能通过。

不过,董明珠仍然没有放弃投资珠海银隆。在2016年12月的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董明珠携手万达集团、京东、中集集团等4家企业,共出资30亿元入股珠海银隆,获得企业22.388%的股权。其中,万达集团投资5个亿,获得了珠海银隆约3.73%的股权。

在论坛上,王健林亲自出马为董明珠“站台”,他表示,万达之所以投资银隆,一是由于和格力多年的合作,二是基于对董明珠的信任。此外,王健林还称,这笔投资是“万达接近三十年来第一单投资制造业”。而在随后接受央视财经记者采访时,谈及对珠海银隆进行调研的问题,王健林更是直言不讳的表示,“我觉得董明珠调研了就行了,我不用做调研”。

而在此后,董明珠继续加码珠海银隆,2017年,董明珠个人的股权占比已增至17.46%。

2021年,格力电器通过司法拍卖的方式,以18.28亿元的价格拿下了珠海银隆30.47%的股权。同时,董明珠也将自己持有的17.46%表决权委托给了格力电器。至此,格力电器最终控股珠海银隆,公司的名字也更改为格力钛。

但时隔两年,格力电器再度出手增持格力钛股权时,昔日的“伙伴”却开始集体退出。

天眼查显示,此次向格力电器转让股权的12名交易方中,既包括珠海银隆的早期投资人普润资本,也包含由中集集团担任合伙人的创智联诚,大连万达集团的控股孙公司北京红航文化,以及北京京东世纪旗下公司北京汽广行等。不过,万达、京东、中集集团等股东虽然得以成功退出,但在格力钛估值大幅下滑的背景下,上述投资方均出现了投资亏损。

在2016年投资后,珠海银隆的估值达到了约134亿元,而此次格力电器增持格力钛时,企业整体的评估价仅约41.38亿元,这一估值较2016年时下跌了69.12%。以此计算,万达集团当年5亿元的投资,如今仅余约1.54亿元。

不过,当下万达集团同样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缺口。今年以来,万达集团已出售了多家万达广场,并通过出售万达电影股权回笼资金超80亿元。此次出售格力钛股权,或也是企业回笼资金的手段之一。

而除上述股东外,目前,格力钛的股东还包括阳光人寿、珠海银隆前创始人孙国华旗下的珠海厚铭,以及北京公交公司旗下的北京巴士传媒、陕煤集团控股的现代能源创投等。若未来格力电器成功增持格力钛股权,上述股东或也将得以退出。

连续陷入困局,并表后累亏近25亿元

经过多年的竞争,目前,磷酸铁锂及三元锂在诸多动力锂电池材料中脱颖而出,并几乎占据了全部的市场份额。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2年,我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中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占比约为61%,三元锂电池占比约为39%。

但在2016年,锂电池行业还处于众多技术路线相互竞争的格局之中。在当年10月的临时股东大会上,董明珠曾表示,预计钛酸锂大巴车将占据中国一半的市场,全球保守估计至少有10万辆大巴订单。

而格力钛主打的便是钛酸锂技术路线。虽然钛酸锂拥有安全性强、相对耐用等优点,但与磷酸铁锂及三元锂相比,钛酸锂的成本过高且能量密度较低。也因此,在激烈的竞争中,其市场份额逐渐被磷酸铁锂及三元锂蚕食。

据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数据,2022年,格力钛6米以上客车销量为1789辆,同比下滑11.65%,销售量在行业内排名第14位。而在2023年上半年,格力钛的客车销量697辆,再度下滑23.91%。

且格力电器财报显示,自2021年10月31日并表以来,格力钛便持续处于亏损之中。其中,2021年并表后,格力钛的营业收入和净亏损分别为6.94亿元、4.17亿元。而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格力钛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5.87亿元、14.40亿元;而净亏损分别为19.05亿元、1.71亿元。自并表以来,格力钛累计净亏损达24.93亿元。

而除了技术路线上面临的问题外,董明珠在入股珠海银隆后,还发现企业在管理上还存在严重问题。2018年,因涉嫌通过关联交易侵占公司财产、损害公司利益,珠海银隆将创始人魏银仓、孙国华告上了法庭,此次案件的涉案金额超7.8亿元。魏银仓也因此逃往美国。

不过,无论是董明珠还是格力电器,都对格力钛的未来表示了信心。

在今年6月举办的2022年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董明珠曾表示,“这个企业(格力钛)的技术本身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格力电器的光储空用的正是格力钛的电池,电池的安全性对格力的光储空尤为重要。如果当时不收购,现在格力的光储空调就没办法实现。”

而在此次收购格力钛股权的公告中,格力电器也表示,公司对格力钛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此次交易有助于公司加强对格力钛的管理与控制,发挥双方协同效应,降低内部管理成本。

但在公告中,格力电器也表示,由于格力钛仍受到原大股东遗留的经营管理问题以及新能源行业内部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且为了开拓市场仍需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未来公司的业绩表现及业务经营仍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