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枫影夜读 – Justin 的读书 2023

 5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justinyan.me/post/5845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枫影夜读 – Justin 的读书 2023

2023年12月19日 · 13 hours ago
枫影夜读 - Justin 的读书 2023

你好,我是 Justin。

今年是年度读书总结的第三年了,前两年的可以看Justin 的读书 2022Justin 的读书 2021。今年写单独的书评更少了,懒了很多,这样不好。应该找些时间多练习练习写作才行。

今年也是全球新冠大流行正式宣告结束的第一年,我的生活与工作都发生了很多事情,尤其是今年下半年。这当然也影响到了我的读书写作的时间分配,说到时间分配,今年我这篇的Blog: 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希望我的选择真的是我的选择意外地成为今年最受欢迎的文章。去年最受欢迎的是我翻译的凯文·凯利70岁生日写的103条人生忠告。我翻译后不久,凯文凯利就把他的 Blog Post 下掉,集结成书出版了,今年也到中国来宣传他的新书。

Anyways,今年对我来说是变化很多的一年,而且因为事情集中发生的周期并不长,所以可谓十分剧烈。今年我的生病发烧也挺剧烈,没想到在 2023 年的最后一个月我还得了流感。也挺好,就把过去的霉运留在 2023,期待 2024 会有什么新的好事发生吧!

我读过的书都会在豆瓣上标记(如果豆瓣有),所以接下来我将以豆瓣的星星表示我的评价。

我的评价只代表阅读当下之感受,纯属个人主观臆断,仅供诸君参考。

一、我的五星好评⭐️⭐️⭐️⭐️⭐️

1. 《漫步华尔街(原书第12版)》 - 伯顿·G.马尔基尔

A-Random-Walk-Down-Wall-Street.jpg

豆瓣 | 投资 | 1973年

原文标题: 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 Including a Life-Cycle Guide to Personal Investing by Burton Malkiel

今年初读了一些投资理财相关的书,总结在个人理财实践01这个系列。可能因为我读的都是统一流派的书,所以感觉大家的理念大同小异。《漫步华尔街》是其中讲得比较细致的一本,不仅讲了价值从哪里来,回顾了历史上多个金融泡沫,也讲了常见的所谓"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都是什么,最终给出作者认为靠谱的投资理论。

这本书出版于1973年,我所阅读的是第12版。

2. 《投资最重要的事》 - 霍华德·马克斯

The-Most-Important-Thing-Illuminated.jpg

豆瓣 | 投资 | 2011年

原文标题是: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lluminated: Uncommon Sense for the Thoughtful Investor by Howard Marks

霍华德·马克斯(Howard Marks)是一位美国的投资人,早年曾任职于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担任过花旗副总裁。后来创业成立橡树资本管理(Oaktree Capital Management)。

这本书是他2011年出版的关于自己投资理念的作品。本作书写风格非常朴实易读,介绍了很多经济学的概念,但一点都不晦涩。他也把有效市场,风险,周期等重要理念用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讲了出来。今年初我读了些关于投资理财的书籍,大家写的道理其实大同小异,如果从里面选一本,只读一本的话,我觉得可以读这本。大部分重要的概念作者都在书中讲了,有了这部分基础之后,有兴趣再行阅读其他作品拓展。

3. 《邓小平时代》 - 傅高义

deng-xiaoping-shidai.jpg

豆瓣 | 人物传记 | 2011年

傅高义(Ezra Vogel)是美国哈佛大学的社会学教授,精通日文,能说汉语,写了不少关于日本与中国的研究作品。1979年日本经济蓬勃之时傅高义还出版了《日本第一》,研究了日本国家与企业成功的秘诀。这本《邓小平传》出版于2011年,原文标题是: 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仅看本作标题我误以为会是国内一贯的为领导人写作的风格,但全书读下来却非常流畅,视角客观,史料详实可靠。我不知道简体版有多少内容得以保留,但能够被读到的部分已经非常不错,读来酣畅淋漓,大呼过瘾。

能读到这样的作品时空尺度宏大,历史大事风起云涌的好书,真是相见恨晚。

4.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 塔拉·韦斯特弗

educated-book-cover-v1-23-03-87-11-49-00.jpg

豆瓣 | 人物传记 | 2019年

2018年美国的Tara Westover写了一本回忆录,名为 Educated (简体译为《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直译是"受教育"),讲述了作者生于"怪异"且"暴虐"的家庭,从小如何在"家庭学校"中挣扎,凭自己的努力离家上大学,最终进入英国剑桥大学,拿到博士学位的故事。虽然"教育话题"在这本回忆录中非常重要,但比这个"励志"故事更吸引我的,是广义的教育(家庭、社会教育)以及作者与原生家庭之间来回拉扯的关系。

我的书评👉🏻枫影夜读 #184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5. 《活着》 - 余华

to-live.jpg

豆瓣 | 小说 | 1993年

这部小说是余华发表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于1993年出版。故事讲述了曾经的阔少爷福贵因为嗜赌而输光家产,此后家道中落,父亲被气死,母亲也得了重病。福贵在给母亲求药路上又被国民党抓了去当壮丁从军,几经波折之后才回到家。此时母亲早已去世,妻子仍不离不弃,含辛茹苦地养育两个儿女。此后命运更苦,妻子和儿女、孙子相继去世,只剩福贵与一头老牛。

故事讲述时未必惊天动地,也未必悲天悯人,但角色的悲惨机遇读者却深受共鸣。张艺谋曾于1994年将本作改编为电影,由葛优、巩俐等人出演。电影版虽有部分情节改动,但人物之悲壮同样令人动容。

小时候我试着读余华的小说,一直未能代入,许是跟人生经历有关。今年把《活着》读来,只觉唏嘘。但人生如此,又能如何呢?到老来还不是跟福贵一样,牵着老牛在田埂散步,找到人讲两句故事,这辈子就该结束了。

二、我的四星推荐⭐️⭐️⭐️⭐️

心理学、哲学与自我成长类

1. 《正见》 -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What-Makes-You-Not-a-Buddhist.jpg

豆瓣 | 哲学 | 2007年

仁波切是活佛的意思,蒋扬钦哲说明这位活佛是蒋扬钦哲转世。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Dzongsar Jamyang Khyentse Rinpoche, also known as Khyentse Norbu)是一位藏传佛教萨迦派喇嘛,出生于不丹。他在世界多个地方创立佛学院,也经常在各名校讲授佛学。同时他还是一位佛教题材电影导演,很有才华。

这本书是他一次坐飞机的时候,邻座的乘客跟他聊天,问起:"怎样才能算一个佛教徒呢?"

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实际上非常不简单。于是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写了这本书,英文原名是 What Makes You Not a Buddhist,即原问题反过来:"什么使得你不是一位佛教徒呢?"写作本书,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不是为了宣扬佛法,所以没有传教义,也没有讲戒律,更没有高深莫测的经文之类,而是用十分平易近人的语言,直指佛教哲学的核心。

如果你有做过一定程度的冥想训练,那么你应该能从冥想这个活动中体会到一些思想上的转变,这时再读冥想训练源头——佛教——的哲学,将大有裨益。

2. 《观呼吸》 - 德宝法师

meditation-in-plain-english.jpg

豆瓣 | 哲学 | 2010年

《正见》是一位喜爱佛法的互联网创业者朋友推荐的书,当时我跟另一位朋友聊天,提起我当时在读的《当下的力量》,与《正见》。这位朋友推荐我读另一本书——《观呼吸》。作者是斯里兰卡的德宝法师(Henepola Gunaratana),英文原名是: Mindfulness in Plain English,直译为: 用普通的语言解释正念冥想。

其实这是一本针对禅修方法的指南,冥想是其中一种。有些人可能是抱着"学习放松的方法"的想法来学习正念,但在佛教禅修当中,冥想并不仅仅是放松,放松只是它带来的副作用之一罢了。德宝法师的这本书,书如其名,In Plain English,非常平易近人,是学习冥想的人非常适合的读物。

3. 《西藏生死之书》 - 索甲仁波切

The-Tibetan-Book-of-Living-and-Dying.jpg

豆瓣 | 哲学 | 1992年

读完《当下的力量》、《正见》和《观呼吸》之后,我想更多了解佛教的文化,尤其是藏传佛教。于是读了这本 1992 年藏传佛教宁玛派的上师索甲仁波切出版的 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简体译为《西藏生死书》)一书。

这本书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他讲了非常多"超自然"的现象,以及应该说"纯想象的死后世界"(这样讲应该没有争议吧)。这里面很多东西需要成为虔诚的信徒,才会全然接受。显然我不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所以有相当多的"现象"是我的脑袋不能接受的,但这并不妨碍我透过这些现象去观察藏传佛教背后的哲理。尤其是关于"死亡"的哲学。

现代教育中有很多东西是缺失的,如何与死亡相处,如何面对死亡就是其中一部分。以前我读过 Atul Gawande 写的 Being Moral(《最好的告别》)可能是我为数不多接触死亡话题的书。但那本毕竟只是从医生与儿子的角度去看如何与临终的父亲共同度过他人生最后的阶段,而《西藏生死书》所讲述之生死则更远大,更深刻。读起来当然也更费劲一些。

4. 《直视骄阳》 - 欧文·亚隆

staring-at-the-sun.jpg

豆瓣 | 心理学 | 2008年

欧文·亚隆(Irvin Yalom)是美国当代存在主义精神治疗专家,生于1932年,现在是斯坦福大学的荣誉退休教授。他不仅临床治疗与学术贡献杰出,而且还特别擅长写作,1970年至今出版了17部作品,非常厉害,是我个人非常佩服的一位心理治疗大师。

《直视骄阳》(Staring at the Sun)是作者2008年出版的非虚构类作品,讲述了他自己与来访者关于"死亡焦虑"主题的案例与分析。今年初读完这本书,我受到不少启发,也给我的个人OKR写下一句"创造我所热爱的生活",不仅要勇敢面对我的命运中我无法控制的部分,更要好好把握自己能控制的部分。生活不会一直如我所愿,所以更要掌握具有主动性的部分,创造我所热爱的生活。

5. 《当下的力量》 - 埃克哈特·托利

the-power-of-now.jpg

豆瓣 | 心理学 | 1997年

我特别不喜欢那些模棱两可容易被曲解的短语被人拿来按字面意思理解以作为自己的观点出现在对话中的,比如"存在即合理",比如"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四个字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意思跟他原来要表达的意思已经天差地远,要知道什么是"当下",还得从"体会什么是当下"开始。"体会"是无法通过语言表达和传述的。目前最流行也最容易入手的体会方式就是冥想。

有不少书都在以脱离宗教神秘部分的方式解释"什么是冥想",《当下的力量》(The Power of Now)就是其中一本。德国的 Eckhart Tolle 在某个夜晚陷入了严重的抑郁,他觉得生活的一切都充满敌意,毫无意义,尤其厌恶自己的存在。他想:“我再也无法忍受我自己了!”

这时候他突然想到:“我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如果我不能忍受我自己,那么肯定有两个我:‘我’和‘自己’。”也许,其中只有一个是真实的。

事实上他所书写的"逻辑",或者"理念",与几千年前的佛教理念同源。只是他现在用现代人更容易接受的语言将这些久经考验的哲理重新讲述了一遍,很适合做过冥想训练,想进一步了解背后原理的读者。

6. 《爱的艺术》 - 埃里希·弗罗姆

the-art-of-love.jpg

豆瓣 | 哲学 | 1956年

去年我们介绍过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一书,网友推荐了弗洛姆的其他作品,其中包括《爱的艺术》。这本书的风格还是很弗洛姆,一针见血。上来就说爱是需要学习的,让我想起那句很流行的伊坂幸太郎的话: "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虽然出处那本书《一首小夜曲》并不好看。

弗洛姆在书中分析了父母之爱,兄弟之爱,性爱,自爱和上帝之爱,探讨的话题十分深刻。但行文同样具有弗洛姆特色,而今年我读书又很少做笔记(罪过)于是我现在完全忘了他讲什么了。只记得这本书的印象不错。

7.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 洛莉·戈特利布

maybe-you-should-talk-to-someone.jpg

豆瓣 | 心理学 | 2019年

美国的心理咨询师 Lori Gottlieb 2019年出版的关于她本人以及来访者的故事,本书不仅有来访者的视角,也有咨询师的视角。而 Lori 在书中也讲述了她本人经历跟男朋友分手,难以走出阴影而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的案例,所以 Lori 本人也具备咨询师与来访者双重视角,非常有意义。

Lori 本人也在 The Atlantic 编写 DEAR THERAPIST 专栏,同时也有一个 Podcast: DEAR THERAPISTS PODCAST

这本书原标题是 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 A Therapist, Her Therapist, and Our Lives Revealed, 写作风格轻松好读,虽然没有欧文亚隆写的那么深入,但更适合不怎么接触心理咨询或者刚接触心理咨询的读者,非常推荐。

8. 《悉达多》 - 赫尔曼·黑塞

Siddhartha.jpg

豆瓣 | 哲学 | 1922年

黑塞(Hermann Hesse)的这本小说《悉达多》(Siddhartha)一直出现在各书店显眼的位置,今年因为读了一些佛教相关的书籍,所以更希望深入了解佛陀(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摩尼),也即佛教鼻祖的故事。这本书的标题是 Siddhartha,佛陀的名字是 Siddhartha Gautama,使我误以为这本书讲的是佛陀的故事。

结果读下来其实讲的是另一位名为悉达多的贵族少年流浪的故事。他的出走跟佛陀当年出家修道有点像,不过佛陀是在29岁儿子出生时离开的,黑塞的小说则是写少年悉达多跟好友乔文达一起离家成为苦行僧,遇到美丽的女子加摩拉成为她的爱人,同时也成为一个富人,又过起了奢华的生活。

后来重新觉悟,回到最初渡河的地方,与摆渡人一起跟大河一起生活。再后来又遇到乔达摩(真正的佛陀,悉达多),成为他的弟子。

整部小说读下来有很多光怪陆离的故事,也有很多发人深省的地方,寓言意味十足。但我本来是抱着"了解佛陀"的前提来读的,未免失望而归。所以如果读者朋友想从本书了解乔达摩·悉达多/佛陀/释迦摩尼的故事的话,可以选择阅读其他读物。

9. 《金钱心理学》 - 摩根·豪泽尔

The-Psychology-of-Money.jpg

豆瓣 | 投资 | 2020年

Morgan Housel曾是The Wall Street Journal的财经记者,后来加入风头基金Collaborative Fund成为合伙人(Partner)。Collaborative Fund投过几百个项目,包括Kickstarter, Lyft, Blue Bottle之类的明星项目。Morgan现在还常在 Collaborative Fund的Blog上写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这里阅读。

《金钱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Money)是Morgan 2020年出版的书,几年前我已常见到有YouTuber推荐本书,最近才把它读完了。感觉写得比书名起得要好,轻松流畅,颇有启发。全书共分20章,前18章每章一个主题,每个主题都会带一个故事说理,作者讲故事的能力不错。第19章是总结,20章是作者自己的个人投资理念。还带一份附录:《美国消费者心态形成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Why the U.S. Consumer Thinks the Way They Do),写得也相当不错,我不太熟悉美国历史,读起来颇有新鲜感。

我的书评: 枫影夜读 #187 Morgan Housel – 《金钱心理学》

10. 《最优解人生》 - 比尔·帕金斯

die-with-zero.jpg

豆瓣 | 自我成长 | 2021年

Bill Perkins是美国的一位企业家,早年创办了 Small Ventures USA 风投公司,目前管理一家位于休斯顿的避险基金 Skylar Capital。《最优解人生》(Die with Zero)是他 2020 年出版的关于他人生哲理的一本书。

书中提到的 Die with Zero 的概念很有趣,他认为我们所赚取的金钱都是通过消耗我们的生命获取的,所以最好的消耗生命的方式就是在死亡之前把所有钱都花光。所以假设能活到90岁,那么从今天开始算起,把剩下的生命时间以5年或10年为间隔切分成多个桶,把自己想做的事情放进每个桶里。这样我们会发现,20岁,30岁我们还能滑雪,能做各种极限运动,60岁,70岁就不一定了。我们被迫从什么时间能做什么事的角度来看到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一味地“延迟满足”。

我不完全认同作者的观点,但我喜欢作者提出不一定的视角。经常看其他人眼里的世界会发现这个世界相当丰富有趣。

11. 《手机大脑》 - 安德斯·汉森

Skarmhjarnan.jpg

豆瓣 | 心理学 | 2019年

Anders Hansen 是来自瑞典的精神科医生,书里提出的东西大部分都不新。作者以“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指出人类的大脑与身体仍处于适应原始部落生活的状态,而如今我们每天花费4小时以上刷手机的生活方式给大脑带来极大的负担。提出的注意力稀缺、大脑未适应现代生活、社交网络利用人性弱点等理论均不算新颖,但提供的信息仍有些参考价值。书本不厚,可以轻松阅读。

12. Build for Tomorrow - Jason Feifer

build-for-tomorrow.jpg

豆瓣 | 自我成长 | 2022年

Jason Feifer 是 Entrepreneur 杂志的首席编辑,他有个 Newletter 叫做 One Thing Better,写得挺有趣的我经常看,他还有个 Podcast 叫做 Help Wanted。这本书是 Jason 2022 年出版的一本非虚构类作品,从全球新冠大流行开始,解释了人们面对全新变化时的四个阶段:

  1. Panic 恐慌
  2. Adaptation 适应
  3. New Normal 新常态
  4. Wouldn't Go Back 回不去了

里面举了很多历史故事作为例子,很有趣,值得一读。比如说欧洲古代的时候,英国没有雨伞这种东西,虽然英国天天下雨。有一个时期英国贵族会把子弟送到欧洲大陆去学习,进行博雅教育,当时称 Grand Tour 壮游,也即现代人的 Gap Year 间隔年的前身。这些人在欧洲大陆学到了雨伞这种东西,于是回到英国之后在街上走路打伞。结果引发了民众恐慌,因为大家觉得下雨要嘛就淋湿,要嘛就坐在车里,手里举着个傻不愣登的东西做啥呢?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挺多,十分有趣。

13. Solving the Procrastination Puzzle - Timothy A. Pychyl

Solving-the-Procrastination-Puzzle.jpg

豆瓣 | 自我成长 | 2010年

Solving the Procrastination Puzzle 书如其名,因为经常拖延的人也许不太会想读一本很长的书,所以作者把这本书写得很短,分析了一些会导致拖延的心理特征。书不厚,很快翻完,对我有些收获,但不是很多。

人文社科类

1. 《时势》 - 小Lin

shishi.jpg

豆瓣 | 经济学科普 | 2023年

B站Up主"小Lin说"今年底刚出版的一本书。小Lin说是一位知识区Up主,发布的视频经常点评各种财经时事,分析各个国家的经济大事等等,风格风趣幽默,很有意思。

出版这本书的原由在这期视频讲到,中信的编辑觉得小Lin说频道的内容很适合以文字为载体传播,于是他们选定几个国家的经济为主题,编写了这本书,题为《时势》。

小Lin说也在《序》中提到,这本书更着重要大家都能懂的语言,尽量客观地,平易近人地把各个国家的经济大事讲一遍。所以读者无需抱持"深入学习"的想法来读,作为闲暇科普读物还是很不错的。

我拿到这本书一个下午就翻完了,学到了一些东西,轻松有趣。

2. 《我在北京送快递》 - 胡安焉

wo-zai-bei-jing-song-kuai-di.jpg

豆瓣 | 人文 | 2023年

若以职业论,作者胡安焉是一位打过不少工,也做过自己生意的人。作者曾做过酒店服务员,在漫画社实习,在面包店当学徒,在自行车店、便利店都干过,也开过自己的服装店、小吃店,还曾跟一群摇滚青年去“流浪创作”。

最后,当然少不了赋闲在家,居家写作的时光。这本书出版的契机是作者在豆瓣发表他自己在德邦物流和在北京送快递的工作经历,被出版社编辑发现,方得付梓。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在德邦物流和后来送快递的经历,虽是作者新近发生的事件,我以为却是全书写得最好的部分。

我的书评: 枫影夜读 #186 胡安焉 – 《我在北京送快递》

3. 《金榜题名之后》 - 郑雅君

jin-bang-ti-ming-zhi-hou.jpg

豆瓣 | 社会科学 | 2023年

同样是在复旦和清华上学的学生,为什么有的人目标明确,大一(甚至高中)就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为之争取与努力,采取聪明高效的策略,达成目标。而有些人就茫然不知所措,凭直觉在大学生涯中度日?

《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是郑雅君就读于复旦大学社会科学系时的硕士研究成果。她访谈了多位来自复旦与清华的学生,针对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成长环境、大学生涯与毕业出路进行长期跟踪调研,发现在大学这个特定的场域里,学生们的应对策略以及未来的出路选择各有不同。有的策略在这个特定场域中能获得竞争优势,有些则不然。

我的书评: 枫影夜读 #185 – 郑雅君《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

4. 《他者的消失》 - 韩炳哲

die-austreibung-des-anderen.jpg

豆瓣| 哲学 | 2016年

生活在德国的韩国哲学家韩炳哲又一社会哲思作品,他2015年出版的首部作品《倦怠社会》就受到热议,本作是讨论当代社会同质化的现象,分析该现象背后产生的原因,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行文依然很韩炳哲,翻译成中文阅读起来有些难度。

5. 《容忍与自由》 - 胡适

rong-ren-yu-zi-you.jpg

豆瓣 | 人文 | 2015年

武汉出版社 2015 年编的的胡适文集,包括《容忍与自由》、《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等经典文章,现在读来很有意思。

6. 《邻人之妻》 - 盖伊·特立斯

thy-neighbors-wife.jpg

豆瓣 | 人文 | 2018年

《邻人之妻》是Gay Talese于1980年出版的,针对60-70年代美国性解放运动的研究。通过参与-观察的方式写成。

与书名容易造成的印象不同,这是一部社会纪实文学,而不是色情小说。对我来说,读完颇具意义的地方在于,认识到美国开放的60年代,make love not war的时代原来给这个世界带来如此巨变。同时也一反此前对“美国文化向来开放”的刻板印象,实际上美国在那个时代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保守得很。

7. 《始于极限》 - 上野千鹤子/铃木凉美

shi-yu-ji-xian.jpg

豆瓣 | 人文 | 2022年

这本书是铃木凉美与上野千鹤子的书信来往,每回书信讨论一个不同的主题。铃木凉美曾是一位AV女优,她的父母分别是法政大学名誉教授铃木晶和翻译家灰岛佳里,她本人于2008年以AV女优为题完成硕士论文研究,获得东京大学硕士学位,她的学士学位则是在庆应义塾大学获得,均是名校。

上野千鹤子名气更是响亮,毕业于京都大学,任东京大学社会学教授,是日本著名的研究女性解放理论的女性主义者。

这本《始于极限》也经常被摆放在书店显眼的位置,但我个人却因为对"女性主义"的刻板印象望而却步。再加上听说上野千鹤子的名字还是因为之前那个"北大女生采访事件",只知道她是一位"女性主义者",仅此而已。再叠加铃木凉美的"前AV女优"标签,这本书可谓buff叠满,也充分体现了标签(label)的危害。

标签可以让人更快速过滤关键信息,但也可以让更多重要的信息消失掉。当我读完本书的第一封信,我就已经知道本书远远超出刻板印象的"女权"的程度。铃木凉美在书信中以谦卑的后辈的姿态,提出了针对不同主题的讨论,而上野千鹤子的回信总是那么坚定与一针见血,令人佩服。

第一封信开始铃木凉美就直言不讳自己的"前AV女优"身份,以及该标签带来的名气与负面影响。上野千鹤子的回信指出:

“但也有你这样的年轻女性,明明不受经济条件所迫,却出于好奇、叛逆、挑战或自虐情结进入了那样的世界。你们很清楚性市场的性别不对称,还想反过来利用这一机制。男人当然会对这样的女人感兴趣。为什么?因为“女性的能动性”能为他们免责,而且在充满金钱和欲望的权力游戏中,你们也是更值得追逐的猎物。”

“阅读你的文字时,我不由得想,如果你说的是“我学到了人的极限”,而不是“我学到了人的愚蠢”,那该有多好。人人都有极限,但在达到极限之前,你无法品尝到它的滋味。唯有拼到极限的人,才能真正从骨子里感受到它。”

可以说字字珠玑,上野千鹤子老师无论学识还是文风,均令人惊叹,从此路人转粉。

8. 《东京八平米》 - 吉井忍

dong-jing-ba-ping-mi.jpg

豆瓣 | 人文 | 2023年

一个周末午后,想和我太太去河边虚度光阴,比如低头看鱼,比如把书本放在草地上,打开,浪费它们好看的阴影(注1)。于是我带上了一本白色封面的小书,吉井忍写的《东京八平米》。

那天我在留灯书店见到这本书时,不知道怎么就被它吸引住了,后来证明买下它真是太好了。这本书的文风跟封面设计一样简洁朴素,纸张摸起来很舒服,也没有多余的狗皮腰封,而且非常轻松好读。。最近读投资理财的书比较多,所以跟伯顿·马尔基尔笔下动荡的金融市场,还有Winnie夫妇财务自由的环球穷游相比起来,吉井忍“蜗居”在东京八平米的小房子,似乎更贴近尘世一些。

我的书评: 枫影夜读 #183 吉井忍 – 《东京八平米》

9. Life after Capitalism - George Gilder

life-after-capitalism.jpg

豆瓣 | 人文 | 2023年

这本书是 George Gilder 今年的新书,想法比较有趣,比较反常规,这也是我个人对这本书最感兴趣的一点。全书围绕作者提出的四个"Key Truths"展开:

  1. Wealth is knowledge. 财富是知识,指出财富并不是物质,而是人类的知识。作者举的例子是一辆跑车,组成它的物质本身具备一定价值,但如果它被撞坏了,那它只是一堆废铁。
  2. Growth is learning. 增长是学习,举的例子是摩尔定律。通过技术的学习带来新的增长。
  3. Information is surprise. 信息是惊喜/意外,也即无法预料的部分。我以为作者想说的是真正有用的信息是来自无法预料的部分。
  4. Money is time. 金钱是时间,作者提出时间价格(time-price)的概念,把产出用时间来度量。有点像真正的财富自由是能自由掌控自己的个人时间的放大版。

总的来说,这本书提出的观点蛮有趣的,我比较喜欢本书的前半部分,后面就越读越无趣了。

10. 《战后日本经济史》 - 野口悠纪雄

fyyd-188-book-cover.jpg

豆瓣 | 历史 | 2018年

日本80年代曾一度经济强大到“世界第一”,1989年三菱地所公司一举买下纽约市中心洛克菲勒中心14栋大楼。那时的日本甚至影响美国科幻小说,经典赛博朋克科幻均有日本的身影(《神经漫游者》、《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等),但此后泡沫破裂,日本一蹶不振,陷入长时间的经济停滞,再难重现当日之奇迹。

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日本在战后迅速恢复并一路高歌猛进的原因是什么?又是什么事件导致80年代末的泡沫破裂的?

我的书评: 枫影夜读 #188 野口悠纪雄——《战后日本经济史》

11. 《日本第一》 - 傅高义

number-one-japan.jpg

豆瓣 | 历史 | 1979年

读完《邓小平时代》之后对作者傅高义(Ezra Vogel)产生了兴趣,知道他曾经写过《日本第一》,而近来全球经济发展停滞之景颇有当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之后的境况,于是读了本书。

傅高义出版这本书是在1979年,当时日本已经连续创造经济奇迹多年,到1990前后达到巅峰然后破裂。整个80年代,对日本经济奇迹感到威胁最大的是美国。不仅政策上跟日本打贸易战,国内民众也对日本的强大感到恐惧,甚至诞生了"赛博朋克"分支的科幻小说,里面的末日城市背景就是以日本东京为蓝图。

这本书分析了日本战后所面临的各项挑战,在重重困难之下,如何通过学习美国,引入外资等方式,从知识、政府、政治、大企业、基础教育、福利、犯罪控制等多个方面分析日本社会的进步之处,最后指出日本社会值得被西方学习的地方。

当然在日本经济陷入"失去的三十年"的今天读来,全面赞扬肯定不够全面。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好"的政策与方法论,所以今日读此书,我们更能透过"后见之明"的眼镜,去看到日本当年的"好"与"坏"吧。

投资理财类

1. 《投资第1课》 - 孟岩

tou-zi-di-yi-ke.jpg

豆瓣 | 投资 | 2023年

孟岩今年出版的新书,内容脱胎于他与张潇雨在《有知有行》的同名栏目。《有知有行·投资第一课》我在博客和播客中也多次推荐过,是非常好的投资科普读物。

学习了这些基础知识以后我才慢慢开始阅读其他投资理财经典读物的,所以读者朋友如果对个人理财有兴趣的话,非常推荐阅读本书作为入门。

2. 《不落俗套的成功》 - 大卫·F·斯文森

unconvetional-success.jpg

豆瓣 | 投资 | 2005年

美国投资人大卫·F·斯文森(David F. Swensen)的著作,他曾经任耶鲁大学首席投资官,帮助耶鲁大学管理他们的捐赠基金,以资产配置的方式获得不错的效果。

我读这本书的初衷就是为了了解资产配置的理念,什么是资产大类,什么是资产再平衡等等,书中有非常不错的讲解,是投资理财的必备读物。

3. 《不上班也有錢》 - 曾琬鈴

bu-shang-ban-ye-you-qian.jpg

豆瓣 | 投资 | 2016年

台湾的 Winnie 和她在美国认识并结婚的丈夫一起打工攒钱,攒够了钱之后,带着小孩环游世界的故事。这本书讲述了普通打工人如何通过打工来赚钱,储蓄,手里积累到一定的财富之后,如何通过基金理财或股票分红的方式,获得稳定收益,从而实现财务自由的故事。是一本很有意思的结合自身例子的理财科普书。

4. 《工薪族财务自由说明书》 - 也小谈

gong-xin-zu-cai-wu-zi-you-shuo-ming-shu.jpg

豆瓣 | 投资 | 2020年

也谈钱的作品,作者是一位住在德国的工程师,希望通过打工努力存钱,投资,达到财务自由。目前也谈钱已经辞职自由了,感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关注他的微信,经常更新自己的状态。

5. 《傻瓜式投资》 - 飞泥翱空

sha-gua-shi-tou-zi.jpg

豆瓣 | 投资 | 2016年

读《工薪族财务自由说明书》时读到的雪球"飞泥翱空"写的50:50傻瓜式投资法则。

简单来说就是 50% 现金,50% 股票,一直维持这样的比例。这样当牛市来的时候,股票会超过50%,于是为了维持比例我们就得卖出股票换成现金,反之亦然。这样就实现了被动的高抛低吸。

可以作为科普读物阅读。

6. 《持續買進》 - Nick Maggiulli

Just-keep-buying.jpg

豆瓣 | 投资 | 2022年

Nick Maggiulli 是 Ritholtz Wealth Management 投资管理公司的COO,这本书是他 2022 年出版的关于个人储蓄与投资的书,繁体版译为《持續買進》。

书中提到的大部分理财知识跟其他投资经典理念相通,不过多了储蓄的部分,这部分在设定预算,提高储蓄率相关的书比如《不上班也有錢》也会提到。文风比较平易近人,写的内容也不深奥,比较好读。

1. 《岩田先生》 - HOBO日刊ITOI新闻(编)

yan-tian-xian-sheng.jpg

豆瓣 | 人物传记 | 2021年

我是从Switch才第一次真正成为任天堂的玩家,小时候的Gameboy,N64和后来的3DS我那会是无缘接触的。 Switch刚开始宣发的时候我也以为这个性能不佳的机器不会怎样。结果首发在日本自己背了回来,还在旅途时就忍不住在温泉旅馆中玩起了《塞尔达》并为之沉迷。 如今回想起来,Switch和之前种种任天堂机型的创新与突破,都与其社长岩田聪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书不是人物传记,只是记录岩田聪过去说过的只言片语,和刊登过的采访文章。从这些文字中我感受到了岩田聪的为人,他对游戏的热爱,他的特别的魅力。任天堂之所以为任天堂,岩田聪与宫本茂是灵魂。 愿社长在天堂安好,他那么希望给所有人带来HAPPY,想必他此刻也很安详吧。

2. 《蒂姆·库克传》 - 利恩德·卡尼

tim-cook.jpg

豆瓣 | 人物传记 | 2019年

这本书的原标题是 Tim Cook:The Genius Who Took Apple to the Next Level,与其说是苹果现任 CEO Tim Cook 的传记,还不如说是乔布斯以后,Tim 如何顶住压力扛下苹果这艘大船,并一路高歌猛进的故事。

不过阅读本书还是获得了很多平时新闻少见的信息,比如 Tim 的童年生活,加入苹果之前在其他公司做供应链改造的经验,加入苹果后如何把他过去的优势在苹果充分发挥,使得苹果的供应链获得脱胎换骨的蜕变,以及为什么后来苹果要坚持环保主题,还要主动表态支持 LGBT 等公共议题等动作,均来自 Tim 这位领导者本身的导向。

这本书本身写得一般,但确实还是有一些信息量的,希望了解更多 Tim Cook 生平的读者可以读读看。

3. 《電玩遊戲進化史》 - 爱德华·罗斯

gamish.jpg

豆瓣 | 游戏 | 2020年

很轻松的一本漫画书,买来很快翻完了,适合游戏玩家,尤其是从小就玩PC或主机游戏的玩家。轻松好读,可视为休闲读物。

4. 《村上T》 - 村上春树

cun-shang-t.jpg

豆瓣 | 其他 | 2020年

村上春树除了收集唱片,爱喝酒,还收集T恤。

这本书是村上把他收藏的T恤中有意思的拿出来一件件解释买它时的故事。轻松好读,可作为休闲读物。

5. 《世界鋼筆圖鑑》 - 《万年筆の図鑑》編輯部

fountain-pen.jpg

豆瓣 | 其他 | 2016年

喜欢钢笔的人应该都听说过有一本介绍钢笔的圣经 Fountain Pens of The World,这本书出版于 1995 年,所谓"钢笔五大"就从这本书来的。

我挺喜欢钢笔的,买了不少逼,仰慕五大(龙鸟犀水派)已久,到今年也买到了其中的万宝龙大班 149 和百利金 M800。《世界鋼筆圖鑑》这本虽然不是圣经本体

6. 《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 - 兰道尔·门罗

what-if.jpg

豆瓣 | 其他 | 2014年

Randall Munroe的 What If? 系列去年底出了第二部,满受网友欢迎,于是我也买来读了。基本上是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进行科学推理后给出的"可能的答案",原文标题是 What If?: Serious Scientific Answers to Absurd Hypothetical Questions

比如说: "如果地球上所有人都拿着激光笔同时照向月亮,月亮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吗?"

作者一本正经地计算了"所有人集中到能看到月亮的地方"的可行性,地月距离,激光笔最大功率等等,然后逐步进行"不可能"的升级,最后给你一个结论。全书基本上就是根据这些天马行空的提问进行科学推理的回答。

是挺有趣的,不过我个人没有对这种类型特别感兴趣,所以,喜欢这种类型的读者应该读起来会更开心。

1. 《高敏感是种天赋》 - 伊尔斯·桑德

highly-sensitive-people-in-a-unsensitive-world.jpg

豆瓣 | 心理学 | 2016年

原标题是 Highly Sensitive People in an Insensitive World: How to Create a Happy Life,直译为《高敏感人群在一个不敏感的世界:如何创造一个快乐的人生》

从英文标题可以看出,这本书所要讲的内容与简体译名《高敏感是种天赋》所暗示的"高敏感也有好的地方"其实并不完全匹配,英文原作更像是解释为何人群会有高敏感倾向与高复原倾向,以及现代社会并不鼓励高敏感处理方式,那么高敏感人群应该如何应对。

最近互联网流行用I人E人来开玩笑,其实就是说的"内向"和"外向"。这种说法可以在我们不太了解自己的时候辅助自我分析,但它不是一种标签。所谓内向外向不过是一个图谱的两端,我们可以大部分时候靠近其中一端,但有时候又靠近另一端。如果把这两端连起来作为一个横轴坐标,那么它还能有一个垂直的纵轴坐标。本书介绍的"高敏感"与"高康复"就是可以同时出现在"内向"和"外向"人格之上的。

世界很大,人类多种多样,除了这两个轴,还可以有第三个轴,第三亿个轴。每个人共享了一部分相似的特点,却又各不相同,这才是我们所在的世界。

这本书写得比较浅,如果没有了解过"高敏感"这个概念的小伙伴可以阅读。但如果清楚这个概念,则本书欠缺可深入理解的内容,故此作三星⭐️⭐️⭐️评价。

2. 《钝感力》 - 渡边淳一

dun-gan-li.jpg

豆瓣

我在书店等人的时候随手翻完的一本书,完全不值得一读,两星评价⭐️⭐️。放在这里以供小伙伴们避雷。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