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11家VC一起投,“华为天才少年”悄悄融了第五轮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lieyunpro.com/archives/491126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11家VC一起投,“华为天才少年”悄悄融了第五轮
阅读时间大约9分钟(3402字)

23小时前 11家VC一起投,“华为天才少年”悄悄融了第五轮

来源:智元机器人
第六轮融资正在路上。

来源:猎云精选;文/孙媛

12月第一天,投资圈罕见“团购”再次上演。

根据天眼查最新信息,智元机器人(AgiBOT,简称:智元)于12月1日完成了A+++轮融资,投资方为蓝驰创投、中科创星、鼎晖投资、长飞基金、C资本、高瓴创投、立景创新、三花控股集团、基石资本、临港新片区基金及银杏谷资本,共计11家VC在此轮进场。

其中,高瓴创投、鼎晖投资、临港新片区基金三家机构都是加注,高瓴更是1年投了3次,直接以高瓴资本跟高瓴创投分别持股4.1127%,位列第一大机构股东。

根据融资历程来看,智元机器人自今年2月成立以来,已陆续完成天使轮到A+++轮共计5轮融资,光是 “A轮plus”就融了3次。

140933e2e845.jpeg
来源:天眼查截图

事实上,早在9月,接近此轮融资的Jerry就透露,智元机器人已完成新一轮融资,正在等待交割中,并表示,这一轮融资于智元来说属于超募,投资方甚至很难投进去,形成大家抢着要“随份子”的情况。

“因为项目方都会选择钱的属性,不会所有钱都要,更不要说如此火的项目”。

就估值来说,据Jerry所知,涨得非常快,但是因为估值基数已经很大所以涨幅并不算高,相对此前估值并没有翻倍,新一轮融资正在路上,可谓非常“抢手”。

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华为天才少年”一年融5轮

要说智元会为什么能在投资圈掀起一年融5轮的盛况,还得从其联合创始人——人称“稚晖君”、“野生钢铁侠”的彭志辉说起。

1993年于江西安吉出生的稚晖君,在电子科技大学求学期间就通过视频记录下自己的动手能力。而这,也见证了他一步步收获科技圈知名KOL、B站百大UP、“野生钢铁侠”、华为“天才少年”等光环的旅程。

大学毕业后,稚晖君先是进入OPPO研究院AI实验室担任算法工程师,差不多干了两年。然后便顶着“天才少年”的名号于2020年11月进入华为,拿的年薪是三个档位中最高的201万元,他的对外公开Title是华为昇腾AI边缘计算专家。

在华为,稚晖君差不多也是干了两年。2022年12月,他发文称,在华为的几年非常开心,永远都会视自己为华为的一员,但“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所以他要去追求自己热爱和梦想的事业了。

于是乎今年2月,稚晖君以联合创办寓意“智能的人形机器人”的智元,将事业落子在了2023年风口上的具身智能。

事实上,机器人从上个世纪40年代到本世纪20年代,经历过四个阶段,目前处于智慧化的阶段。

一年前,李飞飞在美国文理学会会刊上撰文,指出计算机视觉发展的三个方向,给了机器人具身智能的想象,而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更是给了一个批量性生产人形机器人的可能。

在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喊道“ AI下一个浪潮就将是具身智能”,创投圈在爆火的ChatGPT下给智能具化,以人形机器人的形态作为一大解法。

而有着稚晖君做联创兼CTO的智元,直接把AI大模型跟人形机器人“捆绑”,以具身智能面世,可谓直接迎“风”而上,迎来了一级市场的热烈追捧。

3月,高瓴创投便携手奇绩创坛抛来橄榄枝;随后4月更是直接月初跟月底各融一次,新增BV百度风投、经纬创投、鼎晖投资、高榕资本等为股东。不仅如此,智元机器人还吸引到上海焕新一期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司南园科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地方国资入股。

该轮融资过后,有消息称智元机器人市场估值达十几亿美元,这意味着不到半年就直接跻身十亿美金“独角兽”行列。融资消息爆出之前,稚晖君4月份在B站上传了新设计的轮足机器人-neZHa(哪吒)视频。

再从8月,比亚迪、沃赋创投、蓝驰创投前来助阵,到现如今11家VC一起团购,1年融5轮、半年成为独角兽的记录可以说是具身智能乃至创投圈的现象级事件。

当然,如此融资“狂飙”也是有稚晖君的真功夫做支撑。

成立近半年,智元具身智能机器人“远征A1”就迈着稳健的步伐登上发布会舞台正式亮相:高175cm、体重55kg、最高步速可达7km/h、全身49个自由度、整机承重80kg、单臂最大负载5kg,不仅在形态上与人类相似,更在双足行走、智能任务、人机互动等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能力。

现场,稚晖君更是介绍了智元自研的一系列核心组件及其技术指标:重量仅为1.6KG的核心关节电机PowerFlow、拥有12个主动自由度和5个被动自由度的灵巧手SkillHand、自研的一套机器人运行时中间件系统AgiROS等。

除了硬件上的瓶颈突破外,百亿级参数的语言任务模型WorkGPT大模型及具身智脑EI-Brain更是成为智元的超级加分项。

前者充分应用了语言和图像大模型庞大的先验知识库和强大的通识理解能力,并实现了复杂的语义多级推理能力,也就是所谓的“思维链”;而后者基于任务数据反馈,具备在机器人任务执行过程中不断自我学习强化的能力。

简而言之,就是各路玩家还在比拼身体的时候,智元半年的时间,把大脑跟身体就一块儿做了,甚至还做得不错。

稚晖君更是表示,计划将整个机器人硬件成本控制在20万元以内,并在明年快速切入商业化落地,首先应用于工业智造领域,随后逐步走向家庭,协助工人、科研人员和家庭成员完成各种任务。

寻找心中白月光,“有头有脸”的VC都来投了

脑身结合的智元,可以说是关注人形机器人乃至具身智能的VC难以忽视的焦点。

对于智元,一直投资机器人的启航投资管理合伙人马建平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虽然“远征A1”还不够惊艳,但半年内就做出样机并且还有几次小的迭代,着实不易,也证明了团队综合实力强,执行力到位。

“他们的谐波一体化关节、直线推杆、无刷行星伺服、空心杯电机、关节电机PowerFlow(搭载了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和SkillHand灵巧手等很有技术含量。把人型机器人干的更像人,是智能人形机器人的终极形态也是通用的形态,这需要脑和身体齐头并进相互协作,这个方向他们带了个好头,符合第一性原理。”

但是就具身智能研发上,马建平坦言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冲进去做,投资人也不会被轻易忽悠。他认为困境首先还是在人形机器人的身体上,譬如运动性能及操控性能有限、能耗高、成本高、不经济,更需要底层技术创新。

“身体是第一步,脑子是第二步,但是第二步领先第一步很多,目前显得不协调。大模型ChatGPT等算法软件上的突破往往是跳跃式的,可是硬件上突破没那么快,这里面首先需要理论上的探索、结构及材料的创新、技术的演进、能源的突破,然后是精密的制造与集成,工程化、批量化制造也需要磨,特别是一些关键零部件还特别卡脖子,譬如伺服电机、减速器等等,没有十年二十年根本追不上。”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脑”就简单了。

他进一步表示,具身智能需要大模型,尤其是人形机器人需要多模态,LLM (大语言模型) 、VLM (视觉-语言模型) 、VNM (视觉导航模型),LLM+VLM+VNM 三个模型相互结合实现感知与推理,认知、理解与交互-- “随机应变”,但是这个方向最关键的还在于数据的抓取与训练,有些精细的数据必须和场景结合,比如手、胳膊、腿、腰身等等各个自由度上的控制。

“通用场景下的感知、控制、执行、交互应该没问题,比如特斯拉把车的智能化迁移到人形机器人身上,但是人形机器人毕竟是双足的而且要与物理世界交互与交换,这个需要结合身体去打磨。”

马建平坦言,在智能人形机器人的过程中,他也看了很多项目但却迟迟没有动手,直到后来遇到了源于吉林大学的国家级仿生实验室,院士领衔所做的月泉科技。

这个从仿生学、解剖学、材料学、力学、机电学、电子学、数学、软件等方面给马建平展示了一幅全新的人形机器人图谱,以“仿生拉压体”作为理论基础结合现有的人形机器人在伺服电机、执行器、减速器、传感器上的优点,构建了全新的骨骼、关节、肌肉、韧带,形成了独特的驱动系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让马建平带着启航投资于今年8月投入天使轮。

除了月泉仿生外,傅利叶智能也在去年软银愿景二号基金、Prosperity7 Ventures和元璟资本的4亿元D轮融资下,大步冲向人形机器人赛道,其今年面世的GR-1是电驱动的人形集成,身高1米65、55公斤,全身有40个关节,可快速行走、避障、上下坡、抗冲击干扰。

同时,在今年5月获明韵资本投资D+轮的追觅科技也在今年3月底推出了通用人形机器人和仿生四足机器狗EameOne二代。

在追觅背后,有顺为资本、小米集团、IDG资本、CPE源峰、达晨财智、云锋基金、昆仑万维等近30家机构的身影,傅利叶智能背后有近10家VC,智元机器人背后有近20家VC,可以说“有头有脸”的VC基本都来拱赛道了。

181402s4rqzc.png
来源:猎云网

对于这个现况,有投资人曾打趣说,“原来一直看不出来跑的机会,不好投资,但现在进场,如果能跑出来一家,那就是yyds。”并坦言,现在估值其实“炒”得很高,但是一直“炒”就会一直涨。

但也有VC表示,这场狂欢刚来到夜里11点,距行业见到曙光还有很长的时间。“新概念一出,大家一窝蜂上来闹腾,鱼龙混杂,这是个很high、但也至暗的时刻。做投资还是需要以合理价格去bet一个未来有高增长潜力的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赛道的玩家大部分还是在攻克身体阶段,且不少玩家跟投资人认为“脑子”自研并非当下刚需。

傅利叶智能创始人顾捷就曾表示,公司要做到人形具身的leader,具备灵巧的行动能力,但大脑会与高校或者其他AI团队就构建商业化智能AI大模型。

对此,马建平表示认同,人形机器人集成商至少目前不需要完成“脑子”,跟大厂的大模型公司合作就可以。

元璟资本投资副总裁张世璞此前也透露过,于所有玩家来说,“大脑”或“本体”,能专精做好一件,就已经具备投资价值;但最后成熟的公司一定会做好融合,有点类似Autopilot于EV的关系。

“大脑能够将复杂模态的数据与机器人的 ‘本体感受’巧妙架构对齐,同时保证身体可以稳定执行,做好其中任意一件就需要非常多的技术栈。大家早期做自己擅长的事情,然后进行商业合作,去建设整个生态,其实是更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的一种方式。”

伴随着傅利叶智能GR-1通用人形机器人开启预售,稚晖君给出智元机器人明年商业化的计划,研发+融资齐头并进之下,赛道之火已经点燃。

(Jerry为化名)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