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一个冬季测试结果引发的“诸神混战”-品玩

 5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pingwest.com/a/29094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一个冬季测试结果引发的“诸神混战”-品玩懂车帝

一个冬季测试结果引发的“诸神混战”

多家加入战局。

JimmyMa

发布于 12月12日

最近,关于2023年懂车帝冬测吵翻了天。几家车企都对测试产生了质疑,直接硬刚懂车帝。

争议的主要原因在于,车企认为导致成绩不够理想的原因,是懂车帝在测试过程中并不够科学严谨与公平。而车企拿出的证据,则是远程调取的行车数据。

先是懂车帝发布了冬测项目的相关结果。其中在极寒情况下的混动车型纯电续航达成率中,仰望U8以85.08%的纯电续航达成率位列第一,另外腾势D9 DM-i、理想L9、魏牌高山DHT PHEV、比亚迪唐DM-P等16款纯电续航达成率均不足50%,而问界M7以31.6%排名倒数第一。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余承东率先“开炮”,在10日夜间直指:“坑人的测试,误导民众!科学与严谨才是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则!”

article-body

其实在余承东发表评论之前,问界官方已经在微信公众号对这一内容进行了解释。

问界在此前的公众号推文中称,相关测试“在严寒极限及空调持续制热条件下,多次长时间开车窗、车门,严重背离用户真实使用场景”,并且提到,“经测试媒体确认,车辆在正式测试前进行了共计71分钟的空调制热,在车内温度达到24摄氏度后,又持续制热40分钟。在此过程中有十余次开关车门、车窗的操作,其中最长时间超过3分钟,大大增加了空调能耗。”

着重提到最终实现55.3公里的前提是——在车辆电量仅剩74.9%,搭载驾驶员及4个60公斤沙袋的情况下才开始测试,到电量为20.4%时增程器开始启动,实际消耗电池电量54.5%,实现冬季极端天气条件下纯电续航55.3公里。

问界这篇公众号的推文在12月8日发出,而余承东发布朋友圈的时间是12月10日夜间,不知道这两天是不是刚看见榜单,还是又琢磨明白了什么,让余总非常恼火,直接开刚。

随后,有着“硬刚”人设的车圈老朋友——长城汽车在12月11日上午也加入了战局。

12月11日上午,长城汽车官方发布称要在12月14日举办“懂车帝冬测标准质疑沟通会”,沟通会内容也直指测试标准。

长城汽车表示,将就新能源冬测的科学公正标准、纯电续航测试的车辆整备标准、爬坡角度测试的车辆电量标准和爬坡距离测试的车辆制动标准这四个议题展开讨论。

article-body

随后长城汽车又发布了一份更详细的声明,长城称也“调取了参与测车型的后台数据进行确认”,发现结果异常,又列出了包括纯电续航测试、亏电油耗测试和爬坡测试部分的主要三项结果异常解释。

首先长城汽车认同了在做纯电续航测试前,同样需要1小时左右的整备时间,但“整备期间不上高压电”,消耗电能极小。

而本次懂车帝测试是开启高压、开启空调进行整备,时长60-72分钟不等,同时各车型还有十多次开关门、开关车窗操作,部分车型存在开启座椅加热情况,以上操作均影响测试前的电耗。

article-body

长城汽车也主要针对“蓝山爬坡”能力的问题进行了回应。“长城汽车则通过后台数据还原发现爬坡测试时,蓝山测试车辆剩余电量为23%,影响电池输出功率,导致未能发挥出真实的爬坡能力。”

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也在11日下午发布微博加入战局,质疑懂车帝测评结果。

杨学良直接表示:“我同样认为测评过程不科学、不严谨,结论不令人信服。”

article-body

战况到如此,车圈里华为、长城和吉利都已加入“围剿懂车帝”之战。

不过懂车帝也在12月11日晚间进行了回应:冬测所有项目使用统一测试标准,符合用户冬季极寒环境用车场景,不存在区别对待,并且邀请媒体与车企共同赴现场观看测试,并全程直播。

首先,这场“混战”之所以能打得势均力敌,其实与车企近年来在宣传上的发展,脱不开干系。

近年来,车企在宣传上越来越强势,声量越来越大。有人认为开启这一时代的先驱者是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也有人认为在国内,有“微博之王”称号的李想带动了车企们的自我发声。但事实上,车企在宣传上越来越强势,其实只是时代发展中的一种必然结果,无论马斯克还是李想,更多的只是这种必然结果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而非造就这种结果的人。

article-body

造就这种结果的,一方面是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发展,让每个人是受众的同时,又有机会成为“发声者”。这是车企能够更有效、更有力发声的基础。特别是在“互联网造车”时代下,以蔚小理为代表的互联网人开始下场造车,让这些本就熟悉互联网与流量玩法的人,更把整个车圈推向互联网营销时代。

另外,随着车联网技术的进步,现在每台车上的每一个精细数据,车企都可远程获取,掌握数据主动权,意味着车企就能在不少事件中掌握主动与先机。

例如,此前一辆车出现事故,车企也无法在第一时间了解更多细节,更不可能妄下结论。因此在宣传上很难压制住对车辆的不利言论,但现在不同,车企第一时间能调取车辆相关数据并向大众作出解释,可以对引发的舆论进行快速解读。

在此背景下,车企都希望能够掌握发声者、成为发声者。所以最后,对于一款新车在不同渠道的评价也趋于分化。

例如,前段时间华为和小鹏之间的AEB技术之战,懂车帝也做了测试,让消费市场一度陌生的智驾技术走入普通人的视野,激发了人们对于技术路线的讨论。

12月12日下午截至发稿前,本以为“诸神之战”已经暂告一段落。“小米公司发言人”微博又发文称,近日,余承东先生无端针对我司龙骨转轴技术发布不实言论,与事实严重不符。

文章中特别提到——我们请余承东先生遵循“科学与严谨”的基本规则,请勿再抹黑同行、误导公众。小米公司称,龙骨转轴是小米集团自研的全新一代折叠转轴......

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也转发了相关微博,并配文:还是要遵循“科学与严谨”的基本规则。这场“混战”应该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