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击鼓传花终破灭!白酒,下一个金融茶?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www.investorscn.com/2023/12/13/112468/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击鼓传花终破灭!白酒,下一个金融茶?



2023-12-13 17:00:44   来源:  作者: 

一夜之间,价格崩盘,涉事人员损失惨重!

金融茶崩盘,接盘者欲哭无泪

这几天,“广州芳村金融茶崩盘”刷屏网络,一场茶叶炒作的大戏就此落幕。

广州芳村,全国著名的茶叶集散地,据称普洱茶成交量占全国80%。大量商铺云集于此,芳村号称“茶叶华尔街”。

美国华尔街是搞金融的,广州芳村也搞起了茶叶金融、茶叶“期货”。

像普洱茶、黑茶这些茶叶,在产出之后,储藏时间越长味道越醇香柔和,泡出来的茶水口感也越好,所以陈茶价格会更贵。

一般来说,每年涨价10%算是合理的。不过在芳村,这个路数就变了,当地茶商以一定价格买进一定数量的茶叶,并在微信群里承诺,一个月后以高出买入价格的20%回收。

持有一个月就赚20%,如此高的收益率堪称天上掉馅饼。这明显是击鼓传花的炒作,十分的不靠谱,但依然有很多人趋之若鹜。

庄家在放风高价回收之后,会找人当托。托跟庄家配合,托高价买入,庄家表演高价回收游戏。

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别人相信,这是一场可以持续玩下去的游戏,参与其中必能爆赚!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信了。当庄家在短短两个多月内把每提(茶叶交易单位,每片重357克,每提7片)茶叶从3万炒到7万之后,已经被泡沫冲昏头脑的接盘者冲进去高位接盘,没想到庄家不回收了!

于是这种接盘游戏迅速崩盘,茶叶从每提5万多迅速跌到两三千,接盘者损失惨重!据说500名茶商损失了几亿元。

图片

更令人惊讶的是,广州芳村的金融茶大玩家陈世鸿居然是个00后潮汕小伙,他是广州市昌世茶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世鸿并非昌世茶的法人代表,也不是股东,但他是公开露面代表昌世茶的人物,至于陈世鸿有没有背后老板,那就有待继续挖掘了。

图片

在传出“芳村金融茶崩盘”之后,陈世鸿回应称:“事件自始至终不存在违法行为,纯属生意,公司没有任何人承诺任何回购价格,所有买卖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这个局做的非常高明,规避了很多法律风险。比如,刚推出来某款茶叶的时候,“庄家”是书面承诺一个月后加价回购的。

在几轮炒作之后,茶叶的起步价格更高了。但这时,“庄家”换了新的茶叶品种,也不再提供书面回购承诺,高价接盘者此时就成了冤大头了,想去告“庄家”都没有法律依据。

广州芳村金融茶事件,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几百年前的荷兰郁金香泡沫。无论是茶叶还是郁金香,都是非常普通的农作物、植物。它们被翻了无数倍的爆炒,这显然极为离谱,最终接盘者是可怜的,但如果不贪心,也不会有被坑。

资本围猎白酒,产能盲目扩张?

国内A股没有茶叶类上市公司,在中国资本市场上,这几年被资本炒的最厉害的或许就是白酒了。

经历了2019-2020年的白酒股大牛市之后,贵州茅台彻底封神,茅台镇似乎成了资本们淘金、围猎的乐园,当地的小酒厂、小酒作坊们被上市公司各种收购,一些主营业务跟白酒八竿子打不着的上市公司,纷纷化身白酒概念股,上演了一出出“股价沾白酒大涨,资本高位套现”的游戏。

白酒行业,似乎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各大酒企纷纷推出扩产计划,比如:

2022年7月,泸州老窖发布公告,子公司拟投资约47.83亿元实施智能酿造技改项目,建成后产能规模为年产基酒8万吨、基酒储存能力10.4万吨。要知道,2021年泸州老窖产能才17万吨,这是相当于扩大50%的产能。

2022年11月,五粮液宣布,公司酿酒产能将提升至20万吨,计划投资48.61亿元用于公司10万吨生态酿酒项目(二期)建设,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5栋酿酒车间、8栋收酒房及相关配套设施。

2022年底,贵州茅台拟耗资155.16亿元投建茅台酒技术改造项目,建成后可新增茅台酒实际产能约1.98万吨/年,储酒能力约8.47万吨。

2023年10月30日,五粮液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说,公司近年来及未来3-5年,陆续有投资扩产能及配套设施的计划,有比较大的资本支出计划。

2023年11月,迎驾贡酒投资62亿元的数字化酿酒及副产物循环化利用项目开工。该项目预计2027年全面建成,投产后可年新增4万吨原酒产能,20万吨储酒能力。2022年,迎驾贡酒营收55.05亿元,花62亿扩产,全年营收都不够。

在白酒企业纷纷大规模扩产的同时,白酒销量已经连续6、7年下滑了,年轻人对白酒越来越不待见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产能大幅扩张叠加销量下滑,遇到的结局肯定是产能过剩、库存挤压,这是放到哪都成立的最基本经济学逻辑。

可能是国内白酒企业都觉得自己品牌高端,都觉得过去每年20%以上的业绩增速能持续无数年,都觉得就算行业下滑自己也能逆势增长吧,于是纷纷扩产,但他们终究抗不过经济规律。

这几天,随着泸州老窖对经销商结算价的下调,其股价出现大幅下跌。12月11日早盘,泸州老窖开盘一度暴跌近8%,收盘下跌超过4%,12月13日,其股价再度大跌5.51%。

图片

白酒股一般有齐涨齐跌的共性。12月13日,贵州茅台下跌近3%;五粮液大跌近4%;舍得酒业下跌4.35%,创出两年多以来的新低;洋河股份下跌超过3.5%,逼近三年多以来的新低。

跟历史最高价相比,舍得酒业下跌超过66%,五粮液下跌61%以上,洋河股份下跌近58%,泸州老窖下跌45%,贵州茅台也下跌了34%以上。

图片

目前,股价距离历史最高价相差不太大的有古井贡酒、今世缘、迎驾贡酒这些二三线白酒公司,其中古井贡酒和迎驾贡酒都是安徽酒企。

图片

结束语

一提到产能过剩,很多人总是先想到钢铁煤炭,再想到光伏、锂电池,似乎想起白酒的很少。

事实上,随着酒企们的大规模扩产,叠加白酒销量的下滑,行业产能过剩的严重程度应该被意识到了。

飞天茅台似乎也不是一瓶难求,其在某多多上一瓶2500多的价格,比之前动辄3000相比已经跌了不少。

飞天茅台这种最坚挺的都跌了不少,那么其他品牌,是不是更要跌了?

拿白酒跟芳村的金融茶相比或许不太准确,但其都有大量投机资金炒作把价格不断推高的因素。

传统行业被爆炒一次,后面往往是长时间的下跌,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

</div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