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5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einverne.github.io/post/2023/11/adler-courage.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怎么知道的这一本书

其实这本书的名字早就已经知道了,但是最近女朋友听完 [[沈易斐]] 教授的播客之后说想看看,那就约定一起看。

  • 岸见一郎,哲学家,1956 年生于京都,居住于京都,1989 年开始研究阿德勒心理学,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心理咨询师。
  • 古贺史健,自由作家,1973 年出生,以对话创作(问答体裁)见长。
  • 渠海霞,1981 年出生,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现任教于山东省聊城大学。

[[阿德勒]] 出生于 1870 年,虽然是个「古人」,但是其思想却非常现代,孕育了非常多现代心理咨询流派的思想种子。

  • 认为「发生什么事不重要,我们怎么看待这些事情才重要」的认知流派
  • 关注人潜能和价值的人本主义学派
  • 把爱、胜任感和控制感作为人类基本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

阿德勒的重要思想

  • 对自我的解放
  • 挣脱来自过去的束缚, 精神分析创始人 [[弗洛伊德]] 开始,心理学家相信人是过去,尤其是童年经历的产物,经历变成了潜意识,决定人生。但是阿德勒说,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我们怎么看待过去,我们对于过去的看法是会变化的 [[蝙蝠侠]]
  • 挣脱人际关系的束缚,心理困扰来自社会和他人的期待和评价,人们以「爱」之名,行使支配和控制。阿德勒眼中,理想的人际关系大概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
  • 挣脱来自未来的束缚,很多人的目标远大,不满足当下的人生,把现在贬低成实现未来的工具。强调当下的意义,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在我们挣脱之后,阿德勒把全部的人生责任和选择的权力交给了自己。我们之所以裹足不前是因为我们自己怨天尤人,责怪父母,责怪社会。正如书名《被讨厌的勇气》,承担这种自由和责任,需要的是无畏的勇气。勇气也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字,是我们人生问题的答案。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 人都可以改变
    • 改变的第一步就是理解
    • 你的「不幸」都是自己的「选择」
    • 希腊语中,「善」一词并不包含道德含义,仅仅只有「有好处」一层含义,另一方面,「恶」也有「无好处」的意义。
  • 某人如何看「世界」,如何看「自己」,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狭义上,可以理解为「性格」,广义上也包含了世界观和人生观。
  • 想要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和不变带来的「不满」,很多人会选择留在现在
  • 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只不过是缺乏「勇气」,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 之所以无法改变正是因为我自己不断下定「不要改变」的决心。缺乏选择新的生活方式的勇气,也就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怎么样才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呢?

  • 有摒弃当前生活方式的决心
  • 要改变对世界或自己的看法(生活方式)就必须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 阿德勒的目的论说的是,「无论 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自己。

怎么阐释「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 接受「现在的自己」,鼓励 —- 树立起向前迈进的勇气
  • 承认在人际关系中会受到伤害
  • 之所以感觉孤独,并不是因为只有你自己一个人,感觉自己被周围的他人,社会和共同体所疏远才会孤独
  • 人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 困扰我们自卑感的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 德语中「自卑感」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语,价值也依托于社会,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人,那么纸币,黄金都没有任何价值
  • 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
  • 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 自卑情节,原本表示的就是一种复杂而反常的心理状态。自卑情节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比如「我因为学历低就无法成功」,「我长得不漂亮就无法结婚」。
  • 「外部因果律」,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重要的事情。 简单地说,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
  • 人生不是和他人的比赛
  • 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
    • [[Naval Ravikant]] 在 [[How to Get Rich Without Getting lucky]] 中也说过,不要去追求地位的游戏。
    •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也说过不要去玩有限的地位竞争的游戏,不要去玩有胜负的游戏
    • [[芒格]] 也说过每天起来要比前一天进步一点点
  • 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
  •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他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自己的比较。
  • 不同但是[[平等]]
  • 人无高低之分

[[有限游戏]] 是一个有胜者的游戏,而 [[无限游戏]] 是一个以延续游戏为目的的游戏。

如果意识到竞争或胜负,那么势必就会产生自卑感,常常拿自己和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输给那个」的想法,而自卑情结或优越情结就会产生。

竞争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此即便不是败者,即便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处于竞争之中的人也会一刻不得安宁,不能成为败者。 而为了不成为败者,就必须一直获胜,不能相信他人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活在竞争之中,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 。

人生的三大课题

三大课题:

  • 交友课题
    • 朋友或熟人的数量没有任何价值
    • 关系的距离和深度
    • 改变自己的心理学
  • 工作课题
    • 工作上的人际关系是因为成果,这个共通目标
  • 爱的课题
    • 束缚是想要支配对方的表现,也是一种基于不信任感的想法。阿德勒说,如果要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就必须把对方当作平等的人。

阿德勒把成长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关系划分成了这三大类。三大课题统称人生课题。

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去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爱情]]

阿德勒把这种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做人生谎言 。

什么是「课题分离」

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生活,也就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离
    • 自己人生能够做好的,就是「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
  • 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入口
    • 和读书一样,如果离得太近就会什么都看不见,要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需要保持一定距离,如果太近,就无法正面对话
  • 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 对抗本能和冲动便是自由
      • [[康德]] 说得自律即自由
    •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 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
  • 幸福也来自于人际关系。
  • 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
    • 共同体感觉是指「把他人看成朋友,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

如何获得勇气:

  • 有鼓励才有勇气
  • 有价值,就有勇气,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 只要存在,就有价值

怎么解释「活在当下」

  •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 共同体感觉

    • 自我接纳,诚实地接纳自己做不到,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
    • 他者信赖,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
    • 他者贡献,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做出贡献、这就是他者贡献。
  • 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做出贡献、这就是他者贡献。
  • 他者贡献的意思不是自我牺牲。
  • 劳动并不是赚取金钱的手段,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
  • [[工作]] 的本质是他者贡献。 [[Elon Musk]],比尔盖茨 等人已经拥有了无数的金钱,但他们依然还在工作。

什么是幸福

如何获得幸福

  • 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 人生选择自由的时候,当然就可能会迷路。
  • 就像旅人依靠北极星指路一样,人生也需要引导之星,只要不迷失指针,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就可以获得幸福。即使被讨厌,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就不会迷失,做什么都可以。

谁应该看这本书

我觉得这本书任何人都可以看。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