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年2次装修,分享我的装修经验、建议与笔记(6.客餐厅)

 5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mirari.cc/posts/2023-08-29-sharing_my_home_decoration_experience_recommendations_and_notes_6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目录 #

1.全屋

2.玄关

3.厨房

4.儿童房

5.书房

6.客餐厅

7.主卧

8.卫生间

9.阳台

10.其他

客餐厅 #

精装标配的横厅,布局几乎没有变化。

梦幻帘 #

窗帘一节里已经说了梦幻帘的适用场景。

我认为窗帘的电动化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人会懒,而窗帘的智能化又属于确定性较高的应用场景。而且像客厅这个面宽的窗帘手动拉费时费力。

我只设置了一条自动化指令,就是日落时打开窗帘。关上窗帘靠人主动操作。

安装效果如下:

IMG_20220924_173301-e97bb616.jpg

https://www.xiaohongshu.com/explore/64f1a011000000001e02f5e2

飘窗 #

我的首要想法是尽量把不能拆的飘窗空间给利用起来。

想了很多方案,比如做一个岛台餐桌一体的设计。考虑到吃火锅的场景,岛台提供电源是很好的解决方案。

但是,固定式的岛台严重影响灵活性,我最终没有选择。

另一个想法就是拿飘窗当卡座,客人多时一桌可以多坐几个人。

我特地选了带包边的飘窗垫,这样坐上去时腿部可以微微朝内弯曲,相比垂直要舒服很多。

img_23-9a86aeb5.png

安装效果如下:

IMG_20220620_153406-28bee058.jpg

https://www.xiaohongshu.com/explore/64f19dac0000000020001802

沙发 #

沙发我选择的是带贵妃榻的L型沙发,是否选择电动看个人喜好,我更偏好固定的。

但是我坚决不要单人沙发。

对我个人来说,再好的单人沙发也不如直接躺床上舒服,而招待客人日常交流,也有沙发餐桌飘窗等一堆空间位置可选,玩游戏更是会嫌碍事。

单人沙发本身使用率基本为0,而且它的存在会影响动线。

沙发的材质,科技皮里挑一个喜欢的就好。

我拒绝真皮沙发,主要是对于西晒客厅来说,皮革容易冬冷夏烫,相比之下布艺的就舒适很多,当然也更不耐脏。

另外,不要茶几。这东西比单人沙发更碍事,switch玩家不允许茶几存在。

我最开始看中的是这样一款沙发:

img_24-e192389d.png

结果问了才知道,这款高贵的意大利进口沙发要卖近10万。

为了它的平替,我到处跑,要求不断打折扣,最后只希望做出类似这样的沙发腿。

南浔工厂给我做的最终效果,只能算差强人意,因为沙发腿是单独配的,位置都不统一。

IMG_20230304_131206-2ee6be18.jpg

如果客餐厅布局与我家类似,建议选择高度较低,轻巧、具有一定悬浮感的沙发。视线越通透,房间越显得敞亮。

电视柜 #

IMG_20220703_163509-3baa6406.jpg

作为收纳PTSD患者,我是整面电视柜的强烈支持者。

最好的定制柜设计,就是把柜子做成墙。柜子和墙融为一体时,房间都会感觉大了不少。

电视柜就是将柜子做成墙的一个形式。

对小户型来说,电视柜是一个绝佳的储物空间。所以注重实用的我不会考虑那些只能看而没有实用价值的岩板电视墙。

整面电视柜的反对者往往是认为这样会有压迫感。

但是如果柜子做成了墙,大家都是平面,压迫感从何而来呢?其实就是感知到了柜子的厚度。

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围着电视机做一圈柜子,电视机凹在最里面。

当人的眼睛能看到电视机上方柜子的底部时,就会意识到这是个柜子,从而产生了压迫感。

所以只要能遮住这部分视线,整体感受就会提升很多。

首先在设计电视柜时,计算好电视的尺寸,不要空出太多。有余量时,宁愿让左右多空一些,上下缝隙要尽量小。

然后就是要让电视机的表面能跟柜子齐平,我采用的是伸缩挂架。不仅能解决齐平问题,也更方便背后接线。

14年装修时我选择了NB的电视伸缩挂架,印象非常好,所以这次也选择了他家。结果发货时才发现X11的VESA孔距非常特别,是60*60的,而NB的重型支架也只有横向60纵向40。于是花了近100元的退货费,又找PDD店家加钱换成了另一个无牌售后专供款。网上搜了类似的款式,应该是一个冷门的公模。

电视伸缩挂架本身都是铁疙瘩,没什么技术门槛,一般是不会有售后问题的,真出问题了那其实是墙体的问题,所以并不需要太在意品牌。

安装仍然交给TCL的官方安装师傅。做电视柜时需要精确测量孔位与挂架的安装位置,我的师傅比较专业,安装得非常顺利。

官方售价28000元的电视配了一个350元的挂架,就是这么心大。

目前使用1年无问题。


在设计电视柜时,必须考虑到游戏主机、播放机、左右与中置音箱、低音炮如何摆放,以及供电和网络,除非你只拿电视看爱优腾。

有很多设计了整面电视柜的人,电视机以外的区域全都是封闭柜,或者只有纯摆件用的玻璃柜、没有预留走线的开放柜。这种做法有两个潜在的缺陷:

一是不利于散热,尤其是发热大的游戏主机;

二是无处摆放低音炮。低音炮的动静不小,还可能造成共振,一般情况下都建议落地摆放。如果电视柜没预留位置,就只能放到一边或者沙发旁边突兀摆着了。更极端的甚至都没留左右音箱的空间,那就只能用电视的垃圾音响了。(我认为电视就不应该卷音响,再贵的电视到头来也只能从前部出声,没法实现后环绕,都是听个响级别)

我这里是将左右音箱、中置音箱、中控台、switch以及电视盒子放到了中间的开放格,路由器、低音炮分别放到了左右两个开放格。

电视/投影 #

先推荐两个网站,用于查看电视和投影的相关参数:

智能电视选购

投影选购

我的最终选择TCL85X11。

一年下来,主要都是娃在看。爱优腾表现绝佳。玩PS4开启HDR时,火焰、阳光真可以亮到刺眼。

配合Bose650,在线点播腾讯视频的杜比影院时,环绕表现也无可挑剔。

使用ARC连接Bose650时,以前的默认桌面启动时会在小屏里获取信号源,导致Bose650误以为需要输出信号,但信源正处于ARC模式,结果屏幕会闪烁好几下。

刷上新的灵动桌面后,问题彻底解决,操作也更清晰简洁了。

缺点是有线网卡只有100M,5G无线带宽也只有不到300M,简直是硬伤,传输瓶颈导致4K 60FPS的演示片频繁卡顿,但好在平时碰不到这个码流的片子。

选电视还是投影 #

关于电视和投影的选择,前面窗帘部分提了一些。

客厅的天然属性是需要明亮环境的,这与投影有冲突。为了达到良好的投影效果,需要投入的代价很高,而实际表现可能还不如更便宜的电视。所以,我强烈建议在客厅选择电视。

卧室可以搞投影,全遮光窗帘一拉,再差的投影也能用大尺寸画面震撼你。如果床对着柜子,就可以考虑升降幕布了。

书房也可以搞投影,配合铝百叶一样有全遮光效果。但是我不推荐投影与显示器不在一个平面上,那样两者没法共用音响系统。除非你打算只用投影机自带的音响,那纯粹是听个响级别的。

一个好的视听环境必然不能忽略音响效果。

至于电视的选择,我的想法又是跟主流观点不太相符的。我认为最重要的参数是亮度。更高的亮度可以在明亮环境下有绝佳的表现,相比其他参数,亮度又是很容易明显感知到的,比如前面说的火焰和太阳。而背光分区这项miniLED和OLED较劲卷得飞起的参数,在明亮环境下可以说是几乎没有表现的机会。


国产电视有个缺点,就是标准化方面确实不如进口品牌。比如索尼电视之类都有网络接口开发文档,可以让你自己实现唤醒开机等功能接口来接入智能家居。而国产电视连HDMI CEC的兼容都不行,更别提这些了。

音响 #

我买的是万年不出新品以致于至今仍然是旗舰型号的Bose LifeStyle 650,至今使用已5年。

国行价格37000左右,美行价格23000左右。国行只有一年保,这个差价我认为划不来。相比之下我选择有实体店的淘宝商家,店保也是保,遇到问题也能找店家解决。

从性价比上来说,Bose明显不是好选择。这台所谓的旗舰不支持DTS-HD,也不支持杜比全景声,只是一套标准的5.1环绕音响。要说亮点就是配置了一台中控,支持HDMI6进1出。

选择它的原因是之前用过Bose的产品,比如C5、revolve、QC30,相比惠威、创新等其他音响品牌,只有Bose的两大特色能给我的木耳带来一耳朵的差别:

一是所谓的致宝箱技术,可以把音箱的体积做得极小,但发出的声场感受却非常巨大。第一次听C5的效果感觉非常惊艳。

二是耳机产品的主动降噪,现在这项技术是白菜价了,但Bose当初是毫无疑问的一哥地位。

LS650的卫星音箱非常小巧,放在沙发后面的存在感也很低,甚至不少客人都没注意到这东西是音箱。对我家这种横厅来说,降低沙发高度和后置音箱的体积,非常有助于获取通透的视野。

还有就是这套音响只有中置音箱和左右音箱是通过有线连接的,低音炮、后置音箱都只需要供电即可,非常适合无法走线的精装房。无线传输非常稳定,感受不到延迟,这么多年也从未出现断连、卡顿现象。

在环绕配置上,我认为从2.0、2.1提升到5.1,是巨大的质变。而7.1或者带天空声道的全景声,反而没有那么明显。现在非常流行的回音壁,最大的优势是体积小巧,布置简单,但再好的反射效果,也比不上实打实的后置音箱。

所以如果要买回音壁,也一定要选择带实体后置音箱的型号,才能更好地感受环绕效果。

无线低音炮、后置音箱也完全足够实用,没有必要追求全部有线接入。

关于声音效果,我的观点是用文字描述基本都是注了水的玄学。

什么低频深潜中频饱满高频透亮,你没法知道别人评判是基于什么标准,也没法量化这种好或坏的程度。

买音响的初心是为了享受简简单单的听的快乐,而不是满足于器材指标孰优孰劣的攀比争执。

记住,听音乐的本质是享受听的内容,听的心情,而不是音质的还原度。

买一个上万元音箱,音质必然能吊打上世纪的录音机,但听音乐的快乐和纯粹,却远比不上童年的无忧无虑。

小时候对着电视机外录的动画主题曲都能让我听得激动到浑身发抖,当我第一次将20元的书架箱换成了150元的2.1杂牌音箱时也被那低音震撼开心到合不拢嘴角,第一次听到从C5致宝箱里发出的巨大能量时也曾感叹这一个多月工资花得值。

而现在从650听到从背后传来的飞虫声,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的雷雨声,都能让耳朵被逐渐养刁了的我感受到一种怀念的激动感,这种感动是真实存在的,这个时候什么低频中频高频对我来说都是完美的,我听不出缺陷和遗憾,只不过一想到价格,这种激动就被心疼给替代了,所以650没有给我过多的震撼。

毕竟我没有别的音响作对比评测,而且我是,且乐于是一个木耳,不想对声音做一些冷冰冰干巴巴的评判,只能给出一点主观上的描述。

如果你想知道具体的声音效果,最好的做法还是去商场或者体验中心亲自感受。脑放、心情、听力、环境、文笔,从原始的声音到你看到的评测,中间的干扰项太多了,再迫真的文字也没法传到你的耳朵里。

餐桌椅 #

IMG_20220706_203058-8fba6477.jpg

看喜欢的买就行了。

我一度非常想选择透明亚克力桌腿的款式,拉满悬浮感,后来感觉造型都差点意思。最终是在南浔买家具时打包买了,家里老人挑的款式。

如果客人多,餐桌可以横过来,让飘窗坐2个人。这也是当初没选择岛台的好处了,布局仍然有灵活性。

餐椅的话我只提一个注意点——适老。

扶手椅虽然能提供额外的安全感,但起身会不方便。

所以更建议一种中庸的选择,半扶手椅。也就是提供扶手的同时,椅子前端左右还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让人可以坐在椅子上左右转动一定角度。这样会大大减少起身时的阻碍。

餐厅灯 #

精装给的灯线孔位已经固定了,为了保证餐桌的灵活性,我选择了这种可移位吊灯,价格便宜,造型也算满意。

搭配易来的灯泡,也可以以凌动方式接入米家。

IMG_20220703_164006-3bca36bb.jpg

餐边柜 #

IMG_20230304_131236-b947620a.jpg

原本的设计是顶柜做玻璃柜门,最后改成了垂直一条。

主要原因是,常见的设计方案给的玻璃柜门,样板展示的往往都是酒具。

酒具对展示角度的要求没那么高,人斜向上看时,形状大小都能看个七八分。

但是我家不喝酒,而其他适合放玻璃柜展示的东西,比如模型就不一定适合斜向上看,立式相框更是完全没法放。所以我的建议是不要出现只有顶部是玻璃柜的设计,避免展现形式单一。

轨道插座 #

开放柜区域我只留了一个插座,而没有选择现在的网红轨道插座。

我的观点是,轨道插座这种产品是纯粹的网红跟风产物,我预言过几年就会过气。

在我看来,轨道插座既不美观也不实用,价格却比普通插排贵得多,毫无性价比可言。

原本一个插排就能解决电器的使用问题,线还能走边,视线很容易隐藏。

轨道插座一装,插头电线全跑中间去了,遮都没法遮。

至于动态调节数量的能力,实际也并不是一个强需求。因为电器的数量是大体固定的,并没有那么频繁的调节需求。

相比餐边柜,岛餐一体的岛台侧面装轨道插座还算实用些,但也主要就是吃个火锅、手机充电这些非常驻电器使用,实际上换成一个小巧的三位插排也不是不行。

还有人在厨房安装轨道插座的,甚至紧挨着灶台,除非家里基本不做饭或者不做中餐(或者油烟机开挂般给力),否则住不了多久轨道上的油渍就能恶心得你不想再碰,那轨道缝隙还没法轻易清理。

下一篇:7.主卧


To Be Continue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