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微博丢掉大V马甲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7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it/5921829.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微博丢掉大V马甲

2023-10-17
0 评论 1371 浏览 7 收藏 12 分钟

近日,网传消息,微博即将实行实名制,大V的真实姓名将在一级页前端显示。实名制下,网上冲浪会有什么新变化吗?对微博生态会产生什么影响?一起来看看吧。

c02fc32a-d9ea-11ed-bd74-00163e0b5ff3.jpg

实名制的口号喊了许多年,如今看来似乎终于有了落地的可能。

在本周末,一则网传消息称,微博即将实行实名制,大V的真实姓名将在一级页前端显示。其中,10月底之前,100万粉丝的自媒体账号前台展示真实姓名;12月份,50万粉的自媒体账号前台展示真实姓名;10万粉的自媒体账号,在后台完成身份证实名认证,且在前台展示职业信息。目前仅限于时政、财经、娱乐领域。随后,微博CEO王高飞也认证了这一消息。

AbS81b8vNVAig6RExlHB.jpg

从消息透露至今的短短几天时间里,曾经量化着一个博主和微博产品本身的双重繁荣的百万粉丝数量,成了一颗定在头上的定时炸弹。于是,荒谬的一幕开始在短短的两天内频繁出现:头部博主们忙着清除粉丝抢险救灾,提前预告着可能弃号跑路的可能性;普通互联网群众吃瓜看戏,在支持与反对之间左右摇摆。

近日,微博CEO王高飞亲自下场表示,不愿意实名也有办法,第一是清粉,把粉丝删到100万以下;第二是更换领域,比如你之前热衷于讨论国际大事,现在赶紧转型美食博主还来得及,但是换领域的话得看得过去,一个月对美食的发言内容,不到50%是没法转美食领域的。

实名之下,网上冲浪会迎来海晏河清的新气象吗?这仍未可知。但不论如何都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它必将对微博的生态带来翻天覆地变化。

01 微博“掉马”那些年

如果用一个词语形容互联网世界最根本的魅力,那么最突出重围的一个词语,必然是匿名。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如果不想所有举动都被毫无遗漏地永久记载下来,曝光在每一个人的面前,那么匿名性就变成了一切的基础。

尤其是在微博这样的开放性社交平台之上,它嘈杂、喧闹,有时候难免会掺杂一些偏见和虚假,但因为匿名的属性,所有人都戴着面具,这份嘈杂和喧闹,便显得尤为可贵。人们能够从现实世界的围追堵截里抽身,短暂地沉浸在虚拟的世界之中,满足无数人的表达欲和互动欲,以实现某种仪式上的抗争。

因此,围绕微博百万大粉前台实名制度,起码有十种以上的讨论模式和观点对撞:一边是支持者拍手称快,坚信这是整治键盘侠的良方;一边是审慎者惶恐不安,担忧这不过是兔死狐悲的开端。

其实如果把时间线拉得再长一些,或许就可以发现,2017年网信办对网站提出实名制要求以来,扯掉用户“马甲”这件事,几乎每年都在微博上演。

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改革则来源于去年。以微博为首发阵地,IP属地功能上线。尽管彼时争议山呼海啸般袭来,却并没有阻挡平台落实的脚步。先是微博带上了IP属地,随后抖音、微信公众号、快手、小红书等平台都逐一跟进。如今来看,前台实名的情况大概会与其类似,微博只是一个开始。

事实上,为了应对愈发严格的实名认证机制,一种别样的匿名手段开始在网友中开始流行,比如“momo大军”。这个出现在各大社区平台,头像是一个粉色恐龙,昵称取名“momo”的群体,便是年轻群体为了避开熟人,避开人肉搜索,并以此在赛博世界里寻找认同感的手段之一。

归根结底,在赛博世界与线下生活无限融合的当下,对自由表达的需求,对逃离熟人社交的期待,始终是无法被忽视的。

但相比于IP属地的公开,前台实名认证带来的连锁反应显然更为严峻。其中一个被广泛提到的可能性是,“未来如果我看哪个人不顺眼,是否就可以给他买粉丝获取他的前台实名信息?”

这也为微博,乃至于各大社交平台留下了一个必须要正视的矛盾:实名认证带来的流量和法律风险,又要怎么平衡?

对平台而言,实名认证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社区管理的难度,提供更清晰和准确的信息来源,有助于平台更加有效地对内容进行管理。但其所留下的种种危机、隐患与失活的可能,都意味着这并非是能轻易解决的问题。

综合来看,尽管微博实名制度的实行似乎势在必行了,但其必然还需要更多的填补漏洞,平台需要在自由表达、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确立合理的边界。

当然,这并不能够一蹴而就。当越来越多人对舆论环境的恶化感到沮丧,拯救也就从危险中自发生成。而实名认证,或许只是这个漫长进程的重要一步。

但这并不妨碍,涟漪已经涤荡开去。

02 当涟漪已经涤荡开去

目前来看,微博的实名认证会先从时政、财经、娱乐率先开刀。

相比于美食、萌宠、科技等领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拥有更大的流量,且争议性相对较大。尤其是在娱乐领域,微博至今14年,几乎是吃瓜群众获取信息、讨论观点最重要的窗口,也是明星与粉丝之间沟通的桥梁。

从姚晨针砭时弊成为“微博女王”,再到文娱行业的宣发必争之地,这些年里,微博的文娱生态变得前所未有的繁荣与混乱。各种无序竞争造就了无数的媒介奇观,直至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将整个行业卷入其中。

但不论如何改变都无法否认的一点是,文娱是微博必须维护的基本盘。截至二季度末,微博月活跃用户接近6亿,同比净增1700万,日活跃用户达到2.58亿,同比净增500万。其中,很大一部分的用户基本盘,来源于文娱。微博Q2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文娱流量和用户互动量同比提升均超过20%,到了7、8月暑期档,微博文娱日均互动量更是较上半年分别增长28%和44%。

“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几乎都在这里率先发生,年轻一代的用户以及由此衍生的娱乐营销号,高举让全民喜闻乐见的挖坟铁锹,环伺在每一条与明星相关的微博下。

但另一方面,微博又无法阻止以文娱内容为代表的的宣传阵地逐渐发生转移,尤其是向着短视频转移。

根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份,抖音和快手的月人均使用时长分别为36.6小时、23.3小时,微博只有10.9个小时——甚至不及B站和小红书。当然,被短视频抢走用户注意力,几乎是所有互联网平台都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就连和抖音一母同出的今日头条也不例外。

可以预测到的是,未来随着实名化认证的落实,这种趋势必然会被进一步加剧——过往被当成行业惯性的规则一经被打破,就代表着明哲保身便成了最佳的选择。

这也就意味着,或许在实名认证后,微博必然将再一次迎来危机。毕竟,目前微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在不可预期的风险降临时,微博“自救”的手段很容易显得匮乏。

尤其是商业价值方面,品牌在微博变现的路径也远远长于抖音和快手。因此,可以看到,微博始终在努力寻找新的增长曲线。2021年12月,微博在港交所二次上市时,就在招股书中提到了包括会员服务、在线游戏、直播和社交电商等除广告营收之外的其他变现渠道,但遗憾的是,从营收占比来看,效果其实并不算得上明显。

庞大的用户体量,依旧是微博目前最重要的武器之一。

或许也正是基于此,尽管关于舆论已经炸开了锅,但微博关于实名认证的态度却稍显暧昧。根据微博CEO来去之间的说法来看,目前微博在粉丝数量、公开何种信息以及媒体属性方面,都有所摇摆。

尤其是在实名认证的范围上,“来去之间”给出的说法是,微博将会从媒体角度进行考量,即当博主拥有“媒体影响力”,那需要实名,若是普通的上网冲浪用户,不构成媒体影响力,则还沿用后台实名制度。

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另一种可能性,即在自愿选择的情况下,若博主不公开前台实名,或许将不能获得公域推荐。

UbxOzYNdqASoYhfkH94E.jpeg

最终微博究竟如何在实名认证中寻找虚拟与现实的兼容,或许还需要子弹再飞一会。而对于微博本身而言,预备动作从现在就要开始了。

作者:石榴,编辑:月见

来源公众号:新熵(ID:baoliaohui),洞察商业变量,探寻商业本质。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新熵 授权发布,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