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SHEIN 的对手到底是谁?

 7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116-20231017-37774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SHEIN 的对手到底是谁?

当中国市场开始关注的时候,SHEIN已经是一家百亿体量的“新星”。

“浪大,鱼多。”谁也不曾想到,在已经十分拥挤的全球快时尚竞技赛上,一家从中国起家的“无名之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席卷全球市场,通过极致低价、极速上新、柔性供应链等“中国本土玩法”,将一众电商大佬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就在两周前,一贯低调的SHEIN祭出成立以来最重要的一笔投资。

8月25日,SHEIN和美国品牌管理公司SPARC宣布达成战略伙伴关系,SHEIN将拥有SPARC三分之一股权,SPARC也将拥有SHEIN少量股份,形成相互持股的态势。

后者是全球知名快时尚品牌Forever 21的母公司。

这笔战略投资,意图明显,为的是SPARC集团旗下超过4200家零售店以及店中店。

一位快消行业的专家对节点表示,“SHEIN的目标不仅是拓展自身,更意在线下!”以黑马之势杀入欧美市场的SHEIN,即将打开新战场,在线上线下围猎全球时尚版图。

SHEIN的狂奔之路

当中国市场开始关注的时候,SHEIN已经是一家百亿体量的“新星”。

这家中国本土服饰公司如今的体量,已经相当于四分之三个优衣库,其上新速度一举超越了以快著称的ZARA,其估值已经达到300亿美元,与全球科技巨头推特的市值持平。但其所售卖服饰的价格,和拼多多齐平。

2022年《财富》发布“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SHEIN创始人许仰天位列其中。但这位出生于1984年的80后,至今为止几乎没有接受过媒体的采访。他似乎在刻意的低调。

早在2008年,许仰天成立了Sheinside,彼时,SHEIN主要从事数字营销和在线销售婚纱。从如今的产品上看,主要是售卖流行服饰,比如露脐上衣、比基尼和连衣裙,SHEIN最大的特点就是便宜,所有服饰的均价都在 10.70 美元左右。

事实上,市场上诸如这样的品牌也有不少,比如早期的Forever 21、Zara、HM都是快时尚的代表。但SHEIN却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实现了超越。一位快时尚行业从业者对节点财经直言,“SHEIN能够成功,与他的极致策略不无关系。”

对于快时尚品牌而言,有一个共同的逻辑,就是通过极强的供应链能力,生产低价产品,并完成快速上新。在这条路上,SHEIN做到了“三个极致”。

01 极致价格圈用户?均价10美元

如果提及SHEIN的最大特点,一定是价格。

在任何时候,SHEIN在其在线平台上都有多达 60万种产品可供出售。其所有商品,均价都在10美元左右——比基尼、连衣裙等各类服饰,呈现年轻化的特征,且价格和拼多多有得一拼。

这一价格体系,直接打穿了很多快时尚品牌的底线,帮助SHEIN拿下了大批年轻和低收入群体的关注。曾有美国媒体采访SHEIN的用户,“刷不到底的产品,购物车加着加着就超过100美元了。”

即便已经打出极致低廉价格的招牌,SHEIN还会在黑五这样的购物季给出更丰厚的折扣

——最高优惠75%、订单超过29美元即享整单9折,买得越多,折扣越大。

通过极致低价,SHEIN创造了销售的神话。2020年和2021年,全球消费市场因新冠疫情而整体疲软,反而成就了SHEIN的增长神话。彭博社此前曾报道,2020年SHEIN实现销售额1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50%。

02 极致供应链保持上新?每天上新2000件

SHEIN第二个极致就是其强大的柔性供应链,反应到销售端,SHEIN每天能够上新的产品多达2000件。

这种能力并非一日之功。

2008年创立之初,SHEIN所属的跨境电商生意,既不掌握货源,也没掌握渠道。许仰天当时的生意经和其余跨境电商参与者一样,从广州的沙河、十三行等批发市场进货成衣,经由亚马逊等购物平台销往海外。直到发展了6、7年后,SHEIN在广州番禺投资了4家工厂,开始自建供应链。

如今,SHEIN的“7天交货”,已经成为行业神话。背后取决于SHEIN创造了独特的柔性供应链,简单理解,就是SHEIN要求供应商拥有承接100到500件小规模订单的能力。中国珠三角地区,最不缺的就是家庭式小作坊,但放眼全球,这种能力也只有中国拥有。虽然ZARA拥有强大的供应链体系,但是当订单数量缩小到100件为单位时,ZARA也找不到有这样能力的工厂接单。

怎么做到了的?一位调研过SHEIN的投资人士告诉节点财经:他们会利用大数据跟踪流行趋势,并确定款式,然后每个新品生产50-100件,如果销量好,会大批量订购,反之则停产。非常高效地预测爆款、预判订单,小单快反模式保证较浅的库存。

03 极致的社交裂变持续获客?

与中国时尚行业一样,流量,在外国市场上同样重要。

通过推特等社交平台,SHEIN“雇佣”了大量海外网红推销自己的平台,至今为止,SHEIN社交媒体账户上积累了超过 2.5 亿的粉丝。

事实上,SHEIN最初依托Google和Facebook的流量红利,凭借投放的广告完成初期的积累。随即,SHEIN开始布局社交媒体营销,是较早利用网红带货的跨境公司,利用社交媒体例如Facebook、YouTube、Pinterest等直播带货。

可以说SHEIN是最早一批网红带流量的中国企业之一。数据显示,2011年的时候,SHEIN的流量100%来自于网红。SHEIN的办法是免费寄送样衣给网红,以此换取KOL的流量推广和销售转化。并将流量导到其独立站点,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流量池深化消费者的品牌认知,提高了消费者的忠诚度与黏性。

目前,SHEIN产品基本均通过独立站销售,仅有极小部分的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Amazon销售。

潮水和质疑,SHEIN的选择

近日SHEIN执行副主席Donald Tang向投资者发布了一封信函称,SHEIN的利润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了创纪录增长,同时与2022年下半年相比,SHEIN上半年的销量增长处于不断加速的状态之中。

一路奔袭的SHEIN,仍在快速增长中。但伴随着掌声和鲜花,这家尚且年轻的企业也受到了更多目光的关注,质疑声随之而来。

01 被质疑的“反工业化”

除了极致的价格、供应链、社交裂变,SHEIN的数字化体系同样功不可没。SHEIN创造了一套独特的内部供应链体系——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通过这套系统,SHEIN可以随时关注到自身供应链的每个细枝末节,其供应商也能随时收到SHEIN下的订单。

通过数字化体系,SHEIN已建构了“小单快返”模式,本质上得到的是一条近似于传统手工业的供应链。一件衣服从设计、打板,到生产、上架,优衣库平均要用半年,ZARA半个月即可,但SHEIN只需要7天。依靠这个“中国制造”的速度,SHEIN一周就可以上新1万件。

这一链条让SHEIN更具灵活性,但背后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2022年SHEIN的供应商尽责调查中就曾发现严重违规类别。在SHEIN的供应商中,有11%被查出存在“零容忍”类型的违规,此外有71%的供应商被查出存在至少一个重大隐患。

曾有人将SHEIN形容为“反工业化”,这种流程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管理颗粒度太细,其中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有巨大纰漏。

为此,SHEIN也在努力加强供应商尽责管理的覆盖面和力度。去年11月,SHEIN的发言人还表示7月刚耗费了1.075亿人民币对部分厂房进行整改。如果继续坚持这种模式,类似的支出未来只会多,不会少。

02 被质疑的一直在抄袭

SHEIN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上新快,且会根据数据对时下最热门的潮流单品进行跟踪,简单理解,当前流行厚底靴时,SHEIN就会快速捕捉到线索,然后从设计、打版到出厂,以周为速度上市相关的厚底靴产品。

但这样的做法也有一个弊病,就是抄袭。过去很长时间里,SHEIN被指款式总是在抄袭时尚单品。SHEIN衣服的设计是依赖于大数据,从互联网抓取关键词来保证款式变换的速度,捕获消费者关注的潮流元素并进行排列组合。

过去几年来,SHEIN至少在50宗涉嫌商标或版权侵权的联邦诉讼中被列为被告,被指控违反了知识产权法,并面临来自其他公司的多起诉讼,包括知名品牌或者独立设计师等。所以如何独立创作避免抄袭也是SHEIN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03 被质疑的环保问题

如今的中国时尚品牌还停留在跟随的节奏上,但国际品牌则更注重于面料和环保。这也是当前SHEIN一个不断被诟病的问题——环保问题。

根据联合国的一项研究,时装业占全球碳排放量的8 %。可持续时尚专家罗伯塔·李(Roberta Lee)指出,Shein 和其他时尚公司经常使用涤纶面料,这种面料依赖于“从地下获取更多的石油和碳”,并且不像天然材料那样可生物降解。

很快,Shein便正面回应了环保问题,首先,小批量生产服装的方法效率更高,而且几乎没有浪费。其商业模式更是“平衡了消费者的需求和库存过程”。还在其网站上保证,将会使用更多的可回收面料,并使用比传统打印机污染更少的打印技术。

为了消解这一负面影响,SHEIN也在不断提出更多解决办法。比如,减少塑料的使用。SHEIN透露,他们的目标是在2023年底节省超过319吨的塑料。同时,SHEIN还在研究和开发环保材料的替代品,例如天然纤维、可降解材料等。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推动了环保技术的发展。至于效果如何,节点财经会持续追踪。

SHEIN 的对手到底是谁?

近几年,国内电商逐渐触碰到天花板。在消费疲软的大背景下,更多电商品牌选择出海。

目前,国内已经涌现出阿里(速卖通)、拼多多(Temu)、字节跳动(TiktokShop国际版)、SHEIN等4个全球排名靠前的跨境电商品牌,被誉为中国电商出海“四小龙”。

在尼尔森的报告里,当前速卖通、SHEIN、TiktokShop国际版与Temu的月均访问量分别为5.3亿次、1.9亿次、0.7亿次和1亿次。

对于SHEIN而言,虽然出发得早并获得了成功,但是伴随同样有供应链优势的本土“老乡”们的进攻,他的胜算还有多少?

阿里速卖通

最早入局跨境电商的是阿里速卖通,如今已成为全球知名B2B跨境电商平台。

根据阿里财报,2022年国际商业营收194.65亿元,同比增长18%。近几年,阿里不断加快出海的节奏,在蒋凡的带领下,速卖通在智利、西班牙等多个市场,全球速卖通的表现抢眼。

根据数据显示,在智利,速卖通占据了当地跨境电商平台交易42%的份额。随着出海节奏不断加快,速卖通也推出了全托管模式,帮助中国商家无忧出海。

有着阿里作为靠山,有着中国供应链支撑,有着千万中小商家出海需求的速卖通,赢面不小。

速卖通进攻之时,拼多多旗下的Temu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席卷东南亚。

日前,拼多多跨境平台Temu继上线智利站点后,又正式推出了其在东南亚地区的第一个站点——菲律宾站,迈出了进军东南亚市场的第一步。

从出发开始,Temu的一个特点就是低价。这与SHEIN有着异曲同工之妙。Temu提供了低至一折的大额折扣、多种满减优惠以及免费退款等优惠措施。当用户打开菲律宾站点首页,最先可以发现的就是90%的优惠折扣,然后在下单页面,用户还可以看到包邮、免费退款等优惠信息。

由此可见,Temu的低价扩张打法已经在菲律宾奏效了,后续随着东南亚站点的相继开放,Temu或将在东南亚市场获取到更大的增量。

Tiktok shop

相比于前两家,Tiktok的电商之路则不那么顺利。

虽然短视频平台风靡海外,但似乎在基因上,Tiktok并不具备“卖货”的能力。

最近的一项新消息则称,TikTok美国站将在今年8月底关闭“半闭环小黄车”,这意味着从TikTok向自有独立站等外部链接“导流”的时代,即将宣告结束。

从2021年开始,TikTok就有意在电商领域大显身手,并试水跳转shopify对接电商功能。一方面允许商家在TikTok上投放广告、展示商品,另一方面将消费者直接引流到商家独立站完成购买动作。

但商家苦等良久,也仅仅等来一个“内测”。等到TikTok真正开放美国本土店注册,已经是两年多以后。

这其中还参杂着TikTok在美国国会的“听证会风波”。而历经了一系列政策波动,监管合规环境愈加复杂情况下,TikTok美国小店的资格审核也并未放松。

至今为止,TikTok Shop之路相对坎坷。

作为出海四小龙估值最高的一个,如今的SHEIN已经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且不可复制的供应链体系。虽然速卖通、Temu都在发力,但是能称得上世界级平台的,客观而言,只有SHEIN一个。

不过在快时尚领域,也有ASOS这样曾经的成功者,最后却被时代所掩埋。SHEIN的中国故事,能否在全球讲的更好?能否讲得时间足够长?需要的是不断的极致。

而所有跨境电商参与者,都不约而同的使用了一个策略——低价策略。

节点财经认为:这种打法的本质就是用最低的价格吸引消费者。这说明,国内的玩家们,还在用老办法吸引外海的消费者,不过眼前还是最有效的办法。

当然,SHEIN借助“极致”杀手锏,一路狂飙到现在,虽然圈粉无数,伴随着质疑和巨头电商的竞争夹击,今年无疑也迎来了新的拐点时期。

“对于跨境电商而言,成功依靠的因素很多,影响购买行为的因素是多样的,不仅仅只有价格因素,质量也是核心因素。”一位跨境电商从业者对节点财经表示,“比如在欧洲一些国家,很多消费者对价格并不特别敏感,这时候,只有低价还不够。关键是以更低的成本,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让用户花最少的钱,买到质量最好的商品,这才是跨境电商平台发展的目标。”

至于说,SHEIN 的对手到底是谁?在节点财经看来,短期视角下是抢夺存量用户的平台竞争者,中期视角下是能够平衡效率与成本的平台领跑者,长期视角下是日益减少的人口趋势。

网站编辑: 小川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