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旺季来了,车用零件业迎订单大潮

 8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46707922675930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旺季来了,车用零件业迎订单大潮

半导体产业纵横·2023-10-09 12:00
汽车零部件又进入了短缺周期。

车用零组件市场受惠美国碰撞件保险市场需求扩大、第四季度旺季报到,加上愈趋紧缩的美中贸易问题将带来转单效益等动能驱动,正酝酿一波订单大潮。 

法人指出,不仅上述三大动能驱动汽车零组件厂本季迎来史上最旺的旺季,美国汽车OEM市场饱受品牌车厂罢工风波影响,导致新车供应量价同受考虑,消费者纷纷转买二手车,助力汽车零组件AM(售后维修)与OES(售后维修原厂件)市场需求扩大,同步推升车用零组件厂接单动能。 

业界人士分析,每年第四季度与来年第一季度北美暴风雪频传,导致碰撞件需求激增,向来是车用零组件厂商旺季,惟美中贸易战延烧,同步冲击中国大陆车用零组件厂北美销售状况,让中国台湾厂商有机会接到更多订单。 

即便中国大陆零组件厂开始转移生产基地,前进东南亚或北美设厂,但生产成本也随之提高。随着红色供应链成本优势不再,台厂受惠转单效益将更显著,加上保险公司State Farm大量使用AM件作为保险理赔换修之用,更进一步增加新的业绩来源。 

中国台湾车用零组件厂近期已明显感受到订单增温,业绩扶摇直上。以最新出炉的9月营收来看,龙头东阳9月业绩攀上同期新高,第三季度营收为历年第三季度最佳; 丽清9月营收更刷写新猷。业者认为,美国市场对中国台湾零组件厂的挹注不只是AM市场,OEM业绩挹注也持续增加,对台厂重要程度更甚以往。 

汽车离合器关键零组件厂商仓佑认为,美国车厂受罢工影响,消费者买气转向二手车市场,对AM市场产生正面效果。仓佑主要AM与OES市场客户在圣诞节前夕持续针对旗下各项自动变速箱、重型卡车离合器等关键零组件加大拉货力道。 

01 2023年全球及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

根据全球汽车零部件主要厂商博世集团公布的信息来看,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均在大力布局智能汽车、车联网相关的技术方案等。智能汽车零部件新技术包含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智能汽车零部件就是在网络环境下用信息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来控制的汽车组成部分,它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 

在中国市场,近年来受车市销量低迷影响,自2018年起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增速放缓,2018年全年零部件企业营收出现下滑现象。2020年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3.63万亿元,同比增长1.55%。但在政策推动下,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营业收入仍保持增长态势。经初步统计2022年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业收入为3.88万亿元,同比增长3.63%。 

随着全球疫情的不断好转,上游原材料供应产能将逐步恢复,各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将会开始稳步回暖,前瞻预计2022-2028年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将会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扩大而持续增长,预计2028年将会突破2万亿美元的体量。 

受益于国内外整车行业发展和消费市场扩大,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未来几年汽车零部件行业快速增长期将结束,更加趋向于稳健发展。 

尽管在疫情影响下汽车消费市场转冷,但来自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为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行业长期向好势头不变,随着技术创新,中国零部件配套体系逐步与世界接轨,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前瞻预测,至2028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4.8万亿元。 

02 2023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名单

美国权威杂志《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发布了2023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博世、电装、采埃孚、麦格纳国际、宁德时代位居前5,去年排名第五的爱信精机降至第7。具体名单如下: 

interlace,1

通过对2023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企业的区域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百强企业分别来自16个国家,日本、美国、德国、中国、韩国、加拿大、法国、西班牙、瑞士、英国、印度、瑞典、墨西哥、巴西、荷兰、爱尔兰分别各有22、18、16、13、11、3、3、3、3、2、1、1、1、1、1、1家企业上榜。其中,日本、美国、德国、中国、韩国入围企业共计80家,比2022年增加了8家,占比高达8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