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大模型时代,未来所有公司都是 Data+AI 公司

 7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geekpark.net/news/32568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综合报道
22min read

大模型时代,未来所有公司都是 Data+AI 公司

2023/10/08
461b4bbcc92abd7b07d41a2470e978ff.jpg

如何用大模型做企业级数据产品?

Kyligence 联合创始人 & CEO 韩卿做了一次非常真诚的分享。

大模型出现的时候,韩卿思考了很多。团队比他更加兴奋,在他前往美国考察时,已经做好了大模型能力加持的第一版产品。

但冷静后,他意识到那并不是 Kyligence 想要的东西。他和团队推倒重来,不断摸索出适合 Kyligence 自己的 AI Copilot 应用——对企业服务的数据产品而言,大模型意味着客群的变化,从高层决策者到全体员工,都可以使用智能的数据工具,通过对话的 UI 轻松上手。

7 月 Kyligence 率先结合大模型,发布了 Kyligence Copilot,AI 数智助理,帮助快速降低一线业务人员用数的门槛,提升组织运营和管理效率。现在已经受到了不少客户的认可。

面对大模型浪潮,他到底做了哪些思考?大模型的能力相比上一波 AI 有怎样的不同?带来了哪些变化?

为什么 Snowflake、Databricks 等数据公司在今天成为了最受资本认可的企业?他如何看待中国的 SaaS 企业面对的问题?作为大数据和开源老炮,他对今天大模型行业不断涌现的开源创业公司又有怎样的建议?

以下是韩卿与极客公园创始人 & 总裁张鹏在 Founder Park 直播间的对谈,经编辑整理。

让听到「炮火」的人能做决策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Kyligence Copilot 是一款怎样的产品?解决了哪些问题?

感谢鹏总,我先来介绍一下,我叫韩卿,是 Kyligence 的联合创始人和 CEO。我们公司在 2016 年成立,由 Apache Kylin 的创始团队创建,我们是中国贡献到 Apache 软件基金会的第一个顶级项目。

过去六七年的时间,主要为客户提供基于 OLAP 的大数据平台,所以我们的客户群更多聚焦在金融、制造、零售等行业,主要像中国的一些大型银行、保险、零售品牌公司等等。

过去这段时间,我们把 AI 引入到整个产品体系中,起了个名字叫 Kyligence Copilot,AI 数智助理,数字化和智能化。

(这个产品)一方面可以非常方便地用对话与机器交流,使用数据的方式也大大简化了,基本上,只要会说话,就能看数据了。另一方面,智能化能力,不仅仅是用户自己问问题,我们的 Copilot 现在已经可以开始推送一些问题给用户了。

我们的迭代速度非常快,几乎每周都会有(新)版本,最近的版本甚至可以帮你写周报了,能够基于指标,帮你把上周的周报总结好,甚至推荐、告诉你哪些是风险指标,推荐你去做归因分析,推荐你一步一步找到相应的问题,甚至可以把指标相关的提示都准备好。

所以可以说,确实 AI 在大数据和整个未来的企业经营方向上,都带来了一些巨大的变化。这是我们最近的一些进展。

基于数据,分析公司状况,甚至做出更好的决策,这对于(企业)数字化来说肯定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我很好奇,在 AI Copilot 之前,你们是怎么做的?要单独为公司老板做一个「驾驶舱」吗?

差不多。你叫它数据分析也好,所谓的 BI、数据仓库等等,这个领域在过去几十年里有一个分类叫做「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在过去,我们的认知是,决策是人做的,机器可以提供一些支持的能力,给一些数字。所以最早的时候是非常简单的,就是把你的数据算好算精准。那个时候的业务形态,怎么说,也没有现在这么卷对吧?所以可以有一个比较稳步的过程。当然也受限于计算机发展的限制。

过去几年,我们看到像仪表盘、self-serving 的自助式分析能力,甚至基于搜索的展现等等逐渐出现。

回答你刚才的问题,蛮有意思的一点,过去我们认为,决策都是老板们做的,但最近你可以看到,所谓的全民分析师、数据民主化等等方向(出现),所以说,因为商业形式不一样了,我们会说,「一定要让听到炮火的人能做决策」。

所以过去决策都是高层,需要组建分析团队,帮着把数据汇聚起来,组成数据模型,做仪表盘等等。

但今天,全民用数的情况下,这个速度太慢、成本太高,不太可能给每个员工做这件事。所以我们在过去几年里一直在探索,有什么方式,能支撑我们更好、更低成本地支撑每个人把数据用起来。

AI(大模型)出来以后,我们发现,很多事情发生了变化。过去半年左右的实践,我们认为是找到了一个非常不错的方式。

大模型带来了哪些实际价值?

听说 Copilot 产品出来之后,得到了一些客户比较真实的反馈。我们非常关心(基于)大模型的产品推出之后,客户为什么愿意买单,怎样增加了产品的竞争力。来说说客户是怎么反馈的。

对,好消息是我们最近已经开始和客户签单了,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都有。我们发现,Copilot 不管在产品层面还是商业层面上,确实带来了很多变化。

分享几点。

第一点,我有一次约了我们的客户,一位银行副行长,给他介绍了整体的情况,他当时就把分管的下属叫来,就一句话,我们赶紧上,再不上就落后了。因为你会发现,客户比我们更加焦虑,因为所有人都知道 AI 今天带来的变化是非常大的。如果不把这个能力快速吸收成为自己的,那在行业的竞争上就会落后,不管在获客还是效率、成本上,一定会出现问题。

我追问一句,他担心什么落后了?

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业务作业。他们说过一个例子,比如我们两个人去 BD 一个客户,如果我有一个 AI 助理,问一句就能把数字拿出来,比如面对一个大客户,我要看一下他的经营报告等等,只需要几秒钟就能回答一些问题,甚至 AI 能帮我解释很多东西,而你(没有 AI 助理),可能还要打开电脑,跑一个报表,甚至可能还要后台帮你准备。那么我们两人作业的效率和方式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

另一个方面,你可以理解是成本。一个客户经理,以前要看 10 个客户,要做非常多的事前准备,数据收集。现在通过 AI 的方式,一个人就能作业 30 个、50 个,这样我的整个成本就完全节约和可控了。

所以你看,不是我们在竞争,是客户自己的行业本来就在竞争。尤其银行,钱存你这里就不会存别人那了,他们得赶紧把业务给抢了。

最近我也跟零售行业的客户去聊,他们也是一样。业务能力都比较强,业务上厉害的,可能技术上就不会花那么大的力气。所以这时候使用数据存在挺大的阻力。

但是当我们给你配一个 AI 助理,相比业务人员理解技术等复杂的东西比较困难,有个 AI 助理陪你聊,给你信息,而且不知疲倦地跟着你做,我们发现业务人员是愿意使用数据的。

这个事情非常重要。以前我们不是没有工具,有工具,但是他们不愿意用。这是第二个很重要的变化。

第三点,我们自己的实践。我们公司内部也有指标体系,目前基于指标体系做了 AI 报告、周报。每周一,我都能根据每个管理者基于指标的分析报告,总结成飞书文档,我只需要一点点时间,早上开会之前,就能把全盘浏览一遍,我的所有副董事都能看到。

这比以前的效率高很多,因为开会前所有的信息都有了。以前可能要么我自己花力气去分析,要么找人去分析,但不太可能有一个特别合适的人,有精力、能力,和足够的行业背景来做这件事。这是我们自己观察到的一个有价值的变化。

说得特别好。我真的很羡慕现在的年轻人,做个预言,再过 5 年,员工会挑公司,我去不去这家公司,取决于它给不给我配一个 AI 助理,就像以前说公司给不给我配电脑。不知道你们认不认同?

我非常赞同,甚至我觉得不需要 5 年,因为现在(AI 发展)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第二点,我觉得,嗯,我们这些,中年人,也可以被利好到。(笑)确实太累了,如果有个 AI 能帮到我们,也许我们就不用拼体力了。

3e3fc6e07844f6ddbbc1064f93aa07c8.png

大模型和上一波 AI 的区别

你们应该在大模型之前,就已经在使用 AI 了。我很好奇,之前你们是怎么思考的?怎么用 AI 解决问题的?

你看我们的名字,Kyligence,Kylin + Intelligence。我们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就一定要做智能化的部分。但坦率地说,那时候我们的智能化,重心其实在平台层面,更多在做自动化工程方面。

2019 年,我们推出 AI 增强引擎,当时解决的第一个痛点,就是客户在建模、优化模型、底层数据治理等方面,非常耗时耗力,所以我们想通过算法能力做自动化。

这是 Kyligence 4.0 最重要的特性,到现在来说反馈都非常不错,但还是局限在专业的数据领域。

所以今年大模型出来,我们往前走了不止一步,从用户使用习惯的角度上解决问题,对整个产品思路、战略都带来了一些变化。

以前的 AI 还是解决产品效能问题,但今天真正的大势是,像 Kyligence 这样的产品有更大的空间,更大的市场需求,这个需求的核心驱动力,是数据的民主化,一线员工能够被加强。

面对大模型,怎样才能不焦虑?

大模型这波变化很快,你是用什么方法跟进技术潮流变化的?你还要作出判断,公司内部要做产品立项,团队要改变,要观察市场变化。给我们分享一下你的学习机制、决策机制,你有没有 Copilot?

(笑)这方面还真没有 Copilot。

团队很重要。我可以分享一下我们的 Copilot 怎么做出来的,给大家一些参考。

去年 ChatGPT 火了之后,我们内部也是一样,大家兴奋、焦虑,也有怀疑。管理层当时的认知是,这个未来一定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但我们还看不清楚。所以当时的第一个决策是:看不清楚之前不要动。

如果所有人都基于 OpenAI 的 API 做东西,那所有人都能做,如果做的东西对我们的行业真的有变化,未来我们再去做,我不担心。

更重要的,我们当时内部已经有非常多的兴趣小组,研发、产品,甚至客服,各个部门都有,大家会自发去研究、试用,然后后做分享会,团队会思考,AI 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我去美国的时候,当时团队已经把今天 Copilot 的原型做出来了,美国回来以后,市场宣发的文案都写好了。但那不是一个我们想要的东西。

我在内部写了一篇文章分享,重点三句话:

第一,it is not our game,大模型本身不是我们的游戏。

第二,be part of the game,必须参与其中,不能被淘汰掉。

最后,build our own game。

这是当时给到整个团队的原则。把原则定好,告诉大家不要焦虑。

5 月 12 日,是个重要的节点,我们把所有销售人员叫到上海做培训。当时销售会 challenge 管理层,外面 AI 这么火,我们自己有没有东西,行不行啊?所以我就给他们看了东西,当时的雏形产品,用了以后大家发现还行,这种对话的方式和能力挺不错的,那时候一下展开了很多讨论。从那时起,我们开始快速往前推进,我们发现 AI 确实能在我们行业里带来蛮多变化。

我们自己知道,接下来要去做什么了。

然后吭哧吭哧去迭代,6 月底,我们认识到,如果只是做个 NLP 的 toC,或者做个 ChatBI,所有人也都能做,这不够。我们就一直在思考,自己的竞争优势在哪里?讨论了很多之后,我们把指标和决策串起来,AI 能帮我们做很多东西,以前都是人在做事,现在 AI 能帮人做很多事情,甚至很多事都能自动化掉,人只要做决策就好。它可以帮助变革一个组织的运营和管理。

到今天,产品已经做出来,行业的客户也出来了,我们开始思考下一个版本在哪里?因为 AI 变化太快了,如果再不努力,可能要被追上。这是整个心路历程。坦率地讲,从立项到发布,到客户付费采购,整个速度非常快。

人为什么需要 Copilot?

听说你三月去了趟美国,你们也在那边有业务,三四月份正是大模型最热的时候,当时有什么收获?有了什么思维的转变?

我们是三月底去,四月初回来的。当时主要是参加 Gartner 大会,介绍我们指标平台(Metrics Store)的最新成果。

那时候大模型是如火如荼,第一个感受就是,所有参展商,绝大部分都跟 AI 有关系。而且各家都会有不同的尝试,每家借 AI 发力的方式都不一样。

当时听了一场报告,说怎么重新思考数字和决策相关的,分析师讲了一个故事。一个人每天要做 35000 次决策,他说,你的精力浪费在了很多决策上,「我只穿黑色的袜子,这样我就比别人少做一次决策,这样我竞争力就强一些」。这个故事蛮有趣的,但他通过这个故事展开,是未来数据和分析的方向。

我们人类最擅长的其实是做决策,而不是常规的计算等工作。如果我们把时间浪费在后者上,价值不够大,人也会更累。如果 AI 能够帮你把分析、洞察做完,人需要做的决策数量更少,也可以有精力做更关键的决策,甚至 AI 还能给你一些决策的参考辅助。

Copilot 确实在起到作用,把繁琐的变成简单的,甚至给用户更多更好更全面的选择。

举个例子,我比较胖,我想减肥。这是我比较直接的想法,但我并不知道身体其他的指标。要做一件事,有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以前我只知道运动,但单纯的运动不一定真的能减好肥,这跟企业是一样的。

我们最近跟另一个客户交流,客户老板说现在这个阶段我只关心成本。但是他下面的副总说,「老板你还有其他的得看一看啊」。

人都是会有 bias(偏见)的,但 AI 能在这个时候给你一个全面、理性的数据。如果副总这时候说话,人家可能会有些脾气,但 AI 告诉他,你发脾气 AI 也不理你对吧?(笑)

(笑)这点特别重要!之前大家开玩笑说,人不会被 AI 替代,因为得有人「背锅」。

但我后来发现,AI 也很重要,因为 AI 不怕你发脾气,也不会嫌你烦,甚至不嫌你笨,会一遍一遍地回复你。这跟人的组织有很大的区别,这是 AI 进入人的生产力组织里能够发挥的作用。

同样是提问,当你问同事工作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人性」很快会体现出来。

举个例子,我现在越过一层,去问下面销售或研发,「这个事儿怎么样了?」很多时候人的第一反应是:「老板为什么问我这个问题?」

于是,于是!我得到的第一个回答是:老板我刚刚拜访过这个客户 blahblah,他要先解释一圈。因为他不知道你想要啥,其实我只是想要一个数字,相比之下 AI 这点就好很多,问啥就答啥。

所有公司都是数据公司和 AI 公司

回到硅谷的话题,今年 Databricks、Snowflake 都非常活跃,数据巨头在大模型浪潮中这么活跃的原因是什么?你作为行业里的专家怎么看?

我们确实一直在行业里摸索。我们认为,大部分的数据公司、AI 公司,未来一定会变成 Data+AI 的公司。甚至从用户角度来说,不管甲方还是乙方,最后都会变成 Data+AI 的公司。

过去几年我们提过很多次,每个公司都是一个数据公司,因为都会产生数据。现在是每个公司都会需要 AI,这两者天然是一样的。

回过头来看,想要 AI 用得好,前提要有大量的数据,而 AI 用得好的公司,又会大量地产生数据。这个循环会越滚越大。

这个时候,作为基础软件的提供商,不管是 Snowflake、Databricks,他们这时候布局 AI 是非常自然的。Databricks 刚刚完成一轮融资,英伟达、Capital One 投进去,这非常能表明市场的认知:要有数据的能力,也要有 AI 的能力。

以前使用数据的方式,导致(数据使用的)频率、能力并没有很好地释放,今天有了 AI 之后,会更快、更深地将数据的价值释放出来。

大模型时代的壁垒:技术、数据和用户体验

在大模型时代,不管数据行业还是 SaaS 产品,想要建立壁垒和竞争力,跟以前相比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第一,原来的技术壁垒,是基础。如果把新的壁垒依赖于大模型本身——你又不是做大模型的。这其实会有一些误导,可能未来你就直接被通用模型替代掉了。要认知到自己公司的竞争优势。

第二,所谓的竞争壁垒,最重要的是用户体验。AI 带来的变化是,可以将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平民化成一个人人都能用的东西。举个例子,画图,以前很难,现在 Midjourney 分分钟画的很好看。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普通人的用户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它形成的壁垒比技术壁垒还要高。

因为在这个时代,大家的耐心都不够,如果不在几分钟内让用户「wow」,可能你就失去这个用户了。

我们是个 toB 软件,但也花了很多力气在这里(用户体验),这就是原因。

还有第三点,建立在数据本身上的壁垒。AI 算法已经变成通用的,人人都能用上的现状,这时候数据才是不一样的东西。

现在看微软这么厉害,它也有别人没有的东西,Github、LinkedIn 等等,这些也形成了不同领域的壁垒。

比如银行,有自己私有的数据,我们这样的公司也会有自己私有的数据。这些数据未来会形成你真正的壁垒,那么问题就是,怎么用 AI 把它变成一个能力?这也许是挑战每个公司的地方。

谈 SaaS:先不要看 SaaS

SaaS 前几年特别热,你也做了 7 年了。我一度很吃惊,你们客户都是大的银行这样的客户,这种一般都是按项目做,后来我才知道你把这些大客户都做成了 SaaS。

但是今年中国 SaaS 有很大的争议,很多人感到绝望,认为中国没有做 SaaS 的土壤,不知道你怎么看?

先说一些背景,我们做的是大数据平台,过去 6、7 年里,拿下的客户真的是一些大型客户,六大行我们有 3 个,十二个股份制银行我们有 7 个,前十的保险公司我们占 6、7 个等等。

第一,我们是标准化产品,标准化很重要。第二,我们收年费,按 SaaS 模型收订阅费,这是两个事实。导致是我们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订阅收入,我们整体毛利也非常高,NDR(收入留存)超过 100%。

所以我觉得我们能证明几点。第一,在中国,即使是大客户,也能做 SaaS 这种业务模式。前两天某个银行机构的客户过来聊,过去 6、7 年,每年几百万的订阅费,付了这么多年,这是能做到的,是我们走出的一条路。

另外一点,最近 SaaS 确实有各种各样讨论。回过来说,大家先不要看 SaaS 本身,首先是生意,你要提供价值,让客户认可你的价值,愿意为你的价值付费,这才是核心。

很多朋友问我,怎么让银行、保险公司接受我们订阅制的服务?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你的产品要强。不只是性能好,那是功能,功能之外要有差异的能力。当你有差异的能力后,客户就会为你的差异能力跟你聊。这样你才有议价空间,你才能够跟客户区商讨采购模式。

所以最终,所谓 SaaS,只是客户采购的一种消费模式。

就像音乐,你可以订阅,也可以买碟,说白了这也是一种 SaaS 模式对吧?这里本质的问题,用户买的不是订阅,而是你的产品。

我是从这个角度看这个问题。

不用在 SaaS 不 SaaS 的模式上纠结,现在也有成功过的案例。我很好奇你为什么能做到大客户、大金额还能收年费订阅,这背后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吗?

我们从创业的时候就决定了要走订阅制的模式,原因很简单,在中国做一个项目的公司,也许能赚钱,但不一定能像美国那些创业公司做成那样。

第二点,我们认为订阅制应该是未来,是更先进的经济模式。所以我们就决定坚持选择这样的模式。

后来回头看,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我们坚持这样的模式,才会决定我们的行为。

举个例子,早年的时候,客户说给你一个大单子,但非常定制化,要我最好的程序员放到现场去。那个时候拒绝过的单子,能占到当年一半的收入,真的。

可能是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选择了这么一条比较难的路,但坚持下来的结果还不错。因为当你坚持的时候,你就会逼着自己,去做差异化,做壁垒。

第三点,早期客户决定了未来的方向。我们非常感谢早期的客户,像招行等等,最早期接受了我们的订阅制。早期的先锋客户,它在模式上会采取比较开放的态度,一旦积累下来,一段时间后你就发现,「我在行业里就是这么卖的」,底气就起来了。

蛮让我有感触的。我身边好多做 SaaS 的朋友,很多时候做一件事,抱着一个把它做成产品的想法,但中间公司要发展,你要生存,有各种诱惑,可能就会把你引向去定制一个东西。我身边很多做 SaaS 的公司都经历过这样的过程。

刚刚韩卿也说到遇到这种诱惑,这种关键时刻,他的决定就是坚持,「我不要做项目公司,要做产品公司」。最后金融领域大银行客户可能也会接受,但就是需要更长的时间。

刚刚你说的特别好,其实早期的坚持之后,回过头来最感谢的就是客户。早期的客户认可了你的模式之后,他们会不断地支持你,你也会把产品做得更好,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

但确实,这条路会非常长,也比较难。

19bf3b93718a01be3945bb0616fc8b17.png

不要为了开源而开源

Kyligence 是从开源走出来的,开源对 Kyligence 到底意味着什么?现在大模型很多开源项目,作为一个开源老炮,你有什么建议吗?

2016 年我们拿了第一轮投资,红点中国。红点在美国很出名,安卓创始人是驻场企业家,Snowflake 也是他们投的。我们当时去拜访他们的合伙人,给我的第一个问题,「你们是做开源的,你们有什么东西是不开源的吗?」

这个问题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他也是开源和企业服务的老兵了,创业成功,然后转做投资。我就请教他,为什么问这个问题?我们刚出来,其实所有东西都是开源的。

他说,最终你的客户需要你的,一定是你不开源的东西。你得找个理由让他们为你付钱。

我们当时做了很多这方面的交流,然后才有了我们的产品模式、商业模式。

我们第一个商业化产品叫 Kyligence Analytics Platform,2016 年 8 月发布。我们开源的时候,存储用了 Apache HBase,但它的稳定性并不够好,性能也一般。我们做的第一个决策,就是重写了底层的存储,这个存储,我们当时并没有开源(现在已经开源了),还有一些高级的企业级特性(也没有开源)。

这些都是企业客户要付费的。

今天也是,我们在开源引擎之外,做了非常多不开源的能力。你可以理解为,最初 Apache Kylin 是发动机,每个人都能用,不要钱。很多互联网公司或者技术大拿,都可以拿去手工打造一台机器,没有问题。

但大量的消费者,其实需要的是一辆量产的轿车,它不止需要一辆车,还需要配套的金融服务、保险服务、4S 店、救援服务等等。这些肯定要付钱。做企业服务软件也是一样,我们需要构建这些增值的东西。

所以大家不要为了开源而开源。你看 Snowflake 就完全没开源,市值那么高,对吧?做一个创业公司,是商业实体,其实要回到生意的本质,模式不同,带来的价值也不同。

很有共鸣,之前我也听 Databricks 核心团队说,他们内部也反思过,如果再来一遍,未必还会从开源出发去做这件事。反过来,我们客观看,对很多公司而言,开源是早期的第一步,经过这一级台阶才能去构建商业的东西。刚刚韩卿说的很重要的一点:你可以第一步是开源,但在那一步的时候,你一定要想好没有开源的价值是什么,然后再拿开源作为台阶,作为第一步。

对,这是个商业模式,第一天就要想清楚,为什么靠开源。开源本质可能是个获客工具,是个构建社区的工具、市场营销的工具等等,但也许就是要去转换成商业的。这个过程中,大家没必要避免谈钱。我的很多朋友会说,做了开源,不好意思跟客户谈钱。

那我都好意思去问投资人要了那么多钱,怎么能不好意思问客户要钱呢?大家要突破这个心理障碍。这对 founder 团队很重要,每个人认知不一样,理想不一样,这时候需要协调认知,拉齐共识。

给点阳光就满血复活

Kyligence 创业 7 年了,心态怎么样?你怎么看这 7 年?分成几个阶段?

现在回想起刚创业的时候,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

哈哈,创业早期容易飘是吧?

我其实蛮感谢我的合伙人,CTO 李扬。他非常理性,我记得 16 还是 17 年,他拉着我,说你有点飘了。

早期的时候是这样。那时候觉得干个几年就能全球大卖了,完全不知道商业化的痛苦,或者即将经历如何漫长的过程。这是第一阶段。

后面的时间,有几年挑战特别大,我们早期做商业化验证的时候非常辛苦,又要证明自己行,还要坚持商业模式。这个时候经历的各种挑战,不管是客户的,还是团队内部的。这个阶段是比较痛苦的,给我带来的认知是,怎么做生意,怎么建立客户关系,怎么服务好客户。

慢慢的,心态就放下来了,把心放在地板上,从底下做起。这是第二个阶段。

还有疫情前,18、19 年,有一种雄心壮志。当时美国业务做起来后,有一些不错的客户,美国有瑞银集团 (UBS),全球最大的银行之一、MetLife,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等。当时觉得好像做外国生意也挺容易做的。但疫情三年,也会遇到一些压力。整个行业环境变了,那时候确实有些焦虑。

今年,又回来了。尤其是 AI 带来的变革,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现在心态慢慢平下来了,更加淡定了,准备好面对接下来的变化和挑战。

特别真实。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是这样,特别感同身受。

创业者好像就是这样,不管中间遇到多大的障碍,给点阳光,就能复活。这波技术浪潮,能看到又点亮了很多创业者,至少在心态,在追求上,又满血复活了。

Founder Park 特别能理解创业者的这种能力。其实这也是创业者的使命吧,在所有人都悲观的时候,坚守到最后。在所有人还没乐观的时候,做第一批乐观的人。这就是真创业者。

谢谢韩卿特别走心的分享。

「要有信心」

最后,分享一下最近刷新你认知的东西,读过的书,跟别人的交流,听到了怎样的观点?可以跟我们分享下。

推荐两本书。

一本《大创业家》,麦当劳创始人 Raymond Kroc 的故事。麦当劳也是我们的客户。52 岁才开始创业。也有部改编的电影 The Founder。

他也经历过巨大的起伏,房子卖了,差点破产了,还被人坑了。但他最后成功了,创建了麦当劳,一家让人尊重的企业。

为什么会有麦当劳这样的快餐文化?其实是来自美国当时的工业化进程,吃饭要半小时 vs 吃饭只要一分钟,竞争力完全不一样。他在大萧条前后创业,当时美国非常卷,在最短时间里把饭吃完,这件事非常重要。这个背景带来了整个麦当劳乃至快餐文化的变化。

第二本,《一路向前》,星巴克 CEO Howard Schultz。星巴克也是我们的客户。2008 年,星巴克面临倒闭的风险,已经退休的舒尔茨又回归,拨乱反正从底部拉回来。

这两本书给了我巨大的勇气。

还有一段对话。去年我跟顾问,许良杰先生,之前网易的 CTO,新浪 CTO,eBay 中国的 founder。

他就跟我说了一句话,:「要有信心。」

在什么时代都可以做生意,有什么好焦虑的?这是我希望可以分享给各位的。

非常感谢韩卿的分享。

创业者的书里,很少有一帆风顺的传奇,经历构筑了一个个经典。这样的书也才更有养分,它对创业者最大的意义就是,你今天经历的所有艰难,都不是独特的,别人经历的可能比你难得多,你只要想清楚怎么跨越这些。

其实有信心,不断向前思考,才能够在每一次技术变革、行业变化中掌握先机。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