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曾叫板董明珠,这位佛山富豪今何在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40150031128205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曾叫板董明珠,这位佛山富豪今何在

中国企业家杂志·2023-08-24 05:06
这位草莽创业的商业人物,最终会以怎样的结局收场

interlace,1

李兴浩被公安机关控制,这条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

尽管李兴浩近年早已远离聚光灯下,而他创办的志高空调,也逐渐在市场上消声匿迹。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曾经的福布斯富豪(2004年李兴浩以身家1.75亿美元上榜),他自1994年创办志高空调至今,在商海打拼了40余年,可以称作草莽创业的商业传奇人物了。如今,尽管商业江湖风云中已不见他的身影,但这位昔日的空调大佬,难道会以这样难堪的结局收场?

关于李兴浩被公安机关控制的事宜,至今仍有很多疑团。据报道,深装总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深装总”)股东之一的李兴浩已被公安机关控制,或涉刑事案件——其所涉案件与深装总有关,为“挪用公款”。深装总,是李兴浩在2010年入股的公司,他为该公司大股东。

尽管此事尚未得到确切证实,但此前市场有消息称,李兴浩已经失联一个多月了。

不过,有法律人士表示,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的非法活动。因深装总为民营企业,李兴浩更大的可能性是涉嫌挪用资金而非挪用公款。

事实上,深装总早已陷入了股东内斗漩涡。《中国企业家》梳理相关裁判文书发现,因借款及股权代持纠纷,李兴浩与深装总其他股东之间诉讼不断,这种状况已持续三年多。李兴浩因“挪用资金”而涉案,或与此有关。

昔日的荣光仍在眼前——曾经,他一手创立的志高空调登陆港交所;空调销量一度赶超海尔,跻身行业前三;他曾从格力手中挖走高管郑祖义,多次公开叫板董明珠;还请来格力此前的代言人成龙,并签订了10年的合作协议;他曾放出“2020年销售额要突破1000亿”的豪言。

这种自信到狂妄的鲜明个人风格,也曾让他备受争议。但如今,这位空调行业的风云人物,为何会走到今天这一步,李兴浩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01 “被控制”幕后的内斗

风口浪尖上的房地产行业日子不好过,上下游产业链也受影响。  

据报道,    目前,深装总受某暴雷房企影响,也已“风雨飘摇”。公司十几个亿工程款收不回来,银行账户被冻结,因发不出薪酬,去年已有两三百位员工离职。

深装总成立于1983年,注册资本60500万元,是中国最早从事建筑装饰的企业之一,业务遍及全国,承接过的大型项目包括深圳君悦酒店、苏州中心W、广州白云机场、北京小米互联网产业园、青岛地铁3号线等。  

2010年,李兴浩入股深装总,成为深装总第一大股东,并一度任该公司董事长。二股东为深圳市中亘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亘投资”),由深圳市中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持股,后者有郑李民、蔡玉群、郑贺存三位自然人股东,分别持股96%、2%、2%。其中,郑李民、蔡玉群为夫妻关系。  

2016年4月,深装总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但好景不长,因无法如期披露2016年年度报告,深装总自2017年7月14日起就被终止股票挂牌。  

那几年,李兴浩与郑李民合作甚密,相互间的股权代持、借贷等行为频繁产生。然而,随着李兴浩及其创立的志高空调陷入困境,双方矛盾显露出来了,二人合作破裂,并最终走向对簿公堂的境地。

转折点发生在2020年,彼时李兴浩的资金困境已经掩不住了。志高空调连年亏损,2020年9月,因志高空调4000万元的欠款,李兴浩被纳入了“老赖”名单。  

急需资金救急的李兴浩,萌生退意。一个不同寻常的事件是,2020年6月29日,李兴浩辞去深装总董事长一职,由郑李民接替。李兴浩为何辞职?是主动还是被动?两人之间又发生了什么?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出具的一份裁判文书透露了一些信息。    当天,李兴浩与郑李民签订了一份协议书,除约定董事长变更外,李兴浩把在深装总的股东权利委托给郑李民行使。此外,“郑李民要受让李兴浩持有的深装总的全部股份”。  

而就在这几天前,李兴浩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中亘投资、郑李民夫妇向其偿还一笔借款,这笔借款发生在2015年6月,共计9000万元,原本应于2017年10月底前全部还清。据裁判文书,直到2020年6月23日止,中亘投资尚欠李兴浩近4700万元本金及3000余万元利息。  

2021年6月,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具了终审判决,中亘投资败诉。直到今年6月,李兴浩还没有完全拿回这笔欠款。  

另一方面,这起借款合同案又牵出了李兴浩与中亘投资间的股权代持纠纷。

据披露,2015年6月,中亘投资等多位股东委托李兴浩代持深装总12.21%的股权。其中,根据约定,目前李兴浩持有的28.57%的深装总股份中,约4.2%的股份是为中亘投资代持。  

2016年5月和2018年1月,李兴浩两次将其名下的28.57%的深装总股权,质押给民生银行广州分行,为佛山市好装装修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的债务提供质押担保。  

中亘投资认为,李兴浩擅自将代持股权质押,损害了中亘投资的权利。    2020年6月,中亘投资起诉李兴浩,要求解除中亘投资与李兴浩的委托持股关系,并判令李兴浩赔偿损失1.27亿元。法院支持解除双方委托持股关系,但驳回了中亘投资关于李兴浩赔偿损失的诉求。其他几位股东也以同样的理由起诉了李兴浩。  

法院给出了判决,李兴浩与深装总其他股东间的纠纷却并未落下帷幕。上述股权代持纠纷案的裁判文书里有一段话,似乎为二人的下一场“对决”埋下了伏笔。

“中亘投资在诉讼中以李兴浩挪用公司资金为由,主张李兴浩向其赔偿,但挪用资金直接损害的是公司利益而非股东利益。    根据公司法之相关规定,在股东、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损害公司利益的情况下,公司股东可以主张行为人向公司进行赔偿,但无权直接主张该行为人向股东进行赔偿。”  

中亘投资以挪用公司资金为由,要求李兴浩向中亘投资赔偿的主张,没有得到法院的支持。不过,中亘投资是否会因此继续主张赔偿,就不得而知了。  

李兴浩此次因“挪用公款”被公安机关控制,是否与此有关?对此,《中国企业家》多次致电深装总,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02 草莽英雄的成名历程

从家电行业的风云人物,到成为“老赖”,再到被公安机关控制,李兴浩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李兴浩出身草莽,当过农民,卖过冰棍、开过酒楼。据报道,1982年1月至1994年9月,他先后创办数十家工厂和企业,涉及纺织、制衣、塑料、五金、电子、医药、制冷维修工程等领域。  

跟随李兴浩打拼多年、曾担任志高空调高管的胡正富评价李兴浩,说缺点之一就是太急躁,办事快得你想象不到。好处是对市场反应快,效率高,但风险也大。

而这点从他创办志高空调的经历中可看出来。  

1993年10月,39岁的李兴浩准备进入空调制造行业,他跟生产队租了20亩地,只用了3天时间,就开始打桩,3个月后的1994年1月18日,该厂就投入生产了,志高空调就这么迅速地诞生了,李兴浩说,“我是一个农民,什么都没有,就是有志气做到最高。”  

胡举例说,李原来对资本市场没有认识,一旦了解后,他就会马上说,好,明天就去搞。另外,“一般的老板是绝对的权威,在志高我可以跟李总拍桌子吵。”胡正富说,“他悟性非常高,而且能够承认错误。”  

回顾李兴浩的创业史,不可否认,他和他的志高空调曾经历辉煌时刻。但没想到,他本想进入一个暴利的行业,自己却成为空调暴利的终结者。志高空调产品刚入市,行业大规模降价就开始了。  

到了1996年,志高空调的合伙人撤资离去,同时撬走了很多员工,还单方面宣布志高破产。身无分文的李兴浩,把供应商召集在一个还没有建好的温泉酒店里,跟他们说:“我现在一分钱都没有,连开会的钱都没有。但是我要做空调,要把它做成一个优质的产品。”

22年后,李兴浩讲述自己这段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仍然没有忘记向一位带头支持他,并为那次大会赞助1万元的供应商表达感谢。  

随后,他又游说位于唐山和陕西渭南的两家经销商,说我有一个工厂,义务给你劳动,你先借我600万元资金,空调生产出来,我保证给你返20%的利润。最终,他的目的达到了。  

李兴浩身上有种草莽英雄的魄力和毫不掩饰的霸气,他那种敏锐的商业嗅觉和生存本能,在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身上很常见。凭借低价格,李兴浩让志高空调在激烈的竞争中顽强地活下来了。  

十年时间里,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的几十家空调制造厂,最终只剩下志高。而当初离开的合伙人另建的空调工厂,十年后也已销声匿迹。志高空调却一路直追,甚至排到了海尔的身后,成为行业第四——那是2004年,志高空调的销量已从1999年的20万台提升至280万台,李兴浩当时是《福布斯》大陆百位富豪中唯一的佛山企业家。  

2009年,李兴浩和志高空调迎来了他们的巅峰时刻,这一年志高空调成功在港交所上市,李兴浩的身家也水涨船高,达到了8亿港元。  

那时的李兴浩很坦率、也很自信,甚至被人视为狂妄。他对媒体说,“我就是要超越海尔,违法吗?”他更大的目标是超过格力,成为中国空调业最大市场份额的占有者,他曾直言不讳,“我不认为我的贡献比董明珠小。”在他看来,志高空调比格力节电,而且更便宜,为老百姓省钱了。  

interlace,1

来源:中企图库

说完这话的第二年,也就是2010年,志高空调的销量真的超过了海尔,成为行业第三。  

有业内人士称,志高的崛起,突破口在于市场和产品。特别是志高当时在节能空调市场上的全面抢位,促进了市场销量和份额的快速增长。  

03 关键一步:“丢失”志高空调

回过头去看,在志高空调最巅峰的2010年,危机早已悄然而至,李兴浩却仍壮志酬筹,在不断扩展自己的事业版图。深装总,就是在2010年被其收入囊中的。  

2011年开始,国家逐步退出对空调的节能补贴。同年,志高空调出现了1.44亿元的亏损。    第二年,他退居幕后,把志高空调董事长交棒给了郑祖义,后者是清华大学第一代制冷专业博士后。  

李兴浩也许寄希望于郑祖义能为志高空调带来专业技术上的突破。郑祖义也确实为志高推出了“志高云空调”,这是今天智能空调的雏形。可惜,由于太过超前,这个产品并没有获得市场的青睐。  

而在经营和营销上,郑祖义这位技术大牛却并不擅长。志高的市场表现越来越疲弱,数据显示,到了2014年,志高空调的零售市场份额为4.3%,到2018年仅剩约2.2%。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认为,志高空调此前对国家政策补贴依赖度过高,在政策补贴取消后,整个空调市场的销售渠道都在向互联网方向转型。

同为二线品牌的奥克斯,早在2012年开始,就砍掉大部分线下渠道,全面转向电商。志高空调却没有抓住电商渠道红利,也没有对线下渠道进行及时变革和整合。而一直宣称要造“世界上最好的空调”的志高,研发投入却远低于同行。  

2015年,李兴浩重新出山,直接操盘志高空调的国内市场销售。但他未能力挽狂澜,志高控股仅在2017年实现营收破百亿元,在之后连年亏损,到2019年,亏损额达14亿元。  

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称,过去十几年中,当空调行业行情好时,别人大赚、志高空调小赚,别人小赚时,志高空调则出现亏损。“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志高空调品牌力薄弱,无法带来品牌高溢价,导致盈利能力不足。”  

如今,志高空调在市场已逐渐“失声”。一位空调专卖店老板告诉《中国企业家》,现在志高空调几乎成为“贴牌”“廉价”的代名词,“‘贴牌’太多了,只要给钱,就让贴牌。”由于志高空调利润太低,经销商、销售商一般不愿意进货。且少有消费者购买志高空调,除非租房需要。  

据报道,2018年,志高控股的资金危机已经爆发——因为志高空调亏损严重,当地政府还曾出面代管了一阵子。为了活下去,志高控股从卖废品,到卖土地,再到卖物业公司,把能卖的都卖了,但也没能拯救江河日下的空调业务。

2020年9月,因拖欠供应商近4000万元,志高空调和法定代表人李兴浩被限制高消费。2021年底,由于未能按规定披露业绩报告,志高控股进入退市程序。2022年4月4日,志高控股正式挥别港交所。  

据报道,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志高空调业务于2021年重组后,由新公司广东省志高格物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目前,志高空调处于恢复元气的阶段。而李兴浩几年前就已退出志高空调的运营。  

在2018年的一档节目中,主持人曾问李兴浩,“如果出现商业失误,如何纠正?”李兴浩回答说,任何事情都不会绝对正确,但要算总数,千万不要乘以零。也就是说,底线原则不能丢失。底线就是,做到修明政治、确保法治。

李兴浩目前还情况不明。如今的他,丢失了志高空调,丢失了深装总。但外界仍希望,法治这条底线,他没有丢失。  

参考资料:  

《知名企业家李兴浩被公安机关控制 退出志高空调经营后,他做了什么》,每日经济新闻,王晶 陈鹏丽  

《凶猛李兴浩:“超海尔,违法吗?”》,《中国企业家》杂志,刘建强  

《亏损超7亿、法人成“老赖”,志高空调“行业三强”如何走进“至暗时刻”》,《商学院》杂志,沈思涵 石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企业家杂志”(ID:iceo-com-cn),作者:张文静,编辑:米娜,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div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