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块九大混战背后,开店率与闭店率双高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39916063638310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肯德基入局、库迪“搅局”,加速咖啡“价格内卷”
刚刚,又有头部品牌加入到这场咖啡价格大混战!
肯德基加码咖啡赛道,开出了独立咖啡品牌KCOFFEE,不仅有肯德基餐厅常售卖的美式拿铁,还推出了特有的雪顶咖啡、手摇咖啡系列。
价格上各种咖啡的价格带为15—22元,但借助月卡等促销活动,一杯咖啡的实际价格可能低至10元,美式咖啡、卡布奇诺、风味拿铁仅需5元。
这样的低价策略加速了咖啡赛道的“无限内卷”。
原本各品牌都在默默发力,冲刺更大的品牌规模,6月5日,瑞幸咖啡达成万店规模,第10000家门店在厦门中山路开业;在第二季度星巴克门店数超过了6200家门店,朝着9000家门店目标数前进;Manner Coffee门店数超过了900家……
但”搅局者“库迪咖啡的出现,有意无意地将赛道拖入价格内卷中。
5月11日,库迪咖啡宣布开启“夏日冰饮季、天天9.9”的促销活动,这活动将持续到7月30日。这之后,9.9一杯咖啡的接力棒交给了瑞幸。
8月1日,第二季度的业绩沟通会上,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郭谨一宣布把9.9元活动常态化进行下去,“决定此次活动将至少持续两年”。
太平洋咖啡也在31周年之际,小范围地推出了“9.9元喝咖啡”活动。
曾经的9.9元,只为在空白价格带占领心智
9.9元的咖啡价格,让不少瑞幸老粉直呼梦回当年,但9.9元只是一种表象。
在瑞幸诞生前,消费者心智中的咖啡品牌只有星巴克。新品牌问世之初,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寻找差异性,建立新的认知。
彼时的瑞幸创始人钱治亚提到,瑞幸咖啡与传统咖啡相比差异很大,简单地说,就是聚焦在咖啡本身而非喝咖啡的环境。
这一点可以简单理解为数字化,这是瑞幸创立之初就有的基因。放弃收银台,在手机App上完成消费,门店轻便灵活。这点与星巴克所推崇的第三空间有了区别,同时也关系到至关重要的成本。
钱治亚提到的另一点,从本质上重构了咖啡行业的成本结构。这样一来,开店的成本和人力成本都被大大压缩,租金装修运营成本大大下降,最终实现了超低的咖啡成本和超高的供应能力,也就增加了自己的利润空间。
这是瑞幸9.9价格策略的重要前提,也是瑞幸所要呈现的差异化,在彼时30元左右的星巴克与10元以下速溶咖啡之间,寻找新的价格带。
这点极其契合特劳特的定位理论,成为第一,是进入消费者心智的捷径,如果不能成为第一,就在潜在客户心中找“空白”。
这种策略之下,通过各种买赠、储值和发放消费券,将价格控制在10-12元左右,成功成为了该价格带的第一品牌。
咖啡战本质:同一模式的再复制
回顾完旧版本的瑞幸9.9元,我们再来看看库迪咖啡的9.9元。
库迪咖啡由瑞幸咖啡创始人、前CEO钱治亚女士率原核心团队打造,库迪咖啡战略委员会主席则为陆正耀。不得不说,这“配方”很熟悉。
从2022年10月开出第一家店后,库迪咖啡以熟悉的“烧钱”补贴换流量,也就是9.9元低价策略收获一大波流量。
通过“全联营”模式,库迪咖啡的门店数已经突破5000家,只用了10个月,用“狂飙”来形容并不为过。
“烧钱+补贴+迅速扩张”,这是陆正耀最为擅长的打法。这种打法曾出现在上文提到的瑞幸第一阶段,也是库迪咖啡的现阶段。
此时的咖啡价格战,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瑞幸不同阶段的对打”。不同之处在算法,如何理解一杯咖啡9.9元的价格。
库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颖波介绍,规模化效应之下,一杯咖啡的原材料成本约为5.5元,加上房租、人工、水电杂费等的综合成本在9元以下。
瑞幸咖啡首席执行官郭谨一则提到,瑞幸已经建立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可以在保持合理利润率的同时,达到有竞争力的价格和杯量,其他品牌很难在该方面与瑞幸进行竞争。
在瑞幸高调宣布常态化9.9元策略的第二季度,总收入为62.01亿元,同比增长88%。二季度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为9.99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15亿元。
两个品牌对价格的理解,泾渭分明,一杯咖啡的价格与整体的利润率,无关对错,只是发展阶段不同。
此外,库迪咖啡所要攻占的价格带,已经由瑞幸“把控”,已经占据了消费者心智的第一,攻占难度将大幅度增加。
咖啡品牌持续走下去关键是什么?
首先,价格策略往往是品牌发展初期跑马圈地、扩大品牌规模的有效手段,背后往往需要巨大的资本支撑。
这也是库迪咖啡10个月开出5000家的秘诀,在一二三线城市广撒网,而非逐级下沉。但这样快速的拓展往往会导致供应链与人才的脱节。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咖啡赛道,开店率与闭店率双高,通过“全联营”模式快速积累起的众多门店往往“藏雷”无数。
有相关媒体报道,库迪咖啡闭店数在18家典型连锁咖啡品牌中占比达到了39%。相当于每3家倒闭的连锁品牌门店中,就有一家是库迪。
这背后很重要的关店原因在促销力度的减小,销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联营商们面对无法盈利的现状,信心大减,只能草草收场。此时,库迪也无法加大补贴力度,来提升门店销量。
一个无解的死循环。
其次,仅凭低价策略并不是细水长流的长久之计,消费者所看重的是有品质、有价值感的低价格。
在长期的低价策略面前,库迪咖啡被加盟商抱怨只打折,不赚钱,也因为口味、品控等问题,频频遭受消费者的吐槽。
反观瑞幸、Manner、Tims咖啡等品牌,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上新节奏及相对稳定的品质,即便是真刀真枪地打价格战,这背后的“弹药储备”也是充足的很。在价格之外,他们依旧有吸引消费者的利器。
最后,咖啡作为茶饮的一个大分类,它的底层逻辑从来没变过,一个品牌的综合影响力,来自品牌、品质、规模、背后的供应链,以及沉淀出来的盈利模式。
来!兄弟们,一起把价格打下来!大火的网络用语用在热闹的咖啡赛道非常贴切。
9.9元最终收益的还是消费者,库迪咖啡要解决低价策略之后的转型,而“瑞幸们”的挑战更大,要在9.9元价格带内,严控成本,做好品质,要走的路依旧很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餐企老板内参”(ID:cylbnc),作者:七饭,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div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