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小红书七夕上线新的社交功能「共享收藏夹」|谈谈我的思考

 9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pd/588982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最近,小红书上线了社交功能「共享收藏夹」,那么,为什么小红书会选择在这个节点上线这一功能?或许我们可以向外、向内分别寻找原因。这篇文章里,作者就尝试从用户洞察方向做了思考和分析,不妨来看一下。

23ff8056-df4b-11ed-9648-00163e0b5ff3.jpg

好像两年没有更新了,昨天登录了后台,发现两年掉了1600粉丝,不过不重要。

今天讲讲小红书最近上线的社交功能「共享收藏夹」,谈谈我的思考。本文不讲产品战略,不讲概念,只讲用户洞察。

为什么小红书上线共享收藏夹功能?

1. 向外看

我们在微信上已经看到了用户痛点即特定场景下的对话和其他场景对话割裂感强。某些特定场景下的对话没有办法专门进行信息分类或组织管理。

你是不是经常在微信上和朋友分享想吃的餐厅、想一起打卡的地方,发了一堆链接,等到真正想要去的时候,不停翻聊天记录,还不好找,特别麻烦?

微信的问题在于「特定场景」下的对话和「其他场景」对话割裂感太强,IM里各种文字、图片、链接、表情等等信息不停穿插,聊天话题又不断切换。

2. 向内看

小红书私信内核基于「笔记」索引产生的互动交流。

1)看私信现状:小红书是内容社区,非IM通讯工具,和好友私信互动,核心仍然基于内容即「分享笔记」开启聊天。

这里展开讲讲,小红书私信分享的主要内容和分享对象。

分享内容:因为是生活方式社区,和好友私信分享的也都是衣食出行等生活化的内容。

同时小红书社区形成了很强的种草心智,围绕「生活方式的内容」+「种草的心智」,是需要交流和讨论的;

分享生活方式内容为了和好友「一起参与」:比如一起「一起探店」、「一起旅行」、「一起打卡」;

而分享种草的内容是寻求好友(闺蜜)意见和态度,帮我决策(衣服好不好看,买不买)。

分享对象:私信高频分享核心人群就是闺蜜+情侣。

分享的内容都是社区里日常内容,因为关系得足够亲密,才会持续分享日常碎片的内容;也因为是日常内容,它的分享交流门槛足够低;

我不会每天和我的高中同学, 大学同学、陌生人分享去哪里吃、去哪里玩,只有最亲密朋友才会持续分享。

2)看用户现象:我们日常在微信和好友分享「吃喝玩乐」的内容,越来越多的来自小红书上。

同时,小红书本身就是生活方式社区,生活化的互动交流土壤已经从小红书里私信长出来了。

3)看问题:小红书私信同样存在和微信聊天割裂的问题;

“每次要和对象/朋友做旅游攻略,或者讨论约会餐厅打卡的时候,不仅要一个个点完收藏之后,还得挨个转发给对方过去,有的时候还要@一下,这些转发甚至可能会被密密麻麻的文字聊天记录给分割开,又乱又不直观。”

JGTSII3H1IzvhvfP5bMk.png

4)看需求:在IM里面存在「一起参与」+「共同决策」的需求,但目前没有被解决好。

我们观察到在私信场景下,和分享分享的内容经常需要双方共同去参与完成,有点像一起参与的todolist。

那是否有一个产品容器可以承载这些内容,比如可以把「一起想吃的美食」、「一起想去的旅行」、「一起想逛的展览」等等分享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类?

我们的判断,这是用户真实存在需求,而且是普适化的需求,那我们需要通过产品力更好得去满足。

5)看机会:和微信、抖音的差异化,小红书社交机会在哪?

通过用户痛点看问题,再向上思考,其实在思考小红书社交和微信、抖音的差异化。

微信:普适、大众

微信已经是国民APP,功能更新方向因受众人群过大而受限,每个功能在上线的时候都要考虑其所「覆盖人群需求」的最大公约数,所以上线的都是普适性,大众需求

对于有小众需求的人来说,不够特别和个性化(包括微信群其实并没有针对各类群做特殊适配,反而希望通过群工具、小程序等方式让生态里的其他角色去提供解决方案)。

抖音:重消费、轻互

由于被微信屏蔽的外因,在站内直接分享闭环,间接帮助抖音积累社交关系链;

私信的主场景也主要是通过分享视频,但分享的主要是娱乐内容,仍然重消费,轻交流。

行业现状:

微信替代者们并没有找到一个相对封闭(或不可替代)且「相对高频」的场景把用户至少某一方面的主要社交需求都留存在产品内部。

或者说没有向用户提供「脱离自身产品后」就无法链接的场景。

绝大部分产品只解决了用户在很小的一个方面的社交需求,功能较为单一,最终导致关系链转移到了微信。

我们的判断:我们取代不了微信,但至少我们可以让某些聊天场景发生在小红书上;结合社区生态+用户场景+工具属性,是我们可能的机会点。

我们的选择:社交不能脱离“社区”,内容是小红书优势,社交先从内容来衍生出下一步的互动开始。

那共享收藏夹是我们结合社区特色,基于内容延伸出来的新的互动场景的一次尝试。

它的用户价值在于:「信息筛选」+「内容沉淀」。

信息筛选本质上是信息检索,效率工具,快速查看特定的内容;

内容沉淀表现在记录共同参与的内容,可以共同创建不同的主题,「一起想吃的美食」、「一起想去的旅行」、「一起想逛的展览」等等,记录和亲密好友的点点滴滴;

对于闺蜜&情侣而言,共享收藏夹可以体现生活记录,特别是如果有命名为【一起去过的地方】收藏夹,可以发展为情侣空间/私密空间;

最终,演变成从工具情感,从分享信息分享生活记录生活建立情感链接。

我们近期已经上线了共享收藏夹功能。

目前创建共享收藏夹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 方法一:在个人页/收藏入口/直接创建共享专辑;
  • 方法二:浏览笔记时/收藏/直接创建共享专辑;
  • 方法三:个人页-收藏-已创建专辑支持设置共享。
小红书七夕上线新的社交功能「共享收藏夹」|谈谈我的思考
小红书七夕上线新的社交功能「共享收藏夹」|谈谈我的思考

简单来说下主要使用场景和玩法:双方创建一个共享收藏夹,可以往里面一起添加笔记,共同维护。比如可以创建:一起想去吃的美食、想去的旅行、学习资料收藏等等。

那共享收藏夹怎么用呢?可以有很多场景适合:

  • 👗穿搭:和闺蜜一起种草美美的服饰和穿搭技巧,一起变美;
  • 😋美食:和饭搭子一起收藏探店美食,美食一起吃才更香;
  • 🏕️旅行:和旅游搭子一起制定旅游攻略,一起解锁旅行新成就;
  • 🎮娱乐:和游戏搭子一起发现新游戏,快速提升游戏水平;
  • 📖学习:和学习搭子一起get新知识,一起狠狠进步;
  • 🏃‍♀️运动:和健身搭子,一起健身运动,早日练出腹肌马甲线。

第一阶段:我们上线了共享收藏夹功能,把基础创建链路跑通。

第二阶段:和私信打通,在我们8.3版本就会上线。

小红书七夕上线新的社交功能「共享收藏夹」|谈谈我的思考

上线不久,目前社区里面已经有不少共享收藏夹的笔记,我们看到了几个现象:

① 结合小红书衣食住行场景,站内衍生出共享旅行/穿搭/美食/装修等玩法;

小红书七夕上线新的社交功能「共享收藏夹」|谈谈我的思考

② 评论区涌现了大量@亲密好友,拉好友/情侣/闺蜜一起创建。

小红书七夕上线新的社交功能「共享收藏夹」|谈谈我的思考

(👆评论区大量@闺蜜、男女朋友现象)

这些用户现象,其实符合我们最开始的产品判断:

1)和社区生态(垂类)结合:美食、旅行、家居、学习等小红书内容,同样适合和好友一起共享,一起参与,共同决策,互动场景仍然基于内容;

2)核心人群主要是闺蜜和情侣:

我们最开始的产品判断,基于特定人群,特定场景下,可能会演变成情侣空间/私密空间。

上线之后,我们去观察用户怎么去描述这个功能,确实很多用户在介绍共享收藏夹的时候,把 TA形容成「闺蜜空间」、「情侣空间」,这也和我们一开始的判断一致;

小红书是所有社区产品里面,用户最有收藏心智的,共享收藏夹也是和社区内容结合,通过互动反哺到生态。

微信有它固有的优势,抖音也有它自身的优势,但是小红书也有自己的优势,一定要回到「社区生态」「用户场景」去思考问题。

而且任何一个原生平台做站内分享,一定比第三方软件(微信)是有优势的,因为站内打开链接更方便,互动交流体验更顺畅。

专栏作家

德鲁大叔,微信公众号:heiyandoudou2016,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互联网观察者新兵一枚。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小红书官网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