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土高原,没上过大学的女人们在喂养AI
source link: https://redian.news/news/7367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黄土高原,没上过大学的女人们在喂养AI
我和我的地球 科技 | 陕西
请将国家地理中文网设为星标方能收到正常推送
见到曹亚丽时,她正心无旁骛地紧盯电脑屏幕,左手的三个手指覆盖在A、W、S、D四键上,右手则放在键盘的上下键。
她的双手配合娴熟,背挺得很直,仿佛钢琴家灵活地按动琴键。
每隔两秒,曹亚丽手指动一下,那是她面对一张图作出判断的时间。
曹亚丽从事的职业——AI训练师(人工智能训练师)——在2020年被国家正式列为新兴职业。
每天,她和同事们通过贴标签、画框、排序、找不同等方式,为文字、图像、语音做标注,喂养AI。至于给数据标注后具体用来做什么,曹亚丽还说不出来。
曹亚丽所在的陕西榆林爱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涧爱豆”),2019年成立,目前有180余名数据标注员。负责人鱼涛介绍,其中,66%都是女性。陕西榆林爱豆科技有限公司|朱秋雨
类似的场景,还发生在吕梁山区的山西临汾市永和数字就业中心。后者也是做AI数据标注的公司,133名员工中,128位都是女性。
其中,80%的人还有一重身份:宝妈。
这些女性很多是高中、中专学历,没上过大学。留在老家扎根后,她们变成别人口里的妻子、妈妈。
6月见面时,多位员工向我回忆起一个场景——以前做全职妈妈,总会碰到向丈夫“伸手要钱”的时候,这样的生活倒也并不耻辱,但让人感到毫无价值。
如今,建立在黄土高原上的数字新产业,给了留守女人尊严与希望。在与人工智能的互动中,科技赋予了她们可以消弭先天差距的魔法,也焕发了黄土高原上人们全新的生机。
鼠标一点,都是钱
在兄妹三人中,曹亚丽自认为“属我混得最差”。她是家里老二,哥哥在内蒙古的国企工作,妹妹是教师。只有她,没上过大学,多年在影楼做后期制作。
2019年,因家庭变故,她从西安回到清涧县的父母家。
曹亚丽在清涧县出生长大。这座2020年才脱贫的县城,是作家路遥的故里。黄土垒成的沟壑环绕四周,只有河流冲击的悠长河谷给了人们居住的空间。在人们的回忆里,县城内一大片的荒地,“没有楼,都是山”。
与之伴随的,是当地日渐空心化的产业。
陕西清涧县|朱秋雨
清涧县是“中国红枣之乡”,以种植大个头的狗头枣闻名全国。
但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黄土高原一到秋季就下雨。成熟红枣最怕雨淋,农民常颗粒无收,被荒弃的农田就越来越多。
年轻人因此背井离乡,到榆林、西安等地谋生,寻找希望。
30岁的曹亚丽,属于逆行者。
回乡后,她找不到工作,为此焦虑了一年。2020年,她成为了坐办公室的AI数据标注员。这是小县城里少有的新增就业岗位。
只需参加一个月培训,曹亚丽就正式上岗。两年多来,她都在做类似的事:给某地图导航做标注。
她向我演示了一张行车记录仪的图,屏幕上下有两个时间戳。数据标注员则需要人为将两个时间相减,判断差值。“小于2秒就是合格的,按A;大于2秒不合格,选S;看不清,选D,无时间戳W。”
2023年2月16日,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工作人员在进行数据标注。数据标注为人工智能产业中开发机器学习模型的一环。清涧县数字就业中心成立三年多来,通过培训当地女性、返乡年轻人等做数据标注师,助力乡村女性在本地就业|中新社记者,张远
曹亚丽说,难度不在于做减法,而是面对海量的图片,标注员必须保持专注和准确率。
曹亚丽刚入职时,每天须看1.3万张图,她没法在8小时工作时间内完成。而现在,她已经足够熟练,6个多小时就能做完相同的工作量;努力加班的话,“一天能看3万张”。
上述任务与人工智能界流行的“深度学习”有关。2014年起,深度学习的一大主流发展路径是有监督学习(supervised learning)。
也就是说,要想让机器智能,首先要喂养大量已经标注的数据,让其自动学习、决策,完成特定任务。
而在AI进行算法迭代时,同样需要处理、标注大量数据。据AI分析公司Cognilytica统计,在AI项目中,数据相关的处理过程占超80%的时间。业内因此盛传,“人工有多强大,智能才有多强大”。
人工智能的业务,从高大上的甲级写字楼落到了黄土高原上。与县城女人们多聊会儿天,便会感受到她们对这一新业务的渴望。
陕西榆林爱豆科技有限公司工作环境|朱秋雨
曹亚丽说,因为按件计工资,她会每天早上5时半起床,不看手机,直奔公司。中午也不午休,吃完饭便上班到晚上10时、11时。
热爱工作的不止曹亚丽。甚至爱豆科技有限公司的多位女性员工都说,她们想加班。
一位两个孩子的妈妈坐在我面前,穿着一件飘逸的粉色长裙,看着我的眼睛,坚定地说:“我就是想多挣钱。”
工作两年后,她成为了某业务线的项目经理,每天加班到夜里孩子的睡觉时间。月薪最高时,她拿了7000多元。
她说:“鼠标一点就是钱。”
她重复了一遍:“鼠标一点都是钱啊。”
说话的时候,她眼睛亮亮的。
宝妈的玫瑰花
人工智能的风,从清涧县吹到了周围的县市。2020年8月,与清涧临近的山西临汾永和县,新设立了一个数字就业中心,招的也是人工智能训练师。
对这个长期交通闭塞、只有两条主干道、多数楼房不超过4层的县城而言,人工智能属于格格不入的新事物。
永和县爱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林峰,对我说起他至今难以忘怀的场景。2012年,他从永和县到临汾市上大学,通往县城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刚开通。
他兴奋地与同学分享,家乡有公路了。同学表现得十分诧异:“高速路,这不是(我们)从出生开始就有的东西吗?”
“别人想象不到,有的地方连高速路都没有。”李林峰说。
清涧县城街景|朱秋雨
与此同时,临汾市主要的产煤区、铁矿资源区、小麦产区,都与永和县擦肩而过。
直到2015年,永和县内探测出天然气,几个气站成为了吸纳当地男性劳动力的用工企业。
经济落后让人止不住地外流。除了老人,县城里出现的身影多是妇女儿童。
所以李林峰介绍:“我们永和有个最常见的家庭分工:男的出去开大货车,一个月赚七八千;女人留守,照顾孩子。”
这解释了为什么2020年7月永和县爱豆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次招聘时,来报名的基本是女性。
刘霞,永和县人,在2021年成为人工智能训练师时,她的二娃刚满1岁。而之前的七年,因为孩子出生,刘霞经历了辞职、工作、又辞职。
她的上一份工作在加油站,需要两班倒。上了一年多夜班,刘霞发现,不仅没法照顾孩子,熬夜还让她眼角多了皱纹。
爱美的她,很敏感地感受到自己的变化,索性辞了职。“自己都瞧不起自己”,但她又认为,这样的生活像是县城女人注定的命运。
刘换梅,34岁,陕西清涧,她是一名人工智能训练师。这个听起来很时髦的工作,是清涧县和支付宝合作引到当地的|视觉中国
在永和县结婚生子之前,刘霞曾在临汾市服装店卖了六年衣服。做销售小妹时,她刚高中毕业,学习成绩在班上排名前列。
但兄妹四人,没人上过大学,“那时觉得读大学还不如学一门技术,出来早点挣钱”。父母也不管她,于是她独自踏上异乡打拼的路。
如今,在服装店上班的记忆,只剩下“站一天,腿很麻”。但刘霞个性倔强。即使感到累,想着“别人都可以为什么我不行”,她在服装店干了下去。
直到她到了25岁,县城认为女人该结婚的年纪,在亲人的催促下,刘霞觉得自己没在临汾“混出什么名堂来”,回了老家,进入婚姻。
结婚一年后,与家乡其他女人一样,因为怀孕,她辞职了,三年没工作。但她心里很清楚:“我喜欢出去。”
从小,她和妈妈一样,宁愿到农村的地里干农活,也不愿意做家务。她告诉我,永和县里,像她这样想的全职主妇很多,大家都希望有一份自己的事业。但县城长期只有服务业招人。一周7天上班,兼顾带娃不现实。
清涧县百姓日常|朱秋雨
2020年,开在县城的AI企业,在招聘广告上明晃晃写着“周末双休”,这让坐月子的刘霞酝酿着出门工作。
更让她按捺不住的是,同龄朋友中,几位宝妈在朋友圈晒出在AI企业工作的状态——“三八妇女节,她们每个人都有一支玫瑰花。”
这让刘霞很羡慕。结婚七年,她没有收到过丈夫的礼物。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对女性友好的人工智能工作在县城传开,吸引了大量“宝妈”报名。
李林峰也惊讶地发现,明明没有刻意强调性别,但永和县爱豆公司里超过95%都是女性。
“人家给我们什么我们做什么,我们不挑。”一位永和宝妈说。她们更在意的是,做标注员拿人均三四千薪资,超过了县城事业编的水平。一家最大用工企业
AI标注产业让黄土高原的人们如沐春风。但在外面的世界,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中国数据标注公司从2014年兴起,到2017年达到发展高峰。
那一年,相关融资事件达到9起。这个数字,也是接下来多年的高峰。2018年起,与AI数据有关的公司融资量开始下滑。到了2021年,相关融资只剩下一年2笔。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AI数据标注产业一大特点是劳动密集,因此,国内存在大量标注的小作坊、工作室。
他们以低薪招人,互打“价格战”。很长一段时间,数据标注行业处在卷价格的粗放状态。
不同标注之间的产能对比|36氪
相较之下,曹亚丽、刘霞等对数据标注的竞争感知不深。被问及会否担心公司倒闭失业,她们直摇头。
此前,清涧县尝试过多次产业扶贫,养猪、果业、畜牧业。
清涧县爱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鱼涛回忆说:“人们能想到的农村能干的,我们县都干过,几乎都失败”。
这一说法得到一位接近政府人士的侧面认证。他回忆,清涧县曾多次引进果业公司,做红枣加工,但无一例外,来到清涧落地的企业,都以破产倒闭告终。
2019年,最早提出在小县城发展人工智能的,是国家卫健委在清涧县挂职的副县长柳清海。
而实际上,2019年时,清涧县除了柳清海,没人理解何为人工智能。
鱼涛回忆,那一年,他还在清涧县城投公司担任副总,收到来自县里的电话,对方让他到新成立的公司当负责人。
他问电话那头:“这(公司)是干什么的?”
电话那头答:“我们也不清楚,只有柳书记知道。”
陕西清涧县|朱秋雨
与柳清海接触后,鱼涛理解了发展人工智能的思路。“这至少是一个轻资产的项目。”万一发展不好,也不会像此前破产的企业那么惨烈,“船小好掉头嘛”。
2019年,在国家卫健委的协调引进下,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蚂蚁集团、蚂蚁公益基金会等发起的数字产业孵化项目“AI豆计划”,落地清涧。
爱豆的第一次招聘在2019年夏天,招聘宣传得轰轰烈烈,当地妇联、团委、人社局等都帮忙发了招聘启事,连电视台都打了广告,但还是没招揽到人。
这个职业对县城人民来说,实在过于陌生。“再加上以前也有一些倒闭的产业,大家也不太愿意相信。”鱼涛说。
直到2020年,受疫情影响,县城人多数居家。此时,鱼涛与几名管理层将一台台电脑送至员工的家,让他们居家办公。
数字经济的优势,在此时体现了。
有一个月,一名员工拿到了1万多元的薪水,远超当地服务业2000元左右的工资。
这在小县城迅速地成为爆炸性消息。清涧爱豆公司的名气此后打响,来应聘的人源源不绝,很快成为当地最大用工企业。
清涧成为样板。柳清海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总结,清涧县的经验说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有转移到西部地区的空间。
接下来的三年,周边县城永和、子洲、绥德、延川县的“AI豆计划”数字就业中心陆续启用,皆以清涧爱豆为母公司。据统计,这些中心共计吸纳了超600名当地女性和返乡就业青年加入。县城没有天花板
数字化没有停止对小县城的革新。
清涧县爱豆员工李阿倩向我提起,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记者问她:“你知道ChatGPT吗?”
李阿倩第一次听说这个词,“那时候我才感到自己的落后,这边和外面还是有很大差距”。
云测数据总经理贾宇航也曾告诉南风窗,随着ChatGPT和大模型的发展,如今,数据标注的类型和内容越来越复杂。
“最早的人脸识别,只需要在人脸上做一个拉框的标注,就可以完成对应需要的训练。”
贾宇航举例:“而现在,还要求对人脸的关键点、表情或者一些人脸的属性或者姿态,例如半张脸被遮挡时等情况,进行标注。”
早期的人脸识别与现在的人脸识别需要训练的内容有区别|视觉中国
鱼涛也发现,ChatGPT等引发的大模型狂潮,对数据标注产业冲击很大,标注难度也在阶梯式上升。
“我们这一批初中学历的人,有的被AI取代了。我们已经没任务给他们安排。”
如今面临的,依然是四年前的问题——招人困难。
鱼涛说:“200个人的标注公司已经是我们县的天花板了。”目前,需要的是高学历或者有专业背景的人,比如金融、医疗专业的年轻人。而这类人才,大部分都外出工作,或者回县城考编。
相较鱼涛,李林峰的焦虑要轻一些。
在他看来,扎根在黄土高原的数据标注企业,是一种更为特殊、少数的实践。此前,永和县政府曾尝试过扶持电商直播等产业,但都没能收到类似的效果。原因是,“电商没能提供那么多就业岗位”。
清涧县城,新楼盘拔地而起|朱秋雨
他认为,数据标注产业在黄土高原发展的优势,恰恰在于它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助于吸纳女性的就业。
据介绍,爱豆公司将90%以上的营收,用于员工薪酬福利。59%的员工,是曾经的脱贫、低保、残障等防返贫重点监测人口。
有产业和就业岗位,刺激人才回流、发挥女性力量才成为可能。以永和为例,2020年AI公司启动时,员工中仅有一名大学生。而成立两年多来,员工专科及以上学历大学生占比已超30%。
如今,宝妈们的身影不止出现在家、菜市场、校门口以及麻将馆。在公司、美甲美容店和健身房里,她们化着妆,背挺得很直。
而让“清涧模式”广为人知的鱼涛,则有更大的野心。
如果一个县城招200人是天花板,那么他希望“多点开花”——今后周边的每个县都设立一个数字就业中心。“如此一来,我们实力会更强。谁有大量的数据(需标注),我们一口就给吞下。”
地球探索者:
朱秋雨,南风窗高级记者
撰文:朱秋雨
图片:南风窗
编辑:框舅
版式设计:李雨嫣
点点?,谢谢关注。
识别下方二维码加入“国家地理严选好物群”
伸出小手
点赞和“在看”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article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