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AI行业薪资门槛一起卷?两家巨头的招聘启事,得罪了所有人

 10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awtmt.com/articles/369437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AI行业薪资门槛一起卷?两家巨头的招聘启事,得罪了所有人

硅星人 发表于 2023年07月29日 11:59
摘要:天价薪水,创意画饼。

在各大科技公司纷纷裁员的当今下,唯一不受影响而且还被各大公司竞相争夺的,就是AI人才了。

各大科技巨头,如微软、Google、Meta等,都在积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时间,以吸引和培养顶尖的AI人才。同时,许多创业公司、研究机构、甚至传统公司,也都在寻找有着任何有AI背景的人才,也让薪水水涨船高。

但AI人才的“卷”不仅体现在高薪上。一方面所有的钱都往这个区域涌入,另外一个方面,所有最优秀的人才也都在加入这个领域。一不留神,就可能引来争议。

最近,几份AI从业人员的天价招聘启事,就惹了大祸。

Netflix 90万美元招AI经理
NjY2MDMzNjY3

Netflix 最近在自家网站上发布了一则招聘信息,招的是机器学习平台的产品经理,让不少人震惊的是,该职位的年薪范围30万至90万美元。这个薪水,就算在巨头们出手阔绰的硅谷,也实属罕见,毕竟根据Levels.fyi的数据显示,湾区专注于人工智能的软件工程师的平均薪酬约为30万美元。Netflix开出的90万美元的上限实在太过惊人。

在好莱坞的编剧和演员大罢工闹得如火如荼的当下,Netflix开出的这个薪酬无疑是又浇了一桶油:毕竟演员和编剧们已经感受到了AI的威胁,而高达87%的演员一年的薪水也仅仅只有2.8万美元。

Netflix凭啥给这个职位开出这么高的薪水?

在招聘启事里,这个平台开发的人工智能将用于“创造精彩的内容”,而不仅仅是开发新的算法来推荐节目和电影。该帖子还暗示了这家流媒体巨头期待将人工智能整合到“所有业务领域”内。甚至Netflix机器学习平台团队的另外一产品经理职位,也将要“收集反馈并了解用户需求”,使用人工智能“来优化原创电影和电视节目的制作”,并最终帮助做出投资决策。这似乎意味着Netflix将开始使用人工智能来评估不同项目的资金需求。

这正是代表演员的工会(SAG-AFTRA)的一个主要担忧:算法的权力越来越大,将主宰行业内人的命运。

Sag-Aftra的代表声称,算法将决定在新订户数量达到稳定水平之前,一季需要多少集,以及一个剧集需要播放多少季。“这会将每季的集数减少到6到10集,并将季数减少到3到4季。人们不能靠这个过活。““强加给我们的商业模式正在系统性地挤压我们的生计,这给上下阶层的每个人都带来了无数问题。”

有不少人称Netflix对待AI的态度让他们想起了《黑镜》最新一季的《Joan is Awful》的内容,里面名为Strawberry的流媒体平台正是利用AI技术来直接生成演员的虚拟形象,根据AI编写的剧本来自动演出,可以说,好莱坞演员和编剧们的噩梦们正在慢慢变成现实。

LTIxMTA1MzI4OTk=

这并不是Netflix唯一一个开出巨额薪资的人工智能招聘广告。据The Intercept报道,Netflix还在其新兴的游戏工作室招聘一名生成人工智能技术总监,年薪高达 65万美元。

这些“AI替代真人”的努力已经慢慢开始取得了成果,Netflix 目前正在播出一部名为《Deep Fake Love》的西班牙真人秀约会剧集,该剧集会扫描参加者的脸部以创建人工智能生成的 “deepfakes” ,而其游戏工作室则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来撰写叙事和对话。

这一切都是在演员工会(SAG-AFTRA)拒绝了电影电视制片人联盟 (AMPTP) 的一项提议之后发生的,该提议“慷慨”地向演员们提供一次性200美元的日结费用,让演员们对自己的脸部进行扫描,以便将来永远用作人工智能增强的CGI虚拟形象。按照AMPTP的提议,该公司将“拥有该扫描、他们的图像、他们的肖像,并且能够在他们想要的任何项目中永久使用它,无需同意,也无需补偿。”

所以这也就是什么Netflix的招聘广告一出,正在罢工的演员和编剧们直接就炸锅了。

但是打着AI算盘的不止Netflix一个。

科技公司Realeyes公司同样在招演员们接活:两个小时的“表达不同情感”和“即兴创作简短场景”的工作,以“训练人工智能数据库以更好地表达人类情感”,报酬为 300 美元。该帖子还欲盖弥彰地强调这是为了“研究”目的,而不是商业目的。Realeyes还多次强调,训练人工智能来创造“富有表现力的表演”会受到限制。

当然,这个说法没有人买账。芝加哥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本·赵就表示:“这几乎可以保证,这项‘研究’在商业化后,将用于打造取代人类的数字演员。” “这方面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在转移注意力。”

英伟达招毕业生要求“8篇顶会论文”

一篇招聘启事捅了马蜂窝的不仅仅是Netflix,还包括英伟达,不过英伟达的雷点不在于钱太多,而在于要求太高。

Twitter上名为“Tianlin”的AI研究员po出了英伟达的大语言模型和基础模型研究科学家的的招聘启事,在这个启事里,除了近期博士毕业、深度了解大语言模型和深度学习等常规要求以外,还放了一个非常炸裂的要求,直接让各大研究者们开骂——“至少要有8篇顶会(CVPR、IEEE、NeurIPS)论文”。

LTE2OTY0MTM3ODM=

就是这个要求为英伟达引来了“群嘲”。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这是机器学习领域新毕业生的“最低要求”,还有人说,“咋不把图灵奖也列上去呢?”

一开始,英伟达的资深数据科学家Mark Moyou还试图进行解释。他说:“如果你正在做 LLMS 的基础研究,你必须拥有一套非常具体的技能,所以我对要求如此具体并不感到惊讶。这些人要做的优化工作级别非常高,是低内核优化并且节奏很快。它还必须在最大规模的计算上完成。”

不过他的解释,大部分人都不买账。有网友说,8篇论文可不是很具体的技能,这么的一个数字,很有可能为了某一个已经内定的应聘者设计出来的。

还有人设计了一段短话:

TeamLead:可是我的小伙伴有8篇

HR:要不凑个整到10篇?

TeamLead:那可太多了。8篇正正好,就这样吧,以及把一些流行词汇都加上去,必须得让我们看起来像是在做一些很酷的事情一样

甚至有人挖出来说,根据Mark Moyou的Google学术页面,他自己都不符合这个水平呢。别说这个人了,这整个组甚至负责人自己都达不到。

还有人说,别说英伟达自己了,就连OpenAI的联合创始人Andrej Karpathy都不符合呢,毕竟他只在顶会上有将将7篇论文。

不过也有人说,英伟达这个要求可没说要8篇一作,如果和别人合作的多,这个还是有可能的。不过这仍然是个很奇怪的要求,如果别人有7篇高质量的,而另外一个有8篇低质量的呢?

也有人嘲讽说,也许这篇招聘启事就是英伟达自己的大语言模型自己生成的,看来质量不怎么样嘛。

眼看引来了群嘲,英伟达赶紧把这则招聘启事下架,并且道歉说这是一错误(error),并且重发了关于这一职位申请的要求,把至少8篇顶会改成了“在顶会上有出色的论文发表记录”。

但是从Twitter上看,大家并不买账。看来这个“卷上天”的招聘启事,把本来就倍感竞争压力的AI研究者们给深深地得罪了。

LTE4MTIwMjAzMTM=
天价薪水,创意画饼

市面上的钱这么多,而人才就这么点,不得已,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用各种创意方式来吸引人才加入。其中就包括OpenAI的独树一帜的薪酬方案。

根据Levels.fyi的数据,OpenAI 向软件工程师提供的薪酬中位数约为92.5万美元。其中包括30万美元的基本工资和62.5万美元的PPU,一种称为利润参与单位 (Profit Participation Units) 的新型财务激励措施。

PPU的核心价值,就是能够分享OpenAI所产生的利润。这意味着,持有PPU的人,在OpenAI赚钱后,可以凭借PPU分红;也可以把PPU卖给其他投资者。听起来PPU和股票很类似。

但是,Sam Altman反复强调过,OpenAI未来不会上市。这也意味着,PPU的价值是靠公司内部的指南和估值工具来确定。简单来说,就是由OpenAI自己说了算。

而且相对股票,PPU的最终价值不确定性似乎更大的多:PPU是以OpenAI最终能够实现盈利为基础的。如果不能实现盈利,PPU的价值是存在归零风险的。对于一个既定目标是花费数十亿美元开发通用人工智能的组织来说,这可能需要数年时间。

如果把它们卖给愿意的买家,由于OpenAI的结构是一家“利润上限”公司,PPU目前的上限为其原始规定价值的10倍。这意味着价值100万美元的PPU最多只能以10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此外,OpenAI 的PPU具有两年锁定期,这意味着新员工必须保留其设备两年才能出售。

但是,对于现在挤破头抢着加入的工程师来说,在OpenAI的光环笼罩下,谁真的在乎PPU的上限是10倍还是20倍呢?

*参考资料:

注:封面图来自于Pexels,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不同意使用,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本文来源:硅星人 (ID:guixingren123),原文标题:《薪资门槛一起卷?两家巨头的招聘启事,得罪了所有人》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