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火的“丐版战地”,证明FPS不需要画面也能好玩

 9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yystv.cn/p/10988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大火的“丐版战地”,证明FPS不需要画面也能好玩

推游 2023-07-20
推游 > 大火的“丐版战地”,证明FPS不需要画面也能好玩
efd829c1d49adc3c029d7a84f22678b4.jpeg_mw680water

不只是代餐。

2016年12月,由三名开发者制作的独立FPS游戏《Battlebit》登陆了Steam青睐之光计划,这是他们制作的第一个项目。

他们选择在周末开启封闭测试,逐渐扩大测试规模,吸取玩家意见缓慢更新。在几次大更新后,这个游戏变成了重制版,更名为《Battlebit Remastered》(以下简称BBR)。2020年4月,BBR首次实现了145人同服作战,令三位开发者兴奋得不行。

在三个人从未掏钱宣发的前提下,BBR仅靠定期内测和网络上的口耳相传积累人气,最后有超过80万人将游戏加入愿望单。游戏正式发售前夕,Steam平台的工作人员主动找上门,准备为他们提供一个“BBR现已发售”的显眼弹窗。

2023年6月15日,BBR在Steam上架并开启抢先体验,很快冲上了周销榜第一,在两周内卖出了超过180万份。至本文截稿前,BBR的Steam好评率为91%,每日最高在线人数维持在8万人左右。开发者多年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六年多以来,BBR唯一不变的就是方块人画风。最多254名由玩家扮演的、装备各种长枪短炮的、像是从《我的世界》或者《Roblox》里穿越过来的方块人,分为两支队伍,为了争夺一张大地图上的若干个固定据点斗个你死我活。

尽管方块人的胸前印有国旗,出生点写有“US”和“RU”的字样,但玩家们还是需要一点想象力,才能理解眼前发生的是一场完全虚构,却又无比激烈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1

BBR争抢据点的核心玩法,多少有些碰瓷《战地》的意思,便有玩家将BBR称作“像素战地”。

越看越像

这个外号陷入了两个大的误区。首先,BBR的画风并不是像素风,准确地说,是“低多边形”(low-poly)风格。

制作组最早的三个人中,有两人曾经制作过低多边形游戏《未转变者》(Unturned)和《Ravenfield》的模组。《未转变者》是一款以方块丧尸末世为背景的生存游戏,《Ravenfield》则更像《战地》,不过仅支持对抗AI的单人游戏。

其中一位开发者制作了57款模组 人气最高的模组拥有超过16万访客

低多边形画风不仅是独立游戏作者在游戏画面上的逃课思路之一,对玩家来说也有好处。当《战地2042》还在纠结如何优化他们的64v64模式和地图时,BBR选择主动牺牲画面,为127v127模式的雄心壮志奠定了基础。

BBR当前版本的游戏大小只占2.14个G,而《战地2042》是它的37倍。市面上的中端配置电脑,能够以超过60帧的速率流畅运行游戏,一般不会因为本地性能问题出现卡顿或丢包现象。唯一会卡顿的情况,是加载计分板,读取超过200多位玩家ID的时候。

低多边形画风的自由是有限度的。玩家无法改变自然地形,不可能像《我的世界》里用十字镐一路向下挖到基岩。但是,地图上的绝大多数人造建筑,都会受到十字镐或C4炸药等道具的影响而毁坏,最后化为碎片和废墟。

一座楼房被轰成了巴特农神庙

每张地图都有白天和黑夜两个版本可选,地形复杂,差异巨大,森林、雪原、沙漠,乃至残酷的城市巷战,应有尽有。也许三位开发者无法顾及地图上的每一个角落,路过某些建筑时,粗糙的草木从建筑中穿模的现象清晰可辨。

每局游戏结束后的地图投票页面

加载界面会显示鸟瞰视角的地图

但是对于FPS和军事游戏应有的要素,他们做得毫不含糊。通过精心塑造枪械外形和部件细节,BBR中的绝大多数武器都拥有极高的辨识度。每把武器都有独特的枪声和弹道表现,在此之上BBR还引进了自定义枪匠系统,允许玩家安装一批取材自现实的配件,单独调整枪械性能。

实际上手,感受到空仓挂机、战术换弹,乃至装备夜视仪后无法使用高倍镜之类的细微之处后,军迷和老FPS玩家们更是会倍感亲切。

2

其次,BBR的大战场玩法并不完全是《战地》,它同时缝合了一批硬核的战术拟真FPS,例如《战术小队》(Squad)中才有的设定。

BBR采用了略短于《战地》的TTK(击杀敌人所需时间)。自动武器的后坐力普遍较低,取得击杀的难度也低,刚上手的萌新,躲在建筑物里打黑枪,也能取得不太难看的战绩。

屡试不爽

当然,光打黑枪是赢不了的,必须占下更多据点,才能加速耗光敌人分数。双方队伍划分成若干小队,刚进游戏或不幸阵亡的玩家,可以在小队成员周边,或者在我方占领的据点内复活,然后朝目标点前进。

和《战地》不同,一旦我方据点遭到敌人渗透,就算据点并未易主,玩家也无法复活。这使得后续兵力奔赴前线成了一件很折磨的事情。除了从上一个据点长途奔袭之外,小队队长需要花费小队点数,在不会被敌人发现与破坏的隐蔽处放置集结点,供小队成员复活,及时提供支援。

战斗需要弹药,而BBR的弹药机制很硬核。当玩家装填弹药时,一整个弹匣都会被替换下来,视玩家决定装进口袋(按下R键,速度慢)或者直接扔在地上(按住R键,速度快)。扔在地上的弹匣可以回收,幸运的话还能捡到其他玩家掉落的同种武器弹匣。手头有两个半空的弹匣时,游戏会提示玩家按下P键,合并出一个完整的弹匣。

五个选项分别是:切换瞄具,开/关镭射,调节全自动/半自动,更换弹匣,合并弹匣

BBR不允许玩家拾取其他人的武器,当手头弹药全部打空时,玩家只能去寻找队友扔下的弹药箱,或者使用小队点数呼叫的空投箱,之后也不能像《战地》那样站在旁边干等着,要自行互动取用弹药。

补给点数也有限,战绩越好补给越多

武装载具也受到了弹药限制的掣肘。它们很强大,像主战坦克就装备有高爆弹、穿甲弹和同轴机枪,兼具应对步兵和装甲目标的能力,比《战地》中大多只能装备一种炮弹的坦克更万能;而且只需一人就玩得转,比拟真FPS中的坦克操作更简单。

可是一旦弹药打光,强大如坦克也会失去对线资本,必须长途跋涉,回到主基地慢慢补给,再慢慢开回来。

载具操作只有第一视角

医疗机制更硬,不如说是从《战术小队》直接照搬而来。BBR没有呼吸回血,玩家受伤了,只能指望医疗兵手上的医疗包回血。血量低于一定程度时,玩家会流血,需要及时使用绷带包扎止血,否则会失血过多重伤倒地。

玩家能够将倒地的队友拖拽到安全的地方,然后用绷带帮助他们止血,救回一条命。止血后的玩家仍处于残血状态,之后也还是会流血和倒地,倒地时间太长,就会彻底阵亡。

按压止血,包治百病

上述这些硬核到有些别扭的机制,决定了BBR的兵种分划比《战地》更细、更极端。

突击兵擅长使用突击步枪,装填子弹、开镜、切换武器的速度更快。他们的道具选项非常丰富,能够应对多种复杂地形或敌情,有大锤、十字镐、抓钩、防暴盾,以及允许小队进行一次简单补给的小型弹药箱。

允许多次补充弹药,还能额外补充炸药、手雷等小玩意儿的大型弹药箱,则是支援兵的专属道具。所有兵种都能在战场上花费小队点数和一定时间建设掩体,而支援兵拥有更快的掩体建设速度。支援兵同时享有全兵种中最厚的护甲和最硬的头盔。作为这三大特权的代价,他们只有沉重的机枪可用,机动性较低。

护甲、头盔和背包都能自定义 在防护和机动性之间做取舍

只有医疗兵拥有医疗包。其他兵种一般携带3-5个绷带,而医疗兵有20个,包扎和复活队友的速度是其他兵种的2倍,且拖拽倒地玩家时移动速度更快。

令人安心的面庞

工程兵是载具专家,可以选择携带RPG火箭筒或维修工具,要么摧毁载具,要么修复载具。RPG也继承了《战术小队》的特性,能够替换专门对人员或对装甲的弹种。

破片弹,高爆破甲弹,集束战斗部,总有一款适合你

最后是侦察兵和小队队长,他们专攻情报,都拥有有利于监视敌人的高级望远镜或无人机,无人机配合反步兵地雷,亦能化身经典的自爆无人机,让敌人深切体会到何谓“现代战争”。

一触即炸

3

硬核的机制和复杂的兵种分划,降低了个人能力的上限,限制了单一高手一命不死持续性“捞薯条”的可能性,迫使玩家选择多兵种配合和团队合作。

不过,所谓的“团队合作”,和拟真军事游戏中宛如“角色扮演”一般的精密合作截然不同。BBR没有排位机制,对大多数玩家而言,在大乱斗中捞人头的快乐,比单纯的输赢更重要,玩家间的合作,纯靠自觉,没法强求。

《团队合作》

而且由于BBR的报点机制比较传统,路人之间的配合十分依赖自由麦,混乱程度可想而知,难以交流真正有用的信息。最有可能成功的“团队合作”行为,是在受伤或倒地后,冲着光对枪不救人的队友高喊“Medic”或者“萨尼铁塔”(德语“医疗兵”的空耳),求他多看自己一眼。

更整蛊的一点是,在默认设置中,玩家倒地后的两三秒里,麦克风会自动打开。这个设置进一步加剧了战场语音的混沌程度,也有幸让我听遍了各国玩家被击杀后脱口而出的脏话——日本玩家除外,他们说的是“しまった”(完蛋了)。

服务器守则之一:禁止骚扰,但允许玩笑意味的垃圾话

BBR难以界定为某个单独的游戏类别,说它是拟真游戏或胡逼游戏都有失偏颇。事实上,就连开发者也搞不明白这游戏的定位。

据外媒How to Market your Game对三位开发者的采访,他们本来很想做一款低多边形版本的《战术小队》,却越做越别扭。程序员SgtOkiDoki认为,他们的游戏画风与玩法并不匹配,这样很可怕。于是,他们决定在既有的硬核框架上,引入休闲FPS的机制,最后越做越像《战地》,越做越缝合怪。

至少军事拟真游戏不会出现这样的瞄具

BBR注定无法取代《战地》与《战术小队》,不只是因为简陋的低多边形画风,其本身还有不少被玩家吐槽的问题。

最严重的问题是游戏太肝。BBR效仿《战地》,引入了升级解锁武器、使用武器击杀玩家解锁武器配件的系统,在游戏上架后,开发者还应玩家反馈,降低了升级所需的经验值。但BBR的满级是200级,等级树上不同武器的解锁等级线分得太开,升级缺乏渐进式的正反馈。主流武器一般需要300个以上的人头解锁全部配件,而配件也不是每一种都有用。

到50级之前玩家只有三把突击步枪可用

如何留存玩家也是个问题。BBR吃了疫情期间FPS游戏整体式微的红利,弥补了《战地2042》暴死后大战场游戏的市场空白。但FPS玩家整体喜新厌旧,当知名IP推出新作时,BBR的玩家数量将不可避免地流失。单靠几张地图、几种武器的小更新,显然不足以挽回玩家,但人手有限的开发组也不一定能按时发布大型更新。

发售第二周的玩家数量呈微弱下滑趋势 图源SteamDB网站

不过仅就目前的情况来看,BBR在《战地》和《战术小队》之间成功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为休闲玩家与核心玩家创造了一个共同的舒适区。作为一款独立游戏,BBR没有任何微交易和通行证以榨干玩家的金钱和时间,不需要华而不实的显卡渲染技术逼迫玩家升级配置,更不必依靠大逃杀或收集战利品撤离之类的噱头吸引玩家。

BBR没啥创新之处,它只是将传统的玩法翻了出来,让FPS玩家们重拾最简单的快乐。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