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李书福又一超级独角兽,400亿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lieyunpro.com/archives/489137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本文转载自:投资界(ID:pedaily2012),作者:刘博。猎云网已获授权。

又一个超级独角兽诞生。

投资界获悉,电动汽车品牌smart日前宣布开启A轮融资,计划从资本市场募集2.5亿-3亿美元。本轮投资由锂电巨头天齐锂业领投,投资金额为1.5亿美元。以此推算,smart投后估值将高达400亿元人民币。

25年前脱胎于汽车豪门梅赛德斯-奔驰,smart如今的掌舵者则是 “汽车狂人”——李书福。1963年出生于浙江台州农村的李书福,放过牛、开过照相馆、生产过冰箱、卖过装潢材料、造过摩托车,直到1996年杀入汽车行业,一路带领吉利成长为一家汽车巨头,并在2019年联手奔驰创立了smart全球公司,落户宁波杭州湾。

无独有偶,同样诞生于宁波的极氪汽车,也在5个月前完成7.5亿美元A轮融资,估值近900亿元。悄然间,浙江宁波跻身中国新能源产业版图,呼啸而来。

脱胎于奔驰,落户宁波,在中国卖了两万辆

这只超级独角兽有何来头?

时间回到1972年,因当时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峻,时任梅赛德斯-奔驰设计师的约翰·汤姆福德勾勒出一辆纯电小车雏形,但由于设计理念过于超前,便一直处在手稿阶段。直到1981年,基于上述理念打造的NAFA城市概念车终于诞生,意为“短途车”——双门双座,车长仅有2.5米。

随后在1994年,瑞士手表巨头Swatch创始人尼古拉斯·海耶克萌生了造车的念头,他将目光瞄向了油电混合动力的微型车,但苦于没有造车经验,在找了一圈车企后,最终找到了梅赛德斯-奔驰。双方一拍即合,共同成立了MCC微型车制造公司,smart品牌也正式推出,名称源自Swatch、Mercedes与Art(艺术)的结合。

四年之后,smart首台量产车型在法兰克福车展亮相。但这款车并非是油电混合动力系统,而是搭载了三缸汽油发动机,与尼古拉斯·海耶克的理念不符,后者便选择了撤资。2000年,奔驰全面收购了MCC公司的股份,并将公司名称也更名为smart。

基于最初的纯电理念,从2007年开始,每一代smart都会推出纯电版本车型,并在2008年进入了中国市场,但因为定位于微型车且售价相对较高,smart在中国的销量一直不温不火。

2018年2月,汽车界迎来一则消息——吉利集团宣布,已通过旗下海外企业主体收购戴姆勒股份公司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成为后者第一大股东。而戴姆勒正是奔驰汽车的母公司,旗下业务还包括戴姆勒卡车、戴姆勒客车和戴姆勒金融服务。

紧接着,吉利控股集团和戴姆勒宣布,双方将组建合资公司,各持股50%,总部设在中国,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转型为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根据合资协议,全新一代纯电动smart将由奔驰的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吉利控股全球研发中心负责工程研发,并在中国生产。时隔一年后,smart全球合资公司正式落户宁波杭州湾,中文名即“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

2022年,smart首款国产纯电动汽车精灵#1正式上市。截止2023年上半年,smart在中国市场已累计交付23540台新车,并在德国和法国上市开启交付。与此同时,smart精灵#3也在今年6月1日完成在国内的上市,并将于2024年年初在欧洲市场推出。

谈及天齐锂业的此次投资,smart全球公司CEO佟湘北表示:“我们非常欢迎以天齐锂业为代表的全球行业领袖的投资。我们相信,此举不仅将进一步拓宽smart的品牌视野,更有助于强化smart品牌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smart品牌全球公司目前还没能实现盈利。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2年度营收18.56亿元,净亏损14.6亿元,今年上半年净亏损为6.61亿元。而在此前的6月底,smart公司从中外合资企业转变为一家外商投资、非独资企业。市场有观点认为,smart此举或是后期有可能在新加坡IPO。

60岁汽车狂人,“从台州出发,在宁波腾飞”

smart崛起背后,离不开一个人——李书福。

1963年,李书福出生在浙江台州一个小山村,从小就展现出经商头脑。他在上小学时,利用暑假为生产队放牛,一个暑假能赚6到10元。到了高中时期,李书福向父亲借了120元,买了个照相机,骑着家里的自行车,走街串巷为人照相,最后还开了一个照相馆。

22岁时,商业嗅觉敏锐的李书福,与人合伙成立了黄岩县石曲电冰箱配件厂,生产的电冰箱零配件供不应求。此后,工厂又扩大产品种类,开始生产电冰箱、电冰柜等制冷设备,一举成为台州最大的民营企业。直到1989年,李书福将全部资产送给了乡政府,自己则选择去往深圳大学读书。

1992年,李书福再次创业,成立了吉利建筑装饰材料,生产镁铝曲板和铝塑板。由于洋品牌价格高,国产品牌占了很大的优势,他迅速了打开市场。但后来由于专利被人抄袭,李书福不得已放弃了这门生意。

此后,李书福“决心做实业”——先是从摩托车开始。1993年,他花费数千万元收购了浙江临海一家国有邮政摩托车厂,并成功研制出四冲程踏板式发动机,取名“吉利”。接着又与行业老大“嘉陵”合作生产“嘉吉”牌摩托车,出口至美国、意大利等32个国家。到了1996年,吉利摩托车产销量已达20万辆。

几乎同一时间,李书福杀入了汽车行业。1996年,他在临海征地850亩,宣布投资5个亿,筹建吉利“豪情汽车工业园区”。但在当时,汽车行业还没有向民营企业开放,然而李书福却曾不服输地表示,“轿车是什么?不就是四个轮子、一个方向盘、一个发动机、一个车壳,里面两个沙发吗?”

最终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际,吉利成为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质的民营企业。此后,吉利一路高歌猛进,2006年年销量已突破20万辆,跃升轿车行业第7名。吉利汽车也在2005年成功在香港上市,最新市值近980亿港元。

但李书福的野心并不止于此。2010年,李书福斥资18亿美元,收购有86年历史的欧洲老牌车企沃尔沃,成功缔造了“蛇吞象”案例。随后,吉利开始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并在2017年与沃尔沃合资成立领克汽车,聚焦混动高端市场。同一年,吉利控股又成功收购马来西亚宝腾汽车、英国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以及美国飞行汽车公司Terrafugia。

不仅如此,李书福也正批量收获IPO,此前沃尔沃、极星汽车、亿咖通科技已纷纷成功上市,而路特斯科技也在此前宣布将通过SPAC方式登陆美股。

今年2月,吉利旗下的极氪汽车宣布完成7.5亿美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高达1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近900亿元。翻看投资方名单,阵容也颇为豪华——由Mobileye创始人Amnon Shashua教授、宁德时代、越秀产业基金、通商基金、衢州信安智造基金共同投资。

去年12月,吉利汽车在港交所公告称,极氪已于12月7日按保密基准向美国证交会递交可能进行IPO的注册声明草拟本。报道称极氪计划最早于2023年第二季度在纽约上市。极氪还考虑将香港作为其上市地点,但选择纽约是希望获得更高的估值。如无意外,极氪将成为李书福又一个重磅IPO

回顾吉利几十年创业路不难发现,李书福与宁波渊源颇深——早在1999年,吉利汽车就落户宁波,2007年重磅发布《宁波宣言》宣告战略转型。如今,吉利在宁波已集聚吉利汽车全球总部、领克汽车全球总部、奔驰smart全球管理总部、极氪智能科技全球总部以及吉利汽车研究总院。

“从台州出发,在宁波腾飞,宁波是吉利汽车高质量发展的起航地、加速器。”在多个场合,李书福曾一再强调宁波对吉利的意义。

为何会是宁波?

眼下,宁波正成为中国新能源版图中的后起之秀。

宁波,古称为“鄞”、简称为“甬”,明朝时期取“海定则波宁”之义,将明州府改称宁波府,并沿用至今。宁波地理位置优越,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西接绍兴市,南临三门湾,并与台州相连,是中国大运河南端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

但回顾过往,宁波在新能源产业发力较晚,外界对其印象并不深刻。截止目前,宁波汽车产业链关联企业超5000家,其中只有20%的企业开始拓展新能源市场。此外,宁波在新能源产业链也存在不少布局空白。例如,作为新能源汽车“心脏”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布局不深;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能级较低。

但宁波的优势同样明显。作为长江三角洲的南翼经济中心,“宁波制造”一直以来在中国制造业版图中占据重要一席。数据显示,宁波拥有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1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家,因此也被誉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

如今宁波正迎头赶上,这座城市也越来越多与新能源联系在一起。

其中,诞生于宁波的容百科技便是一个典型案例。自2014年成立伊始,容百科技便专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拥有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等一批头部客户,背后则聚集了蔚来资本、长江产业集团、国科投资、金浦投资、元禾厚望、云晖资本、经纬创投等一众VC/PE。2019年7月,容百科技也成为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之一,最新市值超过220亿元。

还有老牌企业杉杉股份。成立于1992年的杉杉股份,在创始人郑永刚的带领下,于1996年登陆A股后,开启了由服装业向新能源产业的跨界转型。如今,杉杉股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供应商。去年4月,杉杉股份旗下的杉杉锂电完成首轮融资,引进了问鼎投资、比亚迪、宁德时代以及中国石油旗下昆仑资本,投后估值为118.2亿元,一举跻身独角兽行列。

兵马未动,政策先行。今年1月底,浙江省发布《浙江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其中明确指出,支持宁波建设整车制造核心区,做大做强宁波等地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主导的“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

与此同时,宁波已有一系列配套政策出台。例如,每年征集一批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并组织攻关,对完成产业化的研发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鼓励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对符合条件的国际科技合作研发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经费支持。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如今的宁波,已成为长江经济带上一颗耀眼的明珠。毋庸置疑,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一场关乎国运、关乎人类命运的能源之战。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向来“敢想敢干,冒险犯难”的宁波,开始前赴后继地投身到这一场历史洪流里。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