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淘宝直播上线“捧场购”,淘宝内容化战略进展如何了?

 11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it/586050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近几年来,淘宝一直坚持在内容化上发力,那么到了当下,淘宝的内容生态建立得如何了?如何解读淘宝的内容化战略?本篇文章里,作者就针对淘宝的内容生态建设以及相应策略做了分析总结,一起来看一下吧。

44ecc6fa-dcf5-11ed-9781-00163e0b5ff3.png

每逢大促,淘宝在内容化上的动作更加频繁。

618前,部分商家店铺出现一个“内容首页”,这在淘系内部被称为“店号一体”。而在618期间,淘宝直播上线“捧场购”新功能,大力支持内容直播。

内容化是淘宝近年来最重要的战略之一,在经历多个大促“大考”之后,淘宝的内容生态究竟如何了?

一、淘宝直播打响声量战

今年618,淘宝直播在提高市场声量方面更加努力。

去年,向太陈岚高调入局抖音,豪门太太的光环让她瞬间成为焦点,公开数据显示,向太首场直播的单日观看人次破亿,销售额超过2.5亿元,创下了首播直播间的新高。

淘宝直播也不甘示弱,跟抖音向太对标,淘宝找来向佐。5月20日,618购物节首日开启首场直播。直播4个小时,直播间成交额破1000w,累计观看人数达420w人,直播间涨粉5w。

张兰作为近期的“话题女王”,淘宝自然也想蹭一下她的热度,虽然张兰本人并没有经常出现在淘宝直播间,但直播账号更名为“张兰俏生活”也算填补了缺失“话题女王”的空白。

也有一些不太寻常的,椰树集团入驻后,在淘宝直播上架了一款特殊的产品—直播间30秒蹦迪权,“蹦迪票”起拍价为50元,拍中的网友可以跟模特团们一起在直播间蹦迪30秒,最终有人以80930元的价格拍下了蹦迪权。这一“特殊商品”噱头十足,引来众多网友围观。

q160B7lxQNHTcBaCjWBD.png

除了不断邀请新主播入驻淘宝,一些较早入驻的文娱类主播也在618期间开启直播带货。

实际上,早已与阿里文娱旗下的优酷建立了合作的TVB,早在今年3月就已经入驻了淘宝。但直到618前夕,5月31日,TVB才通过港姐选美式直播的战报,“直播当晚吸引了近1000万人累计观看,单场成交额突破1亿元”,才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不光TVB,优酷孵化的综艺节目《这!就是街舞》也高调入淘。

从外部平台引入主播一直是淘宝直播丰富主播生态的策略之一。淘宝淘宝直播新生态事业线负责人曾在采访中表示,“你们能想到的(全网短视频或直播达人),我们基本上都聊过。

而这个策略在大促期间更加明显。去年双十一前夕,淘宝突然高调从抖音挖走了罗永浩,随后,一栗小莎子、朱一旦等抖音博主也纷纷入淘直播,为双十一造势。双十一结束,直播归回日常,罗永浩等人也开始在淘宝常态化直播。

今年618,淘宝直播除了继续“挖人”之外,还推了新功能“捧场购”,用户购买直播间商品后,屏幕上会出现“旋转木马”、“520”等礼物特效,与其它平台付费打赏礼物不同,“捧场购”特效不具有实际价值,其作用在于助力主播在排位赛中获得更高排名,对直播气氛有一定推动作用。

淘宝直播作为大促期间淘宝扩大市场声量的重要“武器”,其在淘宝内容化战略中扮演什么角色?淘宝的内容化战略进展如何了?

二、淘宝做内容,究竟在做什么?

自2016年开始尝试内容业务,淘宝至今已经历过三个阶段。

回顾最开始“内容化”的开拓时期,短视频与直播是最早的尝试。2016年8月,深夜美食短视频栏目“一千零一夜”上线淘宝APP二楼,在特定时间内,用户只需要下拉屏幕,就能进入二楼场景,在观看美食短片的同时下单。

而在进一步的成长时期,淘宝持续发力短视频、直播。一方面,淘宝发力商品介绍短视频,从图文向短视频内容转型;另一方面,增加短视频入口,培养用户浏览习惯。

到2018年,淘宝直播平台带货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速近400%,而淘宝直播在那时也已成为主流电商模式和商家标配。对于消费者而言,边看直播边“剁手”的网购行为也逐渐养成,直播成为淘宝的一张当之无愧的“王牌”。

其后,则是淘宝“内容化”的繁荣期。2019年,直播成为商业的新主流,各行各业都将直播视为商业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连续三年,淘宝直播引导成交增速达到150%以上,到2020年,疫情加速了直播电商的爆发,淘宝直播在保持领跑状态的同时,内容生态也出现相应变化:

其一,直播覆盖行业更加广泛,除服装、美妆等类目外,许多线下运营占比较重的行业也搬到了线上,家电、家居等品类直播渗透率增幅显著,受疫情影响的传统行业在直播经济下焕发新活力。

其二,完美日记、钟薛高等新锐品牌直播成绩亮眼,增长迅速,经典品牌如海蓝之谜、李宁等也依靠直播获得新增长。其三,店铺直播逐渐超过达人直播。

最后,则是如今全面“内容化”的深耕时期。去年5月20日,在2022年天猫“TOP TALK”商家会上,阿里巴巴国内数字商业板块总裁戴珊宣布了淘宝天猫的核心战略:从交易到消费。会上反复强调的“消费者体验”,要通过内容化体现,而实现内容化的两个抓手就是逛逛和直播。

作为电商巨头,淘宝如今面临的困境是虽然有庞大的用户群体,但是用户”不常来“、“来了买完东西就走”。在有明确购物需求时,用户的第一选择往往是淘宝,但用户也只会在有明确购物需求的时候点开淘宝。

于是,在宏观竞争环境的要求下,淘宝对内容体系做了一番体系化的建构。在站内,发力的关键仍在于在APP内部打造一个内容消费闭环,以提升用户在淘内的停留时长和购买转化率。

在用户端,淘宝希望借助点淘与逛逛,可加速用户决策,种草、拔草等行为都可在同一体系内完成;如今的逛逛处在淘宝APP底端栏的第二位,占据重要的一级入口。

在商家端,淘宝希望借助内容营销与平台算法分发机制,商家可精准匹配到更多目标用户,并将用户转化为店铺会员进行精细化运营,提升LTV和复购。

而在平台端,沉浸式购物体验使淘宝真正成为kill time的利器,用户黏度的增强最终促进成交率提升。

归根到底,淘宝所追求的是让自己生态内的流量更多,而凭借自身生态为新引来的流量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据业内人士爆料,在2022年中旬淘宝直播改变了流量分发逻辑。在新的流量分发机制中把交易的一部分流量被拿来做内容,还专门有一部分流量池子支持内容化发展。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大量在内容平台成长起来的主播和机构涌入。

今年618前,部分商家迎来店铺改版,新改版后的店铺多了一个“内容首页”。在这个全新的首页,消费者可以观看商家发布的图文、笔记以及短视频,这在淘系内部被称为“店号一体”,即商家店铺和发布内容全面打通。

据透露,淘系内容化趋势下,未来一年内会有更多流量和资源向直播和短视频倾斜,手淘信息流中内容占比将提升至30%。“店号一体”后,商家能通过优质内容的发布,挖掘这部分增量,将消费者从淘系公域引流至店铺私域,从而将更长久的生意底盘稳固在淘系平台。

三、内容化—淘宝不能输的一战

在抖快等短视频内容平台入局电商领域之后,淘宝的竞争对手不只有拼多多、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其内容焦虑更加明显。

内容化战略对淘宝在用户留存上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已经被验证。过去的一年,淘宝的日活用户数并没有上涨太多,甚至还被拼多多超过,差距稳定在3000万左右。

今年2月,淘宝定向邀约MCN机构入驻,对内容类达人推出流量扶持以及现金激励等,随着淘宝内容直播开始,2023年3月起,淘宝重新实现反超,平均日活用户达3.77亿,高出拼多多2600万。当然拼多多也在用内容努力追赶。拼多多的多多视频已经囊括了诸多日常、生活、剧情、搞笑、新闻、影视等非商业化属性的娱乐性内容。

目前短视频平台对淘宝电商版图威胁更加明显,比如论内容生态,抖音、快手都更为成熟、丰富,具备先天的流量优势,且二者都在向电商的方向狂奔,GMV增速明显。

而淘宝在内容化上依旧存在短板,淘宝内容化大体分为种草和直播两大板块,种草板块的功能主要由逛逛承担。2021年初,淘宝将“买家秀”“微淘”等多个内容板块整合升级为逛逛。

TFsVmdLN0a3zVJcZnpwV.png

图源淘宝截图

在618大会上,戴珊选择用淘宝直播的用户规模增长来表明淘宝内容化的成绩,被视为管理层对逛逛成绩不满的信号。有媒体报道,淘宝内容种草团队“逛逛”团队已被要求,以今年年底为限,若无法达成相应的任务目标(主要是点击率),就得让出淘宝App首页的tab位,整个团队的命运也将岌岌可危。

总的来看,淘宝的“护城河”在于强大的供应链以及经历多年积累所培育起的用户成熟消费心智。而在短视频平台依靠内容完成了一定体量的电商闭环情况下,淘宝不仅要巩固自身“护城河”,内容化战略动作也必须更加紧迫。

作者:白羊;编辑:纪南

来源公众号:TopKlout克劳锐(ID:TopKlout),一个集好看和有料于一身的自媒体生态观察号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TopKlout克劳锐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