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创造力还是幻想病?面对AI幻觉策划人别慌

 10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yunyingpai.com/%e4%ba%ba%e5%b7%a5%e6%99%ba%e8%83%bd/934817.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创造力还是幻想病?面对AI幻觉策划人别慌

近期,小爱同学通过检索搜索引擎信息生成的答案,抓取了猜想的答案,引发了众多关注。人工智能有意无意地胡编乱造,被业界称之为的AI幻觉。作为营销策划人,该如何应对这种状况?

iu9i1Pa42eQq65yvXM0R.jpg

在这个爆料常常被翻转的年代,辟谣已经将怪不怪,但是小米价格事件的翻转还是引发众多关注。近日,一张关于小米汽车车型价格的截图在网上流传,流出图显示,小米车型售价14.99万元起,最高续航达到800公里。不过没多久,小米公关负责人就在微博发文辟谣。

eypfN06ZTHzTG2hT7gux.jpeg

原来这是小爱同学通过检索搜索引擎信息生成的答案,实际上,此信息是2022年5月自媒体报道的猜想信息,有人提问小爱时,小爱同学抓取了这个猜想的信息而已。

小爱同学作为小米旗下的人工智能助手,其给的答案引发关注也不意外。确实,小爱同学辨别不了信息的真假,是无意为之。不过,这个事件让小僧想到了人工智能有意为之的胡编乱造现象,这就是被业界称之为的AI幻觉。

AI也会幻觉?人工智能时代引发生产力解放的狂欢,但在这背后,过度依赖人工智能的危机似乎已经显现!

一、什么是AI幻觉?

你有没有遇到过AI工具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情况?

在人工智能领域,AI“幻觉”(hallucinations)通常被定义为“生成的内容与提供的源内容无意义或不可信”。也就是当模型出现“幻觉”时,其输出的内容、数据可能存在一定的欺骗性,而其所使用的训练数据并不能证明输出结果的合理性。

简单来说就是,AI有时候会生成一些子虚乌有的人或者事,并且保持一贯的自信,这些虚假的信息具有很强的误导性和欺骗性。

就连 OpenAI 的首席执行官也在 Twitter 上公开表示,“ChatGPT 确实知道很多东西,但危险的是,它在相当大的一部分时间里是自信而错误的。”

不过,幻觉这个词总给人一种AI具有生命力和思考能力的暗示,正因为如此,随着这一现象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个标签的争议也越来越大。小僧以为,AI“幻觉”事实上是一种信息的虚构,这种信息的虚构是基于AI模型造成的,而不是AI的主观思考能力或创造能力。

不管称呼如何,人工智能这种自我欺骗胡编乱造的现象已经不是个例,在AIGC浪潮之下,AI工具张口就来似乎成为了新时代的新常态。

二、AI张口就来的病

AI这种出现错误或者偏差,导致生成不准确、错误甚至荒诞结果的现象,可能发生在多个层面上,如文本的胡编乱造、事实的错误捏造、无用代码的生成,甚至给你一个编造的参考文献等等。

《华盛顿邮报》就报道了一位法律教授发现 ChatGPT 将他列入了一份对某人进行过性骚扰的法律学者名单。还有报道称ChatGPT 捏造一位澳大利亚市长被判定犯有贿赂罪并被判处监禁!是不是很可怕?随着AIGC的兴起,如果这种AI幻觉不得到有效解决,我们可能被各种捏造的信息裹挟。

三、AI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幻觉?

正如小僧上文所述,理解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本质可以帮我们找到答案。大型语言模型的设计,是基于语言的“统计概率”,这意味着AI完全没有“现实世界的经验”,无法有基于事实真假的判断。所以AI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只能保持与提示词在统计学上的一致性。

OpenAI的研究人员在报告中写道:“即使是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也很容易产生谎言,它们在不确定的时刻往往表现出捏造事实的倾向。而这些幻觉在需要多步骤推理的领域尤其严重,因为一个逻辑错误就足以破坏一个更大的解决方案。”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幻觉恰恰又是AI创造力的表现。因为正是这种创造性回应的能力使AI成为产生新想法或解开思考瓶颈的强大工具,你将其用于脑暴思考、激发灵感时会很有用,但当用作事实参考时就需要谨慎了。

作为营销人员,在使用这类工具时,还是要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因为我们从事的大量工作是创造性或者说是创意性的,AI幻觉可以带来更多灵感和启发,但是还有很多工作是基于客观事实的,这就需要进行交叉核实或验证,而不是完全听之任之。

由此可见,对于AI工具,在效率层面确实是解放了生产力,但在内容真实性层面,我们在使用时,还是需要有基本的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说到底,工具永远是为人所用,而不是完全替代人,是不是感觉到自己的职业稳了?

以上希望能给你启发。

作者:小僧鲲鲲,微信公众号:营销禅修院

本文由 @小僧鲲鲲 原创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