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一查就撤!海通证券欲盖弥彰?

 10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mycaijing.com.cn/news/2023/06/28/470527.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一查就撤!海通证券欲盖弥彰?

浏览:2138 2023-06-28 14:08:38
来源 | 金投研撰文 | 金石道人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一查就撤”近日,上交所对海通证券出具了监管警示,并指出海通证券在IPO项目保荐工作中,存在履职不到位的情况,且这种现象并非个例。据悉,海通证券保荐的惠强新材、明峰医疗、治臻股份3个IPO项目,在上交所发出《保荐业务现场督导通知书》后,3个项目被海通证...

来源 | 金投研

撰文 | 金石道人

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一查就撤”

近日,上交所对海通证券出具了监管警示,并指出海通证券在IPO项目保荐工作中,存在履职不到位的情况,且这种现象并非个例。

据悉,海通证券保荐的惠强新材、明峰医疗、治臻股份3个IPO项目,在上交所发出《保荐业务现场督导通知书》后,3个项目被海通证券全部撤回。

海通证券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

上交所认为,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海通证券对发行人经营状况及其面临风险和问题的相关尽职调查工作不够充分,项目申报准备工作不够扎实。

具体来看,在惠强新材的保荐项目中,上交所在首轮问询中,要求说明通过分立、调整子公司架构再转让给实际控制人的原因,惠强新材出现选择性漏答的情形,而作为保荐方的海通证券未能核查到位,仅对合规性、合理性、公允性发布了肯定意见。

首轮问询中,关于研发费用核算准确性、研发人员快速增加、直接材料成本变动趋势等多项异常情况,惠强新材均未给出充分的解释说明,海通证券也未能将核查工作落实到位。

其他诸如明峰医疗的收入确认核查,存货、采购成本核查,资金流水核查等;以及治臻股份的采购成本核查,重要原材料盘点记录,研发费用核查,部分出库单存在后补情形等,海通证券都未能履职到位。

而这还不是海通证券仅有的几个撤回项目。

易简财经援引Wind数据指出,截至6月20日,海通证券今年以来保荐IPO数量为100家,主动撤回项目数量为9家,撤否率为9%,在所有券商中,主动撤回项目最多。

1687932366842.png

来源:易简财经

实际上在2022年,海通证券的撤否率在头部券商中,就已经位列第一。

1687932392134.png

来源:易简财经

并且,即使海通证券保荐通过的项目,也存在不少上市后破发至今的。

2022年至今,海通证券保荐上市的41家公司中,12家公司股价都是涨幅为负数,也就是近三成公司破发至今。

41家已经属于行业前三了,那么履职不到位,究竟是能力问题,还是有意纵容,就很难说了。

无缘“白名单”

海通证券属于国内成立最早的大型券商之一,按照2022年的总资产排名,也是属于前十的,2022年以前,海通证券的营收和净利润,更是几乎稳居前三。

但就是这样一家行业头部,却从未入选“白名单”,海通证券也是前十大券商中,唯一一家从未入选的券商。

据悉,证监会于2021年5月建立了证券公司“白名单制度”,至今已经公布过8批次“白名单”。

6月21日,最新一批“白名单”入围了31家券商,其中既包含一些头部券商,也不乏一些中小规模的券商。

baimingdan.png

“白名单”有进有出,动态调整,治理运作规范、合规风控水平较高的公司纳入,被行政处罚或被采取重大监管措施的公司调出。

在最新的第8批次“白名单”中,新增东方证券、东方财富、国联证券、财通证券和西部证券5家券商公司,调出东北证券、国开证券、平安证券、招商证券4家券商公司。

入选“白名单”,一方面代表着该券商公司在某个阶段的内控合规能力,获得了证券监管部门的肯定;另一方面,入选的券商也能够享受到诸多政策倾斜。

比如,对纳入“白名单”的券商,取消发行永续次级债和为境外子公司发债提供担保承诺、为境外子公司增资或提供融资的监管意见书要求;简化部分监管意见书出具流程;创新试点业务的公司从“白名单”中产生,不受理未纳入“白名单”公司的创新试点类业务申请。

反观海通证券,作为头部券商,无缘“白名单”,不仅享受不到这些政策倾斜,还屡遭监管点名。

根据公开资料,2022年以来,海通证券多项业务被监管指出合规、风险管理、内控存在问题等。

2022年1月,海通证券被全国股转公司点名,并被认定其在持续督导工作制度方面,缺乏有效控制手段。

2022年6月,海通证券被证监会点名,并被认定其在境外子公司规范整改方面,存在制定工作不认真和重大错漏等情况,责令改正的同时还约谈了高管。

2022年8月,海通证券被上海证监局点名,并被指出持续督导业务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等问题。

2022年9月,上海证监局再次点名,指出海通证券合规意识薄弱、风险管理不足等问题。

2023年6月,海通证券被上交所点名,并被指出海通证券在保荐业务内部质量控制方面,存在投行质控、内核部门项目风险识别不足以及意见跟踪落实不到位、项目底稿验收与归档管理不到位、质控部门现场核查有效性不足等薄弱环节。

从督导工作,到子公司管理,再到保荐项目,海通证券依旧是个庞然大物,但屡屡被点名、无缘“白名单”,并且“一查就撤”,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自身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掉队?

2022年,几乎整个市场都寒气逼人。

Wind数据显示,2022年42家券商营收合计4888.64亿元,同比下降23.55%;归母净利润1266.94亿元,同比下降33.66%。

其中,头部券商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比如中信证券营收下滑14.9%,净利润下滑7.7%;国泰君安营收下滑17%,净利润下滑23%。

而海通证券,2022年全年营收259.48亿元,同比下降39.94%;扣非净利润59.05亿元,同比大降52.41%。营收、利润几乎都缩水一半。

业绩大幅下滑,员工薪资也大幅缩水。

2022年,近七成券商减薪。截至去年年底,海通证券应付职工薪酬44.85亿元,同比下降40.19%,降薪幅度远超同行。

640.png

今年以来,海通证券的董监高人员变动也格外频繁。根据Wind统计数据,今年以来,海通证券已经有5名董监高人员离任,已经超过2020年-2022年。

就像台词中所说的,“有些事儿,不上秤没有四两重,可要上了秤,一千斤都打不住。”

有些积重已久的问题,不是几个能人强士就能力挽狂澜的。

在过去整个行业都高速增长的时期,大家都在抢规模,求发展,生怕慢人一步,就被远远甩开。市场高速发展,都在抢着做增量,企业内部很多问题都被增长暂时掩盖了。

一方面企业为抢发展,一时难以分出足够的精力寻找问题;另一方面,也难免有浑水摸鱼,甚至“监守自盗”的现象出现。

而在行业野蛮发展时期,新的变化层出不穷,监管一时也很难及时跟上。

但随着潮水退去,增长时期所被掩盖的问题,终究是显露无疑。

深蓝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