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大盘持续萎缩的SLG迎来大换血,8款SLG新游戏跻身收入TOP30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www.gamelook.com.cn/2023/06/52102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大盘持续萎缩的SLG迎来大换血,8款SLG新游戏跻身收入TOP30

【GameLook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GameLook报道/在众多出海的游戏品类中,SLG手游类型无疑是中国出海游戏厂商最具统治力的赛道。

从目前的表现来看,今年6月全球SLG手游市场收入TOP 30产品中,中国公司出品的SLG游戏独占28款之多,而非中国产品仅占两款、分别是第21名的《Star Trek Fleet Command》和第29名的《Total Battle: War Strategy》。也就是说,如今的SLG市场已经成为了中国“卷王们”的角力场。

虽然中国厂商支撑起了SLG的“所有江山”,但由于疫情退潮带来的用户活跃度整体下降的影响,近两年全球SLG品类与其他头部收入游戏品类相似、都陷入到了收入滑坡的窘境——不久前,GameLook就报道过今年4月TOP 100 SLG产品月流水已经下滑至47亿元,相比2021年4月跌了30%,而市场上在运营的SLG游戏则高达750款左右。即使到了今年5月,前期已有多款游戏兑现业绩的情况下,整个SLG品类的收入环比4月依旧出现了小幅下降。

lazy.png

除了用户市场衰退外,因苹果IDFA隐私新政导致的买量成本进一步提升也是导致市场收入下滑的重要原因。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一个活跃的SLG用户,其买量成本基本要达到上百元,而部分SLG题材针对特定用户的CPA成本甚至要来到四、五百元。

与此同时,SLG的回本周期又是出了名的长,即便是表现优异的游戏,也基本要10-12个月才能由亏转盈。考虑到SLG动辄上亿的研发费用,当一个厂商选择推出新品时,往往需要保证有充足的资金来撑过前期巨大的支出,但真正有这样资金实力的厂商少之又少,因而导致了SLG游戏突围新产品匮乏。

可以说,用户热度下滑、收入大盘萎缩、营销成本高昂,由此导致的数据表现合格的新游数量下降,成为了压在当下SLG游戏继续发展上的三座大山。而对SLG品类控场的中国厂商,则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过去两年,GameLook观察到不少国内游戏公司扎堆立项SLG,并在海外测试大量新品,甚至个别公司能连着拿出几个新项目。新产品的入局对SLG市场的提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这些产品尚处于收入上升期,且老产品收入逐步下滑,导致整个市场目前处于一个新老交替的时期,SLG大盘收入反弹仍需一段时间。

尽管如此,GameLook统计后发现,截至2023年5月全球SLG市场还是冒出了不少潜力股,其中有8款新游戏成功跻身该品类全球TOP 30收入榜单,占比并不算低。考虑到今年时间才刚过半,下半年必定出现更多SLG新产品,届时整个SLG全球市场又会迎来怎样的变局,恐怕谁也说不清。

那么这8款突围成功的SLG新游戏都是谁呢?以下是新产品的介绍:

1) 点点互动《Whiteout Survival》

5月流水预估:1.5亿元左右

题材:冰雪生存

《Whiteout Survival》(寒霜启示录)是点点互动第一个自研爆款,同时也是收入最高的一款茶品,曾在5月创造了1.5亿的月流水,并成功进入了当月SLG TOP 10收入榜单。而到了6月,游戏目前暂居收入榜第8名。

作为继《冰封时代》后,点点今年推出的另一款冰封末日题材新品,《Whiteout Survival》更加倾向于传统的COK-like框架,通过强化大地图探索的收益,来让经营内容变得更加重度化。

lazy.png

此外,游戏还增加了众多RPG、战斗和决策的内容要素,一方面让玩家率领自己的部队征战四方,从而驱动角色养成和战斗;另一方面,则强调排兵布阵对胜负的影响,以此来最大化不同角色的能力。

lazy.png

在今年3月,《Whiteout Survival》与《冰封时代》一同挺进了Sensor tower中国手游海外收入增长榜TOP 10榜单。虽然这两款产品均采用了冰封末日生存题材,但这恰恰表明继丧尸生存、废土生存等常见题材后,冰雪生存正成为生存赛道的破局者,点点一口气做成功两款,已经证明了该题材在市场的潜力。

2)灵犀互娱《三国志·战棋版》

5月流水预估:2亿元左右

题材:三国历史

lazy.png

《三国志·战棋版》于今年3月中旬正式上线,首日便取得了iOS免费榜第1、畅销榜第5的傲人成绩。这个良好的势头也延续到了5月份,第三方数据预估游戏的月流水(包含国内)达到了2亿元左右。而到了6月,本作的也成功跻身收入榜前十。

相较于《三国志·战略版》,本作给玩家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玩家能随时操控部队展开战斗,并在过程中随时重新排兵布阵,将过去SLG延迟的满足感提前。

lazy.png

另外,《三国志·战棋版》还提供了更丰富的兵种选择,不仅包含了骑兵、盾兵、枪兵、弓兵四大兵种,且每个兵种有不同的特点与属性,彼此之间相互克制。同时,游戏还引入了战棋游戏中常见的地形和控制区域概念,以增加游戏的策略维度,同时还借鉴MOBA游戏的英雄设计思路,为上百名武将和战法设计了独特机制。

lazy.png

整体而言,《三国志·战棋版》既拓宽了SLG游戏的战略深度,同时也保有了手游方便易上手的特点。从商业角度看,市场也对此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算起来,《三国志·战棋版》已经是灵犀互娱做过的第四款三国题材产品,而在此前,工作室旗下还拥有《三国志·战略版》、《三国志幻想大陆》,以及海外上线的《代号:鸳》三款产品。

这些产品的市场表现均不俗,尤其是本次的《三国志·战棋版》,更是帮助灵犀进一步覆盖了三国题材市场,建立起一个专攻专精的品牌形象。而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灵犀互娱在三国题材“广撒网”,也有利于抓住各垂直赛道的受众,强化自身对题材的把控。

3)莉莉丝《Call of Dragons》

5月流水预估:1.3亿左右

题材:魔幻、魔兽类

lazy.png

由莉莉丝发行、乐狗开发的《Call of Dragons》,在今年3月上线后就展现了相当恐怖的统治力,不仅实现了首月爆量,而且4月份的预估流水也达到了1.6亿。进入5月份,游戏依旧保持了稳定的表现,预估流水1.3亿左右。到了6月份,游戏目前暂列收入榜第11名。

lazy.png

得益于《万国觉醒》的成功,《Call of Dragons》在整体上基本承袭了前者的玩法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做了深化,比如将近战与远程单位区分,加入更自由的天空单位;同时增加宝物系统,带来如隐身、闪现、传送等不同能力。

lazy.png

为了与《万国觉醒》做出区分,本作在战斗自由度上下了颇大功夫,不仅融合了RTS的战斗操作,更是魔法生物的设定以及类似MMO的多人副本,侧面强化了游戏的社交属性。相比前者标准化的4X SLG玩法,《万国觉醒》凭借更优质的画面、MMO化和RTS元素迅速脱颖而出。

4)FunPlus《Stormshot: Skull Isle Odyssey》

5月流水预估:9000万元左右

题材:海盗、冒险、航海

《Stormshot: Skull Isle Odyssey》在5月份的表现中规中矩,预估流水在9000万元左右。进入6月后,游戏目前位列收入榜第15名。

本作集结了”海盗、冒险、寻宝“元素,玩法是标准的4X要素:探索、发展、经营和征服。作为冒险家的玩家,需要在岛上不断建造,打败海怪和鬼魂、拓展自己的领土。

lazy.png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传统建造打怪玩法之外,游戏中还加入了不少有趣的”射击“副玩法,玩家需要利用反射原理绕过障碍,命中敌人,成功通关后可获得宝石、领主经验等素材。相较于4X玩法本身,颇有休闲游戏风采的副玩法,反而成为了FunpPlus买量的重点。

lazy.png

5)IGG《Viking Rise》

5月流水预估:6000万元左右

题材:维京海盗

得益于新颖的”维京海盗“题材,《Viking Rise》5月初上线后就展现出了不错的市场潜力,不仅获得了App Store和Google Play双平台的推荐,并且登上了多个地区的下载榜第一。热度之下,游戏5月份预估流水在6000万左右。而到了6月,游戏目前位列收入榜第23名。

lazy.png

考虑到题材在市场中的新鲜度,《Viking Rise》十分注重对维京故事的演绎。一方面,游戏通过加入极具代入感的演出和有质感的美术,来尽可能从视觉层面俘获玩家欢心。你可以明显感受到游戏中许多设计都颇有“维京”味,比如巫卜师夸张的装饰、骨牌、以及半原始的建筑。

lazy.png

另一方面,游戏的玩法重心也不再放在传统的经营建造层面,而是更鼓励玩家对大地图的探索,从而积攒资源更多资源,同时也反哺了游戏”注重故事演绎“的核心体验。

lazy.png

实际上,由于相关影视作品的影响,维京海盗这个题材在海外一直有着相当的知名度。并且国内一些厂商也有做相关题材的产品,如网易最近公布的新游戏《Vikingard》,就是以维京文化为题材。

可以说,IGG很好地抓住了用户市场的需求倾向,并在后续通过铺量的宣发在社区中营造了浓厚的维京文化。结合产品本身不俗的品质,两者其实形成了良性的内容循环,最终打通了该题材。

6)IGG《Doomsday: Last Survivors》

5月流水预估:5000万元以上

题材:末日生存

本作是IGG近期上新的又一款SLG产品,主打末日生存。从成绩来看,游戏5月份的预估月流水在5000万以上,6月收入榜中则排在了第24名。

lazy.png

据官方介绍,这是一款“带有即时战略元素的战争策略游戏”。为此,游戏将“即时”和“战略”与末日题材进行了深度融合。

具体而言,游戏探索部分的可交互内容十分丰富,除了常见采集、挖掘、蹬踏外,还包含解谜元素,如需要先搜集线索再进行相应的机关开启。在战斗方面,游戏表现更接近塔防,每位角色都有一个需要消耗点数来开启的技能。如释放障碍物、自动炮台或给予丧尸范围攻击,意味着攻击方向或者战场地形都会影响技能选择。

lazy.png

从市场大盘来看,算上《Doomsday: Last Survivors》在内,生存题材的SLG如今在收入TOP 30榜单中已经有7款之多,其余分别是三七的《Puzzles & Survival》、壳木的《Age of Origins:Tower Defense》、FunPlus《State of Survival: Zombie War》、龙创悦动的《Last Fortress: Underground》和《Last Shelter: Survival》,以及点点的《Whiteout Survival》,占了榜单近三分之一的名额。

lazy.png

这些产品中,既有《Puzzles & Survival》这样已经上线许久的老产品,也有《Doomsday: Last Survivors》等继续深耕题材的新秀,且都优异表现。由此可见,末日生存题材在如今高度内卷的SLG市场中,仍然十分吃香,

另外不难看出,生存题材本身也在不断泛化,从原本的丧尸、战争,转向了极端天气(冰雪)等更多样的主题,如上文提到的点点《Whiteout Survival》。并且,无论是延续丧尸等经典方向的《Doomsday: Last Survivors》,还是转向新方向的其它产品,它们最终都成功跑通市场,说明末日生存这个题材类型还有巨大的挖掘空间。

7)光荣特库摩《信長の野望 覇道》

5月月流水预估:5000万元左右

题材:历史、日本战国

作为“涩泽光”40周年纪念作品诞生的《信長の野望 覇道》,虽然因为题材的局限性只能在日本地区流行,但即便如此,这也帮助产品在5月份收获了5000万左右的预估月流水。到了6月,游戏暂时位列收入榜第26名

lazy.png

《信長の野望 覇道》本质上是一个吃IP的产品。若抛开IP因素,游戏实际上与市面上的历史题材产品并无太大区别,依旧是属于箱庭式内政结合大地图作战的策略模拟游戏。品质上,甚至不如中国数年前的产品。

lazy.png

在相关题材上,中国厂商也有产品布局,网易的《三国志》系列自然不用多说,另外像腾讯去年就上西安了了基于《帝国时代》这个20多年重量级IP,衍生的SLG产品《重返帝国》。但可惜的是,在三国和战国之外,目前市场上很难看到有基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产品。

8)Scorewarrior《Total Battle: War Strategy》

5月月流水预估:4000万左右

题材:魔幻、战争

这是一款不得不提的黑马。虽然游戏此次并没有算进收入TOP 30的榜单里,但却依靠着副玩法买量,在今年实现了近4000万的月流水。作为一款2017年上线的产品,能够老树逢春着实罕见。

《Total Battle: War Strategy》的核心题材是战争,玩家所扮演的指挥官需要尽全力防守自己的领土,并率领大军攻城拔寨,征服并统治其它国家,扩大自己的势力版图。

与大多数SLG产品一样,本作也需要玩家通过探索世界、收集资源,来补充建造所需要的物资,与4X玩法如出一辙。此外,游戏中还有形态和技能各异的英雄角色,可供玩家收集。

lazy.png

游戏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魔性的副玩法。在该玩法中,玩家需要移动初始数量的军队,在不断前进中做选择,以此扩充军队数量来打败敌方。由于玩法简单且容易理解,这个副玩法也成为了游戏买量的重点,甚至被不少国内外产品作为灵感素材使用,足以见得其火爆程度。

lazy.png

总结

整体来看,今年6月虽然还未结束,但跻身收入榜TOP 30的新品已多达7款,如果把喜迎第二春的《Total Battle: War Strategy》也算作新游戏的话,勉强算8款。换句话说,虽然SLG市场目前仍被老产品牢牢把控,但SLG新品整体已逐步步入了新老交替的年份。

从整体来看,上述实现突围的8款产品,其大部分都是靠题材来实现,纯靠玩法创新突围的产品几乎没有,融合玩法的微创新做法则更为普遍。某种程度上,这说明SLG目前的玩法框架相对稳定,相较于玩法创新,对题材创新的需求度反而要更高一些。后续厂商如何做好题材差异化,将是关键。

SLG既是“卷中之王”,也是营收之王。在这个催生大量全球爆款手游的赛道里,既能看到一些相对稳定的分支——如已经占据收入榜7款之多的生存题材产品,或者在亚洲有着广泛受众的三国和战国题材产品;又能看到一些透露着创新苗头的新芽——如冰雪题材的《Whiteout Survival》,以及维京题材的《Viking Rise》。

此前GameLook就撰文强调过,全球游戏市场处于收入大盘萎缩的阶段。这意味着所有的新产品都只能在过往的老产品身上抢量,市场“大换血”不可避免,目前新品数量近占据收入榜四分之一。而在竞争更激烈的下半年,SLG的换血能否达到一半,即新品数量占据收入榜一半以上,值得关注。

而对于老产品来说,如何守住已有的用户也是接下来的必修课。既然已经确立的题材无法改变,那想办法融合更多的新玩法来增加用户的粘性,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此外积极引入副玩法买量降低买量成本也是重要的选择。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3/06/521022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