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诸葛瓜游戏CEO:以联机与社交赋予VR音游新的活力
source link: https://www.vrtuoluo.cn/536710.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对话诸葛瓜游戏CEO:以联机与社交赋予VR音游新的活力_VR陀螺

文/VR陀螺 Welkin
2023年初,一款名为《超弦乐队》的国产VR音游陆续登陆PICO、NOLO、YVR等平台,在SideQuest上线后也收获了海外玩家的认可。游戏不仅在传统音游的玩法基础上,融入乐器演奏的互动式操作,通过VR提供沉浸式的舞台体验,同时还强调联机、交流等社交属性。
《超弦乐队》背后的“诸葛瓜游戏”(Smartmelon Games)是来自深圳的团队,曾凭借《逐光》和《一亿小目标》系列手游,在全球积累超过1500万用户。实际上,诸葛瓜游戏还是早在2016年就涉足VR领域的业界老兵,如今随着整个行业的复苏,他们也重新回到了VR赛道。
不过VR音游并非蓝海,有《节奏光剑》等知名游戏的珠玉在前,该如何把自己的作品做出特色,才能从竞争激烈的赛道脱颖而出?近日,VR陀螺有幸与诸葛瓜游戏的CEO郑德权先生展开对话,他也分享了许多心得和思考。

因为VR,离开大厂一人创业
VR陀螺:您最早是在腾讯做游戏策划的,能否先聊一聊这段从业经历的主要收获,以及对后来自己的创业有哪些影响?
郑德权:我感觉在开发游戏的经验上还是帮助很大的,通过在一些比较成熟的项目中锻炼,也知道了怎么做完一个完整的项目。另外还有就是认识了很多专业开发者,后来我也经常会跟以前认识的朋友、开发者交流和聊天,大家互相请教。
VR陀螺:能在像腾讯这样的大厂里工作应该是许多游戏从业者的追求,您当时为什么会想要选择出来自主创业?
郑德权:我认为不同的组织形态适合做不同的游戏。我自己比较喜欢玩一些独立游戏,让我印象比较深或者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作品有《时空幻境》(Braid)和《传送门2》(Portal 2)。我认为这种偏探索的游戏还是自己出来做,可能会更现实一点。毕竟是新方向,会比较冒险。大团队可能更适合做一些确定性更强,更加工业化的项目,比如开放世界或者超大DAU的游戏。

VR陀螺:创业时为什么会给团队起“诸葛瓜”这个名字,有什么深意或寓意吗?
郑德权:因为游戏是互动娱乐,会有“尤里卡时刻”,所以希望玩家玩我们做的游戏时能经常有这种体验,希望玩家会感觉到自己很聪明,也感觉自己萌萌的,有那种天真的好奇心。所以就起名叫“诸葛瓜”。
VR陀螺:您大概是在什么时候接触到VR的,这项技术给您留下了哪些比较深刻的第一印象?
郑德权:我最早接触到VR是在2014年,当时还比较流行用Leap Motion,就是用于手势识别的一个小设备挂在Oculus头显的前面。第一次体验到了VR后,我就果断买了一台二手的Oculus Rift DK2,然后开始玩各种DEMO,也在尝试看怎么能把它玩起来。
VR带给我的深刻印象,首先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完全的沉浸感,这在当时还是很震撼的。另外还有交互的方式,我觉得新的交互方式会带来很多新的设计。相比于之前的键盘、鼠标、手柄,或是在手机上滑屏,操作的都是一个二维的平面,VR相当于变成立体的,多了一个轴。当时就觉得会有很多新的游戏设计可以实现。游戏从2D发展到3D时代,只是画面上变成3D,实际操作还是在平面上进行的,但VR让操作也可以在3D中去进行。
VR陀螺:诸葛瓜游戏在成立之初的人数规模大概是多少?为什么会选择VR游戏这条新兴赛道?
郑德权:最早的时候就只有我自己一个人,后来在2016年有同学介绍了一位师弟加入,现在他已经是我们的技术负责人。然后团队慢慢地再增加了更多的成员。
当时我工作了大概一年半,是因为VR才决定出来自己创业的。因为觉得VR真的是有很多可以探索的内容,然后就认为可以自己出来试一试,觉得这条新的赛道还是比较有机会做一些创意性的游戏。
VR陀螺:团队的首部作品《西西弗斯的玩具屋》是一款益智解谜类的VR游戏,也曾荣获2016年indiePlay中国独立游戏大赛“最佳VR游戏”奖项的提名。这款游戏给您和团队带来了哪些经验?
郑德权: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这款游戏。《西西弗斯的玩具屋》是密室逃脱类玩法,玩家站在一个房间里,面前有一个更小的房间,跟玩家所处的房间是一模一样、但等比例缩小的,在外面还有一个更大的房间。游戏目标是要解救小房间里的小人,相当于我对这个小房间做什么互动,外面有一个更大的人就会对我所处的房间做什么互动,比如把楼顶给拆掉,把螺丝钉给拧开。
这部作品给我们的经验,主要是从一个想法到完成、作品上线。我觉得这个过程对于开发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帮助和认可,相当于整个流程完成了,而不是说只是一个想法、或者一个DEMO。我认为开发者的首个作品可能会很稚嫩,但它也包含了很多年都在想的东西。我自己多年后回过头去看第一个游戏,它其实很不成熟,但可能自己的潜意识里,认为现实世界就是这样嵌套构成的。
《西西弗斯的玩具屋》获得了indiePlay的提名,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反馈。有时候一开始做游戏时完全没有任何反馈,那种感觉其实是很不好的。但是有了一点点反馈之后,比如有人来玩我做的游戏,有人说这个游戏还不错,这种感觉会有很大的鼓励。现在我们看待自己的游戏或者产品会更客观,但当时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这一点点的认可很有帮助。

VR陀螺:在被誉为“VR元年”的2016年过后,整个VR行业就迅速降温并陷入低谷。您的团队当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郑德权:我们2016年做完《西西弗斯的玩具屋》之后,还做了一款游戏叫《Interworlds》,登陆Steam,它的核心其实也是这种嵌套的玩法机制。当时是觉得《西西弗斯的玩具屋》还是太粗糙了,也不那么容易向别人介绍这款游戏,所以就做了《Interworlds》。它围绕着嵌套的核心玩法,但是一个线性闯关的冒险类游戏,流程时长大概有一个半小时。
后来我们遇到的最直接问题还是这个游戏上线之后不挣钱。后来自己反思,一方面觉得当时我们制作游戏的能力,还没有办法把这个产品做到对用户足够友好,做到既复杂好玩,又让用户容易接受。可能当时我们觉得只要游戏有很多玩法就可以了,但现在觉得完全不是一个事情。要把它做到让用户非常容易接受,并且能够很好上手,同时游戏又很好玩,这个事情其实是非常难的,也就是开发者和用户两个视角当时没有处理好。
VR陀螺:在《西西弗斯的玩具屋》《Interworlds》之后,诸葛瓜游戏开始转向更为成熟和庞大的手游市场。转型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量?您觉得当时的VR行业和市场存在哪些问题?
郑德权:基本上是出于生存和市场这两个方面的考虑。我们还是希望继续做游戏,但肯定要挣钱才能够继续做游戏。当时团队其实也没有到完全撑不下去的地步,只是觉得如果再立项一个新的VR项目的话,风险有点大,2017年的时候市场也确实还比较小。广告变现做手游,能够以比较低的成本去探索,而且团队的游戏设计、制作能力也还是可以继续锻炼和积累的。
当时《Interworlds》有参加2017年的科隆游戏展,我们发现光是教玩家怎么佩戴和使用VR设备都花了很长时间,可能要花十几分钟在这个事情上,更别提让他开始玩游戏并且享受到乐趣。当时VR还在使用Outside-In的追踪方案,对于C端用户来说确实很繁琐,所以我们就觉得要先把VR放一放。
VR陀螺:后来诸葛瓜游戏在手游领域陆续开发出《逐光》和《一亿小目标》等系列,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现在为什么又再次选择以《超弦乐队》重新回归VR游戏赛道?
郑德权:其实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我们觉得VR的时代还是会到来,区别可能只是早一点或晚一点而已。同时我们自己也还是更倾向于做偏研发向的游戏。广告变现类型的手游,其实要对流量和营销投放有很深的理解,才能够把产品做到极致。但那个不是我们最擅长的方向,所以还是希望团队往更偏研发和内容制作的方向发展。

已于2023年陆续登陆各大VR平台的《超弦乐队》。
阔别7年,凭音游重回VR赛道
VR陀螺:除了《超弦乐队》外,诸葛瓜游戏今年4月还有《逐光星火》在Steam正式上线。现在团队的规模和构成是怎样的?两款游戏是同步开发的吗?
郑德权:对,我们团队现在是20个人,分为两个小组。两款游戏是同时开发的,有两个不同的制作人。

科幻叙事游戏《逐光星火》。
VR陀螺:诸葛瓜游戏之前开发的作品里没有音乐游戏这个品类,为什么会想要做《超弦乐队》这样一款音乐游戏,而且还是VR音游?
郑德权:我认为核心思路是怎么样让玩家最快地进入“心流”状态。比如去演唱会,或者是夜店、Livehouse,用户可能在进入那个环境的第一秒钟就能够进入音乐的状态。所以我们觉得音乐是很适合让人沉浸下来的。
同时我们发现在VR里,目前还没有一款以联机为主的音乐游戏,都是单机的。即便有联机模式,基本上大部分游戏也是让不同玩家做同样的事情。所以我们就想到,有音乐,每个人做不一样的事情,但是他们又能够共鸣的环境,那就是乐队。
我在学生时代做过演出的主持人,自己也有过上台演出乐器的经历。我觉得在舞台上那种多巴胺分泌的感觉,很适合在VR里面做成游戏。
《超弦乐队》的世界观大致是这样:2050年,人类证明了弦理论模型的正确性,每个不同频率的微观粒子即是一个音符,音符的编码组合,构成了恢弘的宇宙。人类继而以四种乐器为基础,制造出了时空旅行设备——调频仪。演奏的过程是在对音符序列进行解析,实现四维时空的穿梭。产生了共振,进入到同一时空的四名乐手,被称为“超弦乐队”。
游戏里可以匹配陌生玩家,能碰到世界各地某个国家的人,就有点像冥冥之中在宇宙里找到一个能和自己聊上话的人,有种缘分的感觉。
VR陀螺:音乐游戏在VR领域也是竞争比较激烈的一个品类,除了极具代表性的《节奏光剑》外,还有很多与健身结合起来的节奏游戏。《超弦乐队》在立项时考虑了哪些核心元素,来与现有的VR音游做出差异?
郑德权:我们觉得最大的差异还是联机,围绕着联机其实可以做更多社交方面的活动或者是玩法。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舞台的沉浸感,我们在搭建演唱会舞台这个事情上花了很多精力,是按照真实演唱会那种灯光舞美的水准去进行环境设计的。有些音游也有灯光,但可能是偏向于抽象化的那种灯光,而我们是按照更沉浸化、更实景的方式去设计的。

VR陀螺:除了音游玩法外,在线合作和语音聊天也为《超弦乐队》赋予了一定的社交元素。今后还考虑增加哪些内容来进一步增强社交属性?
郑德权:改变角色的服装造型这些功能已经在做了,未来会让玩家更加个性化,社交元素也会越来越丰富。因为我们认为这是可以长线运营的产品。
VR陀螺:《超弦乐队》里有架子鼓、吉他、键盘和贝斯4种乐器,具体的操作细节有所不同。在开发时是如何设计,以做出其中的玩法区别的?
郑德权:首先是还原4种乐器的演奏体验,无论打鼓、键盘、吉他、贝斯,在游玩时的动作都要尽量贴近真实的乐器演奏。先把人的姿势、姿态大致还原出来之后,再去做简化。
因为我们不想让这个游戏变得特别难上手,毕竟真的去学一种乐器其实也没那么容易。简化完之后再经过测试,去不断地迭代这个过程。光是吉他的玩法,我们就大概迭代了三四版完全不同的,最终才确定了现在这一版。




VR陀螺:今年《超弦乐队》已经陆续登陆了各平台,包括SideQuest,目前收到的玩家反馈怎么样?在海外做社区有什么心得可以分享吗?
郑德权:我们在SideQuest平台相当于只是上线了一个DEMO,结果海外玩家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超出我们的预期。
在经营社区方面,我们每周都会进行“本周最佳乐队”的评比,鼓励玩家和认识的朋友组队冲分。我们发现社区中的玩家对单人冲击高难度歌曲的高分,以及邀请熟人联机的参与度,都比我们想象中高很多,所以也会努力满足这部分活跃玩家的需求,给到更多的展示、分享,提供游戏内和游戏外的社交。
VR陀螺:从版本号来看,《超弦乐队》目前应该还是处于EA阶段。后续的更新完善方向主要有哪些,大概准备到什么时候结束EA、完整发布?
郑德权:我们正在做一个更好的自制谱编辑器,让玩家可以把喜欢的歌做进去,然后自己编辑谱面,也就是UGC内容,我们还会自动化地帮他生成舞台的灯光。
另外还有一个主要的更新内容是联机玩法。因为我们已经做好了基础,包括匹配、联机、语音这些。有了这个框架之后,就可以做很多更有趣的玩法,甚至像一些运营活动或者类似乐队综艺的形式,我们也有在考虑和探索,看适不适合,这样能让社区更加活跃。
VR陀螺:Steam平台目前只有《超弦乐队》的DEMO,还没有正式上线。大概计划什么时候登陆Steam?
郑德权:我们预计应该是今年下半年上Steam,现在正在做最后的优化和打磨,视下半年的完成度情况,再决定是直接完整发布还是EA。

VR陀螺:音乐游戏的持续运营理念与射击游戏等品类有不少差异,刚才您也提到了自制谱面编辑器。《超弦乐队》在长线运营方面还有哪些准备?
郑德权:除了编辑器以外,不断地更新曲包也是玩家需要的内容。我们觉得休闲类的、带社交属性的音游,在非VR平台上其实还是有很多的,像当年的《劲舞团》《劲乐团》。休闲类音游的长线运营此前是有成功案例的,玩家也有这方面的需求。所以我们认为在运营方面还是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包括联机玩法这部分。
VR陀螺:基于您收到的反馈,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海外用户和国内用户在看待VR音游时的一些比较典型的差异?
郑德权:《超弦乐队》的匹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陌生人匹配,第二种是跟认识的人加房间匹配。我们发现海外玩家加认识的人匹配的比例比国内更高,所以就是说海外的VR玩家认识同样玩VR的朋友会更多,他们的这种社交链更成熟。相当于他们有更多同样玩VR的朋友,可以拉进自己的房间里来,然后一起玩。这是在我们游戏中比较明显的不同。
至于其他方面,国内的玩家和海外玩家对待音游,无论是沉浸的时间还是沉浸的轻重程度,其实我们觉得是差不多的,而且对音乐性的要求都很高。这也给了我们很多反馈,然后我们再去优化。可能音乐这种游戏类型,反而是大家更共通一点,毕竟音乐无国界嘛。
坚定看好VR,为爆发做好准备
VR陀螺:现在的VR头显正在陆续引入一些新的技术。比如手势追踪、眼动追踪、面部追踪等。从更新路线上也能看到《超弦乐队》未来有计划登陆PS VR2等平台。以后会考虑基于手势追踪等新技术或某些头显的特性,给游戏设计新内容吗?
郑德权:我觉得如果VR设备的各种新功能够应用到我们游戏里,我们都是会去尝试和探索的,最终还是希望让演奏的体验变得更好。
比如说手势追踪,如果它在达到灵敏度足够好、延迟足够低的情况下,通过手势去弹键盘,游玩体验肯定是会比用控制器更好的。而且《超弦乐队》有几种不同的乐器,其实还是有比较多的机会去适配不同的新特性。包括一些厂商在推出的外设,比如腿环,可以模拟打架子鼓时的脚部动作,这些都是可以探索的内容。
VR陀螺:从Meta在2019年推出Quest头显并大获成功,到去年字节跳动收购PICO,海内外的VR市场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您觉得目前的VR行业和市场,相较2016~2017年相比,有哪些比较大的区别?
郑德权:我们自己还是很清醒地意识到,现在只要产品做得好肯定是有机会的。但如果产品确实做得不好,只能怪自己不行,不能怪市场了,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区别。因为国内其实已经有很成功的VR团队,所以我们觉得还是要赶紧努力。

VR陀螺:您认为现阶段想要扩大国内的VR市场,迫切需要的是哪些方面?
郑德权:我觉得扩大VR市场需要整个行业一起来。它其实是需要从上下游设备研发、内容制作,到宣传、线下普及,包括非游戏行业(比如应用类的),大家一起让整个社会对VR设备有更多认知,一起努力才会有成果。
如果一定要选一个迫切需要进步的点,我觉得是VR设备的启动速度。这可能不是从商业或者从市场角度考虑,而是从产品角度考虑。比如我们处于日常生活的状态中,从我想玩VR游戏,到我立刻进入VR的环境中,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现在最短可能也需要几十秒,毕竟我们的VR头显不会一直保持开机。
拿Nintendo Switch这种设备举例,大家平常在使用时会保持一种可以随时打开的状态。当这个门槛足够低的时候,有设备的人就能更轻松地去体验内容。我个人认为这其实是能够让这个生态变得更加繁荣的一个点,或者说大家对这种产品的使用率会更高。当然行业的市场变大、变得更繁荣,肯定是要整个行业所有环节的大家一起来推进。
VR陀螺:诸葛瓜游戏未来的发展计划是怎样的?是会继续在手游、单机游戏、VR游戏方面多管齐下,还是在尝试过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单一赛道?
郑德权:我们在做完《逐光:启航》之后,也没有立项纯手游项目了。我们会以VR为主,可能还有少量的单机PC项目。坚持的还是偏研发、偏创作向的游戏作品。
VR陀螺:如果现在有中小型独立团队想要入局做VR游戏,您有什么建议可以给到他们?
郑德权:我们的建议是控制好成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又觉得能够做好的类型,然后花更多的时间去打磨产品——这是我们做VR游戏的思路和做法。
另外,我们认为对于PC单机游戏,EA现在不是一个好的方式。对于VR游戏,因为在交互上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内容,有一些很成功的产品都做了很多年,在EA中不停地变得更好,大家还是能够宽容和接受这种方式的。但现在市场对产品的完成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能不EA还是就尽量不EA了。
因为VR的交互创新,还有很多未标准化的设计,所以很需要用户的反馈。而且每个人对VR的感觉不太一样,每种头显设备使用起来的感觉又不一样,所以需要大量的反馈和调整。有时候玩家在反馈他的一个体验的时候,我们都得花很多精力才能理解他表述的是什么,这也是VR的特点。所以我们也尽早地发布了《超弦乐队》的DEMO,通过DEMO来获得反馈。

Apple Vision Pro
VR陀螺:最后两个问题结合近期的热点。苹果的Apple Vision Pro已经在WWDC上发布,您觉得这款头显会对整个XR产业的格局带来怎么样的变化?
郑德权:总体上而言,苹果的入局肯定会让大家对市场有更多一些信心。
我们毕竟也是从2016年进入VR赛道做到现在,我个人感觉这种技术要达到某一个奇点,才会突然间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那之前,都会是一个一直酝酿的过程,会有起有落。这个奇点可能早3年或晚5年,对于整个技术历史来说只是一个误差而已,对行业的影响不大,但对于开发者来说,对个人的职业生涯就会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相信VR会好、VR会来,但我们要做好准备,这个奇点无论早一点还是晚一点,我们都能应对。这可能就是我们作为开发者看待这个苹果MR这件事情的一个心态。
VR陀螺:今年AIGC非常火爆,从您自己体验还有工作的角度,AIGC对您的工作流程有没有起到什么帮助?您觉得未来AIGC对VR游戏的内容创作会提供哪些助力?
郑德权:我个人感觉AIGC对于游戏行业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包括我自己也算是用AIGC用得比较多的。我认为各个环节其实都会有比较大影响,无论是作为生产工具效率的提升,还是说直接作为游戏内容本身去提供。
以《超弦乐队》为例,我们会关注很多AI生产音乐的应用,通过AI训练之后来生成游戏谱面,AI生成灯光、AI生成3D模型,类似这些。我们会很关注一些跟我们现在的应用场景相关的AIGC内容。包括前面提到的编辑谱面,AI会让UGC工具变得更好用,创作门槛会降低很多,玩家的创作效率也会提高。
VR陀螺:感谢您跟我们对话,也祝《超弦乐队》的销量越来越好!
版权申明:本文为VR陀螺原创,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vrtuoluo233 申请授权,并在转载时保留转载来源、作者以及原文链接信息,不得擅自更改内容,违规转载法律必究。文中有图片、视频素材来自互联网或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站协商处理。

元宇宙数字产业服务平台
下载「陀螺科技」APP,获取前沿深度元宇宙讯息
Recommend
-
16
从动物森友会聊主机游戏的联机机制Joway可以在这找到我 : https://joway.io最近在玩动物森...
-
7
从动物森友会聊主机游戏联机机制13 May 2020最近在玩动物森友会的时候时常会遇到一些迷之联机问题,在网上一番搜索,发现大家的答案都趋于用玄学来解释,于是便有了兴致想在原理上搞懂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动森这款游戏的一些...
-
6
本文以盟区对战平台为例介绍PSP与WN721N V1无线网卡联机游戏设置,其它对战平台下无线网卡端设置相同。 网络拓扑: 拓扑说明...
-
0
V2EX › 程序员 手机 App 给 Switch 联机游戏加速是怎么实现的? terryops · 7 小时 5...
-
9
育碧终止91款游戏的在线服务,包括多人联机功能
-
6
V2EX › 分享创造 NESBox:来联机玩会 FC/NES 游戏
-
8
育碧宣布将关闭15款游戏的服务器,将移除多人联机等功能
-
21
V2EX › 问与答 对玩家来说,你会支持游戏局域网联机吗?
-
7
V2EX › 游戏 pc 平台三到四个人联机玩的游戏有推荐的吗
-
5
Web3社交能够赋予用户什么价值? • 12 小时前...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