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鱼戏莲叶间:「古法养鱼」生态缸入门指南

 11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sspai.com/post/8008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第一次养的鱼是小时候逛街让爸妈买的小金鱼,带回家养在玻璃小鱼缸里,经过或长或短一段时间后「不知为何」撒手人寰,之后不再接触养鱼。

去年冬天,突然想要再续前缘的我重新开了两口鱼缸,发现了「古法生态缸」1养鱼这种形式,以植物为核心形成低维护量的微型生态系统,非常省心易活,是值得尝试的城市家庭宠物。下面这条短视频是生态缸之前一个版本的样子。

1
小缸近照

下面,我会简单介绍一下这种养法的特点,以及一些物品和生物推荐,作为引子供入门参考。

核心:氮循环

氮循环是对小鱼儿性命最关键的环节,很多时候死鱼就是因为氮元素出了问题。这里是一个简化的模型:鱼吃食之后,排泄物被微生物转化成氨氮,随后进一步被转化成亚硝酸盐,最后再变为硝酸盐,这个过程大致上被称作硝化作用。其中氨氮和亚硝酸盐对鱼有剧毒,硝酸盐也有低毒,浓度高到一定程度之后鱼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1
水族环境氮循环,图源:Wikipedia

自然界中的水体够大,因此这些有害物质过度累积之前一般都已经被代谢掉。而家庭养鱼目前的主流是使用过滤器,利用滤材上的大量孔隙培育硝化细菌等微生物来分解它们,最后再通过换水去除剩下的少量硝酸盐。生态缸则可以省略过滤,主要通过植物高效吸收氮,保持水质良好。

与狭义上的造景草缸不同,我们的生态缸一般会大量使用浮萍、挺水植物等,除了更适合偏传统风格的造景之外,也是因为它们吸收氮元素的能力更强。原因之一是,植物主要通过光合作用来吸收氮元素,而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在水中含量较少,因此草缸那些完全沉水的植物光合作用效率较低,在狭义草缸当中一般还需要人工泵入二氧化碳。

1
知名水景设备厂商ADA的草缸系统,图源:ADA官网

而以省心、低投入为目标的生态缸,自然会选择用冒出水面的挺水植物吸收空气中自带的二氧化碳。下面是几个比较推荐的植物种类:

浮萍:水芙蓉、圆心萍、芝麻萍、满江红

这几位吸收氨氮的能力都很强,可以根据个人审美来选择品种,开缸可以少买几片,温度合适的情况下很快就会长得满水面都是。注意不要随意丢弃到自然水体当中,否则容易变成入侵植物

1
水芙蓉
1
圆心萍

挺水植物:铜钱草、水竹、菖蒲

挺水植物也是净水的主力,从它们蹿得飞快的个头也可见一斑。可以直接种在底沙当中,但如果你在水下还有造景的打算,那可以用容器先种好再放入水中甚至直接挂在缸边,避免根系过于发达,侵占空间且难以清理。

1
疯长的铜钱草

沉水植物:日本高珍珠、宫廷系列、竹节草、矮珍珠系列

这几种更多是用于美观造景,但也有一定净水作用,用镊子夹住根部插入底沙就栽种完成了。高珍珠、宫廷草、竹节草都是非常容易活的水草,无需另加二氧化碳和肥力,而矮珍珠这种地毯型水草则一般需要基肥或自带肥力的水草泥才能爬开。

1
从草缸里剪过来的红宫廷
1
草缸里正在铺开的日本矮珍珠

水生植物种类繁多,这里只是我个人相对倾向使用的几种,实操中生态缸玩家已经把植物搭配出各种花样了,可以多多尝试。以上提到的这些植物都需要阳光生长,因此最好把鱼缸放在阳台光照较好但又不会长时间暴晒的地方,实在没有的话再考虑植物灯。长得太多了修剪扔掉一些即可,本质上就是氮元素变成了植物的根茎叶的一部分,再通过修剪来移出整个系统。

有了理论,就可以开始准备材料,着手搭建鱼缸了。

比较常见的选择是陶瓷盆(水培碗莲盆)、大瓦缸以及塑料周转箱,而玻璃缸还是更适合有过滤的缸,用于生态缸难度较高。如果选择了圆形陶瓷盆,建议直径至少 30 厘米,太小的话水质波动鱼会吃不消,我自己的是直径 40 厘米,兼顾阳台空间与观赏性。深度建议在 20 厘米以上,越深水体越大越稳定,但是太深就不方便在水底种草了。

1
电商平台最典型的陶瓷缸,如果家里刚好有闲置大水缸也可以用

底沙的种类也不少,但我认为最适合新手的是火山石颗粒,1 厘米以内尺寸比较适中。它的多孔结构本身适合水草扎根,可以吸附水中的杂质避免随处漂浮,顺便做水草肥料,而且孔隙还能培养少量硝化细菌,进一步加快有害氮元素的转化。同时,火山石本身基本不改变水质、不会肥水,如果使用水草泥,就必须时不时换水,避免水力过肥,而且几年后还会粉化,需要翻缸。其他无肥力底沙还包括溪流砂、陶粒等等。

1
刚入水的火山石颗粒,下面的圆形小颗粒是陶粒

前面说过,生态缸不是必须用过滤,因此水泵是选配物品,但开缸前期配上一个,会让难度系数降低不少。如果不想插电,甚至可以用小太阳能板供电。

我用网格板搭出了一个架空空间,中间放一个2瓦左右的低功率小水泵,上方放石头和迷你花盆等装饰来遮丑。这个泵把水抽到流水容器中,经过一小块过滤棉,去除颗粒杂质,再流回迷你花盆,减缓水流后回到缸内。在初期生态系统尚未成型的时候,它起到了改善水质、增加容错率的作用,同时流水本身也是一种装饰。

1
水泵就藏在这网格板下面

后来我换上了更大的流水陶罐,在里面也放上火山石来种植铜钱草,进一步增加吸收有害物质的能力上限,也不占用缸内空间。

1
一根铜钱草放进去没几天已经开始蔓延

还有一些零散的工具,例如长镊子、温度计、吸鱼便用的吸管、换水用的虹吸软管等,可以按需购买。至于外围装饰,就是发挥个人想象力和审美的时候啦!

关于鱼的品种选择,普通金鱼确实便宜皮实,但我个人认为并不适合新手在家里饲养:金鱼吃得多拉得多,对水质的污染较高,且成体较大,太小的水体很难让它们活得舒服。再加上金鱼喜欢啃草的习性,就更不适合生态缸了。有些人会养斑马鱼、孔雀鱼等,但这里我要请出我认为最适合生态缸的小型鱼:观背青鳉。

1
一些普通观背青鳉

青鳉的原生品种偏黄褐色,眼睛发蓝,在东亚比较常见,有农村生活经历、年纪稍长的人很可能在水稻田、小池塘里见过它。而观背青鳉(也称作锦鳉)是最早由日本渔场和玩家经过多年育种而产生的一个人工种类,从名字就可以看出主要是俯视观赏。花色繁多,体长一般在两三厘米左右,非常适合空间不大的阳台等地饲养。更重要的是皮实,对氧气需求不高且耐高低温,据说水温 0-40 摄氏度都可以生存,我自己的经验是室内阳台从冬到夏 10-35 度毫无压力。但需要注意自然寿命一般在两年多。

观背青鳉的品种之众、表现之复杂,我也只了解一小部分,这里就推荐两大适合新手的种类:杨贵妃(简称贵妃)和干支(亦作干之),以及它们的衍生种。

贵妃是最像传统草金鱼的基础品种,通体橙红色,是日本早期培育出的青鳉经典品种之一,还冠上了杨玉环的名字。还有一个很接近但更红的品种叫做红帝。在此基础上培育出了红白、红星光等等,很契合传统审美。

1
贵妃,图源:アクアリウム辞典
1
带少许星光的红白

干支拥有银蓝色的鳞片,在光照下会反射美丽的光,可以说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观背青鳉。有提纯后表现更极致的子类「铁甲面」和「极龙」,也有培育出来鳍更长的玛丽亚、龙蓝等。许多其他品种的杂交繁殖最初也是以干支为基础的。

1
玛丽亚的俯视和侧观外形

这两种基础款因为基因相对原始,体质整体来说会比名贵品种更皮实一些,加上价格低廉,很适合新手饲养。后续想要继续探索的话,还有很多非常美丽的表现等待发掘,例如我前段时间买到的蓝宝石。要注意的是,大部分品种都需要深色容器和良好光照才会有好看的颜色。

1

不过建议个人玩家追求品种还是要适度,一是个别品种的价格确实离谱,二是繁殖后代有几率返祖,失去华丽外表变得灰不溜秋,若不同品种混养则更容易出现。

密度、喂食、换水

虽说生态缸形成了生态系统,但毕竟规模很小也不够复杂,并不能内部自循环,和外界还是会有物质交换的,其中最主要的来源就是喂食。因此,鱼的密度、喂食量和换水这三个要素是互相牵制的:要想鱼缸稳定,鱼的密度不可太高,一般来说是 1 升水养 1 厘米鱼,稍高些可以 1 升水 1 条小型鱼;喂食不可太多太频繁,温暖天气每天 1-2 次,每次 1-2 分钟内吃完就已经算比较充足了,否则排泄物过多,且饲料会剩下污染水质;一两周换个三分之一水可以帮助移除有害物质,让水质更稳定。这其中至少要有一条做得比较好,否则水质很容易恶化引发连锁反应。我做了下面这张三圈图来解释我这个观点。

1

不适宜的温度也是鱼的一大杀手,相比水温本身,短时间内快速变化的温度对鱼来说更加致命。大水体的一个优势就是水越多,气温变化时水升温和降温越慢,给鱼的适应时间就越长。同时,尽量避免放在室外以及阳光长时间直射的地方,也可以防止水温震荡。在换水前,尽量将自来水放置一天,散去伤害鱼和硝化细菌的氯化合物,同时让温度趋同。另外要注意低温时鱼的消化功能较弱,植物的吸收能力也有限,浮萍甚至可能会凋亡很多,因此 20 度以下要开始逐渐减少喂食,10-15 度喂得就非常少了。天气转暖、植物复苏后,再恢复喂食频率即可。

这两者让很多人深恶痛绝,而且常相伴出现,因为螺一般以藻类为食。实际上自然环境里总会有藻类的孢子存在,或多或少总会长藻,很难完全杜绝。好在藻类作为低等生物,会被我们的植物压制,因此只要尽量保证植物的生长条件良好,就不容易出现大规模暴藻。而藻类越少,螺也越会缺少食物而无法大量繁殖。此外,购入水草时仔细检查剔除潜在螺卵、用药物浸泡也是一种从源头防螺的方法。有些玩家会特意放置少量螺用于除藻,但新手如果没有控制好数量的把握还是要谨慎尝试。

这里推荐几个我常看的 up 主,让我学到了不少养鱼的知识。

  • 鱼渣实验室:干货很多,特色是实验分析,一些口耳相传含糊不清的经验或误传在这里得到了量化。各类观赏水族都有涉猎。
  • 云端树 cloudtree:专注观背青鳉科普,看了他的视频我才稍微搞懂了它们数不胜数的品种和表现。
  • 等待时的陪伴:随拍记录为主,主打一个佛系养鱼,最早是看到他的摆摊卖小鱼系列,很有意思。
  • 油管博主 Ryo Watanabe:来自日本的英文水族博主,可能是自身文化背景的缘故,讲述的视角会照顾到日本以外的观众。在青鳉之外也关注其他各种观赏鱼,很适合了解日本的水族文化。

观赏水族的环境或多或少都自成一个小系统,维持其平衡是宠物长久健康生活的关键。而在生态缸中,这种平衡来自植物和动物和谐共生,二者又同为观赏对象,成为生态缸独特魅力的来源。

实际运行中大部分可能出现的问题实际上都来自系统失衡,例如暴藻就是水体肥力超过了植物吸收能力或是植物状态不佳,藻类作为替补及时出现,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维护水质的作用。因此,只要控制住折腾的小手,生态缸的运行还是非常省心的。当然,有心钻研的话,它也可以有足够的深度让你沉迷其中。

最后,如果你也有开缸的打算,那么祝你也顺利拥有这么一方阳台上的世外小桃源。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 1实际上古代养鱼更多是靠大水体勤换水而非植物,因此网上流传很广的“古法”之名对这种鱼缸来说不太准确,可以直接说“生态缸”。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