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超级卖点的底层逻辑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marketing/583885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在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同质化的情况下,企业想要脱颖而出,打造一个超级卖点很重要。超级卖点创新,是成本最低,最容易入手的。本文作者对超级卖点的底层逻辑进行剖析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89a386c0-da9e-11ed-aaf8-00163e0b5ff3.png

产品同质化,卖点同质化,于是各行各业价格内卷现象越来越严重。

怎么破局呢?

我们可以从五个维度来破局:企业创新、品牌创新、产品创新、大单品创新、超级卖点创新

显然,超级卖点创新,是成本最低,最容易入手的。那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超级卖点的底层逻辑。

一、什么是超级卖点?

超级卖点有三种内涵:

  1. 让客户一听就上头的购买理由;
  2. 小学生能准确转述的传播符号;
  3. 给出产品功能之外的价值锚定。

这三个内涵分别对应:

  1. 决策推动强
  2. 认知成本低
  3. 价值含量高

这三个内涵如果能有机地结合起来,那超级卖点的威力就有机会发挥了。这个超级卖点的定义,在不同行业不同品牌不同产品中,具体落地时,又是千差万别的。定义的详细解读,我们就不展开了。

二、产品卖点与客户需求的关系

我们常说:客户并不需要你的产品,客户需要的是解决他的问题。

我们给出下面这个工具,帮助我们来评审一下产品卖点与客户需求之间的匹配度。

u9d1QHAo5WMNiFQkj9gO.png

1)无感需求

如果产品卖点是小众认知,大家理解之后,也只是满足了小众需求,那这个卖点对应的是无感需求。换句话说,产品卖不动。

2)行业需求

如果产品卖点是大众认知,表达的都是大家一听就能理解的通用卖点,那这个卖点对应的是行业需求。换句话说,产品同质化。

3)期望需求

如果产品卖点是大众认知,和行业对手相比,引起了客户某些确定性的联想和期待,那这个卖点对应的是期望需求。换句话说,产品有逻辑。

4)魅力需求

如果产品卖点是小众认知,大家一听不太容易懂,但是使用过之后,产生了不同寻常的体验和口碑,那这个卖点对应的是魅力需求。换句话说,产品有Aha moment。

这样,当我们看到一个广告语或者一个落地页图片的宣传语时,我们首先要根据上述这张图,来解析一下我们的产品卖点,处于哪个象限?不同象限的销售转化率大不相同。

三、产品卖点与客户买点的关系

有人经常在商场里买衣服,偶然一次在直播间买了一件衣服。这时,出现了一个情况,即客户需求≠客户买点。因为此时的客户买点,是直播间主播的催化作用和粉丝关系,并不是衣服本身的功能需求。

再比如,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这句话拆解开来,前半句是产品卖点,后半句是客户买点。产品卖点是商家发明了一种快充技术,但是客户并不在意,客户需要的是能打电话。

那我们试着来列举一下:

  • 特斯拉卖的是电动车,客户买的是创新精神;
  • 奔驰卖的是汽车,客户买的是商务身份;
  • 海底捞卖的是火锅,客户买的是服务;
  • 肯德基卖的是快餐,客户买的是亲子关系;
  • 美团卖的是餐饮,客户买的是送货上门;
  • 蜜雪冰城卖的是加盟,客户买的是茶饮;
  • 同仁堂卖的是药品,客户买的是品质;
  • 学区房卖的是房子,客户买的是望子成龙;
  • 微信卖的是流量和关系链,客户买的是免费;
  • 小米卖的是客户运营,客户买的是高性价比;
  • 天猫卖的是商品,客户买的是全球新品首发地;
  • 京东也卖的是商品,客户买的是送货快。

说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谁能把产品卖点和客户买点,放在一个场景里,并且使二者产生化学反应,那谁就拥有了一个大爆品。

四、怎么评价产品卖点的水平

TfhSiUJhd0MLnxRXYAvB.png

上图中,我们把产品卖点,分为五级大卖点。

这种分级方法的底层逻辑是五高:

  1. 头部卖点复购率高,
  2. 肩部卖点转化率高,
  3. 腰部卖点注意力高,
  4. 行业卖点同质化高,
  5. 无感卖点流失率高。

其中:行业卖点和无感卖点,前面介绍过。

  • 针对头部卖点,我们有五个判断点:客户决策标准、价值链链主、流量入口、趋势引领、复购率高;
  • 针对肩部卖点,我们有五个判断点:品类创新、圈层锁定、情感共鸣、产品逻辑、转化率高;
  • 针对腰部卖点,我们有四个判断点:购买理由、逻辑自洽、有一定新意、产品机制、注意力高。

显然,头部卖点和一部分肩部卖点,都有可能具备超级卖点品相的。

五、超级卖点与全域成交

这里我们要先提3个概念:产品、商品、品牌。

产品与商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维度。

  • 产品是基于功能的,商品是基于需求的
  • 产品是用来体验的,商品是用来交易的
  • 产品是解决问题的,商品是等价交换的

不仅要产品力强,还要商品力强,这样销售业绩才会更好。

那商品和品牌是啥关系?

还要再补上三句,才更完整:

  1. 商品是基于需求的,品牌是基于情感的
  2. 商品是用来交易的,品牌是用来连接的
  3. 商品是等价交换的,品牌是溢价交换的

产品、商品、品牌,都有可能产生超级卖点。比如:刚需痛点型产品、自传播性极强或自我裂变力强的商品、圈层身份感召力强的品牌,等等。

看完了超级卖点与产品、商品、品牌的关系,这时我们再把眼光转向全域成交。

全域成交有3个前提:

  1. 公域卖标品
  2. 私域卖服务
  3. 第三域卖机制

公域卖标品,标品不是指全部产品,而是大行业、小场景、高欲望的标品,也叫招牌产品。尽可能通过规模经济,分摊高昂的流量成本和固定成本。

私域卖服务,服务就是体验,体验就是溢价。服务不是简单地增值,服务是连接客户与品牌之间的情感纽带。

第三域卖机制。第三域,就是去别人的池子里捞鱼,就是把别人的私域变成自己的公域。在第三域里,就会出现一种现象,就是合作双方的品牌都强也都不强,比如:Nike社区店,和传统门店风格就大不一样,里面甚至还卖社区产品;FENDI与喜茶联名,既有FENDI品牌元素,又不是FENDI品牌的全部要素。这种品牌元素混杂的现象,就是机制之一。

此外,在第三域里还有买送赠等诸多商品机制。总之就是一句话:调价不比价,小量汇大量。

所谓超级卖点,就是购买理由+传播符号+价值锚定

产品卖点来自于客户需求,产品卖点要与客户买点产生化学反应,卖点本身也有一套评价机制。

最终,超级卖点是为了全域成交。而全域成交,一是要打通产品、商品、品牌三个梯度,二是要搭建公域、私域、第三域三个场域,把人、场、货三要素进行全新的配置与组合,从而破局价格内卷取得更大的商业业绩。

专栏作家

曹升,灰度认知社创始人,认知营销总教练,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大格局企业品销增长顾问、帮助CEO升维思考,降维打击。

本文整理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