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杭州能评上米其林,多亏了面馆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28132498861850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杭州能评上米其林,多亏了面馆

新周刊·2023-05-31 06:14
不到30就能吃的杭州米其林,到底什么来头

5月30日,首版杭州米其林官方指南一发布,大伙儿都乐了。

可以说米其林这法国轮胎是挺慧眼识珠的,因为它在尝过北京铜锅、上海bistro、广州靓汤和成都小炒之后,一下又选中了最近在美食建设上十分努力的杭州。

v2_3e76d7b4e124400297f294fb9e88b851@1743780481_oswg412238oswg833oswg983_img_000

为此,米其林更专门注册了小红书账号。/小红书

该轮榜单共有51家杭州餐厅入选,包括6家一星、12家必比登推介。

v2_01f97f3a6a7642ae80bfe86266586f4f@1743780481_oswg71576oswg1004oswg1339_img_000
v2_61b80d5b7c1144c68ea4ad47b71320b7@1743780481_oswg88686oswg1004oswg1339_img_000
v2_014c52eaae6747349a6fff50c11db383@1743780481_oswg93573oswg923oswg1231_img_000
v2_7162252270a340a5a023ad7aec2eb61a@1743780481_oswg93288oswg1006oswg1341_img_000

许是杭州平时作为“美食洼地”被吐槽得多了,米其林的到来又有点“矮子里拔将军”的意思,不少本地、外地的网友都在评论区凑了个热闹:

“这家也能上榜?就离谱。”

“杭州只有一星。怎么,再多给一星就不礼貌了呗?意满离。”

如果继续仔细端详这份榜单,他们会发现51家入选餐厅中,面馆就占了9家。甚至,在被一众认为最有可能冲个二星的金沙厅(西湖四季酒店餐厅),TOP10的网友推荐菜中,黄鱼煨面和片儿川也占去了两席。

这很难不让人怀疑,米其林是不是将港剧片场搬来了杭州——你饿不饿啊,我煮碗面给你吃啊?敢情杭州能出米其林,全是面馆在努力啊?

这回,外地人对杭州美食的误会可能更大了。

明明是南方城市,杭州人为什么爱吃面?

事实上,杭州可能是全国最爱吃面的城市。

v2_8486199c640d46de9cc8199d043fb44b@1743780481_oswg137389oswg1080oswg716_img_000

据说杭州每条街都有面馆。/unsplash

据说这里的每条街上都有一家面馆,过去一些商家可能小得连店面都没有,本地人就用脚勾来一张板凳,蹲路边潇洒地嗦起面来。

在大众点评上搜索杭州面馆,会出现超过3万个结果,这里的人均面馆,比我们想象中“不能一日不吃面”的兰州还要多。

v2_aac16cf9d60e41b9855ba3941c10758b@1743780481_oswg31221oswg879oswg239_img_000

杭州的面馆数量超过3万。/截图

《舌尖上的中国》介绍杭州名吃的那集,标题名为“相逢”。人们认为,是“人类活动促成了食物的相聚,食物的离合也在调动着人类的聚散。历史上,宋王朝因战争迁都,赋予杭州中原的味道”。

v2_9b2bb9ff3143494d8e57946d5c3a8129@1743780481_oswg423992oswg1080oswg524_img_000

宋王朝因战争迁都,赋予杭州中原的味道。/视频截图

关于“杭州人爱吃面”这一点,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程民生也曾指出,是因为两宋之际,大量汴京(今开封)士大夫、商人南迁临安。这些喜欢吃面食的达官贵人,没有入乡随俗吃米饭,反而将吃面食的习惯,渗透到杭州人的饮食习惯中。

当临安被带着说起了儿化音、开封的灌汤包成了杭州的小笼包,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离不开的碳水,也从此以面条的形式在杭州流行开来。

所以《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也写:“无论多么惊心动魄的历史进程,落在食物上,都是不动声色的简单。”

v2_1a56b1281ce1406a9cf4838186e0c79d@1743780481_oswg368457oswg640oswg360_img_000

无论多么惊心动魄的历史进程,落在食物上,都是不动声色的简单。/视频截图

但杭州的面条,绝不是简单地做北方面食的“菀菀类卿”。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的《面食店》,记录了当时杭州丰富的面食品类:

猪羊盦生面、丝鸡面、三鲜面、鱼桐皮面、盐煎面、笋泼肉面、炒鸡面、大面、子料浇虾面、汁米子、诸色造羹、糊羹、三鲜棋子、虾棋子、虾鱼棋子、丝鸡棋子、七宝棋子、隆兴淳面、银丝冷淘、笋燥齑淘、丝鸡淘、耍鱼面……

v2_c7319704329b4b538946e32fb416343f@1743780481_img_000

猪肝拌川。

当地风物以及南方人的口味偏好,同时也在将一碗来自北方的面条,调教出更多种可能性。所以,当米其林将目光投向杭州街头的小面馆子时,他们看到的其实是纵横大中华南北美味之精华。

杭州面到底有多好吃?

如果要用两个词来概括杭州面条之美,一是“有料”,一是有“镬气”。

杭州的面条大多是机器压制的碱面,有人会吃着觉得夹生,但这也是杭州面食的筋骨所在。杭州人还用一个专有名词——“生笼”,来形容面条的这种特质。

而有料的浇头,就是将这些筋骨温柔包裹的肉身与灵魂。

杭州的大街小巷上,各家面馆都有自家最拿手的浇头。

比如片儿川。在奎元馆的名人效应光环和考取状元的美好意象背后,片儿川之所以能上榜“中国十大面条”,还是靠的笋、肉与雪菜所一同编织出的“鲜”字。

v2_8d77e0bc91db40338906da2579051a41@1743780481_oswg1271168oswg707oswg1468_img_000

杭州百年老店奎元馆。 /小红书

片儿川的浇头就是将这三样食材切成片,在沸水中氽一下制成。其名字,不仅取自几位主角的形状——片状,还可爱地融合了一些北方的儿化音和江浙沪的平翘舌不分。

同在杭州,不同面馆的片儿川在味道上也天差地别。讲究的店家,笋必须要用当季最新鲜的,过季了则需用茭白代替。雪菜也有新鲜的雪里蕻和轻度发酵的倒笃菜可选,一个清爽,一个咸鲜,南、北方人皆宜。

片儿川之外,虾爆鳝是杭州城中被cue到次数最多的一款浇头。其讲究程度,可以比得上苏州的三虾面——

v2_31ab85912f464b8694174db60cf5d03f@1743780481_oswg152915oswg1080oswg1104_img_000

虾爆鳝。 /作者供图

“黄鳝事先养在水里吐沙,褪尽泥腥气,现场宰杀拆骨,先用素油煸炸,沥干后再用猪油爆炒,这样做出来的鳝片才会外酥里软。现剥的河虾仁滑熟后,与鳝片一起铺在面上,最后还要淋上一勺热麻油……”

但生活在不食人间烟火的西子湖旁,杭州人最爱的还是腰花、猪肝、大肠这些重口味的浇头。

但杭州人能把下水做出鲜味、嫩味,你敢信吗?

面积不大的厨房中,师傅同时照看两个锅,一锅煮面,一锅用来炒浇头,在面条快熟之时将其捞出,迅速沥干,加入浇头中一同爆炒、勾芡。

说起来,哪怕是在最懂炒河粉的广东,也有干炒湿炒之分,干炒才更有镬气,湿炒则会因为勾芡而带上一些温吞。但杭州人竟这样做出了极有镬气的汤面,烟火气就在这一碗中尽数体现。

食客可以按自己喜欢,额外加购猪油渣或溏心荷包蛋,来继续为这碗面添光增色。在杭州吃面,好吃程度丰俭由人,没有上限。

v2_eb8f0aba94e7476399d7967a1c284958@1743780481_oswg135051oswg1080oswg1080_img_000

食客可按自己的喜好添加浇头。 /作者供图

经验更丰富一些的顾客们知道,因为面条基本都是现点现做,在杭州,面条软硬、浇头熟嫩、口味咸淡,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可以跟老板口头定制的,不存在太油、太寡的问题。

比如入选必比登的方老大,这里创造了在浇头中加入番茄的做法,酸甜浓稠的番茄酱汁均匀地包裹每一根面条,浇头油腻自然而然就被中和掉了。

v2_17242882c39a49aa910f74c6ab0b6f9d@1743780481_oswg1505908oswg707oswg1468_img_000

入选必比登的方老大。/小红书

这样一碗茄汁拌川,可是“92岁老奶奶拄着拐杖也要赶来吃”的,某家报纸以此为标题大力赞美了方老大,而店家也将这张报纸小心翼翼地裱起,贴在了墙上。

v2_9d79910205d44f9987a0ca5e107f554b@1743780481_oswg107535oswg1080oswg1076_img_000

方老大墙面上保存的报纸。/方老大

但更多时候被贴在杭州面馆墙上的,是老板和大厨们的脾气与个性。他们会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告诉顾客,别催,浇头现炒,面条也现煮,想吃就得主打一个“爱信等”。

v2_0a77537b68be487e8afecb0e2f8f4c22@1743780481_oswg225790oswg1080oswg810_img_000

复兴面馆前的长队 。 /作者供图

杭州有3万家面馆,便有3万种有趣、有个性的面。你或许能在城南的大姨娘中,见证中国餐饮巨头的会谈;或许得和阿里巴巴员工竞争那碗一年能卖出600万碗的小狗面;或许跟6桌陌生人挤在极拥挤的空间里,一边吃面,一边讨论起老板电视中《琅琊榜》的剧情。

v2_294e80906e2d4b49bd59fc66b3eafe99@1743780481_oswg1056029oswg705oswg1468_img_000

杭州的素食馆 。 / 小红书

我们天然地对外国人评定的中国美食榜单存疑,但米其林和必比登至少做对了一件事——它让“一楼风月当酣饮,十里湖山豁醉眸”的楼外楼,和人均消费28元的面馆们、王氏烧饼,出现在同一份榜单当中。

v2_5bb17be8559546fbb56b9afe971e39cd@1743780481_oswg400675oswg1080oswg2135_img_000

在杭州,体验 低消费的米其林 。 /@杭州吃货

正如米其林指南国际总监格温达•普勒内克(Gwendal Poullennec)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 杭州“美食荒漠”的流言,是因为说的人没有好好吃

定价、分数,都不该左右我们自身对一款美食的判定。这种包容,应通过面条从宋代流传至今。

《杭州:9000家面馆,这可能是中国最爱吃面的城市》

《杭州人为什么爱吃面?杭州话里为什么有那么多儿化音?南宋临安城研讨会上告诉你答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行Travel”(ID:jiuxing_neweekly),作者:笋焖鸡,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