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Wi-Fi 6都没玩明白 怎么就惦记上Wi-Fi 7了?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51cto.com/article/75577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Wi-Fi 6都没玩明白 怎么就惦记上Wi-Fi 7了?

作者:ByArsT 2023-05-26 07:43:37
在聊起Wi-Fi 7之前,我想和大家先来聊一聊此前的Wi-Fi协议来为这个故事做铺垫,但像过于古早的802.11 a/b/g/n这种我们就不讲了,这里从Wi-Fi 5,也就是802.11 ac开始聊起。

对于如今的互联网生活中,移动设备的占比越来越多,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网络体验,“Wi-Fi”的存在就非常必要。

前段时间,小米突然宣布自家的小米 13系列产品和小米万兆路由器在未来均可支持通过OTA升级Wi-Fi 7。除了小米之外,即将发布的iQOO Neo8系列在宣传中也写到:iQOO 11系列和iQOO Neo 8系列将支持Wi-Fi 7标准。

对于很多朋友来说,家里的路由器并不是一个需要经常更换的产品,不少用户可能刚更换了支持Wi-Fi 6的路由器,还没有搞清楚Wi-Fi 6到底有什么优势,就迎来了Wi-Fi 7的时代。

那么,Wi-Fi 7标准到底有什么特点?与此前的Wi-Fi标准有什么不同?

别急,今天这篇文章就和大家好好聊聊什么是Wi-Fi 7。

高通FastConnect 7800 

在去年年末,高通发布了新一代的手机移动平台:第二代骁龙8。

首先,这是一款旗舰级别的移动平台,在2023年大半年时间内都是旗舰手机的必选项。其次,除了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图形能力,第二代骁龙8还采用了高通 FastConnect? 7800 连接系统,这一连接系统除了能带来更好的双蓝牙连接,更是支持全新的Wi-Fi 7标准。

Wi-Fi 6都没玩明白 怎么就惦记上Wi-Fi 7了?

高通 FastConnect? 7800 连接系统其实早在2022年的MWC就已经亮相了,如今随着第二代骁龙8一起发布,这意味着只要搭载着第二代骁龙8的手机,都有可能升级到Wi-Fi 7标准。比如目前已经官宣的小米 13系列就全系搭载了第二代骁龙8移动平台,iQOO 11系列也搭载第二代骁龙8。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目前受制于Wi-Fi 7标准的制定,以及国内尚没有开放Wi-Fi 7的相关认证,所以目前小米 13系列和小米万兆路由器等等均表示后续OTA升级,但这无疑传出了一个信号:Wi-Fi 7,要来了。

“瘸腿兔子”:Wi-Fi 5

在聊起Wi-Fi 7之前,我想和大家先来聊一聊此前的Wi-Fi协议来为这个故事做铺垫,但像过于古早的802.11 a/b/g/n这种我们就不讲了,这里从Wi-Fi 5,也就是802.11 ac开始聊起。

Wi-Fi 5是2013年发布的标准,也是第一个只支持5GHz频段的无线网络标准,有着高频、低干扰、高传输速率等特性。但问题同样也出在这,高频意味着它的传输距离较短,在正常家庭环境中甚至都无法做到完美的覆盖。

由于Wi-Fi 5只支持5GHz频段,不支持2.4GHz频段,为了保证数据传输能力,所以也就有了我们在路由器上常见的2.4GHz和5GHz双Wi-Fi。

Wi-Fi 6都没玩明白 怎么就惦记上Wi-Fi 7了?

在2015年,工信部数据表示我国平均网速已经达到了19.4Mbps,也就是大约20兆的宽带,这代表着手机Wi-Fi也需要更快的传输速度。由于早期的Wi-Fi 4协议传输速率过慢,虽然理论传输速率最快能达到600Mbps,但实际应用下载也就是在200Mbps左右。正是因为如此,Wi-Fi 5标准出现了,Wi-Fi 5分别在2013年和2016年进行两次标准制定,这里我们以2016年的最新标准为准。

与Wi-Fi 4相比,Wi-Fi 5的提升更关注于高速率、高效率。

首先在最大传输速率上,Wi-Fi 5的理论值能够达到3.5Gbps,是Wi-Fi 4的几倍不止。这样一来就满足了消费者在传输速率上的需求。除此之外,在频宽上,Wi-Fi 5最高支持160MHz,而Wi-Fi 4的最大频宽只有40MHz,更大的频宽意味着传输速率和抗干扰能力更强,用户的体验也要更好一些。

此外,早期Wi-Fi 4的最高调制方式为64 QAM,QAM可以理解为信号传输的密度,比如说64-QAM,64是2的6次方,一次就可以传输6个bit的数据。而Wi-Fi 5则支持256 QAM,所以Wi-Fi 5一次可以携带8个bit的数据信息,这样一来,在信号传输上Wi-Fi 5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Wi-Fi 6都没玩明白 怎么就惦记上Wi-Fi 7了?

在2013年的Wi-Fi 5的第一版标准中,Wi-Fi 5其实和Wi-Fi 4一样,只支持单用户MIMO,一次只能进行一个用户的数据传输。打个比方的话就相当于每个人轮流发言,轮到谁了谁才能和其他人交谈,其他人不能插嘴。

而在2016年的Wi-Fi 5协议中,Wi-Fi 5加入了MU-MIMO能力,但仅限下行。还是用刚才的例子,这次是每个人都可以同时进行发言,但由于现场过于嘈杂,只能单方面和别人诉说,并不能得到回应,想要得到回应的话还是需要按顺序来。

而这也是Wi-Fi 5算是里程碑的一次升级,让Wi-Fi 5摆脱了仅是速度快、信号弱的固有印象。在这之后,Wi-Fi 5也是又风光了一段日子,但好景不长,Wi-Fi 6来了。

为IoT而生:Wi-Fi 6

Wi-Fi 6是在2019年发布的802.11 ax标准,在整个移动市场和IOT的步步紧逼下,Wi-Fi 6有了堪称史诗般的提升。

如果摆弄过Wi-Fi 6路由器的朋友们,在刚开始设置路由器时,肯定会有一个疑惑:有2.4GHz和5GHz的开关,但为什么没有找到Wi-Fi 6的开关?

这里就要说一个概念了,那就是Wi-Fi的代数与多少GHz没有直接关系,Wi-Fi 6虽然名字里有着6这个数字,但它的活跃区域却是在2.4GHz和5GHz频段当中,Wi-Fi 5需要单独有一个5GHz开关纯属是意外,是因为它只支持5GHz,不得已才多设置一个开关出来。

频段是旧的,但技术是新的,Wi-Fi 6即便在2.4GHz下也支持不少新特性,能够让Wi-Fi 6在保持高速度的同时还能提高网络性能和稳定性。

首先,Wi-Fi 6的最大理论网络速度达到了9.6Gbps,并且支持1024 QAM,相比Wi-Fi 5的256 QAM,Wi-Fi 6一次可以携带10个bit的数据信息,提升了20%。另外,Wi-Fi 6还带来了多用户的双向MU-MIMO,最多支持8个客户端。

还是以我们刚才的例子为例,Wi-Fi 5支持一群人发言,但不能同时得到回应,所以还是存在效率问题;而Wi-Fi 6的出现,则是将这些人两两进行配对,让双方能够既能够发言,又能够听到新的信息,这样就让所有人都处于工作状态,工作效率“MAX”。

而信道之间的互相干扰,在Wi-Fi 6这里也得到了更多的优化,信道的干扰大概分为两部分,一种是几台手机在用一条信道,而另一种则是其他路由器发射的相同信道之间的影响,这两种情况是主要的网络质量影响来源。

为了解决这两种情况,Wi-Fi 6先是搭载了OFDMA技术,能够将一个信道分为多个小信道,并将这些信道分配给不同的设备,提高信道利用率和频率效率。而在其他路由器的干扰上,Wi-Fi 6引入了BSS Color技术,为每一个路由器分配一个颜色编码,让不同路由器之间的信道不产生干扰,提高信道复用的技术。

Wi-Fi 6都没玩明白 怎么就惦记上Wi-Fi 7了?
图源:ZDNet

当然如果详细讲这些技术的话肯定没有这么简单,这里我只是给大家讲一个大概原理,能够听懂即可。

由于消费者的IoT(智能家居)需求不断增大,不少设备还是通过直连Wi-Fi进行数据传输,这就导致了一个新的问题:这些IoT设备同样在占据一个信道空间,与移动设备进行争抢,使得移动设备的网络连接极差。

在这一问题上,Wi-Fi 6很聪明的加入了一个名为TWT(目标唤醒时间)的技术,传统Wi-Fi通信中,设备需要在数据包到达的时候立即响应,这样既费电又占用信道资源,而TWT技术的加入,则可以让Wi-Fi 6设备在一段预定的时间内进入低功耗状态,这段时间内设备不需要立即响应,可以处于休眠状态,当预定有唤醒能力的触发帧数据到来时,设备才会被重新激活。

这使得Wi-Fi 6能够有效降低IoT设备的功耗,减少网络拥堵,并且让其有着大量连接IoT设备的能力,Wi-Fi 6最多能够支持256台设备同时接入。

但此时的Wi-Fi 6虽然强大,但并非是“完全体”状态,真正的完全体Wi-Fi 6应该要数它的下一代:Wi-Fi 6E。

完全体:Wi-Fi 6 “Extended”

在Wi-Fi 6E中,E代表的是“Extended”的意思,也就是拓展。它的明显变化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新增加了一个6GHz频段,可以为Wi-Fi 6E提供7个连续的160MHz频带,在性能上属于顶尖级别,与此同时还不会和2.4GHz以及5GHz之间产生干扰,多设备连接下可以将低性能消耗的IoT设备分配到2.4GHz,而手机、游戏机、电脑等需要高性能的则分配在6GHz下。

简单来说,6GHz可以防止频段之间互相干扰,且由于是宽大的马路,可以通过的数据更多。但弊端也有两个,那就是信号穿透能力更弱,再加上用了更高性能的频段,耗电也相对较大。

诶,这时候有朋友可能会问了,既然6GHz这么强,为什么在国内没有看到搭载Wi-Fi 6E的设备?

这里就要讲到一些其他国家对于6GHz的看法了,大体上分为三类:

一、以美国为主的,将整个6GHz频段全部留给Wi-Fi和其他非授权技术的国家。

二、平衡考虑Wi-Fi与5G授权频谱的需求,比如欧洲、中东部分等地区计划拆分6GHz频段,一部分用于5G,一部分用于Wi-Fi考虑。

三、将整个6GHz频段都留给授权频谱的5G使用。

而对于我国来说,6GHz是5G发展中意义非常重大的战略资源。

Wi-Fi 6都没玩明白 怎么就惦记上Wi-Fi 7了?

这时候可能又有朋友会问了,目前我们的5G体验非常不错,为什么还要增加6GHz频段?

为了这一问题,我也特地去查了一下资料,大概来说就是在6GHz标准化之后,移动运营商们可以提供更大的网络覆盖和容量,覆盖更多用户。由此带来的高带宽、广覆盖和高容量的5G能力能够为下一代工业4.0、医疗健康、智能交通和虚拟现实等应用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简单来说,Wi-Fi 6E我们应该用不上了。

“Wi-Fi 6 Plus”:Wi-Fi 7

在前面我大篇幅的去讲此前Wi-Fi标准的一些技术发展,其实是想让各位更好的理解消费者对于Wi-Fi的需求以及各种技术的迭代对于未来发展的影响,讲到这里我们终于可以进入主题:Wi-Fi 7了。

Wi-Fi 7是采用的802.11 be标准,支持16个设备同时上下行(Wi-Fi 6为8个),属于是Wi-Fi 6的全方位提升,当然换个说法就是“常规升级”,但有一点需要注意,这里的常规升级,是指对Wi-Fi 6E的升级。

Wi-Fi 7把6GHz频段纳入到标准当中,并且将160MHz的频带升级到了320MHz,这样的条件下速率能够达到24Gbps。

Wi-Fi 6都没玩明白 怎么就惦记上Wi-Fi 7了?

图源:高通官网

不过看了刚才我们聊的关于Wi-Fi 6E的内容,你就会知道,这一切都是理想化,在国内Wi-Fi 7一定会受到“阉割”。果不其然,从高通发布的Wi-Fi 7介绍来看,国内并不支持6GHz频段,并且频宽也从320MHz降到了240MHz。

关于速度,高通用自家的FastConnect 7800 连接系统做了测试,6GHz下速率最高为5.8Gbps,而在5GHz下,速率最高为4.3Gbps,虽然有所下降,但对比上一代产品同样有所提升。

Wi-Fi 6都没玩明白 怎么就惦记上Wi-Fi 7了?
图源:高通官网

在调制方式上,Wi-Fi 6一次可以携带1024 QAM,也就是10个bit的数据;而在Wi-Fi 7上,这一数据升级到了“4K”,也就是4096 QAM,一次可以携带12个bit的数据信息,多大的更新算不上,只能算是常规升级吧。

除此之外,还记得我们刚才聊过的OFDMA吗?将一个信道分给多成多个小信道的技术,提高信道利用率和频率效率。在Wi-Fi 7上,这一技术同样进行了升级,可以将一个信道分成多达256个小信道,并且还可以给每个小信道分配不同的大小和数量,更为自定义化。

最有价值的更新还是要数新加入的MLO技术,这个技术有点像我们此前知道的“载波聚合”,当设备在两个主路由或者子路由之间进行切换时,Wi-Fi 7可以直接连接上两个Wi-Fi,防止出现频繁切换路由器导致网络信号差的问题。另外,这一技术也可以通过同时连接同一个Wi-Fi,实现一个终端两个频段的终极体验。

事实上,Wi-Fi 7除了在网络连接上有所升级,还有一些其他的功能,比如通过Wi-Fi 7让AR芯片与手机之间实现无线数据传输,延迟低至1ms,不过这一点与我们的内容不太相关,所以今天就不在这里展开了。

总的来说,Wi-Fi 5注重速率,Wi-Fi 6注重IoT,并将之前5GHz/2.4GHz重新黏在一起、Wi-Fi 6E是Wi-Fi 6的完全体、Wi-Fi 7则是小修小补,升级点没有那么大(也有部分不可抗力原因)。

对于目前的消费者来说,Wi-Fi 7设备的价格还是较为高昂,这其中“物以稀为贵”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为了一点点的提升花费更多的金钱,所以Wi-Fi 7的路由器在目前我是非常不推荐入手的,至于Wi-Fi 6E,倒也没必要,目前Wi-Fi 6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完全足够,如果真有闲钱的话,不如升级一下宽带试试呢?

责任编辑:武晓燕 来源: 品玩网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