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模型混战背后:科技“食物链”顶端是否会出现新霸主?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ai/5831498.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ChatGPT 的发布,让人工智能掀起了一波浪潮,与此同时,国内互联网大厂开启新一阶段的考验。那么,国内的人工智能将会往哪条路发展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了解吧~

如果说,现在的我们正处于一个巨大的软件互联网生态系统中。那么,未来我们或许会进入一个巨大的人工智能互联网生态系统。
从谷歌的阿尔法狗到 Open AI的 ChatGPT,人工智能掀起了一波新的狂欢,国内的互联网科技圈的“颠覆”暗潮也在不断涌动。新诞生的 AI 大模型越来越多,“参战”AI 大模型的玩家也有些数不过来。
据天眼查 APP 显示,截至目前,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近 267.4 万余家。其中,2023 年一季度新增注册企业17万余家,与 2022 年同期相比,上涨 6.8% 。

企业以雷霆之势迅速入局,竞争烈度已经到了以“天”为时间单位的地步。这一奇景背后,行业已经展露出初步的峥嵘头角,对当下“诸神之战”判断和洞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AI 大模型:雏形初显,格局峥嵘
实际上,人工智能已经经历了多次风口以及寒冬的“轮回”。
在人工智能元年 1956 年,出现了机器定理证明、跳棋程序等一批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1970 年,出现了能够分析语义、理解语言的人机对话系统 SHRDLU;1997 年,深蓝 DeepBlue 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2016 年,谷歌阿尔法狗与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人机大战”,被写入历史…
每一次人工智能的高潮,都在推动人工智能崛起的到来,但往往不久后,又会陷入一段时间的冷寂之中。
不可否认的是,在多次周期之后,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实现从技术研发向成果转化的目标。从不能用突破到不好用,再从不好用突破到可以用,我们似乎离人工智能的终点只有一步之遥。
本质上来说,此次大模型“诸神之战”中的各位玩家,也是在疯狂预判人工智能这场马拉松的下一个突破节点。尽管爆发时间尚短,但可以发现,目前国内的大模型格局雏形已经初步显露。
如果按目前发展趋势,国内大模型玩家大致可以划分为这么几派:
1. 巨头派
首先是以百度、阿里为代表的的“巨头派”。巨头入场,但不再是“清场”。
被称为中国版ChatGPT的百度“文心一言”早已极速发布。百度展示了文心一言在文学创作、商业文案创作、数理推算、中文理解、多模态生成五个使用场景中的综合能力。
阿里云旗下大模型产品“通义千问”也已面世。据介绍,通义千问的功能包括多轮对话、文案创作、逻辑推理、多模态理解、多语言支持等。张勇表示,面向 AI 时代,所有产品都值得用大模型重做一次。
腾讯面向大模型训练,发布“超强算力集群”。要助力企业云上训练 AI 大模型,解决中小企业和创业公司的算力压力。
作为颠覆者,身处宝座之上,往往更害怕被颠覆。作为当今互联网巨头,实际上每一步都更加心惊胆战,唯恐一步不慎,当下荣耀化为昔日荣光。
而大模型就是一个这样危险的因素,巨头很难允许大模型被掌握在其他人手中。
2. 坚守派
其次是商汤、云从、科大讯飞等“坚守派”。在人们看来,人工智能似乎已有“新”、“旧”之分,但这些企业无论风口与低谷,始终坚守在AI战线。
3 月 30 日,云从科技披露定增预案,拟向不超过 35 名发行对象发行股份不超过 2.22 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 36.35 亿元,拟全部用于云从“行业精灵”大模型研发项目。
商汤也推出了商汤日日新大模型体系。据悉,日日新大模型体系主要包括自然语言生成、文生图、感知模型标注、以及模型研发功能。即“商量(中文语言模型)”、“秒画(文生图)”、“如影(数字人视频生成)”、“琼宇(场景生成)”,“格物(物体生成)”。
5 月 6 日,科大讯飞召开了名为“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的成果发布会,同步发布了讯飞AI学习机、讯飞听见、讯飞智能办公本、讯飞智能座舱和讯飞开放平台等5项应用成果。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根据现在测试结果,星火在国内可测的现有系统中遥遥领先。
“卧榻之侧”,岂容被他人颠覆。在自己的人工智能主场,原有的人工智能玩家更不能轻易被外来者跨维度打败。
3. 互联网科技派
另外,还有小米、360、知乎等“互联网科技派”。即便未跻身互联网头部,但终究不甘于平庸。
360 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对外展示了 360 版的 GPT 大语言模型,公布了基于这一大模型开发的人工智能产品矩阵“360 智脑”,落地搜索场景并面向企业用户开放内测。
知乎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周源在“2023 知乎发现大会”上宣布,知乎联合面壁智能发布中文大模型“知海图 AI ”。知乎方面表示,在特定场景中,把“知海图 AI ”大模型的效果与 GPT-4 进行了比较,两个模型几乎是持平的。
据澎湃新闻报道,小米集团发布内部邮件,任命栾剑担任技术委员会AI实验室大模型团队负责人,向技术委员会副主席、AI 实验室主任王斌汇报。
曾经辉煌过以及正追求互联网高光的玩家们, 终于撞上当下愈发稀缺的“翻盘”机遇,他们或许会对大模型会寄予更高的期望。
4. 互联网蓝血派
最后,是王小川、王慧文、李开复等“互联网蓝血派”。互联网大佬们也已随之沸腾。
王慧文在社交平台发文宣布进入 AI 领域再创业并高调招揽 AI 人才,其创办的光年之外已正式开张,近期已启动第二轮融资,投前估值约 10 亿美元。
李开复宣布筹办的新公司 Project AI 2.0 目前已正式开启团队组建。李开复在朋友圈表示:“我正在亲自筹组的 Project AI 2.0,是一个致力打造 AI 2.0 全新平台和 AI-first 生产力应用的全球化公司。
王小川正式宣布入局中国大模型创业,和前搜狗 COO 茹立云联合创立人工智能公司。 王小川在公开信中表示,新公司名为“百川智能”,目前已初步组建了 50 人的团队,获 5000 万美元启动资金。
互联网蓝血们往往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人身同样自由,出钱又出人,不求其他,只为假设一切、打翻一切,只求干一票前无古人的大事。
从大模型玩家各自出身来看,大致如此。但即便相同“派别”的玩家,也未必会抱有相同的发展目标,玩家们在大模型的发展逻辑上也各有不同。
真正有实力的玩家,往往是奔着大模型“底层路线”去探索。真正坐在人工智能牌桌前,参与这场历史赌局。
科大讯飞内部人士对互联网江湖表示:大模型技术背后最核心的是认知智能,科大讯飞在认知智能上已有近 10 年布局,取得多项成果。在 ChatGPT 推出后,公司迅速进行技术和研发体系的验证,并在去年 12 月迅速启动大模型的专项攻关。
而剩下的玩家,大都走的是“应用层路线”。大模型未来潜力绝不止于此,只要能够在大模型产业链发展过程中分一杯羹,就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极大发展空间。
百家云在这些企业中较为典型,百家云对互联网江湖表示,目前大模型在应用层主要面临两大问题:
一个是市场培育问题。当下大模型仍然处于一个教育市场、教育客户的阶段,作为一项新技术,需求方对于大模型的能力边界认知还不够清晰,客户对于大模型的技术实现程度、具体细分场景落地能力都还不太了解,这需要大模型企业和客户共同进步。
百家云举了个例子,此前大模型技术主要被运用于机器翻译上,大概能达到80%的准确率,再加上简单的人力完善才可使用。现在AI人脸识别已经较为成熟,在银行广泛使用,百家云在做的工厂工序检测场景下的大模型也没有问题。而手势识别场景下的技术,离落地还有一段距离。
另一个是成本问题。不同细分场景落地的AI所需要的训练语料是不一样的,想要得到一个足够有效且好用的大模型,需要投入足够多且针对性的语料。为此,百家云专门开发了一套自动化开发平台,让客户自主选择语料以及成本的投入量,从而实现应用层大模型的成本降低。
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浑水摸鱼”者,并没有真正入局大模型,而是想要借这场狂欢,谋得更多短期利益。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加入大模型概念股的大军,想要借助大模型概念提升企业估值。
二、科技产业“食物链”,迎来新霸主
1. 互联网的科技“食物链”
互联网科技产业,本身就存在一条科技“食物链”:软件吞噬世界,平台吞噬软件,云吞噬平台。而这条科技“食物链”正迎来一位新的霸主,大模型正在吞噬云。
互联网企业本质上是软件企业,通过软件搬运信息,改变世界。
现如今,软件已经吞噬了许多被广泛认为存在于物理世界行业的价值链,比如今天的汽车,软件开始操纵引擎与方向盘,引导驾驶员向目的地行驶。实体零售巨头沃尔玛,利用软件提升自身后勤和配送能力,提升企业运转效率。航空公司凭借票务系统协调机票、准确定价等等。
而平台模式的本质是构建多主体共享的商业生态系统,实现互联网中多主体共赢的一种策略。平台早已不是最初我们简单理解的第三方中介或者渠道,而是一个完善且不断进化的生态圈。
以电商行业为例,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成长的同时,更多的垂直性电商消失于历史长河。淘宝京东也并没有拘泥于自身电商平台属性,而是不断扩展平台边界,买菜、医药、短视频… 变得更加庞大。
平台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云计算的吞噬。,让平台巨头不得不切入云计算领域。透视互联网的底层,本质上还是大量的数据,以及对数据的计算。而云的诞生本身就是为了解决分布式计算和存储的,因此,随着平台的发展壮大,云计算终归会慢慢成为平台的基础核心。
比如亚马逊,云业务早已成为亚马逊主要的增长贡献来源。亚马逊 2022 全年 442 亿美元的规模增长中,40.5% 是由亚马逊云科技( AWS )实现。随着国内产业互联网如火如荼的发展,云计算也成为了国内平台巨头们的重要战场。
为何说大模型的发展有可能会“吞噬”云计算?
首先,大模型的进化必然离不开云计算,且有吞噬云计算的趋势。
大模型需要大量的算力供给,需要云计算提对底层大规模算力统一编排调度,创造一个性能超强的计算环境并提供海量存储空间。阿里的通义千问背后离不开阿里云的支撑,百度想要发展文心一言,也不得不开始重视自家的百度云。
其次,大模型的进化过程,或许也将会对传统云计算架构开始新一轮的改造。
如果人工智能的智慧程度达到超越人类的程度,那必然依赖一个能够超越人脑的“硅脑”,而云计算目前正扮演这样一个角色。需要注意的是,当下云计算仅仅具备IaaS、PaaS、SaaS三层架构,这对于当下大模型的进化显然不够的。
比如ChatGPT,有两个最引人瞩目的创新,是运用了云计算以后工程化的创新:
- 情景学习模式以及多模态(文本、代码、图片等多维度信息)输入;
- 人类反馈强化学习(RLHF)的微调训练机制和提示导引模式。
当下,大模型已经证明了自身强大的能力。人们出于对大模型所实现的突破充满狂热,认为大模型如同最初的互联网一般,甚至已经超越了互联网所带来的改变,将会带来新一轮的生产力改造,因此也给予大模型相关企业很高的期待。然而在短期内,大模型还未真正实现落地,对企业的业绩拉动作用也并未凸显。
2. 大模型市场的基础条件
大模型的能力及其危险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而安全能力将是大模型市场爆发的最基础条件。
技术层面,大模型仍是一项黑盒技术,为什么大模型能够压缩知识,我们不了解其中的细节参数,不具备可解释性。尽管现在的大模型的错误还很明显,但我们目前已经能体会到大模型的强大之处。当大模型回答的正确度越来越高,而我们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谎言的识别能力,其危险程度将随着落地而陡然上升。
政策方面,国内管控环境和国外管控环境不同,国内政策监管或许会更加严格。此前有K12的例子,一纸禁令,行业“熄火”。如果大模型的安全性无法解决的话,在能力达到一定临界线或者在场景落地并出现行业阵痛之际,也有可能重蹈在线教育的覆辙。
商业层面,不同于国外的 OPEN AI ,国内大模型企业未做到利益与控制权分离。从 OpenAI 的股权设置来看,虽然 OpenAI“卖身”给微软 49% 的收益权,但并未让微软获得其没有控制权,这保证了大模型技术不会因为商业利益而被滥用。
而对于国内的大模型企业来说,不存在这点限制,保证技术的发展速度以及商业化速度是首要考虑的因素,而先保证安全等于“先掏罚金”。
3. 未来大模型技术需要至少三层防火墙
- 对于底层的大模型企业来说,需要建立底层安全防护理念,保证未来接入其他各类接口的安全性。
- 随着产业协作的完善,底层、中间层、平台层、应用层等产业各个环节会逐渐成熟,这时候需要在各个环节建立行业统一的安全标准。
- 如果大模型部署在公有云上,可以将安全解决方案整体交给专业的云计算企业实施,从而实现大模型系统的整体安全管控。
纵观人类历史,从公元元年到18世纪,人类经济增长曲线几乎是平的。也只有在近三百年才出现工业革命,实现技术巨大飞跃,带来经济高速增长,这在人类已知的历史中不过是短短一瞬。
可见技术进步的速度和加速度不见得是一致的,接下来的人工智能或许也到了这“最后一瞬”的时候,能否抓住这个机遇就成了当下企业面临的考验。
科技树可以有很多条分支,但终归只有一条是通向成功。
在这之前,很少有人能够预测到未来人工智能的走向,此前连谷歌也押错了注。而此次大模型就一定走在成功的分支上吗?
仍需时间来验证。
专栏作家
刘志刚,微信公众号:互联网江湖(ID:VIPIT1)。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资深媒体人,TMT领域深度报道。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commend
-
49
参考消息网6月28日报道俄媒称,中国华为首次在俄罗斯智能手机市场上超越三星。该结论基于数家手机厂商合作伙伴的销售数据得出。在从5月28日到6月17日的三周时间里,华为荣耀手机在智能手机销售榜上处于领先地位,这三周内华为手机销量在各品牌手机总
-
49
这个资源倒配的时代留给年轻人的路已经不多了
-
48
来源:科学大院5.41亿年前的寒武纪,是地球上海洋动物世界第一次繁盛、也是“网红”化石辈出的时代。这其中,有一种叫软舌螺的海洋动物,是个广泛却低调的存在。广泛在于,软舌螺是众多海洋动物的“主食”之一,在寒武纪相关地层中随处可见。低调在于,自
-
51
但归根结底,人类才是吃货之王
-
1
从一次辅导和两次实战经验所获得的宝贵经验,要找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辩证地看待合作与竞争 为什么会有群面? 本质是筛选人 e.g.是否能从实习中提炼出东西 群面出的都是...
-
5
活动作品【食肉目】欢迎来到食物链顶端 𝓦𝓮𝓵𝓬𝓸𝓶𝓮 𝓽𝓸 𝓽𝓱𝓮 𝓽𝓸𝓹 𝓸𝓯 𝓽𝓱𝓮 𝓯𝓸𝓸𝓭 𝓬𝓱𝓪𝓲𝓷51.8万播放 · 6173弹幕2021-06-27 11:32:38 全站排行榜最高第46名
-
6
2021 年 10 月 TIOBE 指数榜:Python 超越 C 语言成 20 多年来的新霸主 发布于 今天 03:57 刚刚,TIOBE 更新了 2021 年 10 月份编程语言指数排行榜。榜单中...
-
4
← 在岩盐结晶中发现了8.3亿年前的原核生物和藻类残迹,甚至可能是活体majer @ 2022.05.23 ,...
-
5
添可新品发布会赋予行业顶端标准:打败自己即达巅峰--丁科技网 添可新品发布会赋予行业顶...
-
1
Apple Music、网易云、QQ音乐、库克……是谁站在古典乐鄙视链顶端? 深瞳商业 2023-09-04 0 评论...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