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医疗健康行业周报 |「药物牧场」获2700万美元C轮首批融资;西门子暂停心脏病PCI机器人...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26758296978202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药物牧场
C轮上海市2015-10
生物技术创新疗法研发商

近年来,医疗健康产业创新不断涌现,并发展成为最活跃的行业之一,36氪见证和陪伴着这一领域创新企业的成长,并为行业带来专业的声音。

为此,36氪推出了“医疗健康行业周报”这一栏目,接下来将定期发布,为读者提供资本、政策、财务、新产品等多角度的行业资讯。

5月21日医疗健康行业周报请查收。本次周报收录了本周医疗健康领域「36氪创投频道」报道的融资新闻。

投资融资

  • 「艾码生物」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落地

专注于第三代体内自组装外泌体递送RNA核酸药物技术的艾码生物(ExoRNA Bio)宣布完成数千万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越秀产业基金领投,京新药业、鼎心资本、南京大学生物医药行业校友会跟投,原股东鼎晖投资继续跟投加仓。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速公司技术平台的产业转化,同时推进艾码生物今年面向亨廷顿舞蹈症的首条自研管线的IND申报工作。艾码生物(ExoRNA Bio)创立于2022年初,专注于开发未被满足临床需求的产品,特别是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的治疗药物,并打造平台型RNA核酸创新药企业。

36氪首发 | 突破核酸药物血脑屏障递送瓶颈,「艾码生物」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落地

  • 「药物牧场」获2700万美元C轮首批融资

专注创新免疫疗法的生物科技公司药物牧场(Drug Farm)已完成C轮首批融资,总额为2700万美元。本轮融资由数字医疗产业基金YD Capital领投,嘉善国投和贝达基金跟投,老股东苇渡创投和德同资本继续加持。浩悦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据悉,药物牧场将利用此轮融资继续开展DF-006的临床试验,并将“First-in-class”新药DF-003推进到I期临床。药物牧场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中美两地运营的生物技术公司,主要利用遗传学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针对乙肝、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创新疗法。

36氪首发 | 「药物牧场」获2700万美元C轮首批融资,推进乙肝和心肾新药临床试验

  • 36氪专访 | 打造“非典型”SaaS平台,医百科技如何为医药营销寻找“解药”?

与此同时,互联网医院、医疗AI、数字疗法等技术和模式创新,激发药企向数字化营销转型。2020年新冠疫情这只“黑天鹅”也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趋势,当推广的两大抓手——线下开会和拜访受到阻挠,线上化就成了新出路。医药数字化营销也因此热度空前,成为不可逆的趋势。

顺着这股浪潮,有一批专注医药数字化营销的企业快速成长,成为推动行业改革的重要力量,医百科技就是其中一家。2016年成立至今,公司已搭建完成了全场景一站式营销产品矩阵,覆盖“企-医-患-药”的营销全链路,其中首条产品线(100.eMarketing)已实现盈利且份额领先行业。

据悉,2022年医百科技收入增长率为757%,估值超10亿元,并已服务1000余家药企客户和160余家学会,覆盖300余万名医生,充分掌握医生的学术画像和营销画像,每年服务近20万场学术会议,吸纳了100余万份病例和数十万份学术问卷,成为细分领域头部企业……(点击此处获悉详情

海外New things

  • 海外New things |「Micron Biomedical」筹集1700万美元,加速微针药物输送技术的市场化

「Micron Biomedical」5月10日宣布现其A轮融资中已增加300万美元,目前总融资金额达到1700万美元。据Micron生物医学公司表示,本轮融资扩增的目的是进一步支持其微针药物输送技术的市场化。

Micron Biomedical成立于2014年,由微针给药研究顶级科学家Mark Prausnitz博士领衔创立,总部位于美国亚特兰大。目前,公司已经开发出了可溶解的以及基于微阵列的产品,以简化药物和疫苗的递送。该公司最初于2022年11月宣布获得由全球健康投资公司(Global Health Investment Corporation)和LTS Lohmann牵头的A轮融资,GRA创业基金也参与其中。据悉,额外300万美元的融资金额由J2 Ventures提供。J2 Ventures合伙人Matt Goldman博士在融资后加入了Micron Biomedical董事会,担任观察员。 Goldman此前曾担任美国国防部国防创新部门的首席医疗官……(点击此处获悉详情

  • 海外new things|「Paradromics」获3300万美元A轮融资,启动首次人体临床试验

「Paradromics」于5月18日宣布在A轮融资中筹集了3300万美元,并获得了FDA的突破性设备认证。据悉,Prime Movers Lab领衔了Parardomics的A轮融资。此外,Westcott Investment Group、Dolby Family Ventures和Green Sands Equity也参与其中。

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Paradromics开发了一种高通量的脑机接口(BCI)。Paradromics计划利用这笔资金启动Connexus直接数据接口(DDI)的首次人体临床试验。

Connexus DDI已获得了突破性技术认证,它使患有ALS、脊髓损伤和中风等可能导致严重运动障碍,影响沟通能力疾病的患者能够进行交流。

Connexus DDI的第一个应用是将大脑信号实时转化为语言和运动。这种辅助通讯设备可以帮助患者恢复社会联系,并使患者在科技的帮助下能够独立进行一些社会活动……(点击此处获悉详情

  • 海外new things |「Moon Surgical」获5540万美元融资,建设外科手术机器人平台

Moon Surgical于5月17日宣布,公司筹集了5540万美元,并任命在外科手术机器人领域经验丰富的Fred Moll担任董事会主席。Moon Surgical的前身是MastOR,是一家总部位于法国的医疗技术初创公司,由Brice Gayet教授、Sofinnova于2019年在法国巴黎创立并孵化。这家公司开发了Maestro系统,以支持外科医生进行软组织方面的外科手术。该平台作为机器人手术助手,提高了腹腔镜手术的精确性和可控制性。

Moon Surgical的一些小型、适应性强的系统可以集成到现有的临床工作流程中,它的特点是可以提高手术的效率,并可以实现不同手术模式间的替换。

据悉,该轮融资将被Moon Surgical用以Maestro的商业化以及后续的发展。Moon Surgical于2022年12月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关于Maestro的许可证明,并于2023年4月获得了CE认证。2022年6月,Moon Surgical完成了3130万美元的A轮融资……(点击此处获悉详情

  • 海外new things |「Cadence Neuroscience」获2600万美元B轮融资,研发癫痫神经调节疗法

神经调节技术开发商「Cadence Neuroscience」宣布其在B轮融资中获得2600万美元,将用于支持其癫痫神经调节疗法的相关临床研究。

Angelini Lumira生物科学基金领投了这轮融资,其中还包括F-Prime Capital、LivaNova USA、Angelini Ventures、Spectrum Financial Services以及Mayo Clinic等新投资者。首轮投资的主要投资人Jazz Venture Partners也做出了贡献。

据悉,Lumira的Gerry Brunk以及F-Prime的Kevin Chu现已加入了Cadence Neuroscience的董事会。

Cadence开发了一种新的神经调节疗法,用于治疗儿童和成人局灶性药物难治性癫痫。该疗法采用慢性阈下皮质刺激。调节与癫痫相关的脑电图生物标志物,以减少或消除癫痫发作。Kevin Chu称Cadence开发的这种“精确的、针对患者的”刺激方法是“独特的、令人兴奋的”……(点击此处获悉详情

行业动态

  • 让吃货不惧食物过敏,Ecove提供消费级的过敏源“快筛”产品

以麸质过敏为例来看,目前世界上就有几种跟麸质相关的过敏与不耐症:乳糜泻,这类人群在接触到麸质时,身体的免疫系统会与肠道组织发生反应,使肠道发炎、导緻小肠内壁绒毛变平,影响营养的吸收;小麦过敏,即对于小麦当中的其中一种蛋白或甚至是小麦花粉产生过敏反应,譬如荨麻疹、皮肤疹、肚子痛、呕吐、腹泻等;以及麦麸敏感或麦麸不耐症,通常但不限于消化系统症状。

也因此,有麸质过敏体质者在日常饮食中须严格执行无麸质/少麸质饮食,以避免过敏症状的发生。如何保证“无麸质”饮食在却是个难题,像日常被食用的生抽、酱油等调料中很多都含有麦麸,让人防不胜防,尤其是在外出就餐或吃到不熟悉的食物时。

为解决上述问题,美国Ecove公司提供了一种“快筛”解决方案(如下图):用户将少量食物放至样品采集盒里,试纸即可显示食物中是否含有麸质,将数据上传至云端还能实现“半定量”的检测……(点击此处获悉详情

  • 18款“国产”新品参展CMEF,从这里看到GE医疗的“导航塔”

今年5月14日至5月17日,第8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简称“CMEF”)在上海举办,展览面积达32万平方米,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5000家企业参展。

近年来,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医疗器械国产替代进程正在加速推进。CMEF被业界看作全球医疗器械产业风向标,我们在会上也充分看见了“国产替代”这一趋势。

作为跨国参展企业的典型代表,GE医疗通过本次活动,也充分展示了其“全面国产”的核心战略。在会上,GE医疗以“影无界·健未来”为主题,展示了23款医疗科技和国产创新成果,其中中国研发制造的新品达18款……(点击此处获悉详情

焦点分析

  • 25亿元打水漂,西门子暂停这一手术机器人业务 | 焦点分析

北京时间5月11日,西门子在季度财报沟通会上宣布消息:将结束旗下血管介入机器人Corindus用于心脏病PCI手术。至于停止原因,西门子高管表示:Corindus机器人用于心脏病手术并没有达到预期,未来将该手术机器人用于神经外科手术,而神经介入领域还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商业化。此前,该产品被调整为“研发型项目”。

2019年,西门子以11亿美元现金收购介入机器人公司Corindus;该公司的CorPath是商业化颇为成熟的血管介入机器人。据36氪采访了解,CorPath GRX机器人系统售价为65万美元;在欧美市场上,一次性手术盒售价约670美元(约合4000元人民币)。原定在中国的系统定价超过800-900万元人民币,手术盒可能定价上万元……(点击此处获悉详情

  • 985医学硕士,卷不了编制,进不去医院

8年前,踏入Top医学院大门求学的刘京,怎么也想不到硕士毕业要进北京三甲医院会这么难。她正在实习的医院皮肤科,去年招的博士或博后,手上SCI论文的影响因子都过100分。

临近毕业季,今年将有90多万名医学生面临继续求学或择业,医学院扩招、学历贬值,昔日985/211医学院的硕士,进入一线城市三甲医院的通道急剧收窄,博士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成为有编制的医生,实属“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对于庞大的医学硕士群体而言,可心的选择似乎不是很多:或继续攻读博士,在规培、住院医的道路中,迎“卷”而上。或选择“下行”就业,如离开公立医院体系;离开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谋求出路;离开临床科室,进入医技科;更有甚者放弃七八年学医经历,选择了考公或进入其他行业……(点击此处获悉详情

编辑:顿雨婷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