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郭凯天:互联网公益高质量发展正当时_业界_科技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AIJING.COM.CN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tech.caijing.com.cn/20230520/4937950.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郭凯天:互联网公益高质量发展正当时

微信图片_20230520180649

5月20日,2023年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以下简称“峰会”)连续第8年举办,200多位跨界嘉宾、1000多家公益机构代表在武汉共议公益高质量发展,并见证“中国样本”开放研究计划的启动,超过200万人在线观看了峰会开幕式。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组委会主席郭凯天在峰会上表示,未来十年将是互联网公益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它不仅仅是一个更规范、更高效、更便捷、更普及的数字化工具,还将更全面地融入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在乡村振兴等重大社会议题中大显身手。

微信图片_20230520180723

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组委会主席郭凯天

以下是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来宾、公益伙伴们,大家上午好!

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来到第八年,我们也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疫情阴霾散去,经济企稳回升,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响起,各行各业蓄势待发。

还记得2020年,99公益日在武汉方舱医院启动,两江四岸1000栋建筑同时点亮,黑夜中连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公益之光,激励人们打赢抗击疫情持久战。三年后,英雄的武汉,已经彻底走出疫情阴霾,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谱写新篇章。

回看峰会起步的2016年,正是中国公益行业热点事件井喷的当口:慈善法首次颁布、罗尔事件引发个人救助信任危机、留守儿童保护被纳入国家战略、企业家大额捐赠涌现……那年当我们以闭门会的形式举办首届互联网公益峰会时,就共同立下小小的愿望,让互联网成为公益事业的助推器,助力人人公益和透明公益早日实现。

八年来,曾遥不可及的远峰,已成为脚下的坚实底座。“线上筹款”和“行为公益”这些曾经在当年新鲜的词汇,已全方位融入公众生活场景,社会参与度和善款筹集额增长强劲:2016年,互联网公益筹集资金规模仅为20亿元,2021年已经接近百亿规模。8年来,全国累计超过510亿人次参与互联网慈善,累计募集善款350亿元。

八年间,全国注册社会组织总数增加了20多万个,新生力量卷起温暖后浪。仅以腾讯公益平台为例,注册公益组织数从4300家增至1万7千家,线上筹款的公益项目从2万个增加到8.5万个。

量变引起质变,健康可持续的行业生态也随之形成,透明公益和理性公益已经成为公益组织和捐赠人的基础共识:数字鸿沟不断被逾越,互联网公益也从城市走向乡村,在一场又一场的乡村振兴公益活动中,越来越多的受助者蜕变为网络捐赠人,为家乡修马路、架路灯、引人才,转发爱心。公益从城市走向县域,又扑向乡村,扎根在第三次分配的毛细血管里。

这是公益和互联网之间最令人欣喜的化学反应。在保持高速增长,又同时保证根基稳固、生态有序,中国式公益的探索成果已经进入全球视野,贡献出一份互联网公益“中国样本”。八年前小小的梦想已经初步达成,新的征程与挑战已然展开。

本届峰会的主题是“数字向新,共益未来”。

我们相信,随着行业监管与法规治理进一步完善,在新技术与新动能持续变革的大背景下,未来十年将是互联网公益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它不仅仅是一个更规范、更高效、更便捷、更普及的数字化工具,还将更全面地融入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在乡村振兴等重大社会议题中大显身手。

首先,透明公益从“共识”变为“共创”。

慈善法修订案对完善网络慈善部分做出重大修订,对互联网平台定位修改为:互联网公开募捐服务平台。提供信息展示、捐赠支付、捐赠使用情况查询等服务。从立法层面对互联网公益的透明全流程建设提出了要求。 

政策监管的指南针之外,行业自身也始终在不断加强自我管理,加强项目运作的高效与透明,增强社会公信力,打造可信生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爱心捐赠已被记录在区块链,让信息不可篡改且人人可查;去年以来,已经有超过100家机构主动晒出账本,通过召开公益股东人大会的形式,向项目捐赠人和热心网友同步项目进展及财务数据;各行各业的公益热心人士被邀请到项目现场成为“公益真探”,以第三方视角输出观察与监督报告。这些创新动作,都在不断填补信息鸿沟,为每一份网络善意修筑透明通道。

其次,数字公益从“可选”变为“必选”。

随着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技术给公益事业带来更多激荡,创新公益场景不断涌现,公益事业的边界被明显拓宽,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过去,数字科技的运用,已经提升了信息透明度,丰富了公益的表现和参与形式,指尖公益、人人公益成为潮流。未来,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发展将给互联网公益带来更深远影响。

通过人工智能识别、数据上云、模型搭建,公益组织可以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高山精灵雪豹进行数据捕捉和数据分析,对其进行追踪和守护。虚拟现实、微痕捕捉技术被用于还原古迹三维图像,保护文物古迹;基于大数据、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不少失散家庭得以团圆;人工智能技术还能为听障人士解决辨听难题,为乡村老人提供免费听力筛查。

今年峰会,汇聚行业内外精华案例的技术公益云展馆也将继续升级亮相,将有200个结合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区块链等创新技术的公益项目展示成果。未来,随着数字引领与技术迭代,依托前沿技术的公益创新将不断涌现,数字科技将助力公益行业创造更大的可持续的社会价值。

最后,人人公益从“普及”变为“普惠”。

当下,中国互联网公益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捐款捐物,而是尝试通过深度融入产业、调动资源配置,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在乡村振兴、社区治理、应急救助、生态环保等多元社会领域发力。

近年来,各大公募平台不再“唯募款额论”,而是结合平台所擅长的能力及优势资源,在更多元的细分领域解决社会痛点、助力社会发展。以乡村振兴为例,其涉及产业、生态、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综合建设的系统工程,在募款额之外,还需要更综合的行动。

拿目前正在各地开展的区域公益活动来说,就是希望将纯线上的人人公益模式,改造为服务乡村振兴事业、符合县域和乡村特色的公益共创行动。在配捐之外,还根据项目地需要,提供产业规划、技术专家、经济专家等一揽子资源,实现“授人以渔”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这样的公益尝试,为乡村带去的不仅仅是捐赠数字,更是以多方力量的共创,一起为乡村注入活水源头。

在层出不穷的创新中,我们的互联网公益事业也逐步实现了价值理念的迭代升级:人人公益从强调募捐的“数量”走向强调更健康发展的“质量”,从追求看得见的真金白银,到重视对三次分配、乡村振兴等社会议题的全方位参与,追求更全面的社会价值。

毫无疑问,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发展互联网公益的最好时期。无论是官方、学界,还是民间,无论是政策立法还是研究总结,这项事业都正被前所未有地关注。

今天上午的主题演讲中,郑功成会长将分享他关于慈善法修订案与互联网公益发展的洞见。之后,中国互联网协会和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们,还将联合发布《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研究报告。我们期待它能成为一个起点,让社会各界可以更开放、更多元、更深度地参与到对互联网公益的观察和实践中来,让中国互联网公益慈善成为一个鲜活的样本,成为一个在全世界叫得响的中国故事。

朋友们,我们相信,伴随着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大潮,互联网公益将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第三次分配和助力共同富裕的时代命题中更有作为!谢谢大家!

</div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