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教育企业抢滩大模型:一场徒劳的军备赛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it/5827350.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教育企业抢滩大模型:一场徒劳的军备赛

2023-05-17
0 评论 1685 浏览 0 收藏 15 分钟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00:00
00:00

现在,不光是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公司,教育企业也开始加大对大模型产品的投入力度。那么综合来看,教育相关的大模型产品在落地场景、产品应用上都有着哪些差异?教育企业若想发展AI大模型,又需面临怎样的考验?一起来看作者的解读。

cf4b08aa-ec01-11ed-bbb6-00163e0b5ff3.jpg

ChatGPT 是个框,什么都能往里装。

2023 年以来,因看到了 ChatGPT 蕴含的巨大价值,不光各大科技、互联网公司加紧布局 AI 大模型相关业务,一众教育企业也不约而同地发布与教育强相关的大模型产品。

比如,2023 年 5 月 5 日和 5 月 6 日,学而思和科大讯飞就相继官宣了自研数学大模型和星火认知大模型。

教育企业争先恐后地推出教育相关大模型产品,显然是为了迎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希望借由 AI 大模型技术,革新传统的教育模式,实现业务升维。但值得注意的是,AI 大模型需要庞大的数据以及巨额的投入作为支撑,云计算、科技公司有着捷足先登的优势。

随着科技、互联网公司的 AI 大模型逐步成熟,进行垂直化商用,仅聚焦教育大模型赛道的教育公司,能否展现出足够的竞争力,还是一个未知数。

一、教育行业迎来“ChtGPT”时刻

其实不止 AI 大模型,过去几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IoT 等技术的逐步成熟,有关部门已经看到了科技之于教育的意义,因而屡屡发布政策,希望让科技进一步赋能教育产业。

比如,2016 年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到 2020 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无独有偶,2019 发布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 年)》也显示,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支持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逐步实现信息化教与学应用师生全覆盖。

得益于技术的成熟与政策的大力推动,中国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稳步攀升。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预计 2023 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为 5573 亿元,2021 年-2025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8.3%。

如果说互联网、大数据、IoT 等技术,可以在师生二元结构下,提升教学效率,那么 AI 大模型可能会彻底颠覆传统的师生二元结构,进而重塑知识的传播方式。

以 ChatGPT-4 为例,因拥有超 1000 亿个参数,在美国律师考试、高级分类考试、SAT 等考试中,其得分高于 88%的应试者,展现出了极强的专业素质。

针对大模型可能给教育行业带来的影响,接受央视网数智频道《观澜》采访时,同济大学校长、教授郑庆华表示,「以 ChatGPT 为代表的大模型,将改变人类获取知识的方法。过去是老师和学生的二元结构。今天,机器在很多领域比老师干得还好。因此,未来的教学模式,可能会拓展为老师、机器、学生三元结构」。

显然,随着 AI 大模型的逐步成熟,其将会重塑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比如,规模化的大模型,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进而制定针对性的学习策略,避免传统教师因人力和时间有限,无法洞悉每个学生需求的问题。

此外,规模化与在线化的大模型,也有利于打破阶层化的教育资源,让学习真正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全民教育同权。

因此,无论是为了迎合资本市场的取向也好,还是为了赶上大模型重塑教育产业的浪潮也罢,教育企业都需要及时推出教育相关大模型产品。

二、教育企业抢滩大模型,但产品迥异

2023 年 5 月,网易有道、学而思和科大讯飞几乎在同一时间推出了教育相关大模型产品。

5 月 5 日,网易有道官方视频号发布了基于「子曰」大模型开发的 AI 口语老师演示视频。视频显示,网易有道 AI 口语老师可以提供多种练习场景,并且会根据学生的需求扮演多种角色,进而解决长期困扰学生「开口难」的问题。

同一天,学而思对外表示,公司正研发数学大模型,命名为「MathGPT」,面向全球数学爱好者和科研机构,以数学领域的解题和讲题算法为导向,将于 2023 年内推出基于该大模型的产品级应用。

5 月 6 日,科大讯飞发布了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拥有文本生成、语言理解、知识问答等 7 大核心能力。与此同时,科大讯飞还基于上述模型,推出了 AI 学习机 T20 系列,该产品将率先在语数英主学科上进行大模型应用落地。

横向对比网易有道、学而思和科大讯飞的大模型落地场景,可以发现,虽同为教育行业的玩家,但这些企业对 AI 大模型的具体落地应用有着很大的差异。这或许是因为不同企业的业务模式和品牌沉淀截然不同,因而对 AI 大模型的落地场景有不同的判断。

以网易有道为例,其起家于翻译类业务,目前的业务重点也与翻译有很强的联系。2022 财年 Q4 财报显示,有道智能设备营收为 4.07 亿元,同比增长 28.1%。增长主要系「有道新推出产品的欢迎所推动,比如有道词典笔 X5」。

正是因为业务基本盘与翻译强相关,并在消费者市场留有「翻译企业」的印象,网易有道入局大模型的首站,就选择了 AI 口语老师。

而科大讯飞之所以推出 AI 学习机硬件,也是因为教育硬件是其重要的营收支柱。财报显示 2022 年,科大讯飞教育产品和服务营收 61.61 亿元,同比增长 2.56%,占总营收的 32.74%,为营收占比最多的业务。

横向对比可以发现,虽然各教育公司均看到了大模型的价值,但在大模型的教育化应用上却逐步分化,大部分企业都沿着此前的优势业务进行产品布局。这种战略确实有助于大模型的快速落地,但也可能面临「全能选手」的降维打击。

三、来自科技、互联网公司的压力

在这场国产大模型竞赛中,不止教育公司,科技、互联网公司更是发愤图强,唯恐落后于时代。

教育企业抢滩大模型:一场徒劳的军备赛

国内大模型汇总 图源:民生证券

民生证券研报显示,目前中国已有 30 多家企业布局大模型。入局的企业主要包含互联网巨头、服务器龙头、AI 公司以及科研院所四大类,其中以互联网和 AI 公司居多。

比如,2023 年 3 月 16 日,百度发布了大语言模型、生成式 AI 产品「文心一言」。4 月 11 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 CEO、阿里云智能集团 CEO 张勇发布了「通义千问」,并对外表示,未来阿里巴巴所有产品将接入「通义千问」大模型。

众多科技、互联网公司不约而同地加码 AI 大模型的理由与教育企业类似,随着技术的成熟,其可能会成为新时代的「iPhone」。对此,接受德国商报《Handelsblatt》采访时,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就对外表示,「ChatGPT 像互联网发明一样重要,将会改变世界」 。

虽然所有公司都可以入局 AI 大模型赛道,但因相关技术需要极大的数据量以及不菲资金投入,因此,相较于垂直企业,科技、互联网巨头具备捷足先登的优势。民生证券就指出,「大模型表面不再稀缺后,实质格局更像‘太极拳’:易学难精」。

阿里巴巴 CEO 张勇也表示,大模型是一场「AI+云计算」的全方位竞争,超万亿参数的大模型研发,并不仅仅是算法问题,还包括底层庞大算力、网络、大数据、机器学习等诸多领域的复杂系统性工程,需要有超大规模 AI 基础设施的支撑。

IDC 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2 下半年)跟踪》显示,在 IaaS 市场,阿里巴巴的份额为 32.6%,位居第一。考虑到微软对 OpenAI 的巨额投入,很大程度上都是化为了 Azure 云服务的计算。在云计算领域占优的阿里巴巴的 AI 大模型的成长性,显然高于一众教育企业。

更重要的是,因 AI 大模型需要规模化应用,才能抵消前期的高昂成本并实现盈利。大部分企业也纷纷打算向 B 端客户开放 AI 大模型技术。

比如,2023 年 3 月,未正式发布前,文心一言就已经与达内、昂立教育等多家教育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无独有偶,阿里云智能 CTO 周靖人也对外表示,「阿里将开放通义千问的能力,帮助每家企业打造自己的专属大模型」。目前 OPPO、吉利汽车、智己汽车等企业已宣布,将会和阿里巴巴在大模型相关场景展开合作。

这也意味着教育企业的 AI 大模型面临巨大的考验,一方面,其算力和投入对比科技、互联网有明显劣势;另一方面,科技、互联网巨头未来可能全面开放 AI 大模型产品,因此,教育企业的 AI 大模型产品很难具备足够的比较优势。

事实上,科大讯飞已经看到了上述矛盾,推出 AI 学习机 T20 系列之外,还在深挖「大而全」的 AI 大模型技术应用。

发布星火认知大模型时,科大讯飞表示,该大模型的整体布局为「1+N」体系,其中「1」指通用认知智能大模型;「N」指大模型在教育、办公、汽车、人机交互等各个领域的落地。由此来看,AI 学习机 T20 系列不过是星火认知大模型的垂直化应用。

总而言之,随着 AI 大模型的逐步成熟,教育领域将成为该技术的主要应用地之一。AI 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教育变得更加智能化,帮助学生个性化学习、提升教学质量。通过智能化的学习辅助工具和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动力。

在此背景下,众多教育企业纷纷紧锣密鼓的入局 AI 大模型赛道,并紧贴此前的优势业务,推出相关产品。

尽管目前来看,教育企业的 AI 大模型产品极具噱头,但在此之外,数据、资金更占优的科技、互联网公司也在钻研 AI 大模型,并希望向 B 端客户开放相关技术。

随着科技、互联网公司的 AI 大模型逐步成熟,不具备规模效益和技术优势的教育企业,或许也会直接采用前者的技术。由此来看,现阶段教育企业的 AI 大模型产品,更大的意义,或许仅仅是为了安抚资本市场。

作者:善水

来源公众号:多鲸(ID:DJEDUINNO),产业视角下的教育行业研究。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多鲸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