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两个小时:谷歌说了143次AI,股价连涨两天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news.iresearch.cn/content/202305/469276.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两个小时:谷歌说了143次AI,股价连涨两天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郑峻      2023年05月12日 10:45

过去两个交易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收盘涨幅连续超过4%,股价已经悄然回升到去年8月以来的最高价位,市值再次站上了1.43万亿美元。看起来,谷歌在I/O大会上交出的AI成绩单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而这正是谷歌高层所希望传递出的信息。

AI成为绝对主角

I/O大会主题演讲开始了80多分钟,以往的绝对主角Android系统才姗姗登场,而且只是匆匆带过。这在以前的大会是不可想象的。事实上,Android的更新发布节奏也已经逐渐脱离I/O大会。Android 14的开发者版本已经在今年2月发布,上个月推出了首个公测版。

就连Android每年令人垂涎欲滴的甜品代码,如今关心的人也不太多了,毕竟健康饮食才是潮流。顺便说下,今年Android 14的代码是翻转蛋糕(Upside Down Cake),一种将馅料放在蛋糕底部进行烘烤的甜品。

回想以往数码爱好者每年翘首期待着Android新版的场景,尽管现在Android设备总数超过30亿部,但平台本身却已经进入了小修小补的瓶颈期。除了AI带来的点点滴滴人性功能,平台本身很难再有重大升级更新。

今年的谷歌I/O大会,日程从以往的三天精简到一天,主角从始至终只有一个:人工智能。这并不是谷歌I/O首次变成AI技术展示会,早在2017年,谷歌CEO皮查伊就喊出了“从移动优先转向AI优先”的口号,将深度学习的AI技术逐步落地在谷歌的各项产品之中。

并不夸张地说,今年的I/O已经完全变成了AI技术成果展示会,Android只能排在最后出场,Chrome等其他产品更是忽略不计。昨天主题演讲,谷歌CEO皮查伊登台寒暄还不到一分钟,就开始直奔主题介绍AI。昨天发布的几乎所有新产品,都贯穿着AI技术,尤其是生成式AI。

据美国媒体统计,昨天谷歌展示者在主题演讲中累计说了超过140次AI。其中发布PaLM 2语言模型的时候说了35次,发布Bard的时候说了42次,而另一个关键词生成式(Generative)也说了足足30次。

在两个小时的主题演讲中,谷歌先后发布了15款功能涉及到各个领域的AI产品:med-PaLM 2、Vertex AI、sec-PaLM, Gemini、Project Tailwind、Codey、Chirp、Duet AI for Google Workspace和Duet AI,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新版Bard重装上阵

昨天谷歌到底发布了哪些产品?信息密集的两小时发布会,最为核心的产品就是升级版的大语言模型PaLM2,以及基于新模型训练的升级版Bard,以及谷歌搜索、办公组建、云服务等诸多产品在AI加持下的新功能。

PaLM2是去年发布的PaLM一代的升级版,是对OpenAI GPT-4模型的对应产品。但据谷歌高管介绍,二代语言模型的性能在文本推理、编码和翻译方面有了显著提升。PaLM2并不是单独的一款产品,而是用于支持谷歌诸多AI功能与产品的基础训练模式,目前已经被用于25项产品与功能进行训练,这其中就包括了AI对话工具Bard。

在ChatGPT发布三个月后,今年2月谷歌发布了AI对话工具Bard,但因为Bard在产品功能展示过程中给出了错误答案,谷歌市值在两天内蒸发了1000亿美元。这个细节也可以看出,市场对Bard表现给予了极大的重视,认为这关系到谷歌未来的竞争力。

3月底Bard公测版正式上线后,因为与ChatGPT的性能有着明显差距,再次遭到了市场的质疑。而且,Bard的公测时间比ChatGPT晚了整整四个月。在Bard上线之后,OpenAI就发布了新一代模型GPT-4,更让谷歌承受着巨大压力。

PaLM2的意义就在于提升Bard的性能。按照谷歌高管的介绍,新模型不仅显著提升了Bard的准确性和可用性,还提升了此前薄弱的编码查询能力(这是此前ChatGPT明显领先于Bard之处)。此外,谷歌还宣布Bard全面上线,将在180个国家和地区推出Bard公测版,并且即将支持40种语言。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昨天最引人关注的是谷歌核心搜索产品在Bard加持下的功能提升。面对用户的提问,AI加持的谷歌搜索会自动综合诸多搜索来源,向用户提供简单明了的答复。与此同时,谷歌会给出信息来源,并同时会给出传统搜索结果,帮助用户自己进行选择判断。

谷歌办公组件WorkSpace也获得了AI加持的SIdekick功能。用户只需要给出概要框架,谷歌就可以帮助撰写商业邮件、工作文档以及生成表格。谷歌还面向企业开放了Bard平台,已经有数千家企业根据谷歌的Bard创建基于自己信息的对话服务。

Android系统也获得了AI功能的提升。谷歌短信的Magic Compose功能可以根据上下文对话语境为用户生成回复信息,生成式壁纸功能可以将用户喜欢的图片生成立体图像作为壁纸。

额外值得一提的是,针对目前网络上AI生成的假新闻图片泛滥的现状,谷歌还推出了图片溯源检测功能“About this image”,帮助用户找到图片的来源,以更好地判断图片真假。这项功能将在今年夏天上线,相当于是对网络图片加上了类似照片exif的功能。

相比之下,昨天发布的诸多硬件产品,包括首款折叠机Pixel Fold、家庭平板Pixel Tablet以及中端手机Pixel 7a,并没有得到多少认同和重视。毕竟谷歌的硬件只是用于软件性能展示,硬件本身的设计、做工与配置都很难带来惊喜,定价更是槽点满满。

商业化节奏落后

尽管两个小时说了140多次AI,但贯穿整场发布会,谷歌只提到了一次竞争对手的名字:OpenAI。他们所有的新品发布都会让观众想到ChatGPT和微软。这场AI竞争不仅关系到谷歌的核心业务竞争力,更决定了谷歌在未来的行业地位。

的确,过去半年时间是谷歌成立25年来最尴尬的阶段。谷歌进行了创建25年来的首次大规模裁员,今年年初宣布裁员超过1万人,裁员比例6%。在过去两年大举扩张,员工总数猛增40%之后,面对着去年美国经济的急剧降温和广告支出前景放缓,谷歌不得不削减人员规模。

更令谷歌难堪的是,这家素来以技术创新领先行业著称的互联网巨头,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现实:他们在生成式AI领域的商业化节奏已经落后竞争对手,必须加快步伐追赶OpenAI和微软的组合。

或许谷歌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AI领域扮演追赶者的角色。毕竟在这条赛道,谷歌早早就开始投入布局,2010年就组建了Google Brain团队,次年推出第一代深度学习结构DistBelief。2015年谷歌更推出了第二代深度学习框架平台TensorFlow,在AI开发领域占据着明显的先发优势。

在皮查伊喊出“AI优先”的2017年,谷歌又推出了用于AI的大计算基础设施Cloud TPU,完成了从开发框架、开发社区、大计算基础设施和用户数据方面的全面战略布局,依托谷歌数十亿级别的用户数据完善和提高深度学习。

即便是在生成式AI领域,谷歌也早早进行了研发,在2021年I/O大会上发布了已经研发数年的对话应用语言模型LaMDA。如果按照AI论文发布数量和被引用论文数量衡量,谷歌依然远远领先于竞争对手,从2019年至今发布了近500篇研究论文,去年被引用最多的论文数量,谷歌达到了22篇。

然而,在生成式AI商业化的进程上,行业巨头谷歌却被创业公司OpenAI抢占了先机。这其中既有创业公司的启动优势,也有谷歌高层的判断失误。在过去半年时间,谷歌为自己在这个领域的动作缓慢付出了代价。

去年11月,创业公司OpenAI推出面向大众公测的AI对话工具ChatGPT,很快就成为全球科技行业的关注焦点。几乎每一天,ChatGPT在媒体财经、协同工作、教育学术等诸多细分领域的落地应用,都会成为社交网络和科技媒体的关注焦点。

谷歌高层依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去年12月,谷歌CEO皮查伊和AI项目负责人迪恩(Jeff Dean)在内部会议上表示,这一技术尚未成熟,如果仓促推出出现问题,会影响谷歌品牌形象和行业声誉,因为谷歌的用户规模太大。

但随着微软将ChatGPT接入自己的必应搜索,在Office、Teams等办公组件引入生成式AI,谷歌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不得不提前发布Bard。而Bard发布会上出现的信息错误,以及公测版明显不如ChatGPT的表现,更让外界担心谷歌是否在生成式AI赛道上输给了竞争对手。过去半年谷歌股价低迷,正是投资者这种担忧情绪的体现。

竞争才刚开始

在I/O主题演讲结束之后,昨天谷歌股价上涨了4%,这是历年I/O大会首日谷歌股价表现最好的一次。诸多行业分析师也对谷歌I/O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谷歌依然处在AI竞争的领先地位,能够给公司带来积极回报。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诺瓦克(Brian Nowak)在分析报告中写到,该行依然看涨谷歌,认为昨天的I/O大会有助于化解目前行业热议的AI担忧。Jeffries分析师希尔(Brent Thill),在经历了令人失望的2月巴黎发布之后,谷歌在此次I/O上做出了补救,更为全面完整了展示了他们的生成式AI战略。Oppenheimer分析师赫弗斯坦恩(Jason Helfsein)也认为,昨天的I/O主题演讲化解了近期投资者对谷歌缺乏AI创新的不满情绪。

或许这正是谷歌在此次I/O大会上所希望传递的信息:尽管初期商业化起步较慢,但谷歌依然是AI赛道上实力最强的竞争对手,而且还有数十亿用户和海量数据(维权)的先天优势。谷歌在搜索领域拥有超过九成的市场份额,这是微软必应和OpenAI短时间所无法接近的巨大差距。正如Evercore分析师马哈尼(Mark Mahaney)所写,“我们并不认为AI领域只有一个赢家。我们只是认为谷歌输掉了生成式AI竞赛的说法是错误的,不能忽视谷歌在AI,尤其是机器学习方面的多年投资。”

不过,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莫里克(Ethan Mollick)在对PaLM2和GPT-4进行横向对比评估后认为,谷歌的模型更注重翻译与数学,但在语言测试中依然落后于GPT-4和必应。

两周之后,微软将在自己总部西雅图举办Build开发者大会,届时也会进一步展示微软在AI领域的技术、与OpenAI的合作以及微软核心产品在AI加持下的新功能。届时,AI领域的军备竞赛又将开始新的一章。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艾瑞网立场)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