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I孙燕姿”刷屏背后,AIGC如何直面侵权之痛?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ai/5823905.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AI孙燕姿”刷屏背后,AIGC如何直面侵权之痛?

2023-05-11
0 评论 484 浏览 0 收藏 15 分钟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00:00
00:00

AIGC技术的初步应用在近日在网络普及,AI换声技术却遭到了侵权警告。本文以AI孙燕姿为例,讲述了AI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版权问题,指出只有关注这些问题才会保证AIGC真正的健康发展。

077d15c4-ec02-11ed-8df9-00163e0b5ff3.jpg

冷门歌手孙燕姿在“养老”,但AI孙燕姿却悄悄成为了全网的流量密码。

“一个晚上,播放量就达到十几万。连续发了不到十条视频后,粉丝量就已经破千了。”在B站做UP主不满一个月的小苏就是AI孙燕姿的幕后操盘手之一,显然,她对自己的内容数据很满意,“新号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四个小时,全平台播放量破50万。”

琪琪也在B站、视频号等平台创作AI歌手的内容,内容数据的增长不断刺激着她的创作热情。

ChatGPT引发的技术变革快速蔓延,直接冲击至内容创作领域,甚至将AIGC演变成为内容平台的一个重要板块。B站、抖音上兴起的AI孙燕姿、AI周杰伦们大有复兴华语乐坛的趋势。不可否认,技术工具的更迭再度下放了内容创作的门槛,而这种更具参与性,甚至带有一定猎奇性的内容很快便在全网泛滥开来。

然而,在全民狂热的背后,AI生成内容一直都有很大的原生问题——版权纠纷以及内容安全。

快音创始人李岩以AI孙燕姿为例进行解释, “大家会在内容平台上看到AI孙燕姿翻唱周杰伦的歌曲,但这种内容不仅仅侵犯了孙燕姿本人的音色,也涉及到歌曲的侵权。这种问题在音乐行业中还是很严重的。”

5月9日,抖音发布了一则针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倡议,禁止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创作、发布侵权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肖像权、知识产权等,一经发现将严格处罚;此外还要求发布者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进行显著标识,加上统一的官方“水印”。

野蛮生长中的AIGC,即将迎来第一次行业自律的洗礼。

01 AI孙燕姿火得静悄悄

“最近一两个月做这类内容非常容易火,AI孙燕姿的视频还上过B站的热门。”

除了B站之外,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AI歌手的风也越刮越大。

小苏已经总结了一套AI歌手的爆款逻辑, “一般就是天王天后的强强联合,比如AI孙燕姿翻唱周杰伦、陶喆的经典歌曲。”AI孙燕姿和周杰伦合唱版的《半岛铁盒》在B站上的播放量高达八十多万。除此之外,小苏称,用天王天后的演唱风格翻唱当红的抖音神曲,也容易因为新奇感和反差感出圈。AI周杰伦翻唱《乌梅子酱》就是案例之一。

LD9McMXZ9YgRpPfhkqdU.png

300在线观看,图片来源:B站截图

AI翻唱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AIGC技术的变革却着实为AI歌手的爆发加了一把火。时域科技CEO郭靖对剁主解释了AI歌手的创作过程, “AI歌手主要涉及了歌唱声音合成(SVS,singing voice synthesis)和歌声转换(SVC,singing voice conversion)两个技术,歌声合成是让AI歌手直接演唱用户输入的乐谱,歌声转换是输入一个“原唱”的声音,将原唱转换成目标歌手的声音,类似声音版的AI换脸。目前,歌声合成和转换的开源模型并不难寻,小苏使用的就是海外项目“so-vits-svc” 。

在一众AI歌手中,AI孙燕姿之所以能够突出重围,除了孙燕姿本人独特的音色之外,其实还有技术逻辑上的推波助澜。李岩透露,孙燕姿的音色是最早被开源的声音, “开源者先用孙燕姿的声音展示了自身的方案,自然也就吸引了一批跟风复制的用户。”他称,最早在3月11号时,关于AI歌手的讨论就开始兴起,4月初就有人开源了孙燕姿的音色。

不过,尽管AI孙燕姿的视频热度很高,小苏却并没有安全感。 “每条视频简介上都需要清楚标明,视频内容是AI工具生成,不作商用,侵权立删。”除了创作者本身的主动标注之外,一些平台也会在视频下方给出警示,提醒用户识别AI内容。这背后自然是出于对版权和安全性的考虑, “版权监管要求越来越严,很担心某一天平台会把我的内容全部下架。”

95FyqEvBL8qH1saLLzgz.png

某视频简介的免责声明图片来源:B站截图

与此同时,如何维持AI孙燕姿的热度也是创作者面临的一个问题。在郭靖看来,AI孙燕姿的走红更多的是在消费AI概念, “对于大部分用户而言,AI能够让孙燕姿翻唱周杰伦的歌这件事,比歌曲本身好不好听更重要。在AI世界实现这种‘有生之年’非常吸引用户眼球,其走红的结果自然也在预期之中。”

同时,郭靖也肯定,从长期主义的视角来看,AI孙燕姿验证了AI技术作为生产力工具的意义, “歌声合成加上声音转化的形式能够让更多的歌声演唱更多的歌曲,从而极大拓展内容空间的多样性”。

除了创作者层面的版权焦虑之外,平台自然也需要为AI内容承担相应责任。 “不管是唱片公司还是歌手都不会拿普通用户‘开刀’,因为用户的行为带有强娱乐性质,甚至这些用户也是歌手的粉丝。但是,歌手可以向内容平台追责。”某音乐产品负责人解释了抖音大力监管AIGC内容的原因。

据此逻辑来看,其他内容平台势必会加速跟上监管步伐,而AIGC内容的野蛮生长阶段也终于行至尾声。

02 加水印、打标签,AI生成需要被警示

在这一次人工智能的浪潮中,人类危机感的来源便是AI快速进化,甚至具备了以假乱真的能力。

两个月前还因手部细节不完整饱受诟病的AI绘画在短时间内迭代升级,不仅可以和淘宝模特抢饭碗,甚至还能披上颜值博主的马甲,宅男宅女也无法辨别AI真面目,反而沦陷其中。

在AI的演化过程中, “数字生命”的概念也开始真正落地。前有技术猿用AI复活已逝亲人登上热搜,后有AI马斯克与AI乔布斯的跨时空对谈、AI李白与AI林黛玉的诗词论战。

KszVHgTD57y3KQRMriqU.png

图片来源:视频号 AI. Talk

这些颇具迷惑性的内容既有内容形态上的创新,又具有对技术变革的新鲜感,自然就成为了全平台的“流量密码”。

快音就统计过AIGC内容的用户认可度。李岩介绍,快音将AI版本的音乐内容和原唱版本的内容混合后,统一分发给用户。从用户端的数据来看,有30-40%的内容用户的指标优于原唱版本。

“在现阶段技术的支撑下,AI生成内容的质量已经足够高。同时,AI生成的内容还很稀有,也会给用户带来新鲜感,因此,用户对AI生成内容的反馈都会很高。”

但是,在互联网传播裂变式发展的环境下,真假难辨的AI生成内容让信息环境变得更加复杂,技术下沉至全民语境后,不可控因素也随之增多。可以说,AI生成内容的热度越高,其导致的隐忧就会越大,对隐私、内容安全边界的冲击更是前所未有。因此,内容平台的监管就变得格外重要。

目前,抖音给出的解决方案便是加上水印,统一标注。具体到内容形态上,文本内容需要清楚标注“AI生成”的字样,视频内容也需要在画布上添加指定比例的水印,突出AI标识。平台在推送过程中,也会在信息流、视频详情页等部分添加“此内容由AI生成”的告知标签。

iIVxgRGgSoxITV2pYzWi.png

图片来源:抖音规则中心公众号

显性的水印成为了AI生成内容在传播链路上的第一层“把关人”,以标识的形式提醒用户需要审慎对待内容,一定程度能避免AIGC在内容领域引发的乱象。

针对AI标识,李岩补充了一个观察,他发现,在标题或文本处加上“AI创作”、“AI生成”等字样后,用户数据出现了明显下滑。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如何应对这种水印对内容的影响就成为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对于平台而言,在AIGC内容监管尚未形成明确的条文归束之前,这种标识性的“水印”结束了AIGC内容创作的野蛮发展,在平台内形成了相对安全的内容创作环境。同时,这也可以视为平台变相的免责声明,从AI生成内容的风险中脱身。

03 AIGC加速步入正轨

抖音打响了AIGC内容监管的第一枪。

5月9日,短视频内容平台抖音发布了一则针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倡议,除了要求发布者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进行显著标识,加上统一的官方“水印”之外。抖音还强化了对虚拟人的约束,要求虚拟人需要在平台进行注册,领取专属“身份证”,同时,虚拟人技术使用者也需要实名认证。

作为已经颇具规模的行业,抖音对虚拟人的监管行为不可谓不及时。虚拟人的爆发可以追溯至2020年,AI、云计算、5G等技术的发展解锁了虚拟人的内容价值、营销价值乃至产业发展的价值。

不过,作为新兴事物,在虚拟人走向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滋生了系列问题。加之生成式AI技术触达至大众层面后,虚拟人的治理也变得更加复杂。

首先就是虚拟人涉及到的肖像、声音等一般人格权。在AI绘画工具的支持下,技术门槛再度被降低,设计一套普通用户专属的虚拟形象并非难事。不过,技术的便捷性却模糊了权利边界,AI技术成为工具,互联网随处可得的用户个性化内容成为素材,最终出现了滥用他人形象、数据安全的乱象,成为技术开放的伴生问题。

同时,人人都有虚拟人的时代来临之后,内容创作者的准入门槛随之降低,这就容易导致虚拟人直播、视频等内容质量变得良莠不齐。

“综合来看,抖音的这次管控主要会对一些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小公司和普通用户产生影响。”虚拟人运营人员伯明对剁主分析, “为了节省成本,这些小公司和普通用户之前就会走技术和监管方面的捷径,甚至会在内容上博出位,这都是常见的玩法。”

在伯明看来, “实名认证对已经形成成熟运营模式的虚拟人而言,影响和冲击并不大。反之,这将会有效清理虚拟人的发展环境,剔除掉产业发展的恶性影响因素,让虚拟人走向健康发展。”

实名认证的举措其实就是在借助平台的力量对虚拟人的制作方进行筛选,对门槛越来越低的虚拟人行业进行治理,形成内容生态的良性循环。

从技术变革下的热度乍起到众人猎奇式尝鲜,再到最终落地成为良性发展的内容新形态,AIGC势必要历经发展的阵痛期,以监管的力量进行约束,才能最终走向正规化发展道路。

作者:不空

来源公众号:剁椒TMT(ID:ylwanjia),新流量、新科技、新玩法、新经济的气味与温度。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剁椒TMT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